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章末复习学案 鲁科版选修4_第1页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章末复习学案 鲁科版选修4_第2页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章末复习学案 鲁科版选修4_第3页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章末复习学案 鲁科版选修4_第4页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章末复习学案 鲁科版选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一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其判断方法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一定条件”“可逆反应”是前提,“相等”是实质,“保持不变”是标志。1化学平衡状态具有的“五大特征”(1)逆:指化学平衡状态只适用于可逆反应,同一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无论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或同时从正、逆反应方向开始,以一定的配比投入反应物或生成物,则可以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2)动:指动态平衡,即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并未停止,仍在进行,只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2、3)等:指“v正v逆0”。即某一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物质的量浓度和生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也可以用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表示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4)定:指参加反应的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即各组分的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等均保持不变。(5)变:指平衡移动。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当外界某一条件改变时,原平衡被破坏,化学平衡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典例1一定温度下,向某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3molH2,经充分反应后达到如下平衡:N23H22NH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达平衡

3、后再加入一定量的N2,体系内各物质含量不变BN2、H2、NH3的浓度一定相等C反应没有达到平衡时,NH3会不断地分解,达到平衡时则不会再分解D平衡时,N2、H2物质的量之比为132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四大依据”(1)对于普通可逆反应,以2SO2O22SO3为例:若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发生变化,则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若用反应速率关系表示化学平衡状态,式中既要有正反应速率,又要有逆反应速率,且两者之比等于化学系数之比,就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对于有有色气体存在的反应体系,如2NO2(g) N2O4(g)等,若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改变,则反应已达平衡状态。(3)对于有气体存在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

4、的量发生改变的反应,如N23H22NH3,若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则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对有气体存在且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发生改变的反应,反应过程中的任何时刻,体系的压强、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不变,故压强、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均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4)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如反应N23H22NH3,下列各项均可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断裂1molNN键的同时生成1molNN键。断裂1molNN键的同时生成3molHH键。断裂1molNN键的同时断裂6molNH键。生成1molNN键的同时生成6molNH键。特别提示(1

5、)从反应速率的角度来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时,速率必须是一正一逆(不能同是v正或v逆),且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系数之比。(2)在可逆反应过程中,能发生变化的物理量(如各组分的浓度、反应物的转化率、混合气体密度、颜色、平均摩尔质量等),若保持不变,说明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典例2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混合气体的压强混合气体的密度B的物质的量浓度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v(C)与v(D)的比值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混合气体的总体积C、D的分子数之比为11ABCD二关于化学平衡移动及其

6、移动方向的分析与判断1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判断方法应用上述规律分析问题时应注意:(1)不要把v正增大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等同,只有v正v逆时,才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不要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原料转化率的提高等同,当反应物总量不变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才提高。当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会使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2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移动方向的判断方法)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概括为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1)对原理中“减弱这种改变”的正确理解应当是升高温度时,平衡

7、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增加反应物,平衡向反应物减少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压强减小的方向移动。(2)移动的结果只是减弱了外界条件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新平衡时此物理量更靠近改变的方向。如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平衡正移,但达到新平衡时,A的浓度仍比原平衡时大;同理,若改变温度、压强等,其变化也相似。3实例分析(正移指右移,逆移指左移)反应实例条件变化与平衡移动方向达到新平衡时转化率变化情况2SO2(g)O2(g) 2SO3(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升温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增加CO浓度减压加催化剂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BCD三解读化学平衡常

8、数学习的“三个”基本要求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常用符号K表示。1正确书写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对于反应:mA(g)nB(g)pC(g)qD(g)K(1)不要把反应体系中纯固体、纯液体以及稀水溶液中水的浓度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但非水溶液中,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此时水的浓度不可视为常数,应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中。(2)同一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不同,其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亦不同。因此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时,要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对应,否则就没有意义。2正确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1)化学平衡常数可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K

9、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K105时,可以认为该反应已经进行完全。(2)K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起始浓度的大小无关。温度一定时,浓度的变化、压强的变化、固体颗粒大小(接触面积)的变化、催化剂的使用等均不改变化学平衡常数。3熟练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1)判断可逆反应的状态:任意状态的浓度幂之积的比值,称为浓度商,用Q表示,若其与K比较,当(2)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3)用于计算平衡浓度、物质的量分数、转化率等。典例5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

10、下表所示:t/70080083010001200K1.671.111.000.600.38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 CO2(g)H2(g)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如果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O2和H2各1mol,5min后温度升高到830,此时测得CO2为0.4mol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某温度下,如果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判断此时的温度是1000典例6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Fe2O3(s)CO(g)Fe(s)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温度/100011501300平衡常数4.03.73.5请回答下

11、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H_(填“”“K,v正v逆;Qv逆)。(3)c(A)平。(4)(A)100%100%。(5)(A)100%。(6)平衡时与起始时的压强比(同T、V时),混合气体的密度比(同T、p时),(同质量的气体时)等。(7)混合气体的密度(混)(gL1)(T、V不变时,不变)。(8)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gmol1)。典例7已知可逆反应:M(g)N(g) P(g)Q(g)H0,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molL1,c(N)2.4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_。(2)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

1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molL1,c(N)amolL1;达到平衡后,c(P)2molL1,a_。(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c(N)b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_。典例8在2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0.4molA和0.6molB,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p,加入催化剂(体积忽略),发生反应:2A(g)3B(g)xC(g)2D(g),保持温度不变,在a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中c(D)0.1molL1,容器内压强变为0.9p,则:(1)物质B的转化率是_。(2)化学反应速率v(C)是_。(3)x为_。五全面解读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3、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外因包括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颗粒大小等。这些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和原理如下:1浓度(1)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2)浓度改变,可使气体间或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它们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但固体颗粒的大小会导致接触面积的变化,故影响化学反应速率。2压强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引起浓度的改变。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体系,有以下几种情况:(1)恒温时:增大压强体积缩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14、(2)恒容时:充入气体反应物反应物浓度增大总压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充入“稀有气体”总压增大,但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3)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体积增大各物质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3温度(1)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分子间的碰撞频率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2)温度升高,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速率都增大。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为原来的24倍。4催化剂(1)催化剂对反应过程的影响通常可用图表示(加入催化剂,B点降低)。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路径、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反应的H。(2)催化剂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活性最大,反应速率才达到最

15、大。(3)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生产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提示在分析多个因素(如浓度、温度、反应物颗粒大小、催化剂、压强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时,逐一改变一个因素而保证其他因素相同,通过实验分析得出该因素影响反应速率的结论,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典例9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molL1、2.00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K、308K。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实验编号T/

16、K大理石规格HNO3浓度/molL1实验目的298粗颗粒2.00()实验和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和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和_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粗颗粒典例10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下图,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是()组别c(HCl)/molL1温度/状态12.025块状22.530块状32.550块状42.550粉末状A.4321B1234C3421D1243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题目类型及其分析方法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题是化学试题中

17、的一种特殊题型,其特点是图像是题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把所要考查的化学知识寓于图中曲线上,具有简明、直观、形象的特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题目类型及其分析方法如下:1主要题型(1)分析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2)由反应判断图像的正误。(3)由图像判断反应特征(确定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判断热效应或气体物质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4)由反应和图像判断图像或曲线的物理意义。(5)由图像判断指定意义的化学反应。(6)由反应和图像判断符合图像变化的外界条件等。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若按其图像特点、纵坐标与横坐标表示的意义可分为浓度时间图:此类图像能说明平衡体系中各组分在反应过程中

18、的浓度变化情况。如ABAB反应情况如图1所示,解该类图像题要注意各物质曲线出现折点(达到平衡)的时刻相同,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系数关系。图1图2速率时间图:如Zn与足量盐酸的反应,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出现如图2所示的情况,解释原因:AB段(v渐增),因反应为放热反应,随反应的进行,温度渐高,导致反应速率增大;BC段(v渐小),主要原因是随反应的进行,溶液中c(H)逐渐减小,导致反应速率减小。故分析时要抓住各阶段的主要矛盾,认真分析。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常见形式有如下几种。(C%指生成物的质量分数;B%指某反应物的质量分数)恒压(温)线:该类图的纵坐标为物质的

19、平衡浓度(c)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T)或压强(p),常见类型如下所示:百分含量温度图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Hv逆;M点为平衡点,M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2分析方法分析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题目的方法技巧可概括为9字步骤:看图像,想规律,作判断;8字技巧:定一议二,先拐先平。(1)看图像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的趋势);三看“点”(即起点、终点、转折点、拐点、交叉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2)想规律即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

20、响规律。(3)作判断依题意仔细分析,作出正确判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应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两个量的关系,即“定一议二”。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该曲线在所示条件下先出现平衡,该曲线所示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或使用了催化剂,即“先拐先平”。如果曲线反映达到平衡的时间不同但平衡状态相同,则可能是加入催化剂或对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使其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移动,或是几种等效平衡的曲线。化学反应速率在平衡图像中往往隐含出现,曲线斜率大的表示反应速率快,相应的条件可能是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或使用了催化剂。典例11反应:2H2SO4(l)=2SO2(g)O2(g)2H2O(g)H550kJ

21、mol1,它由两步组成:.H2SO4(l)=SO3(g)H2O(g)H177kJmol1;.SO3(g)分解。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如图,表示L一定时,中SO3(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1)X代表的物理量是_。(2)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_。七运用“化归思想”理解等效平衡原理1用“化归思想”理解不同条件下等效平衡原理(1)恒温恒容条件恒温恒容时,对一般可逆反应,不同的投料方式如果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化学系数之比换算到同一边时,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同一组分的物质的量完全相同,即互为等效平衡。恒温恒容时,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不同的投料方式

22、如果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化学系数的比例换算到同一边时,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的比例相同,即互为等效平衡。(2)恒温恒压条件在恒温恒压时,可逆反应以不同的投料方式进行反应,如果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化学系数比换算到同一边时,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的比例相同,即互为等效平衡。此时计算的关键是换算到一边后只需比例相同即可。条件等效条件结果恒温恒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的可逆反应投料换算成相同物质表示的物质的量相同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百分含量、n、c均相同恒温恒容:反应前后等气体分子数的可逆反应投料换算成相同物质表示的物质的量等比例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百分含量相同,n、c同比例变化

23、恒温恒压:所有可逆反应投料换算成相同物质表示的物质的量等比例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百分含量相同,n、c同比例变化2.利用“一边倒法”判断等效平衡判断等效平衡四步曲:第一步,“看”:观察可逆反应特点(物质状态、气体分子数),判断反应前后等气体分子数的可逆反应和反应前后不等气体分子数的可逆反应;第二步,“挖”:挖掘题目条件,区分恒温恒容和恒温恒压,注意密闭容器不等于恒容容器;第三步,“倒”:采用一边倒法,将起始物质转化成一边的物质;第四步,“联”:联系等效平衡判断依据,结合题目条件判断是否达到等效平衡。3“中间态”法构建等效平衡(1)构建恒温恒容平衡思维模式新平衡状态可以认为是两个原平衡状态简单的叠加并

24、压缩而成,相当于增大压强。(2)构建恒温恒压平衡思维模式新平衡状态可认为是两个原平衡状态简单的叠加,压强不变,平衡不移动。典例12已知:t时,2H(g)Y(g) 2I(g)H196.6kJmol1,此温度下,在一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H和2molY反应,达到平衡后,Y剩余0.2mol。若在上面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mol气态的I物质,t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H物质的物质的量n(H)为()A0.8molB0.6molC0.5molD0.2mol答案精析典例1D典例2B要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等、动、定”的含义,在判断化学平衡状态时还要注意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是否相等。题给反应是一个反应前

25、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的反应,因此在定容容器中,若混合气体的压强、B的物质的量浓度、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均能证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而中始终不变化,中没指明反应进行的方向,m(g)始终不变化,在定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不能作为判断依据,反应未达到平衡时,C、D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也为11。典例3B典例4B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所以升温和减压均可以促使反应正向移动;恒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压;恒容通入惰性气体与加催化剂均对平衡无影响;增加CO的浓度,将导致平衡逆向移动。典例5C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分子中的物质是生成物,分母中的物质是反应物,A项正确

26、;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项正确;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确定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该反应没有达到平衡,C项不正确;将所给关系式进行变化,可知该条件下平衡常数为0.6,D项正确。典例6(1)(2)6.0103molL1min160%(3)C解析(1)Fe2O3、Fe均为固体,其浓度看作常数,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温度升高,K值减小,说明平衡向左移动,逆反应是吸热反应。(2)起始时1K,所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设消耗xmolCO,则平衡时4.0,x0.6。那么,v(CO2)6.0103molL1min1,(CO)100%60%。(3)要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应使平衡向右移动。A、B、E、F项平衡均不移动,减少CO2的浓度使平衡向右移动,升高温度使平衡向左移动,只有C项符合题意。典例7(1)25%(2)6(3)41.4%典例8(1)50%(2)molL1min1(3)2解析2A(g)3B(g) xC(g)2D(g)起始/mol0.40.600转化/mol0.20.30.1x0.2平衡/mol0.20.30.1x0.2(B)100%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