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编号0501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文)论梧桐雨与惊鸿记中李杨爱情的比较(英文)DISCUSSINGABOUTTHEDIFFERENCEOFLIANDYANGSLOVEBETWEEN“WUTONGRAIN“AND“JINGHONGKEE“姓名赵飞娟学号200801001350院(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年级汉语言文学2008级指导教师蒋扬帆2012年5月20日中文摘要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杨玉环)的帝王家的爱情一直以来就是文坛上的一大热门话题。作为众多李、杨爱情题材戏剧中的一员,白朴的梧桐雨和吴世美的惊鸿记都是写李、杨之间的的爱情的,但两部剧在李、杨爱情经历、爱情特征、人物形象、思想主题和戏剧冲突上有着许多的异同。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将两者进行比较,得出梧桐雨通过对李、杨爱情的描写,塑造了一对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帝妃形象,表达出一种个体存在的“人世苍桑”主题;惊鸿记通过描写李、杨、梅三个人的爱情纠纷,塑造了荒淫败乱,沉迷情欲而误国的李隆基形象和受人摆布、谨守妇道的痴情女子杨玉环形象,表达“看往代荒淫败乱,今朝垂戒词场”的主旨。关键词比较李、杨爱情梧桐雨惊鸿记ABSTRACTTHELOVESTORYABOUTTHEIMPERIALFAMILYSLOVEOFLILONGJIANDYANGYUHUANISONETHEMEOFWHICHISAHOTTOPICINLITERATUREWORLDASAMEMBEROFMANYDRAMAOFWHICHTHESUBJECTMATTERABOUTLOVEBETWEENLILONGJIANDYANGYUHUAN,BAIPUS“WUTONGRAIN“ANDWUSHIMEIS“JINGHONGJI“AREWRITINGTHELOVEOFLIANDYANG,BUTTHEYSTILLHAVEMANYOF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INASPECTOFLOVEEXPERIENCE,LOVECHARACTERANDCHARACTERIMAGETHISARTICLEWILLCOMPRARETHETWOWORKSFROMABOVETALKEDSEVERALASPECTSANDDRAWACONCLUSIONTHAT“WUTONGRAIN“SHAPEDACOUPLEOFEMPERORANDPRINCESSWHOWEREUNABLETOTAKECONTROLOFTHEIROWNDESTINYANDEXPRESSEDANINDIVIDUALS“WORLDCANGSANG“THEMEBYDESCRIBINGTHELOVEOFLIANDYANG“JINGHONGKEE“SHAPEDTHEIMAGEOFLILONGJIWHOWASAADDICTEDTOLUST,JEOPARDIZEDTHEFUNDAMENTALINTERESTSOFTHESTATEEMPEROR,ANDYANGYUHUANWHOWASATTHEMERCYOFOTHERS,NOCHEATINGWASALOVESTRUCKWOMANANDEXPRESSEDTHETHEMEOF“TOSEEPEOPLEBEDISSOLUTETOLUSTINFORMERTIMES,THENGETANEDUCATIONNOW“KEYWORDSCOMPRATRETHESUBJECTMATTERABOUTLILONGJIANDYANGYUHUAN“WUTONGRAIN“JINGHONGKEE“目录绪论(1)一、不同的情节处理(2)二、不同的爱情特质(7)1梧桐雨是关于两个男人争一个女人的爱情,而惊鸿记却是关于两个女人争一个男人的爱情。(8)2梧桐雨中李隆基一厢情愿,杨玉环脚踏两船;惊鸿记中李隆基心怀二人,杨玉环痴心绝对。(8)三、不同人物的形象(10)(一)李隆基的形象比较(10)(二)杨玉环的形象比较(12)四、不同的主题思想和戏剧冲突(14)(一)梧桐雨的人世沧桑主题与戏剧冲突(14)(二)惊鸿记维护统治群体利益的“政治伦理主题”和戏剧冲突(15)结论(16)参考文献(17)论梧桐雨与惊鸿记中李杨爱情的比较摘要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杨玉环)的帝王家的爱情一直以来就是文坛上的一大热门话题。作为众多李、杨爱情题材戏剧中的一员,白朴的梧桐雨和吴世美的惊鸿记都是写李、杨之间的的爱情的,但两部剧在李、杨爱情经历、爱情特征、人物形象、思想主题和戏剧冲突上有着许多的异同。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将两者进行比较,得出梧桐雨通过对李、杨爱情的描写,塑造了一对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帝妃形象,表达出一种个体存在的“人世苍桑”主题;惊鸿记通过描写李、杨、梅三个人的爱情纠纷,塑造了荒淫败乱,沉迷情欲而误国的李隆基形象和受人摆布、谨守妇道的痴情女子杨玉环形象,表达“看往代荒淫败乱,今朝垂戒词场”的主旨。【关键词】比较李、杨爱情梧桐雨惊鸿记DISCUSSINGABOUTTHEDIFFERENCEOFLIANDYANGSLOVEBETWEEN“WUTONGRAIN“AND“JINGHONGKEE“ABSTRACTTHELOVESTORYABOUTTHEIMPERIALFAMILYSLOVEOFLILONGJIANDYANGYUHUANISONETHEMEOFWHICHISAHOTTOPICINLITERATUREWORLDASAMEMBEROFMANYDRAMAOFWHICHTHESUBJECTMATTERABOUTLOVEBETWEENLILONGJIANDYANGYUHUAN,BAIPUS“WUTONGRAIN“ANDWUSHIMEIS“JINGHONGJI“AREWRITINGTHELOVEOFLIANDYANG,BUTTHEYSTILLHAVEMANYOF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INASPECTOFLOVEEXPERIENCE,LOVECHARACTERANDCHARACTERIMAGETHISARTICLEWILLCOMPRARETHETWOWORKSFROMABOVETALKEDSEVERALASPECTSANDDRAWACONCLUSIONTHAT“WUTONGRAIN“SHAPEDACOUPLEOFEMPERORANDPRINCESSWHOWEREUNABLETOTAKECONTROLOFTHEIROWNDESTINYANDEXPRESSEDANINDIVIDUALS“WORLDCANGSANG“THEMEBYDESCRIBINGTHELOVEOFLIANDYANG“JINGHONGKEE“SHAPEDTHEIMAGEOFLILONGJIWHOWASAADDICTEDTOLUST,JEOPARDIZEDTHEFUNDAMENTALINTERESTSOFTHESTATEEMPEROR,ANDYANGYUHUANWHOWASATTHEMERCYOFOTHERS,NOCHEATINGWASALOVESTRUCKWOMANANDEXPRESSEDTHETHEMEOF“TOSEEPEOPLEBEDISSOLUTETOLUSTINFORMERTIMES,THENGETANEDUCATIONNOW“【KEYWORDS】COMPRATRETHESUBJECTMATTERABOUTLILONGJIANDYANGYUHUAN“WUTONGRAIN“JINGHONGKEE“绪论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从产生以来,就有众多文人通过历史记载、民间传说、文学作品等对此进行演绎,而对于这一题材的研究,也是文学史和戏剧文学史上的一个持续的热点话题。近几十年来,李扬戏曲的研究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李杨爱情故事这一题材在戏曲文学中的流变过程,像张帆的硕士论文在流转中永生与超越就是涉及到这方面的比较好的论文。张帆在在流转中永生与超越中从生态学的视角,将李杨戏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来研究,分析了其内部文人创作与民间创作这两条艺术链之间的关系。第二类主要从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及对女性态度等角度对李扬戏曲进行比较。张利玲和陈亚军就是通过分析各文学作品中的杨贵妃形象,认为杨贵妃的形象在作品中不断地发展在政治上,呈现出被动牺牲、咎由自取到慷慨捐躯的变化轨迹;在爱情上,显示出沉溺爱情、污秽不忠到执著忠贞、勇于献身的演进曲线;在文学世界中的杨玉环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由单薄到丰满,最终成为性格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学典型。第三类,从其他角度对李、杨故事作品进行比较。主要有戴惠湘论长生殿与桃花扇之异同,曾礼军祸水论、情悔论与遗民情怀隋唐演义与长生殿之李杨故事比较。纵观现有李杨戏曲研究成果,将惊鸿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作品还是比较少的,而惊鸿记作为李、杨爱情题材戏曲在明代的代表作,对其进行研究又是十分有必要的,故本文主要将惊鸿记与梧桐雨进行比较,来寻求两部作品中所呈现的不同特点,为研究李、杨爱情戏曲提供一些参考的资料。目前最为大家所知的李、杨爱情题材作品应属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了,毫无疑问,这三部作品也是经典中的经典,各有自己的特色。由于惊鸿记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使得它的影响力没有前三部大,但是作为李、杨爱情题材戏曲发展链条上的一节,它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梅妃及以雷海青为代表的爱国之士这些人物的出现,不但是惊鸿记本身的创新和亮点,也是其对后代作品影响的重要体现。长生殿中就把这些人物作为第二主角来刻画,由此形成了长生殿的人物长廊。再如惊鸿记中李白醉酒,让高力士为其脱靴的情节,后演变成单独的剧本,现在还在戏剧舞台上演出。惊鸿记在现代很少有人去研究,必然会有其原因,这不是本文研究的范围,在此就不多作解释了。但是没有人去研究并不代表它就没有研究的价值,如前面所说,它对后世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而且作为一个完整的文本,它也有被读的意义,故本文将其与梧桐雨进行比较研究。至于选取梧桐雨来作为比较对象是因为其一,在较为出名的四部描写李、杨爱情的作品长恨歌梧桐雨惊鸿记长生殿中,梧桐雨与惊鸿记没有特意地去净化李、杨的乱伦事实,这使它们与其他作品相比较而言更接近史实,同时也使得它们彼此更具有比较性。其二,两部作品在处理李、杨爱情上,不像另外两部那样地偏重于表现他们两人的感人爱情,而是将历史、社会、个人命运等客观因素加入其中,来表现更真实的爱情。这既是两部作品与其他作品的最大区别,也是它们彼此的最大关联点。总之,无论是从两部作品的题材还是人物形象,两者都具有可比性。一、不同的情节处理梧桐雨和惊鸿记都是描写以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主,借他们的感情来表达作者对他们感情的看法的剧作。无论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上来看,他们都是同一个故事,但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主旨,在对他们二人感情的描写上进行了一些处理。本人将两部作品的主要情节一一列了出来,方便进行比较说明。梧桐雨情节要点1、安禄山因征讨奚契丹失利而理应斩首,但张守珪惜其骁勇欲留用,而押送其进京,由皇上圣断。2、李隆基因贪恋自己儿子寿王之妃杨玉环有嫦娥之貌,用“非常”手段将其封为自己的贵妃。其中的“非常”手段就是先命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然后娶入宫。3、李隆基不顾张九龄之谏,不但留下安禄山的性命,更因杨贵妃对安禄山的喜爱,而让杨贵妃收安禄山为义子。4、杨贵妃和安禄山私通。5、杨贵妃为安禄山做洗儿会,李隆基赐安禄山百钱,并欲封其为平章政事,但因杨国忠与张九龄的劝阻而改为渔阳节度使。安禄山自此对杨国忠怀恨在心。6、七夕之夜杨贵妃因安禄山将调任边疆烦恼,设乞巧筵在长生殿欲为她和安禄山乞巧。李隆基正好遇上杨贵妃乞巧,参与其中。杨贵妃因感慨牛郎织女之事而让李隆基与其私约,“以坚终始”。7、在杨贵妃的太真殿中李隆基对天启誓妃子,朕与卿尽今生偕老;百年以后,世世永为夫妇,并送一双钿盒为盟证。8、为博杨贵妃一笑,李隆基命人千里送荔枝进宫。9、安禄山为抢杨贵妃夺天下而以讨贼为名造反,安史之乱发生。打断了李杨二人的霓裳羽衣舞。10、李隆基率众人逃往西蜀。在途中听众人的建议让太子东还征伐安禄山。11、李隆基等人在途经马嵬坡时,众军兵不愿前行,要求诛杀叛国贼杨国忠,李隆基听之。但众人因“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要求杀杨贵妃,不然不保李隆基前行。李隆基为自保,无奈地让杨贵妃缢死。12、李隆基回到宫中之后,仍无法忘记杨贵妃,命人画杨贵妃的画像,“朝夕哭奠”。惊鸿记中的情节要点1、梅妃与李隆基在梅亭赏梅时,梅妃因感慨“落梅残月他时冷落凄其”,李隆基对天启誓,让上天见证他们的感情。2、杨国忠生日,李白、杜甫、陈玄礼、安禄山等人前往杨府拜寿。3、李隆基为梅妃的梅花赋命翰林院颁示。4、太子无意误闯梅亭,偷采梅花,被梅妃发现,两人相识。李隆基以为二人有奸情前往梅亭捉奸,太子与梅妃谢罪后都得到赦免。5、因梅妃爱梅,李隆基命各地官员进贡奇梅。南岭太守进贡五种奇梅,李隆基设宴请众人一同赏梅。6、杨玉环开元二十二年十一月嫁于寿王,两人五年夫妻恩爱有佳。7、李隆基在花萼楼与众兄弟观看其亲自调教的梨园弟子表演时,梅妃吹玉笛、舞惊鸿舞助兴,惊艳四座。汉王趁梅妃为其分橙之时,脚踩梅妃脚,调戏梅妃。梅妃生气而回了自己的寝宫。李隆基以为其困了,着高力士去请,梅妃以脚上珠花落了,要补珠花为由拒绝。李隆基再次着高力士去请梅妃,梅妃以心痛之病复发为由再次拒绝。汉王等人最终没再见梅妃来宴席之上。8、汉王怕梅妃将其调戏自己之事告之李隆基,惹来杀身之祸而向杨国忠和杨廻求救。杨廻使献二计,其一为汉王第二天主动向李隆基认错,说自己因喝醉了,而误踩了梅妃的脚,请皇兄原谅;其二为杨廻和杨国忠将杨玉环引荐给李隆基,并劝说其纳杨玉环为妃,让杨玉环争了梅妃的宠。买通高力士作证太梅妃和太子私通,在梅亭私会。梅妃将被斩,汉王也就安全了。9、汉王在杨国忠和杨廻的帮助下依计行事,劝服李隆基接杨玉环进宫并封为贵妃。10、杨玉环入宫后与梅妃争宠,凭借其美色及媚力赢得了李隆基的宠爱。11、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呈送“助情花”给李隆基,而得到李隆基有喜爱。12、李隆基与杨玉环避暑游玩时,安禄山求见。李隆基与杨贵妃说起助情花之事,很是喜爱安禄山的“忠心”并说自己视其如子,杨玉环开玩笑说安禄山应视其为母。李隆基便真下令让杨玉环收安禄山为义子。杨玉环为安禄山开洗儿会,李隆基赐钱13、安禄山趁机诬蔑梅妃与太子私通。在众人的劝说下,李隆基废太子,并将梅妃打入冷宫。14、李隆基与杨玉环赏牡丹,命李白作诗。李白醉酒,写下三首赞美杨玉环的诗。并让高轩士为其脱靴。15、李隆基在宴席上看了杨玉环的舞后,想到曾经的梅妃,于是让高力士偷偷地看梅妃。梅妃欲拜托高力士请李白作赋挽回李隆基的心,可高力士怕杨玉环的势力,而拒绝。梅妃无奈只得自己作楼东赋。李隆基看后,命高力士让梅妃到翠华西阁等他。两人见面不久,就被得到消息而来杨玉环打断。杨玉环生气,李隆基自此也不敢再去宣梅妃。16、李隆基极宠杨玉环,因杨爱吃荔枝,而命人千里送荔枝进宫。17、七夕之夜,李隆基与杨玉环在长生殿由牛郎织女想到自己,而许下誓言愿永远做夫妻。18、安禄山因太子和杨国忠的打压,在外做官心里不安,回京又无理由,于是想到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造反。安史之乱爆发。19、安禄山占领长安后,大摆庆功宴,以雷海青为代表的乐工们演奏伤亡之曲,惹得安禄山大为气愤。雷海青被处死。20、李隆基率领众人逃往西蜀,在途径马嵬坡时,弹尽粮空,众军士们将这场灾难归罪于杨国忠,要求诛杀杨国忠才肯前行。李隆基下令杀杨国忠后,众军士又因杨国忠死了,怕杨贵妃在李隆基面前说他们的坏话,为自保而要求杀杨贵妃。21、正在李隆基因不舍杨玉环而左右为难之时,杨玉环跪求请死。言道“陛下请远计宗社,何恋妃妾诚负国死无恨。”李隆基云“今日之事是以联连累妃子耳,妃子何负于国家。”杨玉环归还定情钿盒后,自缢而死。22、梅妃在安史之乱中,走投无路而入庵为尼。23、众乡亲向李隆基诉苦,李自悔,觉得惭对百姓。杜甫、李白因国难而寻李隆基而来,愿为其效力。24、反安禄山战争取得胜利,李隆基原道回长安时,路过马嵬坡思念杨玉环。回到长安宫中后,其对杨玉环的思念与日俱增。命高力士与念奴前去马嵬坡移杨玉环之垄。高力士和念奴带回杨玉环的香囊。梅妃啊梅妃,你为玉真恶诟,冷落离宫。意欲调和两情,使你同谐百岁,不料卒然祸起。今日还宫已难赴玉真于九泉,尤想申梅亭之永誓,遍访民间,未见踪迹,不知死于乱军之手,还是流落他方。我想与你时翠华聚首,盈盈泪两眸。25、李隆基为杨玉环烧香,无意中在庵中遇到已为尼姑的梅妃。李念旧情,将其接回宫中。26、一闲游仙人带来杨玉环给李隆基的信。李隆基和杨玉环借助那仙人的帮忙得以相见。此时杨玉环已位归仙班,众人得杨玉环的点度方知李白本是天仙,因侍王母时坠却紫杯而被贬下凡尘的;李隆基是孔昇真人,梅妃是王母侍女许飞嗳。通过对比以上情节,可知两部作品所写的李、杨爱情确实是同一个爱情故事,都是根基于长恨歌,民间传说以及作者的个人见解而形成的。但是构成作品的情节及情节安排却是大相径庭。(1从情节的数量上来看,很显然惊鸿记的情节比梧桐雨多,从某种程度上说惊鸿记是对梧桐雨的重写。换句话来说就是,惊鸿记是在梧桐雨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惊鸿记中的情节15、16、17、19分别对应于梧桐雨中的情节8、6、9、11,忽略一些细节的比较,这几个情节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情节是两者共有,而写法和安排不同。这些情节主要是李隆基命杨玉环收安禄山为义子,洗儿会,赐百钱,安禄山与杨国忠不和,逃往西蜀时都出现了百姓对李隆基的劝谏,李、杨的公媳关系等。在惊鸿记中剩下的情节都是对梧桐雨扩展而来的情节。这些情节虽然未以李、杨为主角来写,但它们与李、杨的爱情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如情节6主要写的是梅妃在宴席上如何得罪汉王的,主角是梅妃和汉王,但这却是李、杨爱情发生的重要前提。若汉王没有调戏梅妃,梅妃就不会生气而擅自离席,那么汉王也就不会怕梅妃报复他,也就不会有送杨玉环入宫与梅妃争宠的事发生。杨玉环没有进宫,就不能与李隆基朝夕相处,又何来他们二人的爱情其他的情节也是这样间接地对李、杨爱情起着不同的作用。2)从情节的安排上来说,梧桐雨的叙事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李、杨爱情;而惊鸿记的情节安排为了表现主题服务而利用多种表现手法,如伏笔、花开两枝各表一枝的同时叙述形成三维空间、因果联系等等。梧桐雨共有一楔子和四折,篇幅比惊鸿记(总共39章)小得多,这使得它在对李、杨爱情的描写中受到字数的影响,不能对他们故事的所有细节进行细腻的刻画,而且这也限制了它不能使用过大过复杂的行文框架,选取以时间之线串典型事件之红珠的手法来进行创作,轻易地避免了这些问题。楔子中李、杨、安三人首次聚首,杨、安二人一见钟情。安禄山失职当斩被押由李隆基发落,杨玉环陪李隆基一起审判安禄山。初次见面,杨就被安的幽默、机灵、能言善辩、多才多能所迷倒,在李面前为安求情;李更因杨的一句“陛下,这人又矬矮,又会旋舞,留着解闷倒好。”免安死罪并为其加官进爵,让他驻守边疆。得到李命令的杨收安为义子,为他举行洗儿会。因杨国忠的劝谏,李将安派放到渔阳,安为此而对杨国忠怀恨在心,同时也透露他与杨玉环的私情。区区几百字就将李、杨、安三人爱情纠纷起点、安造反的原因交代清楚。接着在第一折中通过细写长生殿乞巧这个典型事件揭露了李、杨、安三人的感情真相。七夕夜,杨玉环思念安禄山,摆乞巧筵为他们的感情乞巧,却被李隆基碰上,为了不让李起疑心,同时也为保住自己的地位,杨借机要求李表明心迹。作为帝王的李隆基给了杨玉环愿生生世世做夫妻的真挚誓言,刻画出一副唯美的爱情画面。这一折中作者并没有正面直写他们三人的感情纠纷而是用轻描淡写的侧面烘托来达到揭露真相的目的。七夕之夜,中国的情人节,杨玉环没有想着自己的夫君李隆基而是想着远在他乡的安禄山,想为他们的感情乞巧,由此可见杨对安的感情,同时也表现出李隆基的可怜和可笑。作为一国之君的李隆基,在情人节一心只想着找杨玉环而不是其他妃子,可见他对杨的用心和在意,为了让杨安心,他向天启誓给杨他最给不起的承诺。这样一个经营自己与杨玉环的爱情的君王与那个背叛他的杨妃相比,不但表现了他对感情的认真,对杨的爱意,更从侧面表现了他的可怜和可笑。自己喜欢的人在最应该想着自己的时候想着别人,自己给了她自己最大的承诺,她却没有任何回应,她想着的是和另一个男人实现自己给她的承诺。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心痛的痴情人,让人为他盲目的爱感到好笑的可笑之人啊。从写作的角度来看,作者似乎只是在纸上给我们画了一幅七巧乞巧图,可这幅图的内涵,他却没有清楚地点明,让读者自己去感受,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使文章有了很大的张力。第二折中杨玉环正在和李隆基享受梨园弟子精彩演出,品尝千里而来的荔枝时,传来安禄山造反的消息,他们便开始西逃。途经马嵬坡时,兵变,李隆基无奈下令让杨玉环自缢。杨死,三个人的爱情冲突解决。第四折中,太子的军队大胜安禄山,李隆基退位成为太上皇,回到与杨玉环曾经居住的皇宫,物是人非。本折细腻地刻画了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思念。作者用一折的笔墨来描写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思念,可以说是用全文五分之一的篇幅来写的,可见李隆基最后的悲凉形象所表达的信息才是作品的主旨。杨静在她的研士毕业论文中就认为“梧桐雨不刻意从王朝的盛衰中总结政治经验,而是在历史兴亡的感叹中追问个体生存的本质状态不因为人生的虚幻而在仙道隐逸中寻求解脱,而是在人世的沧桑中直面人生本质的悲剧命运。”1这正是李隆基身上所体现的,更是最后一折所表达的主要信息。若说梧桐雨的像是一本由同一个主题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国画集,1杨静长恨歌与李、杨题材古今戏剧的研究以主题演变为中心D上海复旦大学,2008那么惊鸿记就是一本表达一个故事并带有一点推理性的油画集。惊鸿记一共39出,文章的结构是李杨爱情和李梅爱情两条线索平行、交错等形成的结构。文章以李梅爱情单线开篇,梅亭私誓、君臣宴乐、花萼惊鸿(分别是2、5、7)三出都是写杨玉环未进宫前,李隆基与梅妃二人的感情世界,说明两人感情的真挚,梅在李心中的地位,也为与李杨爱情作比立下标本。第8出诡计献媚是整部作品的过渡点,也是李杨爱情与李梅爱情两条线索的相交的起点,接下来的文章的行文就不再是李梅爱情单线,而是李杨爱情、李梅爱情双线同行。第9出杨妃入宫,李杨爱情这条线索正式开成;第10出两妃妒宠属于双线同行;第11出到第38出都是两线间隔而行,在某些地方两线相交。如第21出翠阁好会就是两线相交的一出。李隆基想念梅妃,并在她托高力士送来的楼东赋的冲击下,终于不顾杨贵妃的厉害约梅妃在翠阁相会,而不巧被杨贵妃发现,两条线索相交。在最后一出39出中,三个人终于再聚首,一切恩怨冰释。整部作品由线索所构成的结构就是单线、双线、结点所形成的辫状图形。另外,第8出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伏笔作用。它既透露了李、杨、梅三人爱情的大势,也是剧情的发展的依据。第8出中杨廻献二计,其一为汉王第二天主动向李隆基认错,说自己因喝醉了,而误踩了梅妃的脚,请皇兄原谅;其二为杨廻和杨国忠将杨玉环引荐给李隆基,并劝说其纳杨玉环为妃,让杨玉环争了梅妃的宠。买通高力士作证太梅妃和太子私通,在梅亭私会。梅妃将被斩,汉王也就安全了。这些在第9出、第11出、第13出得以体现,只是梅妃并没有被斩,太子却因此而被废。在此我们也可以看到第4出幽赏伏谗便是第11出和第13出的伏笔。第4出的太子误入梅亭遇到梅妃,并调戏梅妃,便是后来安禄山等人以此事为由诬陷梅妃与太子有染的伏笔。此外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文章的话,文章大体上与梧桐雨一样按着时间的顺序来记述着所有的情节,但是在某些地方还是多了梧桐雨中不曾有的“花开两枝,各表一枝”的现象。如在记述安史之乱中,李、杨、梅三人的境遇时,作品是着重写李、杨二人西逃的情景,但同时也交代了李、杨二人在逃亡时,梅妃的下落和境遇。在时间上就表现为同一时刻,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事,形成的是个立体的三维的时空。这样的效果在梧桐雨中没有的。国画与油画最大的区别就是两者在刻画事物时的细腻度。国画写意而不写细,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而油画却是写细而少写意,给人以实物的感受。梧桐雨与惊鸿记在细节的刻画上也是这样。前面分析过白朴在处理李、杨、安三人的爱情纠纷时,是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借一幅七夕乞巧图让读者自己感受。在此惊鸿记的作者却是用十分直白的笔默刻画也李、杨、梅三人的关系及他们的感情真相。在第8出中我们知道杨玉环将是李梅爱情的第三者,第10出中杨、梅二人的战争正式打响,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看到的也是二妃争宠的描写,由此我们不用想也不能想就知道他们三人的感情状况和真情所在。2、不同的爱情特质作为帝妃之间的恋情,李、杨爱情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帝妃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不平等关系。皇帝拥有三千佳丽不足为奇,宗法体系赋予李隆基朝秦暮楚的自由。作为妃子,杨玉环却没有选择的权利,还必须对皇帝从一而终。同时,由于帝妃爱情与政治的亲密关系,往往直接导致国破身亡的悲惨结局。1梧桐雨和惊鸿记都旨在真实而深刻地展示了这种特质,但是两者所描写出来的爱情却又各有各的特色。1梧桐雨是关于两个男人争一个女人的爱情,而惊鸿记却是关于两个女人争一个男人的爱情。在梧桐雨中李隆基因贪慕杨玉环的“嫦娥之貌”而将其从自己的儿子寿王手中夺来,并被杨玉环的才情所迷倒,发誓愿与杨生生世世为夫妇;而杨玉环却自从见过入宫的安禄山后,便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他。爱上他的舞旋,能解闷,能奉承人意。后来“我(安禄山)今只以讨贼为名,起兵到长安,抢了贵妃,夺了唐朝天下,才是我平生愿足。”2安史之乱是安禄山为夺杨贵妃(杨玉环)而发起的一场情战,只是这场战争中的被战方(李隆基)并不知道这场战争的真正原因。最终以李隆基赢得战争而结束,但他却没有真正地赢得这场战争,因为杨玉环心里的人是安禄山而不是李隆基。而惊鸿记中却是另一翻景象。原本李隆基和梅妃是相爱的一对鸳鸯,却因杨玉环的介入而分飞。杨玉环本就是做为一个要排挤梅妃的进攻者而进宫的,入宫后,她处处排挤梅妃,在李隆基耳边说梅妃的坏话,与安禄山等人一起冤枉梅妃与太子有染,将梅妃挤到冷宫之中。梅妃为了夺回李隆基的心,也做了不少努力。先是在杨玉环刚进宫之时,就去找杨,希望能给她一点告诫;后来,她被打入冷宫,亲自作楼东赋期望能挽回李隆基的心。但这一切都没能让她成为胜利者。虽然经过安史之乱,杨玉环被缢死,梅妃回到李隆基身边,但在李隆基的心中杨贵妃远比梅妃重要。这场情战中,也是以梅妃看似胜利,实则失败而告终。2梧桐雨中李隆基一厢情愿,杨玉环脚踏两船;惊鸿记中李隆基1刘红麟论梧桐雨中的李杨情缘J戏剧文学,2010,12(331)55572白朴梧桐雨,古本戏曲丛刊M影印万历脉望馆抄校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31心怀二人,杨玉环痴心绝对。在梧桐雨中我们可以看到李、杨的爱情与杨、安的私情相比,显得苍白无力。自从安禄山入宫见过杨玉环之后,杨玉环便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他。后来安禄山驻守边庭,杨玉环不能再见到他,心中思念有加。而且,安、杨私情是相互的,杨玉环思念安禄山,安禄山更舍不得杨玉环。剧中写到安禄山秣兵厉马,是“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由此可见,他对杨玉环的爱恋。相较之下,李、杨的爱情就显得有些惨淡,似乎更像是李隆基的单相思。安禄山要去戍边庭,“妾(杨玉环)心中怀想,不能再见,好是烦恼人也。今日是七月七夕,牛女相会,人间乞巧令节。已曾分付宫娥,排设乞巧筵在长生殿,妾身乞巧一番。”1因而杨玉环七巧乞巧应该为她和安禄山,与李隆基无关,只是很不凑巧地被李隆基给撞见,不得不与他一起乞巧。她请李隆基与她订立私约,以坚始终,为的只是固宠保位。因而在长生殿上,信誓旦旦的是李隆基而不是杨玉环。看起来,李隆基对杨玉环热烈缠绵的爱意,在杨玉环心中似乎并没有唤起什么爱的火花。或者说她只是爱李隆基的权力和自己的地位,只是害怕色衰宠失而诚惶诚恐地承受着这份自上而下的爱,对李却没有投入真实的感情。如果说作品描写的李、杨爱情是两情相悦的,但从其客观表现来看,杨玉环对李隆基并不是十分投入,作者对他们两人感情的处理也过于简单,缺乏聚焦点和大型渲染。作品中写的李、杨爱情不过是片断剪影,缺乏深入展开和精雕细刻。同时,更多地描绘了李隆基对杨玉环的一厢情愿。然而在惊鸿记中弥补了对二者感情处理的过于简单的问题,给他们之间的感情加入了对比的第三者,和推进感情的“道具”人物。通过一系列典型事件的描写,将两人感情的渐变过程清晰地体现在读者面前。他们的这一份感情是两情相悦的,只是李隆基不够专一。在见到杨玉环之前,李隆基钟情于梅妃,二人在梅亭启誓要永远在一起,可见梅妃在李心中已占有了一定的地位。杨玉环被送进宫后,在与梅妃的初次见面时,梅妃借诗讽刺她是抛下寿王而来的,光有一副好皮囊。她反击梅妃已人老珠黄,光有一身的傲骨。这些都被站在旁边的李隆基听到了,可却没有责备梅妃。按理说,杨玉环刚入宫就遭到梅妃的嘲讽,为了保全杨玉环,李隆基应该处罚或是警告一下梅妃的,可他没有,可见梅妃在他心中的分量远比杨玉环重。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隆基对杨玉环妃的爱越来越浓,越来越深,梅妃在他心中的地位逐渐被杨玉环给取代。梅妃曾经得到过的宠爱,杨玉环也得1白朴梧桐雨,古本戏曲丛刊M影印万历脉望馆抄校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29到了,甚至更甚。李隆基为博梅妃开心,让人大量地进贡奇梅,将她的梅花赋当作珍品颁布给翰林院学士,让乐师为她谱曲。时时将她挂在心上,陪她赏她喜爱的梅花,给她她最想要的誓言,给她极大的包容和信任。而这些在杨玉环身上也发生了。李隆基因杨玉环爱吃荔枝而让人千里送荔枝进宫,陪她花前月下,游山玩水,为她开牡丹宴,因她对安禄山的喜爱而让她认安禄山为义子,爱屋及乌地重用安禄山,七夕之夜,为安抚杨不安的心,给她人间最真挚的誓言愿世世永为夫妻。为了她,不再宠幸其他女子,即使是曾经钟情的梅妃也不例外。至此他们两人的爱情已经坚不可摧。然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虽然李隆基已深深地爱上了杨玉环,但他对梅妃的那份情并未消失。在李隆基与杨玉环如胶似漆的时候,他也时而想起那个曾经给自己还来无限快乐和惊讶的女子梅妃,才让高力士瞒着杨玉环偷偷地去打听梅妃的消息,得知她的惨况后,他也心痛不已,担心她已恨死他这个负心郎了。这时他还能抑制自己想见她的冲动,可是看她给他的楼东赋后,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心底深处的感情了,哪怕是冒着被杨玉环发现的危险,他也要见一见梅妃。这才有了他们幽会被杨玉环捉住,自此二人再也没了见面的机会。在这里李隆基的感情是矛盾又在情里之中的。李作为封建王朝的一代君王,他本身就享有同时拥有多个女子的权力;而且他更是一个好色的君王就更是会见一个爱一个了。只是他的真情似乎让人怀疑,但这也不是不可能的,想想历史上的唐明皇不就是这样一个集多情和专情于一身的男子吗并且这种男子形象在文学中也是常见的,日本著名的源氏物语所塑造的男主人公光源氏不就是这样一个男子吗杨玉环对李的感情也是不容置疑的真挚,在七夕之盟上,她对天盟誓“我杨玉环不愿为后妃,只愿做一个江村之妇,得风流的李三郎世世为夫。莫似天河织女隔年期。”在马嵬兵变之时,她高呼“陛下须远计宗社,何恋一妃妾诚负国,死无所恨。”当她位归仙班后,还是忘不了她的李三郎,托一闲游仙人带她与李的定情信物给李,希望能与他相见。由此可见,她对李隆基的感情是何其的深厚。3、不同的人物形象(一)李隆基的形象比较在两部作品中,李隆基都是一个昏庸好色、贪图享乐、软弱自私的君王,因为杨玉环而重用安禄山和杨国忠,埋下国难的隐患,即使是一国之君也无法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被迫下令赐死杨玉环,因安史之乱而失去美人和江山,成了一个孤独寂寞的老人。但在梧桐雨中的他是一个在命运面前渺小而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帝王,在惊鸿记中的他却是一个荒淫败乱的帝王。梧桐雨中的李隆基从政治角度而言是一位骄傲自满、贪于享乐、昏眺软弱的帝王,从情爱角度而言是一位好色而又情深的风流帝王,从人生经历角度出发,则是一个拥有人间无上权力却又被命运卷入苦难境地的帝王。但是对唐明皇形象的这种三分法在剧本中却并不表现为三足鼎立的持衡,而是以政治形象为骨,以情爱形象为肉,以人生形象为神,其立足点在以骨肉传神。1梧桐雨重在以李隆基的爱情形象来展示一个始终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帝王形象。(1)从政治形象上的变化看,李隆基的形象经历了由骄奢自满的帝王到仓惶西逃的帝王,由落难困窘的太上皇到宫中孤独寂寞的老人这一变迁。作品在开篇介绍李隆基时就说他是一位“领兵靖难”、“重清海宇”、“即位二十余年,喜的太平无事,有贤相同心致治,遂得安逸”的盛世之帝,带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直到第二折后半部分李林甫向李隆基禀奏安禄山造反之时,李隆基的这种骄奢自满情绪才有所改变。从惊变时李隆基态度的先后变化,可看到他形象的第一次转变。起初,李隆基对安禄山造反的消息不以为意,也不把潼关失守,叛军直逼京师的紧急军情放在心上,无视丞相李林甫的指责,以为只要选将出兵,就可轻易获胜。但这种自信在京营兵少将老,无法出征抗敌的困境下荡然无存,埋怨了满朝大臣的无能之后,不得不幸蜀避兵,做一个仓惶逃难的帝王。完成了由骄奢自满的帝王到仓惶逃难的帝王的形象转变,并在这转变中以一种急转直下的形势展现了人生的变幻莫测。2接着在第三折中又以父老留驾、明皇传位、马嵬兵变等事件完成逃难的帝王形象转变为落难困窘的太上皇的形象。第四折则以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思念之情进一步表现他退居西宫养老失去权力的孤独老人的形象。(2)从爱情形象的变化来看,李隆基由一个爱情美满的帝王形象变为失去爱人、在追忆中孤独终老的老人形象;并借其爱情形象来丰富政治形象,进一步从情感层面揭示了命运给李隆基带来的精神创伤。安史之乱以前,李、杨二人凭借他们的身份享受着奢华的浪漫。千里进贡荔枝,牡丹宴,七夕长生殿私誓等等,在这些画面中,李隆基是快乐的,满足的。但在安史之乱中,面对众军士要求正法杨玉环时,为自保,更多的是无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杨香消玉损。即使最后他回到了代表权力和地位的皇宫,也还是未能从失去杨的痛苦中走出。为表达他对杨的思念,白朴特意用了第四折来描写他在西宫的日子。总而言之,梧桐雨对李隆基乐极悲来的人生历程从政治和情爱角度进行描写,使李的形象具有了一种无法掌握自己的人生,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命运1杨静长恨歌与李、杨题材古今戏剧的研究以主题演变为中心D上海复旦大学,20082杨静长恨歌与李、杨题材古今戏剧的研究以主题演变为中心D上海复旦大学,2008苦难境地的意义。李隆基的失败,他自己固然的过错,如政治上的骄傲自满、生活中的沉迷女色,但是,作品对李形象的定位不是为了批判他放纵情欲和政治上的责任,而是为了突出一个无比自信又自认为无比幸福的帝王的人生历程被命运所改变,以及这种改变所带来的巨大精神创伤。李隆基的人生经历似乎在启示人们着任何人都无法逃避命运的安排,而在命运的摆布下,人生只不过是一场悲剧。相较于梧桐雨中的痴情而受命运摆布的让人同情的形象,李隆基在惊鸿记中的形象却是个在政治上任用唯亲,让奸臣当道,失职忘责;在爱情上心怀二人,好色荒淫,贪图情欲享乐的“大众情人”形象,这样的他让人们唾弃。首先,从爱情角度看,在作品开始李隆基以一个好色无厌的君王形象出现,随着杨玉环的出现,他的好色慢慢变为荒淫。在第2出中李隆基虽好色而又能欣赏梅妃的诗赋才华,他与梅妃至梅亭赏玩,既爱怜梅妃的清雅容貌,又欣赏梅妃所作七赋,并要求梅妃另作梅赋,以颁示翰林。第5出中君臣宴乐,明皇又亲点王、岑、李、杜四学士随同他与梅妃一同欣赏岭南贡梅,这种清游雅兴,作者以众人之口概括为“不是荒游,玩花征妓”。这是一种适度的享乐和并不过分的好色。但是,由于汉王等人以杨玉环作为陷害梅妃的棋子来引诱李,他因为贪恋杨的美色而不惜乱伦的举动拉开了他荒淫生活的序幕,也由此展开了梅、杨二人的争宠斗争。第11、12两出中他因为沉迷于情欲而宠信献助情花的安禄山,后又因宠爱杨玉环而轻信安、杨两人对梅妃和太子的诬告,14、5两出分别从乐官为李、杨二人宴乐做准备和李白为他们欢娱献清平调词,集中地表现了二人朝欢暮宴、歌舞升平的生活。18出花粤霓裳更是对他们日夜颠倒的荒淫生活的集中概括。马嵬兵变,李隆基不想杨玉环被正法,但又不得不为自保弃妃。在众军士要求处死杨玉环的关键时刻时,他只为杨求过一次情,虽然无奈也终未再迟疑地答应了众军士的要求。他与杨在别前倾诉以往的欢乐时多是回忆二人荒淫生活的展现,少真情的流露,因此即使是杨死后,李对她的思念感伤也难以打动人。此外,李隆基始终夹在梅、杨二妃之间,对梅妃有过陪加的宠爱,也有过冷落,对其始终念念不忘;对杨的宠爱超过梅妃,但又不专一。后半部分虽然写的是相思,实则是吴世美对李隆基失去二妃后的痛苦及他荒淫生活造成的苦果的品味。其次,从政治角度看,李隆基是一位因享乐坏江山,在危难时刻自私地弃百官与百姓于不顾,仓惶出逃的君王。他软弱自私、胸无大志、只知享乐、让奸臣当道,国家政治黑暗。作为一国之君,他的妃子被自己的弟弟调戏了,他没能为自己和梅妃争回颜面,反而因为这个,而让汉王等人使计将他和梅妃离间,更因他们的怂恿而纳了自己的媳妇为妃,放纵自己的情欲,无心处理政事,给国家和自己埋下了安禄山这个隐患。在安史之乱发生之时,他虽然为国家社稷考虑过,但很快就决定幸蜀避难,表现出作为一个君王的软弱和自私。马嵬兵变时,为了自保而舍弃杨玉环。面对百姓的留驾,他虽也自责,但终究还是弃百姓而去。综上所述,梧桐雨中的李隆基是个让人同情的痴情而无可奈何的君王,惊鸿记中的他却是个让人厌恶的只知享乐、好色的败国者,相比而言可以说是一对对立的形象。一个让人同情,一个让人厌恶。(2)杨玉环的形象比较梧桐雨和惊鸿记都兼采正史与传说,一方面使杨玉环的形象更加复杂,另一方面在对李玉环形象定位上,不像长恨歌和长生殿那样将其美化为纯情者,而是把她作为一个听人摆布的弱者形象来描写。但梧桐雨中的杨玉环却是个无法让人喜爱的脚踏两船者,对感情不专一,虽无心干预政治,但因她的一个无心之举不但使安禄山逃过了张九龄和杨国忠等人要求正法的命运,还被李隆基重用,成为后来安史之乱的发起者。与其不同的惊鸿记中的杨玉环是个相夫教子、守妇道的女子,虽然不能说是对感情专一,但她却做到了对自己老公感情专一这一点。在政治上,她只是一个被人利用的棋子,没有自己的主见,一切都听由引进她进宫的杨国忠和汉王的安排。作为两部作品的杨玉环的相同点就是不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受人摆布。在梧桐雨中杨玉环是被作为男权社会下的附属品而存在,受命运的摆布。她原本是寿王之妻,就因为李隆基看上了她的嫦娥之貌,被迫出家为道姑,然后被李隆基纳为贵妃。虽然从社会地位上看,她的地位上升了,但作为一个年青貌美的女子来说,这是一种灾难。从老公的身边到公公的身边,这在道德、伦理上是不被认可,遭人指责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她,当然也不会连这点廉耻之心都没有,但她没得选择,就连寿王也没得选择,只能默许这样的事发生。再者她与李隆基的年龄相差悬殊,若没有恋父情节,是绝对接受不了这样的人做自己的丈夫的。但这也不是她能拒绝李隆基命令的理由。从这我们可看到她就是一个受人摆布,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弱女子。惊鸿记中杨玉环进宫就是一个阴谋,她是汉王等人陷害梅妃的棋子。第9出杨妃入宫,杨妃最初以“有污清史”为由拒绝李隆基,但君命难违,无奈之中流露出内心的哀怨忧愁【前腔】贴君王垂盼,奉搏前,妾自周张。那壁厢,败柳残花;那壁厢,难推怎向。我真成薄命,似落叶随波飘荡。到此还休快。只怨高唐,楚云遮隔两鸳鸯。由此可知,她并不想成为杨贵妃,只是强权在前,不得不低头,而她与梧桐雨的杨玉环不同,就在与她们在面前无法改变的入宫生活的方式上。在梧桐雨中,杨玉环无奈地选择了用背叛来填补心中的那份感情缺陷。初次见到安禄山时,她就被他的幽默和机灵给征服,故在张九龄要求将他处死时,她用一句“陛下,这人又矮矬,又会舞回旋,留着解闷倒好”,1保下了他的性命,并使他得到了李隆基的重用。安禄山也是个擅于奉承的人,使李隆基对他也是喜爱有佳。正是因为李对他们的喜爱,才让他们有了义母义子之名,多了见面的机会,两人感情甚笃。就在七夕之时,她心里想的人也是安禄山而非李隆基。而惊鸿记中的杨玉环却是在与梅妃争宠的过程中,日渐喜欢上李隆基,最后为保他的安全而牺牲。得道成仙后,也未曾放下她对李的感情。她就是这样一个遵守妇道,好好爱自己丈夫的女人。作品在第6出寿邸恩情中就用她自己之口叙述了入寿邸以后,寿王教她歌舞,她又因寿王爱禅而道装雅素以娱其意的夫唱妇随的恩爱生活。入宫跟了李隆基后,她也尽量地去配合李隆基的喜好。李本来就是一个好色、沉迷酒色之人,故在他与杨玉环相处的时间里,他过的多是荒淫的生活。可见无论是寿王还是明皇,只要是她的丈夫,她就用心地去爱,做到夫唱妇随。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的就是,在梧桐雨的七夕之盟中,杨玉环并未对李作出什么承诺,而在惊鸿记中她也对天盟誓【前腔】薄幸薄幸长门事,买赋买赋临邛子。冰壶到底不蒙瑙,谁似君王意。妾想那个牛郎织女,当时若没有那乌鹊帮衬呵,嫦娥孤另,瑶台自依,襄王朝暮,巫山路迷,芳心各付阆风去。对生云妾得事陛下,就如织女遇牛郎。只恐无福能消,有心莫报,寿夭难料,悲乐互生。待妾祈祷苍宵,誓酬圣眷独向天拜科,唱星为聘,月作媒。天呵,我杨玉环不愿为后妃,只愿做一个江村之妇,得风流的李三郎世世为夫。莫似天河织女隔年期。和第17出洗儿赐钱中杨玉环劝说安禄山“务要学做好人,尽忠报国”,并与安禄山“同向天地,祝延圣寿,拜谢皇恩”。由这可以看出她并不是个贪图享乐和权位之人,只是希望能有个美满的家庭,夫唱妇随,相夫教子。另外在马嵬兵变时,在面临死亡之时,在梧桐雨中杨玉环试图以情打动李隆基让其庇护她,在生命终将不保之时,她埋怨帝王“好下的也”。但是,在惊鸿记中她主动请死“陛下须远计宗社,何恋一妃妾诚负国,死无所1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臧懋循元曲选(第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45恨”。在临死之前还“谢君王恩谊长,向与奴紫磨金,钗合上”,并相约“若心似金坚,管取地府天堂,与你盈盈相向”。最后又嘱咐高力士“我别伊顷刻归天上,你为我坚心奉圣皇”。从而彻底地将她与梧桐雨中的她区分开来。两部作品中,一个是值得人们赞颂的有情有义的痴情种,一个是让人心怜的出墙红杏,将同名同姓的杨玉环变成了两个不同的人。四、不同的主题思想和戏剧冲突(一)梧桐雨的人世沧桑主题与戏剧冲突对于梧桐雨的主题思想,历来研究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它与白居易的长恨歌一样,是在歌颂唐明皇、杨贵妃生死不渝的爱情;有的认为作者是借以批评和讽喻唐明皇的政治得失;也有的认为该剧主题思想在歌颂与批判中显得矛盾和混乱。而本人比较认同的是杨静在其论文中提到的将作品作于乱世的背景考虑进去,考虑作者的身世之感与作品的主题之间的关系,得出作品主题与作者的身世之感交织在一起,表达出一种乱世中的人世苍凉的命运悲叹之感。梧桐雨中的戏剧冲突从戏剧的内容角度来划分,可从这两条线索来看一是由安安禄山、李李隆基权力之争引发的政治冲突,这一冲突成为情节发展的主动力,构成情节发展的主线另一个是存在于安安禄山、李李隆基、杨杨玉环之间的情爱冲突,这一冲突是情节发展的助动力,构成情节发展的副线。这两条线在作品中交织并行,而隐藏于这两条线内部的则是个体和命运的冲突1。作者对政治冲突的描写是较少的,只是在一些很简单的剧情交待和对话中体现,且政治冲突在作品中只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而对爱情冲突描写的相对而言要多一些,一开始就写了杨妃与安禄山的情爱,后来又有李杨在长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局代表演讲稿5篇
- 给生病学生捐款的倡议书
- 图书漂流活动方案15篇
- 德智体美劳自我总结(5篇)
- 21.1 二次根式 同步练习
- 浙江省浙里特色联盟期中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无答案)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 浙江地区高考语文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语言文字应用
- 房地产租赁中介合同
- 2024年工地门窗安装合同
- 建筑保温材料生产加工项目建设方案
- 浙教版劳动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外科学总论-肿瘤课件
- 最全全国各省市县名称
-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2019)必修 第三册Unit 7 Art Lesson 1 Masterpieces名师教学设计
- 液化石油气供应工程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
- 《复旦大学》课件
- 2024年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全麻术后病人的护理查房
- 数字化供电所技术方案
- 安全运维服务保障方案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