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课件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课件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课件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课件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1,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一、新课导入,2,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3,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4,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5,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6,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二、认识作者,7,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我国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年承受家学,在蜀中读书,22岁中进士,

2、深受欧阳修赏识。曾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黄州。,8,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此书内容广泛,包括游记、祭祀、异事、古迹、论古等五卷,无所不谈。其文大多短小,寥寥数语,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9,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背景介绍,10,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三、预习检测,11,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遂

3、寝 藻 荇 柏,字音强化,zo,xng,bi,su,qn,12,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关 于 古 代 的 几 种 文 体,1、记:,2、说:,3、铭:,4、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多用来记事 。如桃花源记,是一议论性的古代文体 ,大多就一事 一 物或一种 现象抒发作者感慨。如爱莲说。,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陈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陋室铭。,书即书信,古人的信又叫“尺牍”或叫“信札”, 是一种应用性的文体。如答谢中书书。,13,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4,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4、语文版,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 轼,15,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节奏梳理,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6,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照进,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高兴、愉快的样子,想到,到,于是,睡,睡觉,共同,一起,院子里,

5、散步,漫步,门,17,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交叉错杂,原来是,清闲的人,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只是,共同,一起,形容水清澈透明,释词检验,18,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色洒满庭院,如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 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只是缺少

6、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怀民也没有睡,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19,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一、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 抒情,20,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二、记叙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时间: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 承天寺中庭 人物: “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事情的经过: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事情的结果:相与步于中庭,21,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三、贯穿全文线索的_, 描写庭中月夜景色的句子是:_ _。 月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2

7、,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五、合作探究,23,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与苏轼对话,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2、作者夜游为何去“承天寺”? 3、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24,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1、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作者自谓“闲人”,文中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觅苏轼知音,25,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本文表达的感情是

8、微妙而复杂的,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26,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记承天 寺夜游,感慨-,月色入户 夜游赏月,闲,叙事-,写景-月如积水空明, 竹柏如藻荇,热爱生活,豁达乐观,课文总结,27,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六、精读品析,28,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找出描写月色的句子: 1、月色入户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也。,29,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见户中月色、欣然起行。,30,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景特点:皎洁、空灵。,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31,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1、月色何时到来? 2、月色到了何地? 3、月色如何?,32,八年级语文上册 23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版,难道承天寺的院子里 只有竹子柏树, 就没有其它植物吗?,与苏轼共赏月色,33,八年级语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