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和《爱莲说》)_第1页
《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和《爱莲说》)_第2页
《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和《爱莲说》)_第3页
《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和《爱莲说》)_第4页
《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和《爱莲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和爱莲说)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 2、了解“铭”的特点,理解作者描述陋室的情怀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作者甘于淡泊、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节操。 重难点: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的资料,搜集“铭”的资料,结合“思考探究”自学课文。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古代名士文人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这些客观事物就有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

2、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可以是一所简陋的房屋,还可以是一株出自淤泥的莲花。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1、介绍作者 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后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与白居易,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著名诗作有竹枝词秋词浪淘沙等。 2、背景链接 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唐顺宗时,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后任和州刺史。和州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令他半年内连搬三次家,住房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是斗室(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因此刘禹

3、锡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3、关于“铭” 铭原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墓志铭、座右铭。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鲁迅先生将“早”字作为座右铭。 这种文体一般押韵。朗读并圈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 四、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德馨xn苔痕ti鸿儒r调素琴tio案牍d西蜀sh铭mng 2、朗读课文,划分出朗读节奏。 点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解释重点的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有龙则灵:灵验。 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只是。 德馨:德行美好。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平民,没有功名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箫管等乐器,借代奏乐的声音。乱:使动用法,使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官府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4、疏通文意。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5、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和我)谈笑往来的是博学的人,而没有粗鄙的平民。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浏览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五、布置作业: 古今异义: 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躯体;今义:样子、形状) 惟吾德馨(古义:德行美好;今义:芳香) 谈笑有鸿儒(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词类活用: 名:有仙则名名词活用动词,出名。 灵:有龙则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灵验。 上:苔痕上阶绿名词作动词,长到。 乱:无丝竹之

6、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劳: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一词多义: 之:无案牍之劳形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文言句式: 倒装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即“有何陋”) 第二课时 一、合作交流,探究文章主旨 1、本文最富哲理、最能体现作者写作主旨的一句是什么? 点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作者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有什么作用? 点拨: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了伏笔。 3、作者认为他的房屋是“陋”还是不“陋”?从哪句话看出来作者的情感倾

7、向? 点拨:作者认为他的房屋不“陋”,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看出来自己的情感倾向。 4、在作者的眼中陋室缘何不陋呢,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可以看出陋室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点拨:(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居住环境优雅。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人高雅。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质朴高雅的情趣 刘禹锡是一个具有甘于淡泊、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情趣的人。 5、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点拨:作者借诸葛亮庐,子云亭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作者以他们为学习的楷模,说明自己也有他们一样的德操与才能。 6、结尾引用孔子的话“

8、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 点拨: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更有雄辩的力量。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后一句,一方面暗含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巧妙地回应了“惟吾德馨”一句-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 7、课文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达作者怎么样的情趣? 点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8、赏析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点拨: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陋室的居住环境。“上”“入”二字对仗工整,化静为动突出了陋室环境的生机盎然;“绿”“青”,色彩清丽,衬托出陋室环境的清新幽雅,以景色之雅见“惟吾德馨”,突出“陋室”不陋

9、。 9、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 点拨: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能沉迷于安乐享受,不要贪图庸俗的情趣,要追求道德品质的高尚。如果不幸落入穷困的地步,也要保持高洁的情操,追求道德品质的高尚,做堂堂正正的君子,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二、布置作业 1、找出课文中对偶句。 2、课外阅读刘禹锡的秋词。 3、自学爱莲说。 板书设计: 惟吾德馨 陋环境清幽安贫乐道 室不陋交往之雅托物言志 铭情趣之雅高洁傲岸 爱莲说 教学目标: 1、掌握“蕃”“濯”“鲜”等实词的意义和“之”的用法。 2、了解“说”的特点,理解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3、理解作

10、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格。 重难点: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的资料,搜集“说”的资料,结合“思考探究”自学课文。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1、介绍作者 周敦颐y,字茂叔,晚号“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是中国理学的开山鼻祖。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品德高尚,为官清廉,不媚权贵。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背景链接 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周敦颐做南康郡守时,命人在官衙东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作者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污浊,写

11、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3、关于“说”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蕃(fn)颐(y)濯(zhu)淤(y)涟(lin) 蔓(wn)亵(xi)噫(y)鲜(xin)有闻 2、我会根据给课文划分出朗读节奏。 点拨: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

12、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解释重点的词语。 可:值得。蕃:多独:只。 自:从。予:我。染:沾染。 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过分艳丽。焉:语气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蔓: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茎。 香远益清:香气传的越远就越清幽。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洁净地挺立。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

13、。 亵玩:靠近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鲜:少。闻:听说。宜:应当。 4、疏通文意。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四、布置

14、作业: 一词多义: 下列“之”的用法和意义。 (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花之隐逸者也(助词,的) (4)莲之爱(宾语前置的标志)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 香远益清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 第二课时 一、合作交流,探究文章主旨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描写莲花的句子。你发现作者笔下的莲具备了哪些品质? 点拨: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描写莲花的。 环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洁身自好。 体态(外

15、在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 香气(外在美):“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风度(感受):“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庄重。 2、作者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点拨:“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品质;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豁达大度;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 3、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点拨: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在作者眼里,三种花

16、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菊花象征避世的隐士,牡丹象征追求荣华富贵的人。莲花象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 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4、你同意作者对菊花、牡丹的评价吗? 点拨:同意,因为“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在作者眼里,三种花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所以他对菊花、牡丹做出这种评

17、价。 5、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点拨:“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社会上也许会有一些污浊的现实,如果逃避现实,特立独行,不可取,我们要做到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洁身自好。 二、课堂小结 同学们,周墩颐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希望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三、对比阅读,体会语言风格 1、朗读课文,说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点拨: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2、陋室铭开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和爱莲说开头的“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写法上相同吗? 点拨:不相同。陋室铭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爱莲说开头的“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是来衬托作者的“莲之爱”,表达自己爱君子之德的主旨。 四、布置作业 1、就你所喜欢的花(木)仿写爱莲说,以“爱_说”为题,30字左右,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