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一)精品)(附答案)_第1页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一)精品)(附答案)_第2页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一)精品)(附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左传的知识。2、背诵课文,并学习本文说话的技巧。3、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背诵课文,并学习本文说话的技巧。难点: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故它们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亦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而且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史散文的典范。它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它从政

2、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辞令。史书体例: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战国策。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战国策。 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一起反映历史。如通鉴纪事本末 2、写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

3、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

4、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3、 秦晋之好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是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

5、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4、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学习过程】1、 字音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秦军汜()南佚()之狐夜缒(C)而出B.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共()其乏困C.朝济()而夕设版焉秦伯说()失其所与()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二、分段研习(一)第一自然段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2、 本段文字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6、?(二)第二自然段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是寡人之过也3、 这段文字中涉及到三个人物形象,你能看出这三个人的性格特点吗?(3) 第三自然段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1)夜缒而出(2)焉用亡郑以陪邻 (3)邻之厚,君之薄也。(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5)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6)朝济而夕设版焉(7)夫晋,何厌之有?(8)又欲肆其西封(9)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10)秦伯说 2.烛之武为什么能够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成功地说退了秦军? 3. 烛之武说退秦师,又使秦伯留下杞子、逢孙和杨孙戍郑,把自家大门交给“虎狼之秦”把守,是否是引狼入室?试加以分析。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7、第一课时答案一、A(一)第一自然段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以:因为于:对无礼于晋=于晋无礼(状语后置,译:对晋文公无礼)军:驻扎。4、 本段文字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秦晋围郑之因:无理于晋、贰于楚攻方态势: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二)第二自然段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言于郑伯=于郑伯言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是寡人之过也是,这。5、 这段文字中涉及到三个人物形象,你能看出这三个人的性格特点吗?佚之狐:慧眼识才,洞明事理郑伯:从谏如流,用于自责,善于言辩。烛之武:深明大义,顾全大局(4)

8、第三自然段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1)夜缒而出夜,在夜里,名词活用作状语(2)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为什么陪:增加(3)邻之厚,君之薄也。(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 恩惠 (5)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使者 (6)朝济而夕设版焉济 过河,渡河(7)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8)又欲肆其西封肆 延伸,扩张封 疆界(9)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阙 侵损,削减图 考虑 (10)秦伯说 说:通“悦”2.烛之武为什么能够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成功地说退了秦军?烛之武能成功说退秦军,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秦、晋之间确实存在利害冲突,有供烛之武“钻空子”的客观条件;二是烛之武熟知天下大势,深刻了解各诸侯国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三是烛之武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抓住秦伯一心追求本国利益这一点,首先用谦卑的言辞使其对自己有了初步的好感,紧接着以“亡郑”“存郑”对秦、晋两国不同的利害关系来游说秦穆公。因为他的分析的确是事实,又都在理,所以成功地说动秦穆公,达到了说退秦军的目的。3.烛之武说退秦师,又使秦伯留下杞子、逢孙和杨孙戍郑,把自家大门交给“虎狼之秦”把守,是否是引狼入室?试加以分析。烛之武此举并非引狼入室,而是一招极为巧妙的棋。秦兵虽退,但这并不意味着胜利,强大的晋国依然围着郑国,让秦国来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