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经济学学年论文优秀范文_第1页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学学年论文优秀范文_第2页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学学年论文优秀范文_第3页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学学年论文优秀范文_第4页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学学年论文优秀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与管理系学年论文论文题目: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专 业: 经济学 学 号: 学生姓名: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成 绩: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2011 年 9 月 8 日目 录1.引言 12.江西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剖析 22.1江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3 2.2江西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43.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实证分析 73.1比较劳动生产率角度 73.2产业结构偏离度角度 84.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对策与建议 9 4.1总体方针 9 4.2具体建议 105.结束语 126.参考文献 13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摘 要: 改

2、革开放以来,江西省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江西省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江西省的产业结构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对江西的产业结构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偏离度两方面对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且剩余劳动力吸收能力也降低;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差距在扩大,二元经济结构较为明显;对新型服务业的产业创新能力不足,以至于第三产业对江西省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小;同时指出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扩大就业,提升就业增长速度和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发展方针;最后,提出了“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方针,

3、全面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发挥江西省比较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等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措施与建议。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比较劳动生产率 结构偏离度 实证分析 对策建议; 产业结构的状况和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产业结构的变动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1】。江西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规划以来,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实现了经济上的跨越发展,经济一直保持着稳定、高速的增长。2010年江西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9435亿元,直逼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4%,继续保持着稳定、高速的增长。但是这样的快速增长很大部分是来自于能源及原材料工业的快速增长,当然这与近几年全

4、球能源紧缺的状况有关【2】。因此,江西省在国家深入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下,该如何尽快实现由传统的依靠增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依靠产业结构转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集约型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如何推动江西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江西省的首要任务。文章对江西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剖析以及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就业结构的关系提出了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建议。1 引言产业结构优化历来是经济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二、三

5、、一”产业结构发展方针,坚持第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制造业,加快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由此看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仍将是江西省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产业经济理论界极具研究价值的重大课题。因此,选择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这一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2 江西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剖析2. 1 江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加快工业化为核心,全面推进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为9435亿元,直逼万亿大

6、关,人均gdp也跨过3000美元。伴随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我省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下表1:表1:江西省国内生产总值构成表(单位:%)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200221.938.339.8200319.843.436.8200420.445.634.0200519.047.233.8200617.050.232.8200716.651.731.7200816.452.730.9200914.551.234.3资料来源:江西省统计局网站江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从表1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江西三次产业结构正处于不断优化升级的阶

7、段。进入21世纪以来,江西省第一产业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到2003年已经成为第一大产业。第三产业虽然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较高,达到30%以上,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贡献居第二位。由此可以看出,江西省产业结构正处于从低级向高级过渡的优化升级阶段。 (2)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进入21世纪以来,第一产业在江西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除2004年有小幅度回升外,整体上保持了下降的趋势。从2001年的23.2%下降到2009年的14.5%。且每年下降的幅度基本保持稳定,均在1-2个百分点之间。这符合江西省产业结

8、构调整的政策方向,即“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快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努力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到2009年,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9.0:47.2:33.8调整为14.5:51.2:34.3。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服务业的层次和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 (3)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并成为第一大产业。从表1可以看出,2001至2009

9、年间,第二产业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已由2001年的36.2%上升到2009年的51.2%,上升幅度达15个百分点,且在2003年,第二产业已经超过第三产业,成为江西省第一大产业,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列次序为“二、三、一”,改变了前几年“三、二、一”这种超社会发展阶段的排列次序,说明我省的产业结构开始趋于协调,特别是工业的基础地位开始确立,使江西可以自豪地说已经摘掉了农业省的帽子,且工业化进程不断稳步前进。2009年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受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第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加工产业及外贸产业受到一定影响。但从数据上分析,2009第二产业比2008年仅下

10、降了1.5个百分点,这说明第二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是有限的,这与江西省外向型经济所占经济总量比重不大有关。(4)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下降,比重渐趋合理化。从表1可以看出,2001年至2009年第三产业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40.6下降到了2009年的34.3%。长期以来第三产业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处于过高阶段,2001年的甚至超过40%。江西第三产业这种超社会发展阶段的比重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第二产业发展不足是导致这种超社会发展阶段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这说明江西三次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的基础很不牢靠。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的不

11、断上升说明江西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走向协调和稳步前进的状态。截止2009年第二产业比重为51.2%,第三产业比重为34.3%,比例趋于合理,且接近江西省“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目标。2. 2江西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尽管近几年来江西省的经济建设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而得到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保持江西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的要求相比,其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仍存在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与全国平均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农业强省地位任重道远。表2:全国和江西国内生产总值构成表(单位%)年份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全国

12、江西全国江西全国江西200115.834.140.6200215.421.951.138.333.539.8200314.719.852.943.432.436.8200415.220.453.045.631.834.0200512.519.033.8200611.817.048.750.239.532.8200711.716.649.251.739.131.7200811.316.448.652.740.130.9200910.614.546.851.242.634.3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江西省统计局网站江

13、西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 (1)江西产业结构与全国产业结构比较仍有一定差距。第一,江西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速度快于全国平均下降速度,但2009年仍高于全国水平3.9个百分点;第二,江西第二产业发展迅猛,发展速度超过全国水平,2009比重超过全国4.4个百分点,但是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因此工业基础并不牢靠。第三,江西第三产业比重总体是下降的,而全国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2)第一产业发展虽然较快,内部结构也有一定的优化,但距离农业强省还相差较远。江西省第一产业的发展一直较快,在全国确立了农业大省的地位,且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渔业的结构也已比较协调,但江西离农业强省地位还相距

14、较远。对第一产业的分析不能局限于农林牧渔,还应从产业垂直关系分析农产品与农产品加工的关系。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江西的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及全国水平的40%。所以,江西尽管是农业大省,却远没有成为农业强省。第二,产业总量不大,经济实力不强。1978年江西产业总量为87亿元,略低于中部五省,略高于福建,总体上来说产业总量差距不大。到了2008年江西产业总量为6480.33亿元,却明显低于河南、湖南、湖北、安徽、山西等中部省份及浙江、福建、广东等相邻沿海省份产业总量。河南、浙江、广东等省份gdp总量1978年是江西的1.87倍、1.42倍、2.14倍, 2008年是江西的2.84倍、3.32倍、5.5

15、1倍。福建更是由1978年江西的0. 76倍发展到2008年江西的1. 67倍。1978年江西占全国总产值3 645. 2亿元的2.4%,但2008年江西占全国总产值300 670亿元的比重为2. 2%,下降了0.2个百分点。四川、广西、陕西等西部省份产业总量已超越江西。总体上来说,江西与中部和发达省份差距越来越大,正被西部省份迎头赶上。第三,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偏离,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表3:江西省主要年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比重统计表年份三次产业gdp比(%) 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841.638.020.477.213.09.819

16、8836.636.027.464.521.414.1199826.235.438.446.626.227.2200816.452.730.937.428.134.5资料来源:江西省统计局网站。从表3中我们可以得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西省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呈现较好发展趋势。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由1978年的77. 2%调整为37. 4%,下降了39. 8个百分点,并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由13%调整为28. 1%,上升了15. 1个百分点,并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由9. 8%调整为34. 5%,上升了24. 7百分点,说明

17、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但是就业结构呈现的“一、二、三”格局与产业结构呈现的“二、三、一”格局相偏离,显示出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配不够合理,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比过高,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表明第一产业存在过剩的富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压力大,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劳动生产率有待提高。第四,南昌市产业发展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2010年江西省会南昌产业总值达2207亿元,占全省gdp的23.39%。第二和第三大经济强市九江和赣州两市分别是南昌gdp的46.76%和50.72%,南昌市呈现经济一市独大格局,而其他省内周边城市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九江市和赣州市直到2010年生

18、产总值才刚突破1000亿元,而同期河南已有10个城市生产总值上了千亿。南昌、九江、赣州作为江西的中心城市,虽然生产总值分别占全省gdp的比重高达23.39%,10.93%,11.86%,但是产业总量不高,分别只有2207亿元, 1032.06亿元,1119.47亿元。环中心城市的周边城市发展缓慢,鹰潭、景德镇、抚州、上饶、宜春分别是南昌gdp的15.46%, 19. 4%, 26.15%, 37.85%, 37.05%,吉安和抚州分别是赣州gdp的60.49%、51.99%,南昌市作为江西产业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有效的产业带动和辐射拉动作用。3 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实证分析3. 1

19、比较劳动生产率角度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产业结构演变是由于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造成的。因此,这种产业间的相对收入,即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之比,叫做比较劳动生产率【5】。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测度产业结构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反映1%的劳动力在该部门创造的产值比重,三次产业之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越接近,表示产业结构效益越高,产业结构越协调。产业之间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渐缩小,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变化的大趋势。其计算公式是:=(yi/y)/(li/l),其中即为比较劳动生产率;yi表示地区第 i 产业的产值;y表示地区总产值;li表示地区第i产业就业人数;l表示地区就业总人数。图1 197

20、8-2009年江西省第一、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趋势图分析图1,我们可以发现江西省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差率最低,说明了农业的低效率,但是一直比较平稳。而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在大部分年份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这与江西省以工业为支撑的经济是一致的。同时我们发现,近几年来江西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偏离1较远,即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这说明江西省经济体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在近几年趋近于1,说明江西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比较协调。(附:1978-2009年江西省第一、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见下表4)表4:1978-2009年江西

21、省第一、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年份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19780.5392.9232.08219790.6022.7921.86719800.5603.0001.96019810.5972.7791.94119820.6212.5241.93419830.5872.6231.90319840.5852.5741.60619850.6061.8121.75619860.5941.7751.79019870.6051.7251.81219880.5671.6821.94319890.5441.6652.12919900.6241.5371.98619

22、910.5851.5602.10719920.5541.5822.06219930.5451.6091.61419940.5901.4511.61719950.6271.3801.39619960.6271.3321.41119970.6271.3201.34619980.5621.3511.41219990.5411.3781.41520000.5191.4341.40720010.5021.5401.34020020.4831.6871.24420030.4711.6561.15720040.4981.6891.06320050.4761.7351.02720060.4351.8250.9

23、8220070.4371.8460.93220080.4391.8750.89620090.3941.8030.9863. 2产业结构偏离度角度产业结构偏离度是用来考察各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对称状况的一种经济指标。该指标也是测度产业结构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愈不对称,两者的偏离程度愈高,产业结构效益愈低下【6】。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计算公式为: b=(yi/y)/(li/l)-1。式中,b为产业结构偏离度。一般认为,b=0,产业结构的gdp结构与就业结构转移同步;b0,产业排斥劳动力,应该吸纳劳动力。图2 1978-2009年江西省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度趋势图分析

24、图2,可以发现江西省第一产业一直都存在着隐性失业,应转移过剩劳动力,这与中国普遍存在的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实际情况相符。江西省第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对称较之其他产业更加明显,劳动力过剩且有加剧趋势。即江西省的第一产业效益相对要低。而第二产业的偏离度一直大于0,一直呈正偏离且有逐年提高趋势,产值比重远远高于就业比重,这反映出内江西省第二产业长期以来存在着排斥劳动力的现象,江西省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速度较慢。这恰好说明江西省第二产业有极大的就业空间,应吸纳劳动力。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且绝对值较小,总体上更趋向零值,并有逐年下降趋势,表明第三产业未来仍有继续接纳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而言,江西省第三

25、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更趋于均衡。这也说明了江西省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相匹配。总体来说,江西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存在着严重不对称现象,应加快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的步伐,是江西省目前进行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工作重心。4 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对策与建议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本人认为江西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进程中,要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方针,以全面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为契机,可基于江西资源禀赋形成的比较优势及其竞争优势,选择好主导产业,并充分发挥南昌市的经济龙头作用,走出一条适合江西省经济发展的新型发展道路。4. 1总体方针第一,巩固农牧业基础地位

26、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分析江西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发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存在很大的劳动力空缺,应该吸纳劳动力,而第一产业依然存在劳动力过剩现象,应该转移劳动力。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仅要注意巩固和提高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农牧业的基础地位,还要注意降低其就业人口的比重,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拓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将有利于促进江西省经济的增长【7】。第二,发挥资源比较优势,优化第二产业布局,加快工业化进程。当前,江西省的工作重点是优化第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煤化工、能源工业、冶金工业、稀土高新技术产业等第二产业,发挥传统产业的后发优势,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27、,避免重复浪费与不合理竞争,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三,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第二产业产值结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同时也引起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8】。因此,江西省在现阶段应该继续坚持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带动第一产业的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9】。第四,充分发挥南昌市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江西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不仅是我省的政治中心,更是经济中心。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10年,南昌市、九江市、赣州市是我省三个生产总值超过100

28、0亿元的地级城市,其中南昌市生产总值达2207亿元,占全省gdp的23.39%。第二和第三大经济强市九江和赣州两市生产总值分别是1032.06亿元和1119.47亿元,分别为南昌的46.76%和50.72%。通过上述数据分析,我们可发现南昌市呈现经济一市独大格局,而其他城市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因此,我建议江西省在经济发展布局上可形成“以南昌市为经济发展极,辅以赣北以九江市为经济发展核,赣中以宜春、鹰潭为经济增长核,赣南以赣州市为经济发展核,实现全省经济增长极带动经济增长核,经济增长核拉动周围地区发展的发展布局【10】。”4. 2具体建议第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循环经济其

29、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江西产业重型化明显,资源型加工工业比重较大,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江西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模式,把建设江西“两型社会”作为工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保证各类污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江西是硅材料主要原料的粉石英产地,储量非常丰富,已探明的储量近2 000万吨,居全国首位。硅也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材料,而几乎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在当今能源紧缺的环境下,是我国也是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之一。充分利用资源比较优势以及依靠江西赛维、九江时代、江西晶科等龙

30、头企业,培育和扶持南昌、萍乡、上饶、抚州等地区硅材料产业壮大,着重发展硅材料及光伏产业,大力发展高纯硅、多晶硅、单晶硅及晶圆、太阳能电池等产品,使江西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半导体和新能源产业基地【11】。第二,依托汽车航空产业比较优势,形成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比较知名的有环渤海、沿长江、珠三角等汽车产业集群,江西属于长江汽车产业群,拥有江铃汽车、昌河汽车、上饶客车等名优企业,但集群效应不明显,江西应主动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合作,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扶持和完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带,以环鄱阳湖汽车产业基地为基础,打造长江流域具有一定影响的汽车产业群。航空航天业

31、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显著指标。航空业是江西的特色优势产业,江西应充分利用飞机制造业的优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追赶和超越国际航空航天技术水平,建立航空自主创新体系,探索航空研发服务平台运作机制,加大对洪都航空、昌河飞机等龙头企业科技、资金、人才的投入力度,使其成为研发主体,打造飞机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第三,改造升级资源型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江西矿产丰富,分布集中,主要有铜、钨、钽、金、银、铀、稀土等,其中铜、钨、铀、钽和稀土享有江西“五朵金花”之美誉。在主要金属矿产品中,初级产品居多,精深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低,长期以来形成了出口初级产品,进口高级产品的局面,以牺牲生态环境换来的资源优势并

32、没有带来理想的经济利益。江西应充分利用资源比较优势,做大做强铜、钨、铀、钽、稀土等特色优势产业,控制初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大力发展矿产资源精深加工,提升产品竞争力,掌握定价话语权。凭借铜储量居全国第一的资源优势,做强做优铜冶炼深加工,打造全国铜材产业基地,减少进口精炼铜。凭借金、银储量优势,打造贵金属生产基地。凭借赣州“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的优势,打造钨、稀土精深加工生产基地。江西非金属资源也十分丰富,还应大力发展硅灰石、膨润土、高岭土、花岗岩、石膏等非金属精深加工业,打造新材料生产基地。依托资源优势,江西形成了不少钢铁企业,但规模小,无龙头。应加快对萍钢、新钢、南钢、洪钢等钢铁企业重兼并

33、组,形成大企业大集团,提高产品竞争力,发展低能耗、高效益的钢材产品,做强钢铁产业。第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比较劳动生产率。江西是农业和人口大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油料、棉麻、蔬菜、柑橘、生猪、中药等农副产品产地和人才输出基地。但是综合效益差,第一产业产值占三产总量比重最低,而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三产就业人数比重却是最高,表明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下。江西省要以龙头企业为主导,扶持和壮大农副产品加工和食品加工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培育若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的发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农产品加工、销售和服务等行业。第五,以生

34、产性服务业为基础,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江西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薄弱。在继续做好商贸物流、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餐饮娱乐等传统支柱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金融、会计、法律、咨询、技术研发、教育培训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围绕江西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以环鄱阳湖、赣南等地区为依托,着力打造以庐山、鄱阳湖、柘林湖为重点的生态旅游景区和以古城浔阳、景德镇、井冈山、瑞金为重点的人文历史景区。整合南昌、井冈山、瑞金等地区革命历史题材资源,形成红色精品路线。打响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陶瓷文化旅游和鄱阳湖湿地生态旅游,推动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的融合。江西还应打破区划界限,推进跨区域合作,共享湖北、湖南、安徽、福建、浙江、上海、广东旅游资源,建立资源、网络、信息、市场等共享机制,最终把江西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旅游产业基地。第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转移步伐。江西应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区位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江西应在东西南三面,兴建交通基础设施,如穿山公路、高速公路、铁路、隧道等,形成密布的、网络状的交通联系带,把江西和浙江、广东、福建从地理上实质性地联系起来,为产业转移打下牢固的物质基础。这样,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的产业、人才、资金、信息才会吸引和转移过来,江西才能真正实现“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战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