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扶持对象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类别土地治理项目项目代码341122132XX县2013年XX镇XX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XX县2013年XX镇XX土地治理项目项目单位XX县XX绿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项目法人代表(负责人)项目建设地点XX县XX镇可研报告编制时间2012年11月5日XX县2013年XX镇XX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合作社概况1、合作社成立时间。XX县XX绿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7月。2、成员及出资构成。合作社注册资金为100万元,入股人数为80股。总出资100万元,其中李永超出资166万元,李光敏出资20万元,李勇出资10万元,其余为小股东出资。3、收益分配机制。按成员与本社的业务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50;按前项规定返还后的剩余部分,以成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以及本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的份额,按比例分配给本社成员,并记载在成员个人账户中。4、获得的各种荣誉及认证情况。荣获“XX绿园”和“小XX”两个市级知名品牌和8个经过认证的无公害蔬菜品种。5、合作社法人代表基本情况。法人代表李永超,合作社理事长法人代表李永超,男,汉族,1974年4月出生,安徽省XX县人,1997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6、管理机构设置情况。成员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成员组成,设立理事会、执行监事1名。7、办公条件及工作人员情况。现有办公用房6间、20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合作社有财务人员2名、管理人员4名。8、财务管理等制度建设情况。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等制度健全。112运营状况1、主业发展情况。现已建成蔬菜基地320多亩,其中大棚蔬菜面积220亩。基地内建有300立方米沼气及配套工程两口,道路、水利,塘坝,水渠涵闸等设施配套,有40多户科技示范户和30多名技术能手,确保按照标准化进行生产,有“XX绿园”和“小XX”两个市级知名品牌和8个经过认证的无公害蔬菜品种,2011年,全年实现产值1200多万元,利润320多万元,合作社人均年收入21万元。2、项目申报前一年度合作社的财务及分配情况。2011年资产总额1865万元,净资产702万元,年销售收入1367万元。13项目背景2005年中央作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全县上下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坚持示范引导,大胆探索实践,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县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是创造性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有力抓手,是建设美好XX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造福广大农民的最大民生工程。根据省农业综合开发局安徽省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美好乡村建设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农发项201282号)精神,组织实施XX县2013年XX镇XX土地治理项目,将进一步推动XX县美好乡村建设,实现村庄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管理民主和谐美。XX县2013年XX镇XX土地治理项目项目拟定在XX镇相官村、黄牌村、舜山镇林桥村和大安村,XX镇相官村、黄牌村位于XX县南部,距XX县城约32KM,舜山镇林桥村和大安村位于XX县北部,距XX县城约12KM。项目区旱涝灾害频繁,土壤肥力不高,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损坏严重,造成本项目区内灌排渠系紊乱,淤积、渗漏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无法保证农作物正常灌溉要求以上不利因素直接阻碍了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想改善其生产环境和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就要增加农业投入,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是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与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建设的有益尝试,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加快推进XX县美好乡村建设进程的重大举措。只有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投入,并按照“集中力量,重点投入,连片开发”的治理方式,积极整合支农资金,加大规模治理力度,确保治理区相对集中,力争治理一片,成效一片,致富一片。改善该区域生产条件,来满足调整种植结构的要求,才能提高当地美好乡村建设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向着稳产高产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所以该项目建设势在必行。14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141项目范围XX县2013年XX镇XX土地治理项目区,XX镇相官村、黄牌村、舜山镇林桥村和大安村四个村,项目涉及10个村民组。142规模XX县2013年XX镇XX土地治理项目规划整治面积2000亩,计划总投资240万元。143内容计划塘坝治理面积500亩,开挖疏浚沟渠5KM,衬砌渠道5KM,新建人行道1KM,新建道路135KM,栽植松柏常青树木10000株,折合占地500亩,示范推广2000亩。144工期自2012年11月20日前开工建设,2013年1月20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工期60天。1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XX镇相官村项目计划投资60万元;2、XX镇黄牌村项目计划投资60万元;3、舜山镇林桥村项目计划投资60万元;4、舜山镇大安村项目计划投资60万元。项目计划总投资240万元,其中环境美化措施投资1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5;村庄绿化措施投资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道路硬化措施投资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资金来源中央财政投资160万元;省财政投资512万元;市财政投资32万元;县财政投资96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16万元。16效益分析161经济效益项目区建设完成后,恢复的农产品生产能力,主要体现在改善项目区有效灌溉面积的增产能力上。项目区建设完成后,将新增灌溉面积500亩,改善灌溉面积500亩。经计算主产品增产值为50万元,副产品增产值为10万元,总增产值为60万元。水利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取08。162社会效益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基本实现水利、交通网络化,土地耕作规模化,灌溉机电化,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生产、生活要求。项目区水利设施配套齐全,便于推广农业技术,发展农村经济,便于农民集约化管理,推进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程,有效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2、缓解耕地压力、稳定农业生产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将极大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改善农民生产条件,降低贫富差别,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增强合理利用土地。经过水、田、林、路的综合整治,把项目区建设成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美好乡村建设项目示范点,增加了合理的土地利用率,提高了村庄整治水平。4、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土地的产出率将进一步提高,形成“投入收益再投入再收益”的良性循环机制。5、发挥较强的示范作用,有利于推动农业综合开发事业的发展。本项目的实施将完善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交通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生产力,使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是一项贯彻落实十八精神,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事业,有利于增进广大农民对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设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163生态效益随着项目各项工程的完善,将逐步改变项目区,排灌设施不配套、易涝易旱的缺点,到目标年,项目区的沟、渠、田、林、路得到合理布局,农田生态林体系建成,维持生态平衡,净化了土壤空气,调节了气候。随着农业集约化成度的提高,农民居住相对集中,条件明显改善,管理进一步科学,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等,保障农业丰产丰收,确保美好乡村建设快出成效。17组织领导和管理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XX县2013年XX镇XX土地治理项目领导小组,由XX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XX镇、舜山镇人民政府、XX县XX绿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及项目实施的相关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第二章项目区概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XX镇相官村、黄牌村位于XX县南部,距XX县城约32KM,舜山镇林桥村和大安村位于XX县北部,距XX县城约12KM。四个村总人口12308人,其中劳动力6500人;总耕地32000亩,其中水田22000亩,人均占有耕地26亩。XX镇相官村、黄牌村、舜山镇林桥村和大安村是南京“1小时都市圈”的核心层,是江北的重要门户、安徽的东大门。2012年四个村被省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列为省级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212水文气象项目区地处江淮之间,气候属北亚热向暖温带过渡区域,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极端最高气温为391。极端最低气温为119。雨量适中,旱、雨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980MM。雨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8。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97小时,平均蒸发量为1050MM。213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地形起伏不大,总的地势北高南低,水源条件较好,水源充足。地表土壤类型以沙泥田为主,兼有青沙泥田、白土田和潮土类的沙泥土、灰泥骨土等。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是该地区局部地势高低不等,水网密布,河沟面积1198亩,80左右的耕地属于涝渍型低产田,面积达9200亩,因此,在前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时,开发了近万亩苗木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优良,灌溉水质较好,无污染,是发展高效农业、建设美好乡村示范村的理想基地。214水资源境内水资源较丰富,但用水比较困难,原因境内土地都处于尾水及渠系不配套,没有提水设备或设备陈旧老化,造成用水困难。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项目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优势农产品生产地位突出。在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中,项目区被列为优质水稻、优质“双低”油菜、特色水产等优势农产品主产区。优质粮油生产优势明显。项目区地表土壤以沙泥田为主,兼有青沙泥田、白土田和潮土类的沙泥土、灰泥骨土等,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项目区总面积604平方公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一是气候资源承载潜力很大。据气象部门最新研究报告,我省江淮地区粮食气候资源潜力夏粮亩产可达500公斤左右,秋粮亩产可达650公斤以上。而目前我县夏粮、秋粮的气候资源利用率在50左右,气候资源承载能力很大,可以为粮食增产提供良好的气候环境条件。二是耕地后备资源相当丰富。项目区实有耕地125万亩,尚有近03万亩未利用土地。耕地质量提高潜力较大,项目区中低产田比重达80以上,通过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措施对中低产田改造后,耕地质量将大幅度地提升,粮食增产潜力巨大,可增加100公斤左右。特别是小麦生产具有较大潜力,秋种只要满耕满种就可增加粮食面积近1万亩,粮食单产水平也有较大增长空间。216自然灾害据我县气象部门史料记载危害我县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旱、涝和干热风,项目区也不例外,按照年降水量区分旱、涝,正常年份为42,大涝和大旱都是24年一遇,偏涝4年一遇,但年中由于降水分布情况不同,一年中形成的旱涝情况也就不同了,一般春旱频率75,初夏旱频率46,伏旱17,秋旱21,夏旱频率29,秋涝频率17,干热风一般出现5月中旬至6月中旬之间,平均每年出现干热风77次,强干热风平均每年出现0709次。22社会经济状况221人口及劳力总人口12308人,其中劳动力6500人;总耕地32000亩,其中水田22000亩,人均占有耕地26亩。222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土地详查资料统计,现有土地总面积604平方公里,耕地32000亩(统计亩),其中水田22000亩。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农业生产水平较为落后,各类农业机械拥有和使用率较低,劳动强度大,产出效益低(见下表)水稻小麦油料耕地面积亩播种面积亩亩产公斤总产吨播种面积亩亩产公斤总产吨播种面积亩亩产公斤总产吨32000220004008800220003006600100001531530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万元农业总产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备注128506600625094256940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项目区有丰富的农业种植、提水养殖,包括家禽养殖的多年历史经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养殖的新技术,镇政府有强大的农业科技队伍,农技、农机、水产、水利等主导职能部门均在项目区内。23基础设施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灌溉、排水、防洪、水土保持等)1、项目区总耕地32000万亩,虽有低产田和部分塘坝提水养殖,灌、排、防等生产设施不齐全,规范化程度不高,但种植条件很好,条田方整化面积较大,项目区无工业污染和环境污染,十分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开发。2、项目区灌溉水源是屯仓水库灌区,拥有提水站12个。3、项目区为岗圩区,地形起伏不大,涝情不严重只有局部区域因地势高低不等,排水沟系不畅出现部分涝情,排涝工程按照七至十年一遇标准设计。项目区上世纪八十年代未与九十年代初,在搞水利工程的同时,改造中低产田,目前已改的土地近12万亩。232田间工程现状项目区基本农田格局已成型,但配套设施未跟上,难以发挥效益。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项目区农业机械化基本普及,农机服务设施普及,基本满足项目区当前现代化农业发现的需求。234交通与电力项目区是我县交通较发达的地区,XX至雷官至大英公路联接104国道。村级沙石路面已经形成网络。项目区结合农田基本建设中排涝沟系边布置了部分机耕路和田间路,机耕路宽45M,田间宽30M,路面高出田面0305M。项目区交通基本畅通,满足施工要求。项目区电力充足。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根据项目区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311农业基础条件差1、灌溉渠系少,工程老化,水量浪费严重。由于现有灌溉渠系不配套,只开挖了部分干支渠,且均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均为土渠,淤积渗漏严重,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2、水系混乱、配套建筑物少。项目区缺少配套建筑物,渠系混乱,串灌、漫灌现象严重,水量损失大,灌溉水利用系数低,骨干工程不能发挥灌溉效益。3、排涝沟开挖少,标准低,局部涝灾与渍害严重。项目区虽然为丘陵区,但冲地较为平坦,且土壤渗透系数小;由于现有排涝沟渠开挖少且标准低,而两侧岗地坡降陡、汇流快,洪水迅速汇集至狭窄的冲田内,排水不及时,造成局部的涝灾。项目区冬季作物主要为小麦,由于项目区冲田内排水沟开挖少且沟浅,地下水降不下去,造成局部渍害。4、田间工程配套设施较差。项目区田间没有进行配套,利用率低,同时水源、技术管理粗放,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浪费严重。项目区道路设施较差,多为土路,雨后泥泞难行。农忙季节,严重影响农产品运输。312市场制约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渡期已结束,随着农业保护条款逐步取消,农业发展面临外界压力将加大,农产品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传统技术和工艺生产的农产品难以继续保持市场份额,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继续下降。313要素制约土地资源集中度不高。土地经营权过于分散,难以适应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的发展要求,影响了现代农业规模发展的进程。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地域范围广以及财政总量不大等因素影响,农业投入不足与现代农业对资金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投入强度不大,产业自我积累过慢,外部资金流入吸引力不强。农业技术创新率、转化率、普及率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占相当比重。一是现有灌溉站设备老化,开机率低,项目区旱灾严重。项目区现有抗旱站均由村队自筹资金兴建的流动灌溉站,灌溉时架机提水,灌溉结束后再拆卸由村民组保管,目前已运行30多年,设备不是损毁就是丢失,机台毁坏严重,目前灌溉时村民只能用柴油机临时提水,出流量小,远不能满足抗旱要求,造成项目区受旱严重。二是灌溉渠系少,标准低,水量浪费严重。项目区属严重缺水地区,内水资源不足,外水资源受限制,由于现有灌溉渠系不配套,只开挖了主要干支渠,田间的沟渠开挖较小,灌溉靠窜灌漫灌,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三是配套建筑物少。项目区中低产田改造土方由大英镇利用水利冬修完成,沟渠配套无金费来源,县水利局利用县财政拨给的地方小农水经费,购置预制构件,地方群众投工建成少量的配套建筑物。由于缺少配套建筑物,使农业生产不便,造成部分沟渠被毁,灌排渠系不畅,同时现有渠系多年没有清理,淤积严重,造成部分区域灌排部分,串灌、漫灌现象严重,水量损失大,灌溉水利用系数低,骨干工程不能发挥灌溉效益。四是排涝沟开挖少,标准低,局部涝灾与渍害严重。项目区虽然为丘陵区,但冲地较为平坦,且土壤渗透系数小;由于现有排涝沟渠开挖少且标准低,而两侧岗地坡降陡、汇流快,洪水迅速汇集至狭窄的冲田内,排水不及时,造成局部的涝灾。项目区冬季作物主要为小麦与油菜,由于项目区冲田内排水沟开挖少且沟浅,地下水降不下去,造成局部渍害。314经营制约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协会发展缓慢,机制不全,高聚集度的经济合作组织没有建立,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仍然没有有效解决。产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高素质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管理的技术水平和动作模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的要求。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实施XX县2013年XX镇XX土地治理项目,是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客观需要;是顺应产业转移新趋势,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发挥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实现农村经济腾飞的现实要求。项目区内有1万亩涝渍型和设施不够配套的中低产田,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必须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从而提高这类中低产田的综合生产力和抗御片段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业质量,所以既是农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农民增长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项目区产业结构以稻麦(油)连作为主,提水养殖为辅,其中稻麦种植面积近2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0。近年来,由于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加之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全,特别是今年水稻稻曲病的大量发生,农民的种植效益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遇水灾年份,形势更是十分严峻。实行土地治理,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发展高效农业势在必行。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31自然资源条件好,项目区农业综合开发条件优越项目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腐熟成熟度高,土层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利各种农作物生长。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优越条件。项目区是素有“鱼米之乡”美称,农民科技意识强,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农业资源丰富,电力设施基本完善,交通网络较发达,基本农田连片集中于半丘半圩区域,灌溉设施基本完备,农作物一年两熟,可开发潜力大,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可增强农业保灌增收能力,促进经济林、水保林更加发达。在有效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生产能力的同时,可进一步促进长江水源地水源涵养,改善水质,控制水土流失,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332项目区经济基础较好XX县2013年XX镇XX土地治理项目,自筹资金由XX县XX绿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群众投工投劳有保证,开发建设的群众基础良好,尤其是党的惠农政策和新农村建设重要战略的实施,党中央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提出,干部、公司对农业综合开发的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项目区乡村干部多次到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争取开发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乡村干部大力支持和协助,为农综办提供了第一手基础资料。项目区土地流转企业、群众积极支持政府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纷纷承诺投劳、筹资,主动出让建设用地,为顺利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333技术力量雄厚,有较强的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技术能力全县现有农、林、水、畜、菜、茶、果等十个技术服务单位,600余名技术人员。项目区镇政府配备有农技服务,水利水保、林业等专业技术干部,完全具备有承担一般农业科技的推广,组织项目开发技术服务能力,能够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实施建设提供技术保障。334组织机构健全,社会基础条件较好,具有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经验多年来,全县通过大规模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多处土地实施了治理,摸索和积累了一定的农业综合开发基本经验,并取得了富有成效的成果。组织机构,在县级机构改革中,继续保留了由主管书记、主管县长任正、副组长的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确定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县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机构健全,领导和相应的工作人员结构合理,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够搞好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第四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总量、构成、特点及可利用水资源量)411地表水。项目区地处江淮之间,气候属北亚热向暖温带过渡区域,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极端最高气温为391。极端最低气温为119。雨量适中,旱、雨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980MM。雨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8。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97小时,平均蒸发量为1050MM。412入境水量,出境水量。项目区为屯仓水库灌区,境内有大小塘坝100多个,水资源较丰富。施雷河直通长江蓄水常年不段,水量充沛,可作为项目区可靠的补充水源。413地下水。项目区地处半丘半圩区域,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水质较好。埋藏深度浅,易于开采,但水量小,只能用于人饮。42供需平衡分析根据XX县水资源量和有效利用量情况进行分析以及计算,2013年农业开发项目区水资源状况见下表。2013年农业开发项目区水资源状况类别总面积(万亩)自产水量(万M3)可控水量(万M3)有效利用量(万M3)平水年(P50)08555302128枯水年(P75)082841315743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431灌区范围及灌溉水源按照分期实施的原则,2013年度的项目区总耕地面积32000万亩。项目区主要外水水源为屯仓水库,项目区内灌溉水源有大小当家塘坝100多面。432项目区水资源分析1、外水水源屯仓水库水。2、项目区内塘坝蓄水。项目区内灌溉水源有大小当家塘坝100多面。总蓄水量约21万M3。3、地表水及地下径流。项目区耕地率为80,每平方公里有耕地800亩。当地多年平均径流深约为3495MM,即每平方公里年产水量只有35万M3,在干旱年份,产水量更少,远远不能满足灌溉用水。如在保证率80的干旱年份,每平方公里产水只有8万M3,以每亩毛灌溉用水400M3计,只能供给200亩农田用水,解决20耕地所需的水源。在保证率75的中等干旱年份,每平方公里产水12万M3,以每亩毛灌溉用水300M3计,只能供给400亩农田用水,也就是说,当地径流只能解决40左右的水源。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50,75)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由项目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可以看出,需水总量为707万立方米,依据项目区平水年(P50)水资源有效利用量为228万立方米,项目区缺水579万立方米,全部靠深层次地下水来补充。按偏枯年水资源比较,枯水年(P75)水资源有效利用量为157万立方米,项目区缺水65万立方米。立项目后,总需水总量为30万立方米,采用节水灌溉,平水年一般缺水172万立方米,这样可大大缓解用水紧张的矛盾。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好地表水(如增加拦蓄地表径流工程),节约利用地上水,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课题。第五章规划设计5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围绕“村庄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管理民主和谐美”的建设目标,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52选项原则521统筹谋划,分步实施原则在空间布局上,根据村庄区位、人口、产业、生态等不同条件,因村制宜地确定创建重点,力争各个村庄形成独特魅力,打造美好乡村建设的“一村一品”;在工作步骤上,设立自然村、中心村、样板村的推进体系,分层次、分阶段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力争实现1年快速启动,2年形成亮点,34年见成效。52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繁荣特色,努力建设开放型、商贸型、农业型、旅游型、文化型、环境整治型、整村推进型、扩建型美好乡村,各乡镇要将各自所有的村分类进行建设,发挥好优势,突出每个村的特色。523点线结合,梯次推进原则按照美好乡村建设空间布局确定的点和线,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努力打造一批独具魅力的示范村点和示范线。通过突破“点”,串成“线”,带动“面”,逐步形成点上有特色、面上成规模、整体水平大提升的美好乡村建设格局。524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原则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典型示范,激发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激发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化村企共建活动内涵,实现共建共赢,造福乡里;整合全县各部门、各乡镇资源,集中财力、物力推动美好乡村建设。53建设标准531设计标准工程建设后,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土地向大户流转,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项目区应达到以下建设标准1、建设美好乡村示范村4个,基础设施建设面积2000亩(计算亩),以增加功能、完善配套为主。2、环境卫生整治率达到100。3、村庄绿化率达到50标准。4、塘坝整治率达到80。5、建成500亩农田防护林。6、新建水泥、沥青道路135KM。532环境美化工程推进田、水、路、林、渠综合配套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做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公路沿线两旁居民房屋的临街面、侧面墙体要统一色调,破旧翻新,增加美感;整体推进示范村水、电、路、气、房、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覆盖全体村民,扎实推进村内主干道路硬化和公共场所亮化,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通村到户,建立健全农村公共设施的长效管护机制。因地制宜地对示范村(点)的塘坝以及穿境公路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宜树植树,宜草种草,美化环境。533村庄绿化工程积极实施森林增长工程,以示范村为基础,充分利用水边、路旁、房前屋后的空余场地,见缝插绿,植树造林,大力营造“五林五园”,即围村林、护路护堤林、庭院林、水口林、游憩林和小果园、小竹园、小茶园、小药园、小菜园,全面推进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建设。开展整治的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努力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森林村庄。534道路硬化工程为改善交通条件,实施示范村内主要道路道路硬化工程,确保农村居民出行方便。54建设规模2013年,XX县美好乡村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0亩。通过统筹规划、环境整治、改造提升,把美好乡村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区建设成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主体充满活力、经营机制完善、辐射效应明显的美好乡村展示区,使之成为XX县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应用的核心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55规划布局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本着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村庄环境治理,做到村庄绿化、环境美化、道路硬化。1、村庄环境整治达到美化。因地制宜地对示范村(点)的塘坝以及穿境公路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宜树植树,宜草种草,美化环境。2、卫生清扫达到净化。组织村民开展垃圾大清扫活动,全面清理公路沿线、村庄周边积存垃圾、卫生死角;清除公路两旁河道、沟渠、坑塘内多年积存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漂浮物;捡拾公路沿线纸屑、包装袋等白色垃圾;科学合理布局垃圾屋、垃圾池、垃圾桶、垃圾箱,规范垃圾清倒行为,及时清运垃圾;彻底清除公路沿线两旁的草堆、草垛、树枝、树棍、沙石建材等杂物。3、村庄内外道路达到硬化。做到村庄内外道路全部修建混凝土或沥青路面。56最佳方案选定从2012年11月初完成规划方案和初步设计,2012年11月20日开始建设,2013年1月20日底完成建设任务;项目工程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第六章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61开发任务本次规划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面积2000亩62建设内容621环境美化措施1、整理塘坝6面;2、新建、疏浚硬质渠5KM;3、新建道路1KM。622村庄绿化措施栽植花木、垂柳等20000株。623道路硬化措施新建道路135KM。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71投资估算711估算依据按照XX县现行水利工程造价等进行计算。712投资估算1、XX镇相官村项目计划投资60万元;2、XX镇黄牌村项目计划投资60万元;3、舜山镇林桥村项目计划投资60万元;4、舜山镇大安村项目计划投资60万元。项目计划总投资240万元,其中环境美化措施投资1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5;村庄绿化措施投资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道路硬化措施投资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资金来源中央财政投资160万元;省财政投资512万元;市财政投资32万元;县财政投资96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16万元。72资金筹措方案项目资金来源项目计划总投资24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60万元,省、市、县地方财政配套64万元,XX绿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筹资16万元。73群众投工投劳项目区的土地已流转,群众投工投劳由XX绿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自筹。第八章综合效益分析8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产量产值将有显著提高。1、通过塘坝改造,亩净增小麦50公斤,亩增收入100元,计增收20万元;2、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稻谷50公斤,亩增收入100元,计增收20万元;3、项目建成后,通过对干渠的配套提高了渠系水的利用率将原来渠系利用系数不足05提高到08以上,这样每年089万亩可节水60万M3,按01元/M3计算可节省水费58万元,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加灌溉面积;通过对泵站设备更新,机泵装置效率将由现在45左右提高到58,能源消耗下降135度/千吨每年可节约用电31354万度,节省电费开支3万元;农田栽景观树,5年后每株价值200元。82社会效益1、项目实施后,可年产优质小麦80万公斤;1、项目实施后,可年产优质稻谷100万公斤;3、项目实施后,主体高新技术普及率将达100,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4、项目实施后,有利于促进产业化发展,项目建设主动顺应产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要求。利用XX县政府大胆鼓励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向大户集中的机遇,全面整合和优化配置产业资源,大力现代农业;可以引导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朝着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5、项目实施后,能带动我地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建立与发展,起到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其他产业发展。6、项目实施后,由于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避免一家一户灌水机械的重复投资,节约发能耗,节约用水,降低农本。砂石路面的建设,改善了交通条件,提高农副产品的运流速度,增加了效益。83生态效益项目区建成后将采用深耕、增施有机肥等技术,使农村有机物料得到充分利用,可大大减少有机物料对农村环境的污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维护土壤的养分平衡,使耕地质量保护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从而使土壤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项目区沟、渠、路侧及农田林网植树,既美化了农田,又有利于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减少水土流失,降低风、雹灾害,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发展。通过土壤改良,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使农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状态。通过推广农业标准化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有效遏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84经济(财务)评价项目经济评价,是在项目投资估算的基础上,对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分析。一般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目前,土地治理项目只做财务评价。841财务盈利能力1财务内部收益率反映项目投入可能取得的最大盈利率,美好乡村项目的基准收益率暂定为8。2财务净现值动态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的获得能力,拟建的土地治理项目财务净现值应大于0。3经济效益费用比指项目收益和成本的比值,土地治理项目的计算期暂定为10年(含建设期和效益发挥期)。4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一般从建设开始年算起,基准投资回收期暂定为5年。第九章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91组织机构设置县领导对农业开发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以县政府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的农业开发领导小组,成员由财政局、林业局、农机局、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各项目单位也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各开发组织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