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程标准采用多媒体原始呈现本课课标,并分析出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目标做到了然于胸。重点难点通过多媒体或者通过小黑板展现,让学生对于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在学习中重点把握,重点学习。重点难点处理方法重点南方谈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结合【互动探究】栏目,运用史料,创设情景,师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意义结合【名师总结】栏目,首先归纳出清晰的条目,然后结合史实逐条讲解,使学生透彻全面理解,并牢记于心。新课导入建议案例问题导入一天,爱关注社会和探讨问题的小明听到社会上有人说我们现在
2、是“羞羞答答的资本主义”。于是回去问奶奶,奶奶叹息着说:唉,可不是,这社会变成资本主义喽!旁边爸爸却说:您呀,尽不懂瞎说,这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可是两回事。奶奶却说:“文革”时,就因为把自家的母鸡卖给了邻居,爷爷就被打成了走资派。现在是市场经济、又引进外资、学习外国,这还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名字罢了。就以上材料所讨论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由此导入新课。教学流程设计课程标准重点难点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重点)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意义。(难点)历史
3、性的跨越1邓小平南方谈话(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2)内容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胆略: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调节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才是硬道理。(3)意义: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中共十四大(1)时间:1992年10月。(2)内容明
4、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阅读教材P57【学习思考】: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提示】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时间:1993年11月。(2)内容: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目的: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3)意义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
5、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2中共十五大(1)时间:1997年9月。(2)内容指导思想: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地位: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地位: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3初步建立的成果(1)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2)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判断回扣】1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区别是实施的社会制度不同。()【提示】计划
6、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主要区别是资源配置方式不同,前者以国家指令性计划为主要方式,后者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2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示】改革开放30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和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形成意味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史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问题:史料一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生产力存在什么关系?【提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都是推动生产力的方法与手段而已。史料二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7、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2)问题:史料二的论断有何意义?【提示】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史料三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三分之一以上,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占到15%左右,就业人员比重达18.7%。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繁荣城乡经济、扩大就业门路、方便人民生活,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8、版(3)问题:史料三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特点?【提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多种经济成分得以和谐并存,共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1)含义: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特点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基本框架:所有制结构、现代企业制度、宏观调控体系
9、、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经济体制、对外经济体制、科技教育体制、完备的法律体系等。(2012全国新课标卷)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 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时间信息“1992年”和数据信息“12万人”“超过1 000万人”。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和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发生的,是在1992年以前,故排除B、D两项;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
10、面展开,排除C项;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厘清了人们对姓“社”姓“资”问题的认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因此,出现了题干中所述的现象,故选A项。【答案】A【备选史料】(教师用书独具)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社会主义市
11、场经济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要点提纲名师讲解1有助于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3有利于与世界接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4有利于优化资源的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
12、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表(见下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A社会主义改造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析】根据图表中发展最快阶段是19891999年,排除A、B、C三项。【答案】D【备选训练】(教师用书独具)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A已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B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C完成了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已开始在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A项所说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B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策;C项是1956年的历史史实;D项是1
13、979年的史实。【答案】A一、选择题1(2013江苏学业水平考试)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表明当时我国()A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B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D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解析】根据材料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息可以判断B项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史实;根据材料中“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的信息可以看出,A、D两项说法都不准确。【答案】B2改革开放发展到20世纪90
14、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其表现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C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解析】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上的根本性突破是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答案】A3下列哪项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A“文革”改革B法币人民币C臣民公民 D粮票股票【解析】A项中的“文革”是政治事件;B项中的法币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货币;C项体现的是政治现象的变化;D项体现了从计划经济的粮票向市场经济的股票的转变。【答案】D4(2013天津学业水平考试)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
1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并将其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的会议是()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解析】1997年,中国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答案】B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从一开始就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不管是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还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都把市场经济与私有制联系在一起。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需要有人率先冲破原有的理论框架,论证在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材料二图一为发
16、表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内容的南方日报。图二、图三分别反映的是中共十四大会场和中共十五大会场。图一图二图三请回答:(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是如何论证材料一中“在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内容发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结合材料二中图二、图三所代表的两次会议的成果,说明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有哪些新的突破。结合史实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得的成果。【解析】第(1)问结合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即可回答。第(2)问要明确邓小平南方谈话在思想解放和实践效果两方面的作用。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答案】(1)计划和市场
17、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2)意义:在思想方面,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打破了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实践方面,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3)突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成果:到21世纪初,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到
18、2007年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一、选择题1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方视察并发表谈话的背景是()A“文革”刚刚结束,“左”倾思想仍然占统治地位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C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D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92年南方视察”,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背景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形势复杂,而国内的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答案】C2“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的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B提出社会
19、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D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解析】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在南方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指明了困扰人们多年的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其他几项与南方谈话不符。【答案】C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阐发了()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ABC D【解析】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时期。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视察途中,就社会主义的本质、
20、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做了深刻阐发。故选。【答案】B41992年邓小平来到深圳,一天傍晚当散完步往回走时,市领导建议从原来的路上走回去,邓小平却风趣地说,我不走回头路!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有()中国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中国应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中国应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应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A BC D【解析】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78年,中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发生于80年代中期,故中的“开始”表述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答案】D5英国剑桥大学彼得诺兰教授说:“
21、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这两条道路在经济上分别指()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自由主义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析】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我国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这一目标到十四大上才可以确定,但其内容却体现了这一方向。【答案】D6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判断社会主义建设成效的标准应当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
22、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A BC D【解析】是南方谈话中的三个有利于的内容,与此无关。【答案】C71985年,邓小平再度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猫论”的影响扩大到世界。下列符合“猫论”的是()A“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B“买醋的钱不能买酱油”C“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D“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解析】“黑猫白猫”指的是手段、方式、方法,而“老鼠”指的是达到的成效。套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只要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可以使用。故正确答案为D项。
23、【答案】D8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C计划经济时代D市场经济时代【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解。粮票是中国从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中国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短缺的见证。1984年,在经过两年多的物价体制改革试验后,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价格放开。深圳人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粮票的日子。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
24、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全国各地先后放开粮食及其他产品价格,实行购销同价,促进粮食产销与市场接轨。1993 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长达近40 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9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明()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B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能并存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D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解析】A、B两项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与题干中的特定限制条件不符;D项表述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根本上”的要求。【答案】C10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十一大(1977年)至十五大(1997年)五个报告中的关
25、键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报告中“毛主席”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报告中“三步走”和“基本路线”成为高频词汇A BC D【解析】“市场经济”出现在1992年的十四大上;出现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出现在1977年的十一大上;出现在1987年的十三大上。【答案】B11作出论断“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议是()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解析】中共十五大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
26、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D12“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其中“八五”处应该填写()“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英赶美“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八五”(19911995):_“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走向改革开放B小平南方谈话改革潮涌C改革闯关治理整顿D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解析】材料中的主题应是当时的时代强音,B项发生在1992年,符合题意,其他选项时间上不符合。【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
27、开放前发行的一些票证。材料二据统计,从1994年到2004年这10年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3%。2001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就已达到95 933亿元,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外汇储备在1989年为55.5亿美元,2003年末达到4 033亿美元。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什么经济体制下的现象?这种体制有何消极影响?(2)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实行这一经济体制有何积极意义?(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解析】第(1)问结合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来回答。消极影响从生产力低下、生产积极性不高、物资匮乏的角度回
28、答。第(2)问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积极意义结合市场经济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作用回答。第(3)问问题从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回答。对策结合宏观调控回答。【答案】(1)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消极影响:挫伤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商品供应的严重不足,人们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都要凭票证。(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意义:经济保持了稳定高速的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显著成就;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3)问题:市场不是万能的,自发的市场调节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破坏性。对策
29、: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作用的同时,也注意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材料二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当时
30、为很多人不理解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请回答:(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一从原因和结果方面分析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正确性。(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根源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这次南行是“客观形势使然”?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有何意义?(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国家在发展经济时应注意的问题。【解析】第(1)问原因方面从人民公社体制的消极性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生产力的角度回答;结果方面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收入的角度回答。第(2)问根源从体制弊端回答;原因结合改革成就和国际背景回答;意义结合社会主义的本质
31、回答。第(3)问从利用国际背景,促进生产力发展,结合国情、经济规律等角度回答。【答案】(1)从原因分析:人民公社制度超越了当时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通过改革农村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表现。从结果分析: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从而保证了“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和国家财力的增加”。(2)历史根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 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意义: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3)要关注民生,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要依据国情,对经济
32、政策进行适当调整;调整经济政策,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局势,抢抓机遇,全力发展。(教师用书独具)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项目原因核心内容意义土地改革(19501952年)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1958年发起)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阻
33、碍了生产力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经验教训,做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从1949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经历的变化是()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封建剥削制度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解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
34、地制度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后变为个体农民私有制;三大改造后又由个体农民私有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即社会主义公有制;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答案】A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表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56年,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吸取了“文革”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把企业推向市场结果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曾起过积极作用,但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南省安阳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科技企业的健康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员工个人安全培训大纲发布
- 2025年邯郸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
-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在科研项目中的预防与应对
- 2025年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湖北省十堰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一套
- 2025年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5年吉林省四平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悬挑式卸料平台安拆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疾病诊断编码库ICD-10
- 脑血管造影病人的护理-课件
- 阿里巴巴管理精髓管理者必修的24招
- 西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学课件
- DB3202-T 1026-2022 无锡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单位等级评定规范
- 产品设计材料及工艺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普通地质学教材
- 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
- 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真题及答案近五年合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