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 按考点分项解析版汇编 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1页
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 按考点分项解析版汇编 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2页
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 按考点分项解析版汇编 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古诗词鉴赏专题无锡 菩萨蛮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注】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闽。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1)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2分) (2)“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2分) 11(1)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2)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解析:(1)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

2、赏析。完成时,根据题意,应抓住题干中的“微寒”一词,所以应从写作手法或修辞手法人手。(2)此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把握。答题时,应思考为什么酒拳消,同时,注意题干中的“哪些”以及此题的分值。苏州6(10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各题。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 捷一片眷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注】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帘招,指酒旗。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1)上阕中词人是如何渲染他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2)“洗客袍”表达了

3、作者怎样的心理期待?(3)说说你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理解。【考点】eh:怀古咏史诗【分析】这是一首写在离乱颠簸的流亡途中的心歌明艳的春光与凄楚的神魂在强烈地对照着,春深似海,愁深胜似海,在时光的流逝中,“春愁”却无法排遣于是从看似浏亮的声韵中读者听到了夹杂着风声雨声的心底的呜咽声【解答】(1)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直接写愁多:“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之多;“待酒浇”,以酒排解愁绪,表现愁绪之浓以景物渲染愁绪:“风又飘飘,雨又萧萧”,“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的景象,以风雨渲染其愁(2)本题考查学生

4、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期待归家后“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3)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词句这是时序的暗示,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答案:(1)直接写愁多:“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之多;“待酒浇”,以酒排解愁绪,表现愁绪之浓以景物渲染愁绪:“风又飘飘,雨又萧萧”,“飘飘萧萧”描绘了

5、风吹雨急的景象,以风雨渲染其愁(2)作者期待归家后“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3)这是时序的暗示,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译文: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点评】古诗的赏析,注

6、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镇江(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68题。(共6分)送万巨卢纶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注】万巨:人名。6首联中“难堪”的意思是 。(1分)7送别友人,作者的心情是不平静的。诗歌中 、 的天气状况衬托了这种心情。(2分)8诗人的“离别之情”具体有哪些?(3分) 6不能忍受(或“难以忍受”,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中词语意思的理解和把握。完成的前提是把握“难堪”可解释为不能忍受;发窘;为难。结合诗歌内容可知,应解释为“不能忍

7、受”。7无风不雨(若将“不雨”写成“多云”或“阴天”也可。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了诗歌中借景抒情的手法。送别友人,诗人的内心是伤感、无奈的,而诗人为了衬托出这种心情,借用了第二联中的“无风”“不雨”。8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或“对友人的留恋”)之情;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时的愁苦之情;诗人对友人此去路途艰险的担忧之情;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之情(或“不知何时何地能再次相聚的怅惘之情”)(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具体把握。完成时,根据分值,可判断为答案有三点。分别可从诗歌中的“留君”“愁”“望断”进行思考。扬州9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戏题盘石王维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

8、酒杯。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注:可怜:可爱(1)适当想象,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考点】ee:诗歌阅读综合【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境、修辞的分析能力戏题盘石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通过对盘石、泉水、垂杨、春风、落花等意象的描绘,抒写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独得意趣诗中景物灵动和谐,诗意活跃跳动,闪现着智性的光辉,让人领略到一种清新秀丽的艺术享受【解答】(1)本道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意境的能力要注意调动想象,结合诗歌内容来描写注意诗中的盘石、泉水、垂杨、春风这些景物不能落下,要发挥想象,把画面描绘出来即可(2)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若道

9、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诗人反问若春风不善解人意,怎么会送来落花呢?实际上就是春风更是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这就综合采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独得意趣答案:(1)在清澈的泉水上面,一块如席子般大小的巨石矗立春风习习,绿杨飞舞在岸边垂杨巨石只畔,不时飘拂高高举起的酒杯(2)三四两句诗歌采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反问说如果春风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这同时也是拟人,春风更是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独得意趣译文:可爱的巨石大如席,下面濒临泉水垂杨拂拂临泉举杯,是多么高雅的情趣春风飞花低吟高唱,春风啊难道

10、不解人意?如果说你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南通(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6分)减字木兰花竞渡宋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6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首词描会的是 (填写节日名称)的场景。(2分)7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你认为有道理吗?请主说理由。(4分) 6端午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主题的把握。题目是“竞渡”,契合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深深杨柳”也说明树荫浓密,暗示着夏季。7(1)有道理,“冲”比“飞”好。“冲”字更能表现出在龙舟竞赛时划龙舟人的气势

11、冲天,从众多龙舟中脱颖而出争得第一的豪迈气概,照应题目“竞渡”中的“竞”字,也照应下文的“惊退万人争战气”的“争”字,更加地生动形象有气势。 解析:此题考查对字词的赏析能力。首先要能辨别两字之间不同的表现力,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把两个字分别放在上下文中去体味推敲,看哪个字更能符合全诗豪迈有气势的意境。泰州(一)阅读文天祥的泰州一诗,完成第7题。(6分)。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心在坤维外,身游坎窞(dn)中。长淮行不断,苦海望无穷。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经泰州,藏身于船十余日,后向东由通州出海,南归,继续抗元。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后在后来在福州登位,

12、即端宗)都在西南方。坎窞(dn):地底深穴。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7.(1)谈谈你对颔联中“心在坤维外”的理解。(2分)(2)赏析尾联。(4分)7 1)【答案】这句诗用象征手法,“坤维”象征家人和国家。【手法】写出自己虽然被元军追捕,藏身于船,但自己未曾放弃对家人和朝廷的牵挂,“护国抗元”的决心没有改变。【境】 表现了他的爱国思家之情。【情】 语言含蓄,情真意切。【语言风格】【解析】本题属于“理解诗句”题,要从四方面去思考,一是理解“手法技巧“,二是理解“内容意境”,三是理解“思想感情”,四是理解“语言风格”,这样对一句诗的理解才能算全面。2)【答案】运用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传佳讯”赋予晚

13、鹊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手法(宁可多写)】诗人因能顺利由通州出海南归,借傍晚时喜鹊边飞边叫的情景,【境】生动形象地表现自己的欣喜心情,表现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能南归抗元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情】【解析】本题属于“欣赏语言”题,也同样要从四方面去思考,一是“手法技巧二是“内容意境”,三是“思想感情”,四是“语言风格”(可省略),这样赏析才能算全面。诗前原有小序“予至海陵问程,趋通州凡三百里河道,北与寇出没其间,真畏途也。”明确了文天祥要去的地方通州,指出这一路,北兵与贼寇“出没其间,真畏途也”。全诗除了描写行路“难”外,一句“晚鹊传佳耗,通州路已通”( 傍晚时分,鸟鹊入林的叫声中传来好消息,去

14、通州的路已通),道出了文天祥欣喜若狂的心情和期待胜利的乐观精神。一晃,在泰州十多天了,是泰州给了他休整,是泰州给了他希望,虽然前途吉凶未知,但在告别泰州之际,这位离家万里的“羁臣”(旅途漂泊不定的人)以“天目鉴孤忠”作为自己最大的安慰。是啊,泰州境内的天目山怎能不知道他是宋朝的忠臣呢?盐城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韦庄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注释】敬龙:日本来唐朝学佛求经的和尚。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处。与师谁:指敬龙法师,“与师谁”即“谁与师”(1)诗歌第二句中的“东更东”意在强调什么?(2)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考点】

15、ei:送别离别诗【分析】晚唐时期,日本因唐朝国内动乱,于文宗开成三年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说“扶桑”似有边际,“东更东”又没有了边际“东更东”:东面还要往东运用叠词,强调了朋友此去归家路途之遥远(2)本题考查诗句思想感情的把握“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意思:这次回日本,谁与您共到呢?但愿明月陪伴您,一帆风顺地回到您的家!表达了诗人对敬龙法师远归的不舍和留恋;对其归去一帆风顺的祝愿;对其清风明月般品质的赞美答案:(1)“东更东”:东面还要往东运用叠词,强调了朋友此去归家路途之遥远(2)表达了诗人对敬龙法师远归的不舍和留恋;对其归去一帆风顺的祝愿;对其清风明月般品质的赞美译文:扶桑在渺茫的

16、大海那边,而您的家还在更远的地方这次回日本,谁与您共到呢?但愿明月陪伴您,一帆风顺地回到您的家!连云港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考点】eo:羁旅诗【分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

17、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解答】(1)本题考查品析诗歌关键词语的能力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即:阔”:传神地 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2)此题考查诗歌的思

18、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客路”的意思是行客前进的路,可见诗人是一位漂泊他乡的游子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愁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稍到远方的太阳让大雁稍家信可见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1)阔”:传神地 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2)“客路”的意思是行客前进的路,可见诗人是一位漂泊他乡的游子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愁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

19、稍到远方的太阳让大雁稍家信可见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点评】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徐州(二)古诗词鉴赏。(3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c尾联

20、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10b解析:“芳草萋萋鹦鹉洲”并不是“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而是长势茂盛。淮安5(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试分析首句写“白日斜”的作用。(2)三、四句包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考点】eb:咏志诗【分析】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

21、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第二部分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作答找出描写的景物并分析起作用“浩荡离愁白日斜”的意思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诗人被迫辞官离京,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京城,心中愁绪万千满怀的忧郁、怨恨、失落渲染出日暮穷途、悲凉伤感的氛围运用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日暮穷途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2)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要从修辞、内容及表达作用分析诗人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答案:(1)运用环境描写(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