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田水驱采油工程技术.ppt_第1页
老油田水驱采油工程技术.ppt_第2页
老油田水驱采油工程技术.ppt_第3页
老油田水驱采油工程技术.ppt_第4页
老油田水驱采油工程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油田水驱采油工程技术 大庆油田高级技能人才培训中心 2008年8月,1)老油田水驱开发中存在的矛盾及厚油层的特征 2)精细分层注水技术 3)精细分层堵水技术 4)精细分层压裂技术 5)精细分层补孔技术 6)“两三结合”水驱挖潜工业性矿场试验 7)深部调剖技术 8)相渗透率改善技术,目 录,老油田主要是指我国东部陆相沉积油田 基本特征:多段、多韵律,油层非均质严重 存在三大矛盾:平面矛盾、层间矛盾、层内矛盾 合理的井网与水驱分层注、采技术基本可以解 决平面矛盾和层间矛盾,解决层内矛盾成为难点。 解决层内矛盾的方法: 1.把层内矛盾转化为层间矛盾; 2.采取深部调剖或其它驱油方式。,1、老油田水

2、驱开发中存在的矛盾及厚油层的特征,大庆喇萨杏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根据密闭取心资料,尽管水洗层有效厚度占钻遇总厚度的94.57%,但水洗层内剩余油依然较多,未水洗段占31.17%,且主要分布在有效厚度大于2m的厚油层中,工艺挖潜对象由油层间转移到层内。,上 部 52.6%,中 部 30.1%,下 部 17.3%,厚油层内弱-未水洗厚度分布图,(有效厚度大于2.0m),储层精细地质研究技术, 确定了厚油层内部结构界面特征,形成了,一套河道砂内部结构界面追溯对比与结构单元划分的方法。,类界面:为表外层之间泥岩、钙质岩、粉砂质泥岩,厚度0.2m。 类界面:为有效层之间的钙质层或物性夹层,界面厚

3、度0.4m。 类界面:为有效厚度内部钙质层或物性夹层,厚度0.1m0.3m。 类界面:垂向砂体迭加或切迭存在的渗透率分级或水淹层界面,界面厚度0m-0.1m。,发展了厚层层内剩余油描述方法, 确定了厚油层层内剩余油分布特征,通过精细地质描述,将层内剩余油分布模式归纳为五种类型:,一是结构界面分布较稳定的层状结构单元剩余油类型,喇3-1722喇4-1702井萨2-8层结构单元剖面图,二是底托、悬挂式结构单元剩余油类型,三是底型切叠式结构单元剩余油类型,四是楔状镶嵌式结构单元剩余油类型,五是交错迷宫式结构单元剩余油类型,分析上述三种剩余油分布特征,即层状结构单元的砂体变差部位、底托悬挂式及交错迷宫

4、型结构单元中的剩余油,通过利用结构界面可以进行精细挖潜。 底型切叠型、楔状镶嵌型结构单元的剩余油需要通过其他资料综合分析,为下步的攻关挖潜目标。,以上五种结构单元能否用来挖潜,关键看其隔层是 否稳定,垂向上有阻渗作用,平面上有较大的遮挡 面积,对应油、水井的隔层是连贯的,至少要大于 井距的12。,厚油层层内非均质突出、无效注采循环严重、剩余油更加分散的开发现状。,深化到砂体内部结构单元的研究,建立了四级结构界面的分布模式,将层内剩余油归纳为五种类型,使挖潜突破了层间调整的局限性。,油层精细研究的成果,对挖潜工艺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需要精细挖潜工艺的实践来检验。,针对,验证,需求,攻关思路:

5、,技术系列:,充分利用和保护物性结构界面,提高挖潜工艺的精细程度。,一是层状结构单元剩余油挖潜技术:层状结构单元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砂体顶部,而底部由于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形成注采无效循环场,主要实施精细分层注水和堵水工艺。,二是底托、悬挂、底型切叠、楔状镶嵌型结构单元剩余油挖潜技术:主要通过对其它层系油井的相应层位进行精细分层补孔等措施,完善注采关系来挖潜。,三是交错迷宫、楔状镶嵌型结构单元剩余油挖潜技术:交错迷宫及楔状镶嵌型结构单元砂体注采井间存在夹层遮挡、变差部位,可通过精细分层压裂工艺,改善连通效果来挖潜。,根据厚油层内部结构界面的类型、剩余油分布类型及新的工艺系列,形成了厚油层层内精细挖潜

6、配套技术,采取以下三种工艺对策:,2、精细分层注水技术,根据精细地质研究成果,挖潜的对象是0.5m以下的小隔层或者是物性结构界面。而常规压缩式和扩张式封隔器胶筒所卡的夹层厚度至少在0.5m以上,由于管柱的伸长或调配管柱允许的误差范围(1000m误差范围0.2m)就可能把夹层错过,因此采用常规注水工艺无法实现。为此研制应用了长胶筒封隔器,由层间细分达到层内细分。,长胶筒封隔器原理,胶筒封堵技术是利用封隔器的胶筒来封隔结构界面或封堵套管上的炮眼,阻断高渗透层注入通道,强制注入液进入低渗透层。该技术的关键是封隔器胶筒的长度和强度达到既能封堵炮眼,又能长期座封,同时具有高承压易解封的特点。,该技术的关

7、键是封隔器长期座封不泄漏和胶筒长期封堵炮眼不破裂,为此重点研究和解决:,长胶筒封隔器为水力密闭式机构,为保证长期座封,研制了新型座封阀。在座封凡尔的端面采用硫化的加工方法,将橡胶硫化于密封端面上,保证密封效果。通过地面套管内二年观察试验,始终保持密封状态。,一是提高长胶筒封隔器密封性能,二是提高长胶筒封隔器胶筒性能,长胶筒封隔器使细分注采工艺有了一个飞跃,注水工艺由层间细分发展的层内细分,堵水工艺由层间大段发展到层内多段。该技术是油田公司所有知识产权,专利号:ZL02275473.3,2长胶筒封隔器的承压试验,在地面模拟试验中,当注入压力达到20MPa时,封隔器胶筒从套管炮眼中挤出,168小时

8、后使其解封,检查胶筒完好。,长胶筒封隔器的承压试验,长胶筒封隔器的解封试验,起原井管柱拔封负荷160kN,为了验证长胶筒封隔器的解封性能,在7-P2835井进行了K141-114型长胶筒封隔器拔封试验。该井设计采用2级2米长胶筒封堵PI23下- PI24层位。1年后起原井管柱拔封负荷160kN,起出检查胶筒完好无损;在8-252井进行了K342-114型封隔器的解封拔封试验,11个月后,解封最大旋转力约3.5KN,解封正常,起出检查封胶筒完好;在5-P2025井进行了K341-114型封隔器的解封拔封试验,座封压力15MPa,单级解封拉力小于100kN,达到了设计要求。,对比周围4口无措施油井

9、日产液下降14t,产油增加2t含水下降1.74个百分点,5-1621井通过胶筒封堵,措施后强吸水层高15高17日注水量减少62m3,差油层高9-10高13日注水量增加25m3,层内细分注水效果,对于类结构界面,利用长胶筒进行层内细分,如9-182井,该井萨II1+21与萨II2+3、萨II5+6与萨II5-8、萨III4-71与萨III9+102之间的三个小层内都有结构界面。为此,下入3级长胶筒封隔器与4级常规封隔器组成细分管柱,进行层内细分。周围4口受效油井,平均产液由198t/d下降到180t/d,产油由9t上升到11t,含水由95.6%下降到94.0%。,调前,调后,调前,调后,砂岩厚度

10、比例(%),+9.1,+10.8,有效厚度比例(%),65.5,74.6,57.0,67.8,50口井细分前后的吸水状况,2004年累计实施92口井,其中0.5m以下小隔层58口井、物性夹层34口井。措施后日配注减少1470m3,实注减少1381m3,控制无效注水41.4104m3。 对比实施较早的50口细分井周围102口无措施油井,措施后日产液下降49t,日产油增加25t,含水下降0.2个百分点。提高了分层注水开发效果。,3、精细分层堵水技术,主要是以控水为中心,以挖潜增储为主攻方向,根据精细地质研究成果研究无效循环的特点,特别是沉积单元内部无效循环规律的认识,应用研究了厚油层内油井精细分层

11、堵水工艺,由大段堵水发展到多层细分堵水和层内细分堵水,细分条件由稳定隔层发展到结构界面,有效地控制了无效采出。,长胶筒层内细分堵水工艺,厚油层内长胶筒封堵技术主要是充分利用厚油层内0.5m以下小隔层或物性夹层的遮挡作用,采用长胶筒封隔器封隔小夹层,在物性结构界面处,即使射孔,也可以通过封堵炮眼实现层内细分封堵,封堵高渗透层产出通道,达到控制无效采出液和挖潜低渗透层潜力的目的。,2002年2004年, 采用长胶筒封隔器进行厚油层内封堵,累计实施34口井,平均单井降水45.1m3/d,含水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2002年采用长胶筒封堵实施8口井,2003年厚油层内封堵8口井,2004年厚油层内封

12、堵18口井,34口井均见到了一定效果, 累计降水达20.5104 m3。,喇6-1637井属于厚油层层内封堵,封堵层位PII1-6下,隔层厚度0.5m ,措施后该井增油3t/d,降水38m3/d,含水下降6.6个百分点,目前累计增油215t,累计降水5821m3,有效期175d。,例,例,计划堵4个层段,属于厚油层层内多段堵水,其中有2处为堵炮眼,有1个层段隔层仅为0.6m。措施后增油4.0t/d,含水下降3.0个百分点,有效期145d,继续有效。,例,喇6-32井堵水前后开采曲线,产 液 (t),产 油 (t),含 水 (%),2004.3.30堵水,为了满足不同井况和细分堵水要求,在常规堵

13、水管柱的基础上,开展了长胶筒与普通封隔器、空心桥塞封隔器与普通封隔器等不同工具组合下井堵水工艺试验,既达到细分堵水的目的,同时又降低了措施成本,取得较好措施效果。,现场实施 19口井,措施后平均单井降水51.9m3/d,增油0.8t/d,含水下降3.0个百分点。,长胶筒与常规封隔器结合层内细分堵水工艺,压裂后堵水井,喇2-323井,该井为压裂后堵水,存在吐砂的危险,堵水层萨II13-16仅有结构界面,增大了工艺的难度。采用长胶筒封隔器、空心桥塞封隔器、和普通平衡封隔器等3种类型封隔器配套组合成上下2种不同结构的丢手堵水管柱,措施后平均单井增油5t/d,含水下降8.0个百分点。,4、精细分层压裂

14、技术,定位平衡压裂工艺,定位平衡压裂是挖潜厚油层内剩余油有效措施之一,由于含油饱和度高的中低渗透部位与高渗透部位之间夹层很薄,普通压裂很容易压窜夹层、压开高含水层。所以,该工艺做为精细挖潜配套技术之一。,工艺原理:,应用定位平衡压裂工艺实施8口井,平均单井增油26.3t/d,累计增油1.57104t。,5、精细分层补孔技术,厚油层挖潜实践表明,层内注采完善程度低,是造成厚油层内剩余油富集的主要原因。既然厚层内剩余油是次级沉积单元注采不完善差形成的,那么挖潜层内剩余油就必须从完善次级沉积单元的注采关系入手。为此,通过在二次加密低产能井中对厚油层选择性补射,完善次级沉积单元的注采关系。,考虑到一旦

15、油井附近结构界面被破坏,注入水就会从高渗透、高水淹带窜入油井,难以达到挖潜未水淹带剩余油的目的,在完井方法上应用了水力割逢精细射孔工艺。该工艺技术无震动,对套管和水泥环不产生损伤,可避免目的层与高含水层之间隔层较小时常规炮弹射孔造成的管外窜槽现象的发生。且对油层无压实、无污染,比常规炮弹射孔具有更高的导流能力 。,工艺原理:,实验效果:,根据地质精细描述后,剩余油的位置,分别针对厚油层内顶部和中部及薄差层剩余油进行了水力割逢挖潜。水力割逢射孔首先在挖掘隔层损失型剩余油中进行试验,与高含水层隔层厚度从1.0m逐渐缩小到只有0.2m,然后发展到层内的有物性夹层和无物性夹层的挖潜。,通常该工艺要求最

16、小稳定隔层厚度在0.4m以上,为了进一步挖掘潜力,2004年探索了利用类结构界面进行定位平衡压裂试验,在只有一个0.3m的类结构界面的情况下,施工没有出现窜槽,压裂初期增油12t/d,含水下降12.0 个百分点,累计增油529t,有效期95d。,2004年累计实施45口油井,其中层内顶部38口、层内中部1口、薄夹层6口。 加密补孔后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液66.1t,日产油10.2t,含水84.5%,比补孔前日产液增加35.1t,日产油增加8.0t,含水下降8.1个百分点。年累积增油2.8907104t。,对比20022003年11口厚油层挖潜(水力割缝射孔)目前效果:8口挖潜厚油层顶部井有7口井目

17、前仍有效,8口井平均单井累积增油1226t;无夹层顶部、有夹层中部和有夹层底部效果比有夹层顶部差。总体看,达到了层内挖潜的目的。,20022003年11口厚油层挖潜(水力割缝射孔)效果表,三是水力割缝精细补孔实施实施45口油井,累积增油2.89104t。,一是精细分层注水实施166口井,控制无效注水219104m3,累计增油2.74104t。,二是精细分层堵水实施102口井,累计降水44104m3,累计增油2.67104t。,四是精细分层压裂实施23口井,累计增油2.62104t。,精细挖潜工艺合计实施336口井,其中:,应用规模及效益:,累计控制无效注水263104m3,增油10.92104

18、t。,取得纯经济效益10419万元,应用规模及效益:,节约注水费用 1578万元,各种措施投入 2079万元,增油获得效益 10920万元,按原油成本1000元/t,注水成本6元/m3计算:,喇嘛甸油田厚油层储量占全油田总储量的67.5%,由于非均质性突出,无效注采循环严重,剩余油富集并分布零散。使有效厚度大于2m的厚油层平均驱油效率仅为32.2%,挖潜空间大。 因此,充分利用和保护层内物性小夹层,实施精细挖潜工艺措施,是有效控制厚油层内无效循环、挖潜剩余油的进攻性手段,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挥“控水稳油”和提高采收率的作用,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推广应用前景:,6、“二三结合”水驱挖潜工业性矿场

19、试验,借鉴精细挖潜的理念,利用三次采油加密井网,采取选择性射孔,首先进行水驱挖潜调整,强化水驱二次采油,然后在适当时机转入三次采油。,面 积: 5.0 km2 目 的 层:萨4-10 地 质 储 量:311.4104t 新 钻 井 网:150m五点法面积井网 新钻加密井:204口 注 入 井:89口 采 出 井:115口,注采不完善的单砂层 厚油层内注采不完善的结构单元,与二类油层三次采油采用同一套井网,新钻150m的五点法面积井网,均匀加密,先期进行水驱开发,加密对象,加 密 方 式,试验思路,注水井 根据采油井层段来确定,避射底部无效循环部位,射孔对象为S4-10油层内注采不完善的结构单元

20、、单砂层,采油井 必须严格限制射孔厚度,适当上提射孔底界,预留避射高度,与萨4-10存在上粘连层段,综合考虑井组注采关系,扩射部分粘连层段,对封固非优质层段,尽可能进行避射,预防窜槽,射孔层发育较差、渗透率较低时,采取压裂方式投产,射孔原则,射孔层分类,第类:厚油层选射,共计83口井,占采油井总数的67.5%,第类射孔层为多位于河道砂的边部或发育规模较小的透镜状砂体,属于厚油层,采取全部射开的方法。 14口井,占采油井总数的11.4%,平均单井射开有效厚度2.3m 第类射孔层为发育较差的薄层(射孔层有效厚度2.0m,有效渗透率0.1m2)。 15口井,占采油井总数的12.2%,平均单井射开有效

21、厚度1.0m,开发指标预测及油层产量规划,“二三结合”试验区采油井综合开采曲线,开井数 (口),日产液 (t),日产油 (t),含水 (%),流压 (MPa),总井数 (口),一是射孔层为厚油层上部、层内发育稳定物性夹层,12口,日产 液 (t),日产 油 (t),含水 (%),初期效果较好的井有7口井;开发至今效果一直较好4口;效果一直较差的井有5口井,不同类型井开发效果差别较大,日产 液 (t),日产 油 (t),含水 (%),二是射孔层为厚油层上部、层内发育不稳定物性夹层,53口 射孔时预留了一定避射厚度,生产比较稳定,初期效果较好的井有29口井;开发至今效果一直较好 8口;效果一直较差

22、的井有24口井,日产 液 (t),日产 油 (t),含水 (%),初期效果较好的井共有9口井;开发至今效果一直较好有5口;效果一直较差的井有 9口井,三是射孔层为厚油层上部、层内发育渗透率分级界面, 18口 射孔层底部与高水淹层之间预留一定避射厚度, 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含水上升速度,日产液 (t),日产油 (t),含水 (%),初期效果较好的井有7口,效果一直较好的有4口 但由于注采完善、没有注水井点原因导致3口井,含水上升较快 由于射开中水淹层井,有5口井开发效果一直较差,四是位于河道砂边部或孤立砂体,全部射开目的层,14口 投产后含水低,但因剩余油面积较小,产油下降速度较快,日产液 (t),

23、日产油 (t),含水 (%),初期效果较好的井有6口,2口井,效果一直较好 因没有注水井点原因导致4口井,含水上升较快 由于射开中水淹层的9口井开发效果一直较差,五是射孔层为物性较差、渗透率较低油层,15口井 单井多采用压裂方式投产,压裂稳产期较短,存在问题,目前,试验区采油井有50%比例左右井,含水95%、日产油1.0t。这部分井能否得到有效治理,是试验能否成功的关键。还需积极探索更有效方法措施,来针对射孔目的层厚度较小,与上下高水淹层之间隔层厚度较薄油层的调整手段,进行低效井改造和高含水层层内封堵。 精细地质方面,还需深入研究不同期河道的沉积边界划分,河流摆动、切叠等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沉

24、积机理和原因分析。 关于射孔层及上下井段封固质量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和作用方面,需尝试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及相关研究,搞清封固质量对试验的影响程度。,下步工作,低产能、高含水井的治理,针对新投采油井中,开发效果由好变差和一直较差的井,结合萨4-10油层发育、射孔层状况,参考测试结果,制定下步措施意见。 综合分析试验区动态、静态资料,分析“二三结合”开发方式的可行性,区块注采关系的配套调整方法。 应用数值模拟研究成果,结合试验区动静态资料,分析试验区开发指标变化规律,由二次加密调整挖潜转为三次采油的最佳时机,评价该阶段经济效益。,对于没有稳定隔层的厚油层,深部调剖是有效的挖潜措施之一。 深部调剖的特点:

25、 1.注入流动性要好,能够注得进; 2.堵得住,能够建立起压力剖面,在油层中要滞留时间长,不给地面处理造成困难; 3.化学剂用量大,用的少效果都不好,再大就是化学驱。,7、深部调剖技术,1)国内外调剖技术的发展趋势 国外早期使用非选择性的水基水泥浆堵水,后来发展为应用原油、粘性油、憎水的油水乳化液、固态烃溶液和油基水泥等作为选择性堵剂,1974年Needham等人指出,利用聚丙烯酰胺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和机械捕集效应可有效地封堵高含水层,从而使化学堵水调剖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油田化学堵水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和发展,后来发展成为注水井调剖技术、深部调剖技术。,深

26、部调剖作用机理:用不同的方法使注入的化学调剖剂进入油层深部后堵塞水流通道,使油藏中的液流改向,提高波及系数,提高原油采收率。该方法可有效地解决近井地带调剖无法解决的层内窜流问题,使堵水调剖工作迈出了新的一步。深部调剖剂有微生物类、沉淀类、冻胶类和胶态分散冻胶类等。尤其是胶态分散凝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既解决了井底冻胶处理无法解决的窜流问题,又可解决聚合物用量过多的矛盾,因而引起了广泛重视。,国外已经实践了一批深部调剖的油井、区块和油田,取得了相应的效果。如美国TIORCO公司近9年来在美国落矾山地区对29个油田采用胶态分散凝胶进行深部处理,解决了深部窜流和层间窜流问题,其中有22个项目获得了成功

27、,提高了原油产量,降低了产水量。结果表明: (1)该措施对三次采油的采收率有重大影响,如渗透率变异系数较大的油藏DykstraParsons(变异系数为0.8),其最终采收率大于原始地质储量的40,较大地提高了石油采收率,提高范围为1.318.2; (2)处理井井底温度高达90,原油粘度为1020 mPas; (3)每增产1桶原油化学剂成本l2美元,有的甚至低于1美元。,国内堵水调剖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 50至70年代:油井堵水为主,堵剂材料主要是水泥、树脂、活性稠油、水玻璃/氯化钙等。 70至80年代:随着聚合物及其交联凝胶的出现,堵水调剖剂研制得以迅速发展,以强凝胶堵剂为主,作用

28、机理多为物理屏障式堵塞,以调整近井地层吸水剖面及产液剖面为目的。,90年代:油田进入高含水期,调剖技术进入鼎盛期, 油田应用的堵剂体系有近100种,其中深部调剖(调驱)及相关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以区块综合治理为目标。 2000年以后:基于油藏工程的深部调剖改善水驱配套技术的提出,使深部调剖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将油藏工程技术和分析方法应用到改变水驱的深部液流转向技术中。处理目标是整个油藏,作业规模大、时间长。,国内研制的深部调剖剂有两类:冻胶类和颗粒类。采用冻胶时常采用控制成胶时间的方法达到冻胶在油层深部形成的目的,成胶时间的控制通常采用加延缓交联的添加剂来延长其成胶时间,北京勘探院、大庆、胜利、

29、大港、江汉等都对此进行了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而且在现场见到了成效。采用颗粒调剖剂通常采用大剂量注入达到深部调剖的目的。近几年来,胜利、江汉、华北等油田相继采用粘土颗粒类堵剂进行了大剂量的调剖,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小剂量调剖有效期短,对应油井增油降水效果幅度不大的弊端。,(1)聚合物冻胶类堵剂 目前国外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堵剂。美国EOR方案设计中有35采用聚合物,而其中的60采用的是冻胶处理。该类堵剂包括聚丙烯酰胺、聚丙烯腈、木质素磺酸盐和生物聚合物、两性聚合物等与交联剂反应形成的冻胶。 水溶性聚合物冻胶是我国七十年代以来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种堵水调剖剂。特别是聚丙烯酰胺大量而广泛的应用,给调

30、剖技术开创了新局面。水溶性聚合物包括合成聚合物、天然改性聚合物、生物聚合物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溶于水,在水中有优良的增粘性,,线性大分子链上都有极性基团,能与某些多价金属离子或有机基团(交联剂)反应,生成体型交联产物-冻胶,形成冻胶后,粘度大幅度增加,丧失流动性及水溶性,显示较好的粘弹性。聚合物凝胶在堵水调剖中的作用机理是它们在地层多孔介质中产生物理堵塞作用、吸附作用、残余阻力或改变水油流度比,使用浓度低(一般为0.3%5%),处理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控制,效果明显,在油井堵水和注水井封堵大孔道都有广泛应用。根据聚合物、交联剂及其他添加剂的不同又可分成许多品种,复合离子型堵水调剖剂是国内新一

31、代高效化学剂。,(2)颗粒型堵剂 颗粒堵剂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调剖剂,尤其是高渗透、特高渗透地层,需要进行深部处理的大孔道地层,用颗粒类堵剂处理可获得明显的效果。 在颗粒调剖剂中,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是土类和体膨性颗粒,主要包括钠土、果壳、青石粉;石灰乳;轻度交联的聚丙烯酰胺颗粒、聚乙烯醇颗粒等。土类和聚丙烯酰胺溶液或其凝胶配合使用效果更好,既可增强堵塞作用,又可防止或减少颗粒运移。使用颗粒堵剂时颗粒的粒径必须与地层的喉道半径配伍。该类堵剂价格便宜,特别是土类调剖剂近年来在胜利、中原、大港等高渗透油田大面积推广应用,已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国外研究认为:选择该类堵剂时首先应正确地选择颗粒大小与地层孔降

32、喉道的匹配关系,应选择那些能够较容易进入高渗透层,而不易进入低渗透层的颗粒,如果该类堵剂中又含有其他类型冻胶,便会使冻胶液有效地进入高渗透层从而减少其对低渗透层的伤害。目前研究应用的微细水泥技术解决了常规水泥处理半径小,注入困难的弊病,该项技术已在套管补漏,做聚合物堵剂封口等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原理:通过深部液流转向改变注入水的流场,遏制注入水通过高渗强水洗部位的无效循环; 深部液流转向剂: 该剂应是变形剂,具有5个基本特征:自适应性,在高渗部位产生动态沿程阻力,抗剪切,不进入低渗层,耐温耐盐耐老化; 该剂为柔性剂,在大孔道中的运移类似蚯蚓蠕动,具有6个特征:任意变形,环境赋形,强黏附性,强

33、拉伸柔性,化学性稳定,具二次黏结能力。由34%柔性单体、60%共聚单体、5%增韧剂、1%引发剂合成了微粒型胶状柔性深部液流转向剂 3,产品为50%的防黏结水悬浮液。,(1)深部液流转向技术,2)深部调剖新技术,SR3的密度略大于1/cm3,可根据注入水密度调节,粒径按油藏大孔道和裂缝确定。具有很高的弹性、柔性和强度,抗拉强度为28 44kPa,拉伸断裂延伸率为676.8%;在温度45140、矿化度493/的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玉门等油田模拟污水中浸泡1年,未见任何破坏现象。吉林油田包括9口油井的2 1井组注水井,经4次调剖,效果甚微(井组增油25.3),2005年11月2526日分3个段塞

34、注入SR3共8,悬浮液3003,施工注入压力由5.5MPa升至7.0MPa,注入后7个月内井组产油量不减而含水量略降,一口低产井截止2006年4 月共增产油102。,原理: 先注强碱化合物,接着注淡水前置液,最后注盐水。在出水孔道中发生连续并有选择性地垢物沉积,直到水流孔道被阻断,使注入水转向分流 特点: 进行选择堵水,使注入水转向分流。一次投资6000美元,7个月内可收回全部投资 效果: 在德克萨斯州油田应用单井产水由63.6m3下降到15.9m3,有效期2年以上,(2)水流阻断封堵大孔道技术,(3)反向调剖技术 (表活剂与化学堵水结合工艺),针对,隔层条件限制而无法实施机械封堵的采油井,表

35、活剂吞吐与化学堵水结合工艺研究,中低渗透层位表活剂驱油,高渗透层位化学选择堵水,同时解决了水驱油效率低和层内矛盾比较大两个问题,注入井,采出井,1.高压注水,2.高渗层首先泻压,3.注入表活剂及堵水剂等,注入施工示意图,工艺原理,工艺原理,注入井,采出井,油井投产以后,表活剂,堵水剂,顶替液,投产后原理示意图,组配成两种强度:低强度的油井堵剂设置在油井的远井地带,高强度的油井堵剂设置在油井的近井地带。,表活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井堵剂,阳离子聚合物 铬离子交联剂,吞吐剂及堵水剂配方,现场应用,不动管柱施工,注入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大排量注水200m3,层段整体升压; 注

36、入表活剂溶液; 注入堵水剂; 注入过顶替液,将表活剂及堵水剂顶替进入地层距井筒3m以外。,现场试验情况及效果,一是聚驱过程中见聚时间早、含聚浓度高、含水下降幅度小、增油量及采收率没有达到预计指标,二是纵向上无法利用隔层、夹层及物性变差部位采取机械堵水进行细分挖潜,通过对聚驱采出井进行综合分析,优选出16口井,选井原则,截止到2007年10月底, 16口井全部完成现场试验,平均单井表活剂用量215m3,堵水剂用量844m3。平均单井处理地层厚度5.1m,处理半径24.8m,表活剂吞吐与堵水结合工艺施工井措施前后数据对比表,喇4-P2388井生产曲线,产油,含水,产液,高效洗油剂吞吐施工,2004

37、年10月,含水下降21.8个百分点,日增油14t,投入费用由药剂费用、施工费用和室内实验费用三部分组成,总投入费用为270.8万元,产出效益由增油效益和降液效益两部组成 ,获得总产出效益1263.1万元,则取得纯经济效益992.3万元。阶段投入产出比达到1:3.66,经济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分析,(4)双向调剖技术,因此对于一方向或两个方向窜流的油水井,双向调剖将可以很好地启动低渗潜力层,有效发挥油层潜力,Q110119m3 101天,Q26347m3 32天,1、Q1Q2 ,双向调剖所用调剖剂量少,成本低,2、注入时间,双向调剖短,对堵剂性能要求低,3、双向调剖驱油效果好于单向调剖,封堵方式对采收率的影响,室内岩心驱替表明双向调剖效果好,注入端和出口端同时封堵采收率提高幅度最大,(5)复合段塞调剖(调驱)技术,利用高渗层输送流体,不同性质调驱剂匹配不同级别的渗透率地层,形成立体柱塞墙;加入高效驱油剂或泡沫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