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xx实验小学多功能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江苏省xx实验小学多功能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江苏省xx实验小学多功能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江苏省xx实验小学多功能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江苏省xx实验小学多功能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概况112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213结论与建议4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621项目建设背景622项目建设必要性19第三章项目建设环境与场址条件1931项目拟建地址1932项目建设条件1933其他建设条件19第四章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2341总体布局2342土建工程2643公用配套工程方案32第五章环境保护3751环境现状3752环境保护标准3753环境影响分析3754环境保护措施3955地质灾害影响分析及特殊环境分析42第六章节能方案分析4361概况4362节能标准规范4463项目能耗指标分析4564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46第七章劳动安全5071安全依据5072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5073安全措施5174预期效果评价52第八章项目组织机构及管理5381项目法人5382项目建设监理与工程施工企业的选择5383项目组织管理5383劳动定员53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5491项目实施计划5492工程进度安排5493项目实施要求55第十章项目招标方案56101编制依据56102招标基本情况5610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5910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资格要求59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1111投资估算61112资金筹措64第十二章社会效益评价63第十三章可研结论与建议66131结论66132建议66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市堰桥实验小学多功能综合楼项目(2)项目地址XX市惠山区堰桥镇开发区政和大道西侧(3)建设单位XX市堰桥实验小学112项目基本状况XX市堰桥实验小学是XX市惠山区堰桥街道下属的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1999年被评为省级实验小学。经历多次变迁,现校区地址位于惠山区政和大道西侧,于2003年建成并使用。学校占地面积100亩。现有53个教学班,2200多名学生,140多名教师。优美的教育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项目建设性质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2)项目建设地址项目建设地址位于XX市政和大道西侧(堰桥实验小学内)(3)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XX市堰桥实验小学多功能综合楼工程建设地块总用地面积约为583335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57633平方米,其中已建建筑面积21540M2,新建建筑面积603633M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停车场、室内体育场、办公用房等综合性工程。主要工程技术指标参见表11表11本项目总地块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总用地面积5833332总建筑面积27576333已建建筑面积21540停车场100282室内体育场837244其中办公楼(5层)4196275容积率0476建筑密度1327绿地率3168小汽车泊位个1859新建室内小汽车泊位个32(4)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为1年(12个月)(5)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为18229万元资金筹措堰桥街道办事处自筹。12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121报告编制过程受项目单位委托,本公司承担XX市堰桥实验小学多功能综合楼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本公司组织相关人员成立项目组。按照国家有关可研报告编制规定以及有关方面的要求,项目组首先开展了项目基础资料的调查工作,在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方面的意见,编制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122可行性研究内容根据项目特点及委托方的要求,本项目将着重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总体方案、工程建设方案、财务评价等,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3研究并提出项目建设方案、建设内容、规模4开展项目环境影响分析5拟订项目的实施计划、估算项目投资、提出资金筹措方案、制定项目招标方案6对项目社会效益进行分析等123项目编制的依据和范围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3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4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6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7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颁发的政策、法规及定额等8建设单位的可研编制委托书13结论与建议131结论XX市堰桥实验小学教学综合楼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有关政策,建设条件良好,建设规模合理,建设标准适当,具有显著地社会和经济效益,应抓紧落实、尽快实施建成。该项目的建成能基本满足周边小区、居委会等地区居民子女就近入学的需要,为本地段居民子女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使学校打造成“教师队伍精良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特色多样化”的示范性小学。新建的室内运动场将能保证日常体育运动和小型比赛的及时进行,此外,还将成为重要的室内观演、文娱、会议场所,为学校文娱表演、影剧观看提供足够的场地。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切实可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确实可行的。132建议1根据省政府及市政府对建设项目的有关规定,必须建立和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项目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管理和工程质量的监督。2本项目的资金投入较大,应及时筹措资金、力争早日开工,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精心组织、妥善安排、注意防范各种风险发生,保证项目早日发挥应有的效益。3由于项目涉及的相关各方多,项目建设工期紧,因此须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按照项目建议程序,尽早优质高效完成项目开发任务。4本报告虽然对该项目的工程方案、投资方案等进行了阐述和论证,建议在下阶段工程中应进一步优化工程方案、投资方案等,实现工程实用,经济、美观、节约等建设目标。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中小学教育形式分析在中国,应试教育可谓是源远流长自隋代创建科举制度直到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的一千多年的漫长时间里,科举始终是大批文人学子踏上仕途的唯一途径。而自明朱元璋制定八股文以后,科举考试的应试色彩愈发浓烈。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考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使应试教育达到巅峰。但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快显现重分数,轻发展;重少数,轻多数;重知识,轻能力;重死记硬背,轻灵活运用;重应试学科,轻视其它学科。这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使备种教育因素不协调,造成了学生学得死,负担重,甚至畸形发展。就在此时,针对应试教育的缺陷,素质教育正式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在我国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可能是提出素质教育概念的来源。然而,时至今日,有关素质教育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其中最具权威、运用最多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表述,即“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有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而“应试教育”面向的是升学有望的少数学生,是“英才教育”。素质教育的第二要义,就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往往着眼于学生智育方面的发展,却削弱了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发展,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形教育。素质教育的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规格才会有多样性,才能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而“应试教育”则是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死抠书本,脱离实际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第四要义,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的开放教育。而“应试教育”是把学生选拔出来送入高一级学校作为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把课堂和书本作为教学的唯一途径。总之,素质教育是让每个受教育者都能积极主动地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他们不仅学会求知,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开放式教育。从此,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正式展开。同时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当前中国教育中的主要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竞争的加剧,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基础教育要迎接时代的挑战,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从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来看,现在可以说是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最快、政治形势最好的一个时期,应该看到我国的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挑战,更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大好时机,一个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我们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212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当前我国中小学面临“减压肩负”的现状。教师绩效工资实行以来,以各学科的优良率、及格率、合格率和升学率作为评价老师和学校的重要依据,在新的教师考核办法出台前,应试教育在中小学仍将长期存在,年级越高现象越严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1作业量太大。学生不完成作业又要受老师批评,甚至留堂,因此,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对不对,把作业“赶”完是学生每天的第一要务,所以作业质量普遍不高;2长期超负荷作业的“训练”。在学生中,特别是在小学生中很容易产生一些如学习就等于做作业、课堂上没认真听讲可以通过教辅弥补等错误认识。3作业和各种培训班占用了学生太多课余和休息运动时间。在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的今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在感受着未来的冲击波;每一个国家也都在调整自己的教育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趋势。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将会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以培养心理素质为主的教育目标2以加强基础教育为主导的教育结构3以学会关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改革213江苏省中小学教育现状“十一五”期间,江苏在全国率先普及15年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江苏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面免除,城乡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教科书和作业本全部免费提供,全面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寄宿生住宿费,全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88。此外,扶贫助学体系也不断健全。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费补助。十二五时期是江苏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时期。义务教育的发展还不够均衡,一些地方的择校比例还比较大,应该进一步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办学条件的差距,坚持办好公办学校,清理改制不规范的学校。此外,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由南到北呈现非常明显的梯度状态,相应地江苏教育的发展也呈由南到北非常明显的梯度状态。近年来,尽管江苏省在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问题依然突出。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义务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江苏省共辖13个大市,由南至北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根据最新划分,苏南由南京、镇江、苏州、XX、常州五市组成,人口约2200多万,面积约28000平方公里;苏中由南通、扬州、泰州三市组成,人口约1700多万,面积约20400平方公里;苏北由徐州、盐城、淮安、宿迁三市组成,人口约3200多万,面积约52000多平方公里,占江苏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江苏义务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最为直观地表现在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教育事业发展的水平上。2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在我国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中,城乡之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由来已久。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更为明显地滞后于城市义务教育的发展,城乡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从江苏的情况来看,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教育差异向“两极化”方向发展。近年来,虽然全省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城乡教育的差距仍然没能有效缩小,并开始出现“两极化”的趋势。城镇、县城的教育和学校办得越来越好,农村教育则越来越艰难。城乡差异是区域差异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江苏苏南、苏中、苏北的教育差异,从根本上说,是苏南农村、苏中农村、苏北农村教育的差异,苏南、苏中、苏北的城镇和县城教育差异并不明显。随着江苏加大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办得较好的中小学不断向乡镇和县城集中,好的中小学在乡镇和县城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与乡镇和县城的扩张相伴随,与城乡一体化和新区建设相伴随,新建学校基本上在比较发达的乡镇和县城,新建学校教育投入水平较高,办学条件较好,师资水平也较高;随着中小学布局结构的调整,每个乡镇保留一所左右的中心小学,一般建在乡镇,大规模的村小撤并后,乡镇以下的村小和教学点,一般规模很小,办学条件较差。二是农村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农村学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农村教师的大量流失。近两年,苏中、苏北各市流失优秀教师均在千名以上,有的一个县就高达300500名。教师流失的方向主要是苏南和大中城市,本市范围的流动则主要是当地的民办学校,农村教师向城镇跑,城镇教师向县城、市区跑,初、高中教师的流失尤甚。随着户籍制度的逐步放开,师范院校毕业的优秀农村学生,毕业后很少回乡就业,大多数进入县城以上的单位和学校。农村教师的流失,主要是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结果是使优秀教师高度集中在县城以上的学校,高度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使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近几年,镇江市5名省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去了北京、上海等地。苏州市全市有在职省特级教师122名,占到全省1/5以上。大批来自苏北的校长、教师涌入南京的中学,形成了独特的“苏北军团”。农村教师的流失,导致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难以保证。214XX中小学教育形式教育是重要的投资“软环境”,直接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XX市各级党政部门始终重视发挥教育对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主动引领教育事业贴近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教育的竞争说到底是教师的竞争XX教育的现代化有赖于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学有方的教师队伍。为此出台了XX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到2020年,XX率先建成学习型社会和全国一流人力资源强市”的总目标,并将目标的实现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为2010年到2015年,为“率先建成教育强市,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阶段,在此阶段,全市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贡献度等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全国前列;后一个阶段,从2016年到2020年,为达成总目标阶段,届时XX的教育发展主要指标将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同期水平。2012年,全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实现全覆盖,在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就读学生比例达100,各县(市、区)全部建成为XX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此外XX市长期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鲜明特色,现代班集体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网络建设等活动成果丰硕,成为XX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亮点,为提升我市素质教育水平,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区域、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德育为首地位还没有得到全面落实等问题,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推动落实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全面加强德育内容、队伍、阵地、科研、品牌等各项建设,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育人网络,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推动“四个XX”建设作出贡献。同时,我市牢牢把握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局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外,教育要实现均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并实现教育综合效益最大化,必须优化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实行规模办学。在前几年XX教育布局已有较大调整,近年来我市继续按照整理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两个纬度继续加大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工作力度。通过多年的布局调整,原来农村地区常见的村办校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改变,现有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规模有了极大改善。215惠山区概况及惠山区中小学教育形式本项目建设位于江苏XX惠山区内。惠山区位于太湖之滨、运河之畔,地处长三角洲经济圈腹地,2000年12月21日,正式建立“江苏省XX市惠山区”。全区现有区域面积325平方公里,下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长安、堰桥、钱桥、前洲、玉祁5个街道和洛社、阳山2个建制镇,83个村民委员会,2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区总面积327平方公里。全区户籍人口4117万人,总人口70万人。惠山民风淳朴,群众生活安定,实现省社会安全区七连冠。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率和普及率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998;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率达100。业余文化生活开展得红红火火,创建为全国文化先进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惠山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生活环境舒适宜人。惠山以“绿色、环保”为理念,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的同步发展,创建为国家生态区,全区镇镇创成省级卫生镇,村村都是省级卫生村。高效的服务环境,惠山区有诚信务实的政府,依法行政意识深入人心,对投资者服务周到,一切都为了企业,为了企业的一切。优势的发展环境,有便利的区位交通优势,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距上海仅128公里,京杭运河、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铁路、锡澄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区内道路交通便利;有充沛的人力资源优势,XX职教园区落户惠山,10多家高校的进驻成为惠山人才的摇篮。惠山教育紧紧围绕“一流教育、一流师资”的战略目的。轮岗交流促进发展,惠山教育坚持积极稳妥地推进教师交流,仅2010年有190名教师参与交流轮岗。业务培训提素养,充分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承办高层次教学研讨活动,为教师专业充电和成果展示提供平台。教育改革初显特色,以“目标叙写、目标导引、自主学习、课堂观察”为整体思路,扎实有效地开展科学的序列化的教学改革课改工作始终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全区现有幼儿园54所(中心级幼儿园14所,村级园33所,民办园7所),其中省优质幼儿园16所,市一类幼儿园18所;19所(中心小学12所,村级小学7所),其中XX市现代化学校17所;初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全部建成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普通高中4所,3所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1所为三星级高;职业教育学校1所,先后通过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和省四星级职业学校验收。全区在园幼儿15590人,中小学在校学生61784人。全区有社区培训学院1所,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校6所。近年来,惠山区以建设教育强区、促进教育现代化、率先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为目标,积极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级政府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布局、结构不断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日趋合理,教育环境得到根本优化。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创建现代学校制度,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各中小学不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堂学校彰显了蓬勃的生机和鲜明的特色。全区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充足的优质教育资源,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同类地区前列,先后获得“江苏省教育先进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等1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16堰桥实验小学概况XX市堰桥实验小学一贯坚持育人为本,本着“建有文化的校园,育有智慧的教师,塑有个性的学生”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硕果累累。悠悠吴文化使堰小少先队工作生机勃勃、德育特色彰显。“雏鹰杯”全国少年“五自”学习实践展示活动一等奖,吴文化少年科学院成为XX市、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少先队活动品牌,学校大队部先后被评为全国、省、市“雏鹰大队。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造就跨世纪人才是堰小教育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在“走向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的引领下,堰小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师中一批批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XX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学校”、“课程改革示范学校”等桂冠接踵而来。科技活动成效显著,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学校连年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体育是堰小的又一特色市、区田径运动会成绩名列前茅,曾六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篮球、足球、乒乓球、三棋、跳绳、踢毽等体育项目比赛获奖不计其数,学校荣获“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称号。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造成严重的制约与阻碍。学生家长对此意见颇多,并强烈要求学校尽快完善办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优化环境。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硬件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由于目前学校教室数量上的不足,缺少室内体育场,办公室、电脑室、会议室等功能教室无法配备,仅能维持学校的一般课堂教学,无法开展正常的体育教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及其他各类学生课外活动,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造成严重的制约与阻碍。学生家长对此意见颇多,并强烈要求学校尽快完善办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22项目建设必要性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一类鼓励类中的第二十五条“其他服务业”第18款“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规定。该项目的建设必要性有以下几点1完善学校配套设施的需要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硬件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由于目前学校教室数量上的不足,缺少室内体育场,办公室、电脑室、会议室等功能教室无法配备,仅能维持学校的一般课堂教学,无法开展正常的体育教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及其他各类学生课外活动,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造成严重的制约与阻碍。学生家长对此意见颇多,并强烈要求学校尽快完善办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2提高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义务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于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项目的建成在保证日常体育运动和小型比赛及时进行的同时,还将为师生的业余生活提供有利的活动场所,解决了雨雪天气不能在操场进行运动的难题。室内体育场将能丰富学校师生的业余生活,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综上所述,为实现配合惠山教育以率先建成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范区,XX市堰桥实验小学多功能综合楼建设项目是必要的。第三章项目建设环境与场址条件31项目拟建地址项目拟建地址位于XX市政和大道西侧(堰桥实验小学东北角场地),各项条件都是优越的。32项目建设条件本项目建设位于江苏XX惠山区内,属于堰桥街道。堰桥街道管理面积4642平方公里,下辖15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709万人,外来流动人口6万多人。街道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342省道、229省道、沪宁高速、锡澄高速、锡宜高速纵横贯通,锡澄运河、锡北运河穿境而过。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吴文化公园、XX市文物保护单位陆定一祖居坐落在境内,文化底蕴深厚。2009年,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82亿元,增长1641;财政收入1188亿元,增长3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13亿元,增长5166;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2950元。街道以全面促进农业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不断加大农业重点项目开发力度,着力培殖农业产业化项目,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姑里精细蔬菜产业园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示范效应不断体现,生产质量安全不断得到保障。粮食生产获得丰产丰收,小麦平均亩产3162公斤,亩均净效益158元;水稻亩产6062公斤,亩均净效益680元。33其它建设条件331场址建设条件3311自然气候条件惠山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气温,1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7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该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48毫米。雨季较长,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属湿润地区。该区主要气象条件如下年平均气温154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28极端最高气温(1993年7月)404极端最低气温(1993年12月6日)155最热月相对湿度86最冷月相对湿度77平均相对湿度85主导风向SE夏季主导风向SE冬季主导风向NW年平均风速31M/S冬季最大平均风速33M/S最大风速27M/S年平均风力27级年平均降水量11067MM年最大降水量(1991年)16307MM年最小降水量(1978年)5529MM最大积雪厚度160MM夏季日照62冬季日照453332地质条件场地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属太湖冲湖积平原地貌,地势平坦开阔,地面高程一般在320380米,地表浅部以全新统冲湖积的粘性土、砂性土堆积为主,侵蚀和堆积作用明显。3333地震根据国家1992年颁发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划分及江苏省地震局的普查,惠山区属于地震宁静带,该区域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建筑物应按6级设防。332基础设施条件3321交通XX市堰桥实验小学位于惠山区政和大道西侧,东侧为春惠路,北侧为文惠路,南侧为惠南路。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下文批复了XX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至2015年,我市将首先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1号线2014年6月通车。轨道交通一号线起自惠山新城的惠山大道,在政合大道和惠山大道的交叉口设置起点“堰桥站”;交通条件更为方便。3322供电本项目建设位于江苏XX惠山区堰桥镇,堰桥供电所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绿色电力,共建和谐”优质服务主题活动,全力以赴保增长,不断提高供电优质服务水平,为创建“幸福堰桥”提供强大的支撑平台。本项目所需电源在场区附近主干线上可引入校区,项目用电有保证。3323供水学校自行供给可满足用水量的需要。3324排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污水管网,然后排至市政污水排放系统。排水方式采用雨水污水分流排放排水体制。3325通讯、邮政项目所在地系城市程控电话、移动电话、邮政服务、广播电视、宽带网络覆盖区域、且紧邻城市主城内,通讯、邮政、广播电视方面服务能很好满足本项目的需要。第四章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41总体布局411总平面布置1设计理念1规划设计“以人为本”,在学校用地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妥善、合理、科学地解决设计矛盾,力争功能分区明确。(2)合理的辅助配套设施的设置以及灵活的空间布局,营造出学校的个性化形象2总体规划设计(1)总体布局根据确立的规划设计立意,学校主要出入口位于政和大道上,入口处有一个广场,供停放车辆使用。该项目位于已建1教学楼以北,东面为学校绿化区,环境优美。(2)道路交通道路为学校现有道路,不新建道路。(3)市政设施由于该区域城市市政设施配套已完善,该项目区域内的基础设施配套可通过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解决。(4)绿地景观项目的东、北两面设置以乔木、灌木为主的绿化带,尽量减少外部噪音和尘土对学校的影响。绿化布置强调绿化对建筑物的衬托美化作用和植物的滞尘、降温、隔声和净化空气的作用,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美感的现代化学校的新形象。412建筑设计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及结合校区绿化、周边环境进行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利用简洁的现代建筑语言,加上色彩的处理,体现出堰桥实验小学的建筑风格,令整个建筑外貌简洁、明快。该项目的设计不只考虑其本身的风格面貌,亦兼顾到学校已建建筑的风格,以便能相互融合,表达群体建筑统一的风格。(1)平面设计本工程是学校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包括停车场、室内体育场和办公用房三个部分。新建停车场在一层,提供32个车位,建筑面积为100282平方米。室内体育场在第二层,建筑面积为83724平方米。办公用房为凹形平面共5层,总建筑面积为419627平方米。第一、二层与新建停车场和室内体育场分别相连接。第一层包括总务处6间,网络控制室1间,办公室1间,男女卫生间各1间;第二层包括办公室2间,校史陈列室1间,荣誉陈列室1间,会议室4间,男女卫生间各1间;第三层包括办公室2间,计算机室6间,男女卫生间各1间;第四层包括办公室2间,少先队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红十字会室、资料室、广播控制系统室各1间,男女卫生间各1间;第五层包括办公室1间,教师活动室6间,休息室1间,男女卫生间各1间。(2)立面造型该项目造型简洁、美观,与学校已建建筑风格和色彩保持协调,立面风格突出动感、景观、阳光,运用不同材质的对比及丰富的细部刻画,从而达到形体规整,造型大气的效果,使立面兼具强烈的现代化特征。办公楼每层楼高39米,建筑总高度为22米,共有5层。停车场加室内体育场共二层,高132米。4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堰桥实验小学多功能综合楼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757633M2,其中已建建筑面积为21540M2,新建建筑面积为603633M2。主要工程技术指标参见表41表41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总用地面积5833332总建筑面积27576333已建建筑面积21540新建建筑面积603633停车场100282室内体育场837244其中办公楼(5层)4196275容积率0476建筑密度1327绿地率3168小汽车泊位个1859新建室内小汽车泊位个3242土建工程421建筑方案1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地质资料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环境优先(2)布局合理、相互协调(3)可持续发展3设计主导方向(1)建筑特色的建立(2)与学校大环境的融合(3)表现该区环境特质的文化建筑(4)明确流畅的交通与服务设施系统4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值W0045KN/(低、多层及60M以下的高层)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2)基本雪压值S004KN/。(3)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4)场地地震效应建筑场地类别类;特征周期045S(5)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一类5荷载(1)楼面、屋面和墙体根据厚度及覆面材料容重按实取用,有设备的楼(屋)面按实际设备重量取用。(2)其它有特殊荷载要求的楼面及屋面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1取值。6设计条件(1)本工程概述本工程包括停车场、室内体育场及办公楼三个部分。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房烈度为六度。本工程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共分七个防火区,办公楼每层为一个防火区,停车场和室内体育场各为一个防火区。(2)层面工程本工程层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工程层面为二道防水设防,一道细石混凝土防水,一道3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面排水为有组织外排水。雨水管采用抗紫外线UPVC棺材。水落管用管箍与墙面固定。(3)门窗工程建筑外门窗气密性六级,水密性级,抗风压等级为4级,隔音等级为三级。门窗玻璃的选用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全玻璃管理制度及地方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室内体育场在开窗部位内侧设置安全防护网。(4)墙体工程外墙为190MM厚混凝土空心砌块,内墙为19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所有墙身铺设30MM厚12防水砂浆。(5)内装修工程内装修工程执行建筑内部设计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楼地面工程执行建筑地面设计规范。民用建筑工程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还必须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的要求。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氡等污染物浓度限制必须达到室内环境质量标准。验收不合格的民用建筑工程严禁投入使用。(6)外装修工程外饰面为涂料,门台阶为水泥台阶,散水坡为混凝土散水坡,600MM宽。门窗口及突出墙面的线脚下面均做滴水。室外墙面距散水坡300MM范围内用12防水砂浆抹面。本工程所有装饰材料均应先取样板或色板,会同设计人员及使用单位确定后进行封样。(7)防火设计所有竖向管道井(利用混凝土建管道直接做风管的除外)在管道安装好以后,每层军用100MM厚C20混凝土封饰。防火墙必须砌至梁底或板底,不得留缝隙,穿墙管道安装完毕后,须用非燃烧材料将周围封填密实。各类防火器材必须选用消防部门认可的产品。涉及消防设计的修改必须通过消防部门认可。室内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版)。8电梯电梯选型参照表42表42电梯选型表电梯种类额定载重量KG额定速度M/S净井道尺寸(MMMM)顶层高度(M)站数台数客梯10001752200220039517结构选型及技术措施本工程包括停车场,室内体育场及多层办公楼。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填充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相应专用砂浆砌筑。顶层内外墙粉刷应满铺镀锌钢丝网。隔声必须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的要求。空气声计权隔声量分户墙和楼板不应小于40DB,外墙不应小于30DB,户门不应小于2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应大于75DB。基础形式将根据地勘报告确定。8建筑做法建筑做法详见表43表43建筑做法一览表序号内容名称适用范围备注地砖地面卫生间1防水层周边卷起150MM高,所有楼面与墙面、竖管转角处均附加300MM宽一布二涂2用水房间墙体底部增设200MM高混凝土翻边,宽度同墙宽。1地面水磨石地面除卫生间,汽车库以外的地方1石子粒径615MM2每间距离8001000MM用玻璃或铜条分割3彩色磨石子地面采用白水泥加色并用彩色石子4对装饰要求较高,水磨石面积较大时,混凝土基层宜设分仓缝。分仓缝面积36M2。分仓缝做法A缝宽15MM中嵌胶泥B锯缝砂浆中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水泥混凝土地面汽车库地砖楼面卫生间1防水层周边卷起150MM高,所有楼面与墙面、竖管转角处均附加300MM宽一布二涂2用水房间墙体底部增设200MM高混凝土翻边,宽度同墙宽。水磨石楼面除卫生间,室内体育场以为楼面2楼面单层硬木楼面室内体育场地砖台度,踢脚卫生间1台度高度1500MM3台度油漆台度,踢脚除卫生间以外1室内体育场台度高度2100MM2其余1200MM4平顶乳胶漆顶棚所有房间内墙面乳胶漆墙面所有房间(卫生间除外)5釉面砖(瓷砖)墙面卫生间2M高6外墙面外墙面(涂料墙面)屋面一(披屋面)刚性防水层及保护层设分格缝屋面二(不上人屋面)7屋面屋面三(彩钢板屋面)所有钢露件均涂防火漆9主要结构材料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结构构件强度不小于C25。2钢筋箍筋采用HPB235级钢和HPB335级钢,梁柱、楼板主筋采用HRB400钢。热轧一级圆钢(HPB235)FY210N/MM2热轧一级圆钢(HPB335)FY300N/MM2热轧一级带肋钢筋(HRB400)FY360N/MM2纵向受拉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且钢筋的抗拉强度的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3砌体外墙为190MM厚混凝土空心砌块(强度等级MU10),内墙为19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A50。4钢筋混凝土柱填充墙(包括内墙和外墙)在墙的拐角和交叉处部位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柱的强度为C30。43公用配套工程方案431给排水工程1设计依据GB50015201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5年版)GBJ14090(1997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BJ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设计内容本工程给排水设计内容包括本工程的给水、消防、排水、雨水设计。3生活给排水系统(1)给水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2)排水室内污废合流,室内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排水管道,最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室外雨污分流,雨水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3)管材A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PPR冷水管,热熔连接。B室内排水管采用UPVC螺旋消音塑料排水管粘接。C室内消防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4消防每层楼设置薄型双单栓带消防软管卷盘消火栓8只5灭火器配置按中危险级每层楼设置灭火器。432供电工程1设计依据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版)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电子信息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建筑工种提供的平、立、剖面及相关专业提供的用电资料2设计范围及内容本工程设计范围为本工程各建筑的电力、照明(含应急照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以及相关的室外电力线路设计。通信、信息含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电话、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本工程设计时,公共场所及所有办公室的强电设备均只做预留,强电将电源引至配电箱,预留装修照明仅先期估算照明容量,待以后由室内装修设计负责进行配电盘及平面的二次设计,以防止重复投资。3供配电设计(1)本工程用电负荷等级均为三级负荷,电表集中设于学校原有变电所。(2)低压配电系统低压配电采用380/220V电压供电,由学校原有变电所埋地引至楼层,不需要新建配电室。(3)管线铺设为综合管理,统一铺设,弱电管线铺设采用管道铺设方式。当管线与其他管线平行或交叉时,应满足规范及规程要求。4照明配电系统照明灯具均选用不同型式的节能型灯具。根据民用建筑照明标准,教室、办公室等,采用高效节能型日光灯,照度不低于150LX,厕所、走道、楼梯间按20LX设计。其它设施均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节能灯具,公共照明也选用节能灯具。并按相应的照度标准设计。室内根据需要配置插座,以满足不同的用电需求。433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楼内局部设置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数字化学习环境。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将学校的主要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并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数字化包括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管理方式的数字化和沟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等环节;数字化渗透在学校教学、管理、公共服务以及学校社区服务等各个领域中,整个工作围绕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环境的探索而展开。本项目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方式,和原有校园网络合并设置,既可满足教职工、学生上网学习、收发信息,又可为学校科研及管理提供服务,同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加强内、外信息交流,实现资料共享、期刊查阅、上网等功能,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研究发展。434防雷与安全防雷设计按二类防雷建筑物处理,利用建筑物金属构件作防雷装置。屋面敷设避雷带,共用天线用避雷针保护,利用建筑物结构钢筋作引下线,并利用混凝土基础钢筋作自然接地体。为了保证建筑物外立面的效果,所有防雷装置均采用暗装作法。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安全接地以及其它需要接地的设备,弱电设备采用共用接地,共用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435无障碍设计本建筑东侧入口设有供轮椅通行的坡道。一层设有供残疾人使用的专用侧位。此外电梯为无障碍电梯。第五章环境保护51环境现状本项目位于XX市惠山区(堰桥实验小学校内),环境状况良好,地块附近无探明矿床和珍稀动植物资源,没有古迹,场址中没有严重的污染,不存在废水、废气、化学污染或重金属污染物,生态环境为城区生态环境,周围无其他工业污染。环境状况良好,水体、气体、土壤和植被具有较强的净化能力。地段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大气环境质量符合二级大气质量标准,没有工业污染源。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二类水体指标。52环境保护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排出的污染物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采用的环境保护法规及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条例53环境影响分析53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废水排放因素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现场排水和地基排水;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运输车辆的清洗废水。2粉尘污染因素施工期粉尘污染来自各类散体建筑材料(水泥、河砂、卵碎石)和建筑废弃物的运输、装卸、地基挖填等工序、主要污染物为直接产生的粉尘和二次扬尘。3噪声污染因素施工期噪声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队周围环境影响的较大,最容易产生噪声扰民纠纷。施工噪声主要来自各类建筑施工机械产生的不规则噪声。4固体废弃物因素施工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各类建筑垃圾,废土石方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53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废水排放因素本项目排放废水主要主要来自厕所等。经三级化粪池和学校污水处理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2固体废弃物因素本项目排放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校内校教职工和学生垃圾。3废气排放因素进出学校的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对大气将造成一定的污染影响。54环境保护措施541施工期环保措施1施工噪声为了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严禁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2)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工具,如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同时尽可能采用施工噪声低的施工方法。(3)施工机械应尽可能放置于对周围敏感点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4)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5)混凝土需要连续浇灌作业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将搅拌机运行时间压到最低限度。除上述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外,施工过程中各种运输车辆的运行,还将会引起敏感点噪声级的增加。因此,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尽量压缩汽车数量和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2施工粉尘施工期间产生的粉尘(扬尘)污染主要取决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的堆放及风力因素,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随着风速的增大,施工扬尘产生的污染程度和超标范围也将随之增强和扩大。因本工程施工期较长,伴随着土方的挖掘、装卸和运输等施工活动,其扬尘将学校教学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控制措施,尽量减轻其污染程度,缩小其影响范围。主要对策有(1)对施工现场实行合理化管理,使砂石料统一堆放,水泥设专门库房堆放,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做到轻举轻放,防止包装破裂;随雨水冲刷污染附近水体。(2)开挖时,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少扬尘量。而且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以防长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尘或被雨水冲刷。(3)运输车辆应完好,不应装载过满,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并及时清扫散落在地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冲洗轮胎,定时洒水压尘,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4)施工现场要设围栏或部分围栏,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5)当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砂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