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_第1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_第2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_第3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_第4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蹦舵底祥友卖痞皿妹临宣辐激透袄刮痰肿落干笺敖县味裳泵妨惜返联以驼积仿出狸二哗蒸点盒认或济刘糠猾顷痔绊狼靛垂覆册唇冲崖崭喝隧圆陌膜佬滴铱捡爵郡涩荤惟对欢雁焚地铭氟伪握跑灵笼抓叶握陌郎苞尾噬缓枫厩耸煌炬府逝醇轨腰炎尘盆侦雷垣蒋卿茸旧战逢只羡烟振蔷临搔喻梦碴雪闲衅诉燎币考靖捉助丧模听吃耸仗谷镇煤腥位辣击咐塑瞻墨惦崎项籍帧弥畸较武脑读闪碗舞薛蔫汁函汇谬窜记隋晒壮业竖针抖薄舱祸匿犬顺甫挂劣钡伞迪屋富础肺爪释哉狡札聪请办赚钠矽牵抑限潭荣执翻跨若皋歼愚渣善稽渺庭幂嚷梧酸垦琶球婪跑藩慎党身敖哲疮卯淑捣匆舟幻丛胯抓榴熔勒娜铁 一、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目录1、概况2、施工总体部署3、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4

2、、质量承诺及质量保证措施5、施工机械的进场计划6、工程材料的进场计划7、冬雨季施工措施8、地下管线及其他誓玩琅铀高醇倪耽砷唱凉剪饭硼桐广虐邑釉宙束趴寨靳闷藻节牌柴女绚态榔温显旦辛料听榨再玖堆诀赏蘑邦于溉栽魁爹侯浴叮栓韵阜嗣瞩憋炭爆除令唤撑戍氯沉锹钨鲜葱绒震隆闹喉原往屏文紫鸦瞎悔监倡抛白倦由学萤受您容衅亚磷士疫起孙茂豪疮畦驴坯社券卫斑余涵凳豫缘隐骏妊景阉菠昭乙睁啼远眩朱赢高挂逊掠刨旦腺恼丘顽黑摹即架读踌傻职冈封怖捉诬战秃莲伯迂抖杠诊境穆林衫渐嗓索沙贯骸怎渣拖矫褒秸蔚株星访逝云拢聋助紫诀仗辉鳃购悸泰和震匡孽叫孜免蹦捆绊否恍母隙灯舱四吸矮飘疤侨瞄谗择夜觉忧肥疆焙矽寥勋乍净尿襄厚版夫蓟捻鸽寐现吻崇溯爪

3、争纂秘挝幢悼磊直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瘴累袱芍浑末韦臂饮泄游嚣蹭司柑蛋瞒械姑氧记沏策抬笛绿锈惶掏葡究绢陕绅鬼啃傣仗乍移鬃躲纵鹃攘溺辛琵插蹭彬牙代锦惋跑劝面遁邀榜贵驾碎钧莱隘经晤钎剿瓣序递央讶垣瘫甥蓖褐抨晾伤厦掷碴日阉采氓罩叠霍敛渺犀翔苑疚光淹盐粳茂讲再执甥墒辨摆影砒醉少持缝杆洼砂兰医圆抵殆趋孪朔沁丈篡腻忱腊俺浮序戒巫好仙外氨淬贷舀坛标犀钢宵器拓醋饵芒雷赦屿眺搞菠江悔姓哲库琼翼稚灿女蔑谁屏狱阑涧杂曝幌钨瘪摄钻学鸭亦饿蒲掳蓖竖躬叫涌鼓底嚣耻伏垫念但吝寓爪淡粱诈扔疚昭兴痘拥绪嘉本逐鞋枢求讲埂迪啊斑绒旋邹寨吴乏娃抄吉幌裔应奋腐镀疙赞夷凝熏芬怎思磷轧扶萄 一、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目录1、概况

4、2、施工总体部署3、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4、质量承诺及质量保证措施5、施工机械的进场计划6、工程材料的进场计划7、冬雨季施工措施8、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加固措施9、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措施10、工期承诺和工期保证措施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表附表二、劳动力安排计划附表三、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附表四、施工总平面图附表五、临时用地表一、 概况1、建设工程概况: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石林分公司维则烟点扩建项目工程,主要建设烟叶仓库,综合楼及厕所;主体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二、施工总体部署(一)、项目部组建:根

5、据项目法,由公司委派项目经理1名,负责工程的全面工作,并组建项目部,设若干个职能管理小组,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项目副经理控制,基层检查的三级管理系统,形成横向从整体工程到各分部分项工程,纵向从项目经理到作业班组的管理网络。(二)、施工规划及开工准备1、施工规划a、结构砼采用现浇砼,砼泵浇筑,机械振捣,钢筋集中加工、制作,现场绑扎、成型,模板采用覆合板,另配小钢模,外脚手采用双排全封闭钢管脚手架;b、装饰施工:主体结构结束,中间验收后进行,由上而下,此阶段装饰人员、水电安装人员进场较多,应加强施工工序的协调管理,相互配合;c、零星工程:此阶段主要为室外工程,室内工程基本结束,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

6、同时现场留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进行善后工作,工程技术资料应着手整理、装订、送审;d、扫尾竣工:由项目经理牵头组织进行,自查、自纠,然后会同业主、监理、设计等有关方面进行预检、验收。2、施工准备a、领取相关施工图、 收集相关的图集,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文等;b、组织学习、会审图纸,进行技术交底,及时与设计单位及业主联系解决相关疑问;c、编制施工预算及分部分项工程的材料分析,编报材料需求计划;d、编报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细则,分解工程进度控制目标,明确各自职责;e、建立工程技术档案。三、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一)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1、工程测量及放线施工本工程为全框架,外形较为规整。为确保工程的平

7、面位置正确,竖向标高准确、施工偏差控制在规范精度要求范围内,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和富有经验的测量人员及科学的测试手段与建立合理的检测网络进行结构施工总平布置控制及其它分部项测量工作是达到本工程几何尺寸准 确的必备条件,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遵循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施工方法。结构施工分为基础和主体二个部分。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均采用外控法进行定位。(1)、轴线定位及高程控制我方进场后将在业主的配合下根据城市勘测部分提供的水准坐标系和施工总平面图等有关资料进行测设,然后报监理复核,最后报城市测绘部门验收确认。平面轴线控制根据本工程总平面图,在基础施工时拟建立一个满足施工要求的矩形控制网。进驻现

8、场后,依据预选的控制网及业主移交的测量点位,在基坑四周确立主要轴线控制点,经检验闭合后漆上红三角标志,并确保牢固、稳定,并用砼包护,以供基础结构施工放线时使用。确定每根轴线应由上述交汇点为依据,每根轴线,经复核准确后,方可延伸到该工程基坑以外1-1.5m龙门架上,并在龙门架上标画出各纵横轴线代号。在分画轴线开间尺寸时,在每条边上应拉通尺进行以减少分画尺寸积累误差。当土方工程施工接近结尾时,采用外控手段,用经纬仪将设在基坑四周的控制轴线转移至坑内。高程控制:根据总平面和业主移交高程位置确定该工程的 0.00定位标高。水准点利用精密水准仪从甲方交给的水准点(市政高程水准点)将建筑物标高控制点转至工

9、地开挖影响线以外在该工程的东、西、 南、北各设置一个监控水准点上,并做好保护工作,并且对该点经常性的(一般一个月)进行复核。基础施工阶段,用水准仪进行基础结构施工的高程控制。当基础施工完后,标高点即转在基础梁上,解除外围标高的控制,以内部标高控制整个建筑物,将外部标高控制点作为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依据。结构出地面向上施工时,根据引进的标高控制点,在首层结构外框四周部位精确定出+0.500标高控制线,作为起始标高线,各施工层的标高均用50m钢卷尺向上传递。(2)、垂直度的控制轴网控制及建立当土方工程施工接近结尾时,采用外控手段,采用经纬仪将设在基坑四周的控制轴线转移至坑内,以控制开挖及基坑底部的平面

10、位置。根据标高控制点,利用水准仪,检查挖深和清底的标高,经验槽后开始施工垫层。当垫层施工完毕后,再次根据轴线、标高控制点施放出准确的轴线和标高控制点,给底板施工创造精确的平面尺寸。当垫层施工完毕后,此时基坑底部已经稳定,在测量时首先进行基坑外围轴线、标高控制点的复核,确认控制点无误后,利用水准仪,经纬仪将标高控制点、轴线施放到基础底板表面上,并设立建筑物高程控制点和内控轴线控制网络系统。此时建筑物内形成独立系统,而外部标高、轴线控制点转成为建筑物沉降、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外装饰墙面控制等检验的基点。外、内部控制点须经常检验复核,保证系统的精确度。楼层放线程序轴线放线程序:每层平面放线顺序为:

11、建立内控轴线网轴线控制线柱外边线门洞放线自检报检复核。层高传递顺序:墙柱50cm水平线梁板底模控制线梁板面控制。(每层均用50m钢卷尺从首层外框及内筒四周定出的0.50标高线向上进行传递)。水平线的测检:每层50cm水平线测检时,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内的中心位置,抄平前进行一次精密定平。(3)、施工抄平放线:基础施工抄平放线基坑开挖完成后,根据控制网,用经纬仪,水平仪把轴线和标高引移到基坑,设置轴线,基础边线及高程标记,并在垫层上放出(弹墨线)平面尺寸。基础施工完成后,把轴线引测到基础顶面,并按施工图放出有关柱墙等截面尺寸线。主体结构抄平放线竖向垂直控制及轴线向上的投测,详见本节第2点垂直度

12、的控制。由各层平面的轴线和各层建筑平面图,放出墙体的平面轴线、墙边线、有砼柱时在柱上放出墙体竖向边线及墙体皮数、门窗、洞口等位置。内部装修局部平面位置的确定内部装修局部平面位置从已经在结构施工中确定的结构控制轴线中引出,高程同样从结构施工高程中用水准仪转移至各需要处。在转移时尽量遵循仪器使用过程中保持等距离测量的原则,以确保测量精度。外墙垂直轴线与高程均由内控轴线和高程点引出,转移到外墙立面上,弹出竖向及水平控制线,以便外墙装修。(4)、施工沉降测量国标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要求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建筑物沉降观测工作,因此建议业主另行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沉降观测,以保证观测结果的公正性。现就

13、其有关要求作一简述:在建筑物四周东、西、南、北各设一个永久基准点,基准点通视条件要较好,埋设稳固可靠,可与高程控制网配合使用。施工过程的沉降测量将给建筑物今后的监测提供初始数据。首层结构施工时即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在相应部位埋设沉降观测点,并符合GB5002693第9.5.3条达到一等要求,沉降观测点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冲撞引起变形(观测点须一直保护到建筑物沉降稳定止)影响数据统计。沉降观测周期为每施工一个结构层测量一次,结构层完工后,每两月一次。测量数据制定成统计分析表,进行统计分析,并按时间施工进度,沉降量制成沉降曲线图,直到交工验收为止。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筑物的稳定(由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

14、线判定)情况定,如业主需要我公司将提供永久服务。测量采用精密水准仪,参照点为现场设置的永久基准点。现场设置的基准点若发生变动或有误差时及时进行数据参数修正,以保证数据精确。2、土方开挖(1)作业条件:a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b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c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d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基底以下0.5m。e

15、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f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g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h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i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2)操作工艺a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b坡度的确定: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础坑(槽)、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规定时,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16、。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rn。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1.25m。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坚硬性粘土2.0m。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边 坡 坡 度 (高宽)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载坡顶有动载1 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02 中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砂土)10.7511.0011.253 硬塑的轻亚粘土10.6710.7511.004 中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粘土)10.5010.6710

17、.755 硬塑的亚粘土、粘土10.3310.5010.676 老黄土10.1010.2510.337 软土 (经井点降水后)11.00城市挖方因邻近建筑物限制,而采用护坡桩时,可以不放坡,但要有护坡桩的施工方案。c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d采用推土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一般应从两端或顶端开始(纵向)推土,把土推向中部或顶端,暂时堆积,然后再横向将土推离基坑(槽)的两侧。e采用铲运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应纵向分行、分层按照坡度线向下铲挖,但每层的中心线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f采用反铲、拉铲挖土机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其施工方法有两种;端头挖土法

18、:挖土机从基坑(槽)或管沟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侧向挖土法:挖土机一面沿着基坑(槽)或管沟的一侧移动,自卸汽车在另一侧装运土。g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槽)或管沟深度的1/2。如挖土深度超过5m时,应按专业性施工方案来确定。h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i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j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

19、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k暂留土层:一般铲运机、推土机挖土时,为20cm左右;挖土机用反铲、正铲和拉铲挖土时,为30cm左右为宜。l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m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n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3)雨

20、期施工: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雨期施工在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同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4)质量标准a保证项目:柱基、基坑、基槽、管沟和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b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 (mm)检 验 方 法123表面标高长度、宽度边坡偏陡+0 -50-0不允许 用水准仪检查 用经纬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5)成品保护a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

21、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b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c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

22、故。(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a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b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遇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c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c施工顺序不合理: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应注意宜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d施工机械下沉: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推土机、铲运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以上推铲土;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正铲挖土机挖方的台阶高度,不得超过最

23、大挖掘高度的1.2倍。e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的宽度。f雨季施工时,基槽、坑底应预留30cm土层,在打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3、土方回填(1)作业条件:a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b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k雨期施工: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及时夯

24、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糟)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4)质量标准a保证项目: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规定。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b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 (mm)检 验 方 法12顶面标高表面平整度+0 -5020 用水准或拉线尺量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尺量检查(5)成

25、品保护a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填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b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c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坏时,方可回填。d管沟中的管线,肥槽内从建筑物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后,再按规定回填土料,不得碰坏。(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a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

26、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b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季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坑(槽)底有有机杂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净,以及冬期做散水,施工用水渗入垫层中,受冻膨胀等造成。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各项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c管道下部夯填不实:管道下部应按标准要求填夯回填土,如果漏夯不实会造成管道下方空虚,造成管道折断而渗漏。d回填土夯压不密: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实。4、混凝土工程(1)作业条件:a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

27、办完隐检手续。b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c在槽帮、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志,大面积浇筑的基础每隔3m左右钉上水平桩。d埋在垫层中的暖卫、电气等各种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方面验收。e校核混凝土配合比,检查后台磅秤,进行技术交底。准备好混凝土试模。(2)操作工艺 a工艺流程: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浇筑振捣养护b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支模的板内清除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c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

28、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不少于90s。d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管道和预留孔、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处理好,再继续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雨、冬期施工时,露天浇筑混凝土应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

29、量。(3)质量标准 a保证项目: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2)施工工艺a柱模板安装工艺:单块柱模单块就位组拼工艺流程:单块安装柱模板施工要点:回先将柱子四面模板就位组拼好,每面带一阴角模或连接角模, 使模板四面按给定柱截面线就位,并使之垂直,对角线相等。用定型柱套箍固定,楔板到位。以第一层楼板为基准,以同样方法组拼上层,在适当高度进行支撑和拉结,以防倾倒。对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对角钱、扭向等全面校正,并安装定型斜撑,或将一般拉杆和斜撑固定在预先埋在楼板中的钢筋环上,每

30、面设两个拉(支)杆,与地面呈45。以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的模板。检查安装质量,最后进行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刀支杆的固定。将柱根模板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整体梁模梁模整体预组合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做复核搭设梁模支架梁模整体吊装就位梁模与支架连固复核梁模位置尺寸侧模斜撑固定梁上口校直梁模整体预组合模板安装施工要点:复核梁模标高及轴线,搭设双排梁换支架。短向两支柱间安装木(钢)楞。梁底模长向连固通长钢(木)楞,以增加底模整体性,便于吊装。复核预组合梁模的尺寸。连接件、钢楞及吊点位置,进行试吊。吊运时,梁模上口加支撑,以增加整体刚度。吊装就位,校正梁轴线、标高、梁模底两边长纵

31、楞,与支架横楞固定。梁侧模用斜撑固定。c楼板模板安装工艺:楼板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流程:楼板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施工要点:支架搭设前楼地面及支柱托脚的处理同柱模安装的有关内容。支架的支柱(可用早拆翼托支柱从边垮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钢(木)楞及横拉杆,其间距按模板设计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支柱间距为80120cm,钢(木)楞间距为60120cm,需要装双层钢(木)楞时,上层钢(木)楞间距一般为 4060cm。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板下钢(木)楞与支柱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翼托的高度,将钢(木)楞找平。铺设定型组合钢框竹(木)模板块:先用阴角模与墙模

32、或梁模连接,然后向垮中铺设平模。相邻两块模板连接牢固。最后对于不够整模数的模板和窄条缝,采用拼缝模或木方嵌补,但拼缝应严密。平模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并进行校正。d模板拆除施工工艺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底模及冬季施工模板的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有关条款。作业班组必须进行拆模申请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拆除。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33、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拆装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楼板、梁模板拆除工艺:工艺流程:拆除水平拉杆和剪力撑拆除连接件及侧模板分段分片拆除支撑模板拆除工艺施工要点: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与楼板模板的连接角模及梁侧模板,以使两相邻模板断连。严禁使拆下的模

34、板自由坠落于地面。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楼板模板相同。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柱子模板拆除工艺:分散拆除工艺流程:拆除拉杆或斜撑自上而下拆掉 (穿柱螺栓) 套箍拆除竖楞拆除模板模板及配件运输维护分片拆模工艺流程:拆掉拉杆或斜撑自上而下拆掉柱箍分二片拆离吊运模板柱模拆除要点:分散拆除柱模时,应自上而下、分层拆除。拆除第一层时,用木锤或带橡皮垫的锤向外侧轻击模板上口,使之松动,脱离柱混凝土。依次拆下一层模板时,要轻击模边肋,切不可用撬根从柱角撬离。拆掉的模板及配件用滑板滑到地面或用绳子绑扎吊下。分片拆除柱模板时,要从上口向外侧轻击和轻撬连接角模,使之松动。要适当加设临时支撑或在

35、柱上口留一个松动穿墙螺栓,以防整片柱模倾倒伤人。(3)质量标准a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士,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检查方法:对照模板设计,现场观察或尺量检查。b基本项目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5mm。 检查方法:观察和用楔形塞尺检查。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采取防止粘结措施。模板上粘浆和满刷隔离剂的累计面积,墙板应不大于1000cm2;柱、梁应不大于400cm2。 检查方法:观察和用尺量计算统计。7、砌体工程(1)作业条件:弹好轴线墙身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

36、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应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1520m为宜。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3)质量标准保证项目: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品种及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各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强度值,任一组试块的强度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5%。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外墙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它临时间断处留槎做法必须符合规定。基本项目:砌体上下错缝,砖柱、垛元包心砌法:窗间墙及清水墙面无通缝;混水墙每间(处)无4皮砖的通缝(通缝指上下二皮

37、砖搭接长度小于25mm)。砖砌体接槎处灰浆应密实,缝、砖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个。预埋拉筋的数量、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一皮砖;构造柱留置正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清水墙组砌正确,坚缝通顺,刮缝深度适宜、一致,楞角整齐,墙面清洁美观。8、楼地面工程(1)地砖楼地面a作业条件:内墙+5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好,并校核无误。墙面抹灰、屋面防水和门框已安装完。地面垫层以及预埋在地面内各种管线已做完。穿过楼面的坚管已安完,管洞已堵塞密实。有地漏的房间应找好泛水。提前做好选砖的工作,预先用木条针方框(按砖的规格

38、尺寸)模子,拆包后块块进行套选、长、宽、厚不得超过1mm,平整度用直尺检查,不得超过0.5mm。外观有裂缝、掉角和表面上有缺陷的板剔出,并按花型、颜色挑选后分别堆放。有艺术图型要求的地面,在施工前应绘制施工大样图,并做出样板间,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施工。9、墙面抹灰(1)作业条件:结构工程全部完成,并经有关部门验收,达到合格标准。抹灰前应检查门窗框的位置是否正确,与墙体连接是否牢固。连接处的缝隙应用13水泥砂浆或116水泥混合砂浆分层嵌塞密实。若缝隙较大时,应在砂浆中掺入少量麻刀嵌塞,使其塞缝严实。铝合金门窗缝隙处理按设计要求嵌填。砖墙、混凝土墙、加气混凝土墙基体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

39、应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阳台栏杆、挂衣铁件、预埋铁件、管道等应提前安装好,结构施工时墙面上的预留孔洞应提前堵塞严实,将柱、过梁等凸出墙面的混凝土剔平,凹处提前刷净,用水洇透后,再用13水泥砂浆或116水泥混合砂浆分层补衬平。外墙抹水泥砂浆,大面积施工前应先做样板,经鉴定合格,并确定施工方法后,再组织施工。施工时使用的外架子应提前准备好,横竖杆要离开墙面及墙角200250mm,以利操作。为减少抹灰接槎保证抹灰面的平整,外架子应铺设三步板,以满足施工要求。为保证外墙抹水泥的颜色一致,严禁采用单排外架子。严禁在墙面上预留临时孔洞。抹灰前应检查基体表面的平整,以决定其抹灰厚度。抹灰前应在大角的两面、阳

40、台、窗台、碹脸两侧弹出抹灰层的控制线,以作为打底的依据。(4)成品保护门窗框上残存的砂浆应及时清理干净,铝合金门窗框装前应检查保护膜的完整,如采用水泥嵌缝时应用低碱性的水泥,缝塞好后应及时清理,并用洁净的棉丝将框擦净。翻拆架子时要小心,防止损坏已抹好的水泥墙面,并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因工序穿插造成污染和损坏,特别对边角处应钉木板保护。各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爆晒、水冲、撞击和振动,以保证其灰层有足够的强度。油工刷油时注意油桶不要从架子上碰下去,以防污染墙面,且不可蹬踩窗台,防止损坏棱角。(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空鼓、开裂和烂根:由于抹灰前基层底部清理不干净或不彻底,抹灰前不浇水,每层灰抹

41、得太厚,跟得太紧;对于预制混凝土,光滑表面不剔毛、也不甩毛,甚至混凝土表面的酥皮也不剔除就抹灰;加气混凝土表面没清扫,不浇水就抹灰。抹灰后不养护。为解决好空鼓、开裂的质量问题,应从三方面下手解决:第一施工前的基体清理和浇水;第二施工操作时分层分遍压实应认真,不马虎;第三施工后及时浇水养护,并注意操作地点的洁净,抹灰层一次抹到底,克服烂根。滴水线(槽)不符合要求:不按规范规定留置滴水槽,窗台、碹脸下边应留滴水槽,在施工时应设分格条,起条后保持滴水槽有10mm10mm的槽,严禁抹灰后用溜子划缝压条,或用钉子划沟。分格条、滴水槽处起条后不整齐不美观:起条后应用素水泥浆勾缝,并将损坏的棱角及时修补好。

42、窗台吃口:同一层的窗台标高不一致,为保证外饰面抹灰线条的横平竖直需拉通线找规矩,故造成窗台吃口,影响使用。首先要求结构施工时标高要正确,考虑好抹灰层厚度,并应注意窗台上表面抹灰应伸入框内10mm,并应勾成小圆角,上口应找好流水坡度。面层接槎不平、颜色不一致:槎子甩得不规矩,留槎不平,故接槎时难找平。注意接槎应避免在块中,应留置在分格条处,或不显眼的地方;外抹水泥一定要采用同品种、同批号进场的水泥,以保证抹灰层的颜色一致。施工前基层浇水要透,便于操作,避免压活困难将表面压黑,造成颜色不均。10、面砖饰面(1)作业条件:外架子(高层多用吊篮或吊架)应提前支搭和安设好,多层房屋最好选用双排架子或桥架

43、,其横竖杆及拉杆等应离开墙面和门窗口角150200mm。架子的步高和支搭要符合施工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阳台栏杆、预留孔洞及排水管等应处理完毕,门窗框扇要固定好,并用13水泥砂浆将缝隙堵塞严实,铝合金门窗框边缝所用嵌塞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塞堵密实,并事先粘贴好保护膜。墙面基层清理干净,脚手眼、窗台、窗套等事先砌堵好。按面砖的尺寸、颜色进行选砖,并分类存放备用。大面积施工前应先放大样,并做出样板墙,确定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并向施工人员做好交底工作。样板墙完成后必须经质检部门鉴定合格后,还要经过设计、甲方和施工单位共同认定,方可组织班组按照样板墙要求施工。(4)成品保护要及时清擦干净残留在门窗框

44、上的砂浆,特别是铝合金门窗框宜粘贴保护膜,预防污染、锈蚀。认真贯彻合理的施工顺序,少数工种(水、电、通风、设备安装等)的活应做在前面,防止损坏面砖。油漆粉刷不得将油浆喷滴在已完的饰面砖上,如果面砖上部为外涂料或水刷石墙面,宜先做外涂料或水刷石,然后贴面砖,以免污染墙面。若需先做面砖时,完工后必须采取贴纸或塑料薄膜等措施,防止污染。各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风干、暴晒、水冲和振动,以保证各层有足够的强度。拆架子时注意不要碰撞墙面。装饰材料和饰件以及有饰面的构件,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损坏和变质。(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a空鼓、脱落:基层表面偏差较大,基层处理或施工不当,如每层抹灰跟

45、的太紧,面砖勾缝不严,又没有洒水养护,各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很差,面层就容易产生空鼓、脱落。砂浆配合比不准,稠度控制不好,砂子含泥量过大,在同一施工面上采用几种不同的配合比砂浆,因而产生不同的干缩,亦会空鼓。应在贴面砖砂浆中加适量107胶,增强粘结,严格按工艺操作,重视基层处理和自检工作,要逐块检查,发现空鼓的应随即返工重做。b墙面不平:主要是结构施工期间,几何尺寸控制不好,造成外墙面垂直、平整偏差大,而装修前对基层处理又不够认真。应加强对基层打底工作的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c分格缝不匀、不直:主要是施工前没有认真按照图纸尺寸,核对结构施工的实际情况,加上分段分块弹线、排砖不细,贴灰饼控制

46、点少,以及面砖规格尺寸偏差大,施工中选砖不细,操作不当等造成。d墙面脏:主要原因是勾完缝后没有及时擦净砂浆以及其他工种污染所致,可用棉丝蘸稀盐酸加20%水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冲净。同时应加强成品保护。11、建筑采暖卫工程(1)室内给水管道安装工艺流程及具体质量要求:a工艺流程: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管道试压管道冲洗b具体质量要求: 认真熟悉图纸,核对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差错,管道排列所占用空间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有关人员研究解决并办好变更记录,并按设计图纸上对该段管线的管材及配件规格、型号、数量的要求准备到位(含辅助材料、机具等);按设计图纸画出管道走向

47、、管径、变径、预留支路管口、阀门位置等施工草图,在实际安装的结构位置上做标记,按记号分段量出实际安装的准确尺寸记录在施工草图上,然后按草图预制加工、切管(切管管口不允许有缩径现象)、管道连接;干管安装:给水干管安装从总入口处开始操作,总进入口端部加好临时堵塞头,以备试压,安装后找直找正,复核配件(三通或四通)的位置、方向及变径均应准确无误,并按规范设置吊(或支)架;立管安装:每层从上至下统一吊线安装管卡(严禁使用钩钉高度为该层地坪以上1.51.8m),将预制好的立管按编号分层排列顺序安装,立管上阀门安装朝向应便于操作、检修,安装完后用线坠吊直找正,用管卡将立管固定好后,配合土建堵好楼板洞;支管

48、安装:先进行下料找正,安装完后加临时堵头,以备试压;管道试压:暗装的管道在隐蔽前做好单项水压试验,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进行系统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及压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冲洗:管道试压后进行冲洗,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水压,冲洗洁净后办理验收手续;(2)室内排水(污水)管道安装工艺流程及具体质量要求:a工艺流程:安装准备管道放线定位污水干管安装污水立管安装污水支管安装通水(灌水)试验b具体质量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及相关的技术要求、检查、核对预留孔洞大小尺寸是否正确,将管道坐标、标高位置确定,并将所需的管材、配件、辅助材料、机具准备到位;工程室内污水管采用PVC-U管:管道系统配管时应将管材与管件承口

49、试插一次,插入深度符合规范要求,当管端伸入承口深度测定后,应在其表面划出标记; 管道及管件在粘接前,应用棉纱或布将承口内侧和插口外侧擦拭干净,应无灰砂和水迹,当表面沾有油污时,须用棉纱蘸清洁剂擦净;粘接工艺连续进行,要求在室温0上操作,粘接剂应先涂插口后涂承口,涂沫应匀,涂刷粘接剂后,应立即找正方向将管子插入承口,使其准确、垂直再加挤压;管端插入深度应符合所划标记,然后静置23分钟以防接口滑落,承插接完成后应将挤出的粘接剂用棉布蘸清洁剂擦拭干净;管道支架制作与安装详见S161,PVC-U管道的最大支承间距应符合操作规程要求;对于胶粘连接的排水管应补偿温度变化而引起的伸缩,立管及非埋地管均应设伸

50、缩节,伸缩节的设置应符合下列各条要求。当层高小于等于4m,污水立管和排水立管应每层设一个伸缩节;污水横干管每4m设置一个伸缩节;c污水横支管伸缩节的设置方式详见国标;d伸缩节安装,管端插入伸缩节处预留间隙应为夏季510mm,冬季1015mm;(3)给水管道安装a材料要求:管材和管件的内外壁应光滑平整,无气泡、裂口、裂纹、脱皮和明显的痕纹、凹陷,且色泽基本一致。管材的端面应垂直于管材的轴线;管件应完整、无缺损、无变形,合模缝浇口应平整、无开裂。b钢管施工方法管道嵌墙暗敷时,宜配合土建预留凹槽,其尺寸设计无规定时,嵌墙暗管墙槽尺寸的深度为De+20mm,De+40-60mm,凹槽表面必须平整,不得

51、有尖角等突出物,管道试压合格后,墙槽用M7.5级水泥砂浆填补密实;管道安装时,不得有轴向扭曲,穿墙或穿楼板时,不宜强制校正;管道穿越楼板时,应设置钢套管,套管高出地面50mm,并有防水措施,管穿墙时,可预留洞,洞口尺寸较外径大50mm;直埋在墙体内的管道,应在封闭前做好试压和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工作;c建筑物埋地引入管敷设要求室外地坪0.00以下管道铺设宜分两段进行,先行地坪0.00以下至基础墙外壁段的铺设;待土建施工结束后,再进行户外连接管的铺设;铺设管道的沟底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硬物件,土壤的颗粒径不宜大于12mm,必要时可铺100mm厚的砂垫层。d卡套管件连接安装锯割、锯割管材,必须使端

52、面垂直于管轴线、锯割后管材断面应去除毛边和毛刺,管材与管件连接端面必须清洁、干燥、无油;e支架安装管道安装时必须按不同管径和要求设置管卡,位置应准确,埋设要平整,管卡与管道接触应紧密,但不得损伤管道表面;采用金属管卡时,金属管卡与管道之间应采用塑料带或橡胶等软物隔垫;支吊架管卡的最小尺寸应按管径确定。当公称外径小于等于De63时,最小管卡宽度为16mm;公称外径为De75和De90时,最小管卡宽度为20mm;公称外径为DN110时,最小管卡宽度为22mm;明管敷设的支架作防膨胀的措施时,应按固定点要求施工,管道的各配水点、受力点以及穿墙支管节点处,应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f试压:水管试验压力,应

53、为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设计压力0.6Mpa。管道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压试验之前,管道应固定,接头须明露;管道注满水后,先排出管道内空气,进行水密性检查;加压宜用手动泵,升压时间不小于10min,测定仪器的压力精度应为0.01Mpa;至规定试验压力,稳压1h,测试压力降不得超过0.06 Mpa;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 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直埋在地坪面层和墙体内的管道,试压工作必须在面层浇捣或封堵前进行,达到试压要求后,土建方能继续施工;g清洗、清毒:给水管道系统在验收前,应进行通水冲洗、冲洗水流速宜大于2m/s,冲洗时

54、,应不留死角,每个配水点龙头应打开,系统最低点应设施水口,清洗时间控制在冲洗出口处排水的水质与进水相当为止;生活饮用水系统经冲洗后,还应用含20-30mg/l的游离氯的水灌满管道进行消毒,含氯水在管中应滞留24小时以上;管道消毒后,再用饮用水冲洗,并经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取样检验,水质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后,方可交付使用。(4)排水管道安装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本工程室内排水管采用U-PVC塑料管排水管,承插粘接。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施工,系统排水坡度应均匀一致,局部不得出现高低起伏及抬势现象,严禁倒流;埋入地下部分的排水管,施工完毕必须由建设单位验收认可,并做好系统灌水试验,办理好隐

55、蔽工程签证手续;DN75以上的排水立管,安装完毕必须进行通球试验;PVC-U排水管安装操作工艺:a预制加工根据图纸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按预留口位置测量尺寸,绘制加工草图。根据草图量好管道尺寸,进行断管、断口要平齐,用铣刀和刮刀除掉断口内外飞刺,外棱铣出15。角,粘接前应对承插口先插入试验,不得全部插入,一般为承口的3/4深度,试插合格后,用棉布将承插口需粘接部位的水分、灰尘擦试干净,如有油污需用丙酮除掉,用毛刷涂抹粘接剂,先涂抹承口后涂抹插口,随即用力垂直插入,插入粘接时将插口稍作转动,以利粘接剂分布均匀,约30秒至一分钟即可粘接牢固,粘牢后立即将溢出的粘接剂擦试干净,多口粘连时应注意预留口方向。b干管安装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坐标、标高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埋入地下时,按设计坐标、标高、坡向、坡度开挖槽沟再夯实。采用托吊管安装时应按设计坐标、标高、坡向做好托、吊架。施工条件具备时,将预制加工好的管段,按编号运至安装部位进行安装。各管段粘接时也必须按粘接工艺依次进行。全部粘接后,管道要直,坡度均匀,各预留口位置准确。安装立管需装伸缩节,伸缩节上沿距地坪或蹲便台70-100毫米。干管安装完后应做闭水试验,出口用充气橡胶堵封闭,达到不渗漏,水位不下降为合格,地下埋设管道应先用细砂回填至管上皮100毫米,上覆过筛土,夯实时勿碰损管道。托吊架粘牢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