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反思_第1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反思_第2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反思_第3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反思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年拉萨四中教学反思标准课题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跑道上的方程 组别:数学组 学科:数学 姓名:谭超 一 教学设计思想本节课的内容我是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设计的一节课,是继前面有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的经验后,体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互相转换。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入手,经历从不同的角度寻求不同的相等关系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能力。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模型”的方法,能更好地发展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激励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实际问题的学习做好铺垫。二 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

2、分析 确定本节课内容其实是很困难的,应用题的学习是很困难的,对于藏文班而言,语言文字、图形、情景想象,找等量关系,全是难点,所以在确定内容前我也在犹豫内容决定。课程标准具体要求 相对于课程标准而言,结合学生实际,我略微做了调整,降低了要求。把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进行了分切,有教师承担了部分,利用学生学习过的的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和锻炼。(1) 学情分析 对于藏文班学生而言,很多学生看到实际问题就直接不做了,或者把题目中的数字加起来就了事,学生头大老师头疼,而且这个班的学生汉语基础非常弱,入学考试全班数

3、学没有一个及格的,50分以上也才两个,所以问题的难度必须设置的较低,逐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习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应用技巧,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而有用,让学生学习自己需要的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三 教学目标设置 就三维教学目标而言,确实不太好确定,甚至我自己有感觉不会得到一般人的认同。原因有三个,一是学生普遍对数学没什么兴趣,尤其是应用题,感觉在小学已经把他们的欲望断绝了,看到文字题目就直接躲过;二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太低,想学的部分学生也很难把题目弄清楚;三是照我的目标设置,给学生的压力不大,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可能不会有效果。对此,我在教学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进行

4、了降低,将知识目标定位能列出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题,过程目标虽然定了有“建模”,但也是我在帮学生进行人体模型的建立和解题方法建模,把情感态度目标作为了三维目标的重点,也就是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今后语言文字题目的教学推进,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铺垫。当然,三维目标是并重的,并不只是只顾其一点。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 1: 龙学扎巴和阿布距离100m,同时出发,相对而行,龙学扎巴每秒走3m,阿布每秒走2m,问他们多长时间相遇? 设计意图:通过熟悉的人带着问题引入,并且进行比赛,激励学习积极性。个人觉得这点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二)讨论交流,合作探究问题2: 在龙学扎巴和阿布之

5、间有一只小狗,它每秒跑5m,它同龙学扎巴一起出发,碰到阿布时它又往龙学扎巴这边跑,碰到龙学扎巴它又往阿布那边跑,在他们相遇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分组讨论,由小组派代表发表本组见解。这里讨论了,但是未请讨论组代表发言,请理解了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做法,然后用PPT展示了过程,但是不够详细。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情况决定是否展示答案)通过设置的两个问题,形成问题串,逐步深入,引导发现,通过提问,把学生逐步引入问题情境中,并且问题具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对学生的思考有一定的引导启发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巩固练习 ,强化运用 1、一环形公路周长是24千米,甲、乙两人从公路上的同一

6、地点同一时间出发,背向而行,3 小时相遇。已知甲每小时比乙慢0.5 千米,求甲、乙两人速度各是多少? (较简单,生板演)但学生未能板演出来,纠结在解方程处。2、学校足球场的跑道是300米,扎西的速度是6米/秒,卓玛的速度是4米/秒。两人同时同向出发,问扎西与卓玛再次相遇时,扎西跑了几圈?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相差一圈,虽然做了人体模型。3、加措是个马大哈,今天早上上学时走得匆忙,在他走后10分钟,他爸爸发现他忘记带语文书了,立即骑车去追赶。已知:加措的速度是80米/分,他爸爸骑车的速度是280米/分。请问:(1)他爸爸追上他用了多长时间?(2)如果加措家离学校3km,他爸爸能不能在他到校前追上他?

7、该问题未呈现。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谈一谈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言。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较全面、理性的认识,进一步体会模型化的思想。修改后结合学习目标呈现,但学生不能进行自主概括和发言。 (五)作业布置 1、必做题:同步练习P36第9课时 2、备选题:公元前400 多年古希腊的数学家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跑得最快的人永远追不到爬得最慢的乌龟。因为他必须到达乌龟的出发点A,而此时乌龟又前进到了B点,当他再到达B 时,乌龟又前进到了C点,如此继续下去,他永远追不上乌龟,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故称为悖论。怎么反驳这个结论呢? 设计意图:分层次布置作业。其中“必做题”属于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巩固新知识、新方法,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