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100吨精制有机稻米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日产100吨精制有机稻米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日产100吨精制有机稻米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日产100吨精制有机稻米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日产100吨精制有机稻米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一、项目提要1二、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5三、综合评价及论证结论6四、存在问题与建议7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8一、项目建设背景8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10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12第三章建设条件14一、项目区概况14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7三、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21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22一、建设单位概况22二、研发能力23三、企业财务状况23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4一、市场分析24二、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32三、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33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33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35一、建设任务和规模35二、项目规划及布局35三、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36四、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57五、项目施工进度安排58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0一、投资估算依据60二、项目投资估算61三、资金来源与筹措62四、资金使用与管理63第八章财务评价64一、财务评价依据64二、年销售收入和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64三、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65四、财务效益分析67五、不确定性分析69六、财务评价结论70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73一、环境影响73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73三、环保部门意见74第十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75一、农业产业化经营75二、农民增收76三、其它社会影响76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77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77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78三、经营管理措施78四、技术培训79五、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79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80一、可行性研究结论80二、问题与建议80附录82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公司有机稻米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2建设性质改扩建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项目建设单位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兼总经理所有制形式有限责任公司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建设地点省县南城开发区建设规模日产100吨精制小包装有机营养米及副产品综合利用建设期限1年建设内容1新增建设用地10亩,改扩建日产100吨精制小包装有机营养米车间;2新建小包装车间;3建标准仓库三栋;4设备采购,包括生产加工设备、全自动灌装设备、烘干设备、电力设备等;5增加运输车辆,全密封15吨运输车4辆;6厂区绿化、辅助建设、地面;7建烘干车间;8粮源基地改、扩建9建设稻壳发电中心。5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申报单位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法人代表陈雄主任6可行研究编制单位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等级甲级7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由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构成,总投资为35018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89353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60833万元。8资金筹措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企业自筹资金、三个方面,筹措方案为申请财政投资参股经营资金15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000万元,地方配套500万元。企业资本金投入200186万元,由省粮油集团公司和武汉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有机营养米加工车间T/D150稻谷包装车间T/D100有机营养米稻谷烘干处理中心T/D300稻谷1生产规模稻壳发电中心KW400部分发电部分作饲料有机营养米T/A250005KG10KG15KG装碎米T/A2000异色米T/A7502产品方案米糠T/A3000米糠与大糠混合物有机营养米加工车间和包装车间D/A250粮食烘干处理中心D/A90收购期稻壳发电中心D/A2503工作制度上述生产线H/D244主原料稻谷T/A37500总用地面积M24296建筑占地面积M26573道路及其他面积M22000建筑密度3944815建筑指标绿化率35186投总资金量350186建设投资万元189353资指标流动资金万元160833年销售收入万元871050正常年年总成本万元770063正常年年利润总额万元75942年平均7产值利润指标年上缴所得税万元26875正常年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2673所得税前项目财务净现值万元281372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年520所得税前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1865所得税后项目财务净现值万元140487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年648所得税后8投资效益指标投资利润率2169平均值项目达到年产25万吨小包装有机营养米,年销售收入871050万元,总成本770063万元,年均利润总额75942万元,投资利润率2169,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2673,财务净现值281372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520年(税前)。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的幅射区域遍及全县及周边6县市区,可带动周边10万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质粮生产,幅射带动优质粮生产规模达到50万亩以上。二、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有机稻米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建议书;2公司2006年有机稻米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的报告。3县财政局关于公司有机稻米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的请示(浠财农发字20062号);4可行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5有关规范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878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349199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199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建筑厂房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条文说明)GB500331991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199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6483生产设备卫生设计导则GB5083856业主提供的其它资料县南城开发区规划图;县南城开发区水文、地质、气象概况等。三、综合评价及论证结论1综合评价绿色食品是以保护生态平衡,追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按照严格标准生产加工,经认定并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三个特点。粮食产业是农业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安全,粮食产业的发展,可以直接推动饲料加工业、养殖产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本项目是以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为重点,扩大粮食加工规模,提高优质精制有机营养米市场占有份额,提高产品质量,创造品牌效应,同时利用稻壳发电,充分利用资源,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项目建设单位依托国家粮食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省粮食局武汉中粮机械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为技术支撑,项目改扩建技术有保障,项目承建单位在环保部门的指导下,重视环境保护,厂区绿化、粉尘污染技术处理均达到环保部门要求,目前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良好,项目改扩建十分必要。2论证结论本项目立项目标明确,符合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与行业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立项条件,项目建设所需的各项条件具备,投资结构合理,投资方向正确,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项目立项投资建设是可行的。四、存在问题与建议一是引进加工机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及创品牌,注意设备的先进性,技术操作规范,必须加强对生产技术工人的培训,提高技术承载能力。二是生产原料的种植收购、加工、成品质量检测体系必须配套完善,严格按照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和规范执行。三是项目建设资金不足,满足不了扩大生产规模的需求。有机大米需全程的科学管理,确保产品实现“从土地到餐桌“全部过程质量控制,从而达到安全、无污染、优质、营养在内的品质。粮源基地建设尤为重要,建议省、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批准立项投资建议,早建早受益。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1龙头企业的责任驱动缘于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将呈恢复性的增长趋势,同时,中国今年重新成为纯谷物进口国,从去年同期的净出口748万吨转为净进口73万吨,中国政府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并没有改变,已开始着眼于建立保护和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长效机制,拟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更快更好地发展。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始终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企业增利,做大做强”作为经营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一直致力于“广种植优质稻,深加工有机营养米”的项目研究,在国家的“农业综合开发参股经营”项目带动下,公司提出“有机稻米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期望为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优质粮食,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发挥粮食企业的龙头作用。2经济形式和市场需求的促动绿色食品是以保护生态平衡,追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强调以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省以水稻生产为重点,通过加强农业产前、产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构成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通过加快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大米。公司所生产的“神之乡”牌系列精制小包装大米,在消费市场中获得良好的信誉,已成功进入国内700多家大中型超市、机关团体和批发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就目前的产需情况看,中汇米业“神之乡”产品,省内求货需求都无法满足,根本谈不上向外推广和发展。不发展就意味着放弃,尽快完成“有机稻米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的实施,是关系到中汇米业能否在市场中立足的大事。3国家政策的鼓励国家“十五”发展纲要和农业部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原则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其资源、经济、市场和技术优势,依托优势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区域,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带,实现农产品加工与原料基地有机结合。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大力发展粮、棉、油料等重要农产品精深加工。国家和地方对粮食主产区的各项政策表明,只有通过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来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才能带动农民增收。中汇米业的“有机稻米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正是应“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总体项目呼之而出。“有机稻米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以各科研院最新科研成果为技术支持,以改造传统的粮食加工工艺为手段,充分选用特优良的水稻品种,生物灭虫,基地农户全部经过资深水稻专家专业培训;严格按照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标准,规范耕作,采用先进设备,精细加工,真空保鲜包装,防止二次污染。该项目的实施,将增加粮食综合效益,加粗产业链条,从而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满足市场需要。中汇()米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2004年3月31日亲自到公司调研,充分肯定了公司的发展。省政府关于省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通知中,明确提出以中汇()米业公司为主体,组建鄂东优质稻加工中心作为重点项目。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水稻是我国5个种植面积超亿亩的作物(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之一,在农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长江流域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是农业部提出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92007)的优势农产品优质水稻产业带区域。优质水稻产业是省“四优”工程之一,符合国家建设粮食主产区优势产业带的部署,符合种植结构调整要求和市场需求。中汇米业依托的粮源地区黄冈,地处“吴头楚尾”,与豫皖赣三省相连,长江黄金水道、京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纵横境内,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开放性区位优势。黄冈素有“大别山粮仓”之称,常年种植面积673万亩,2009年总产量为492亿斤优质稻种植占水稻总面积的65,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业已成为革命老区黄冈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是省粮、棉、油和水产基地之一。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稳步扩展和推进,使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经营的带动效应得到增强,现在黄冈已形成优质商品粮基地450万亩左右。中汇米业处于的黄冈县,位于黄冈区域中心位置,具备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十分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以及加工农副产品的集散,被列为全国科技兴农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示范县,是省20个粮食主产区县市之一,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389万吨,其中近年由中汇米业推广的优质稻,已成为县五大特色产品之一,水稻种植面积在50万亩以上,建设了8万亩优质商品粮基地,中汇米业提出的“农业产业化优质水稻深加工项目”在该地域的实施,有着良好的区域条件支撑,项目的成功实施,也必将更好地推动和优化、黄冈乃至周边区域的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广域范围内农民的收入。中汇米业公司目前日加工大包装米300吨,全自动小包装米100吨,公司产品在省第四届精品展示会上评为“金奖”;首家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为全国“放心米”;“神之乡”系列精制米目前已被国家绿色食品办评为“绿色食品”。公司现有10个主要品种、19个不同包装的系列产品,全部进入全国数百家大、中型超市,在武汉中百、武商专卖场“神之乡”小包装米,2008年销售量排名第二,2009年跃居第一,在“家乐福”超市,中汇米业公司成为“家乐福”在中西部地区单品量最大供应商。目前国内小包装米每年的需求规模估计在100150万吨左右,并每年按510的速度递增,其市场需求可能会达到接近200万吨/年左右。特别是该项目建成后,真正意义的有机营养大米上市市场前景看好。最关键的是,中汇人多年以来,始终以“信誉品牌、质量效益”的精神,经营自己的企业文化,培养中汇所有员工。中汇米业及其产品,拥有良好的市场评价和客户信誉度。中汇米业提出的“有机稻米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市场前景看好,对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意义重大。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对食用有机营养米的要求越来越高,且无公害绿色食品成为消费的主流。目前各大中城市包装精制有机营养米销售旺盛,供不应求,销售价格看好,目前生产线,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立项投资进行项目建设,引进日本进口加工机械设备,采用当今国内领先水平的生产技术及自动化工艺流程,达到日产量100吨,年产25万吨的包装有机营养米的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扩大产业规模,不仅满足同类产品的市场需求,而且弥补了省粮食加工业同类产品的不足,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市场占有额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有利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彻底解决了粮食大县农民种粮难、卖粮难的矛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增加财政税收,实现由粮食大县向经济强县迈进的目标。目前在东北和江苏已建有有机大米基地,在我省有机大米的生产还是空白,因此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且意义深远。本项目为有机营养米的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符合国家农副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的产业政策,以精加工、深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省农业及食品工业发展所提倡和大力支持的。本项目的实施也是落实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措施。稻谷在加工成大米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约20左右)稻壳,若处理利用不当,不仅影响稻谷资源的利用率,还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稻壳得不到利用被废弃,将严重影响环境。稻壳的热值相当于标煤的一半,可以通过气化成为稻壳煤气,进而驱动内燃机发电,也可通过将稻壳作为锅炉燃料,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稻壳所发的电完全可以满足稻谷加工和企业生活用电。本项目起点高,综合利用性强,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倍受省、市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重视。项目实施后,该企业可起到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作用,在农业产业链中起到推动与辐射的作用,可带动相关产业如食品加工、饲料工业及养殖业的发展,提高农业收入,将对及周边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加工水平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第三章建设条件一、项目区概况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项目建设单位中汇米业公司位于黄冈县丁司当镇,厂区离京九铁路线上的火车站仅9公里,距长江水运码头18公里,距沪蓉高速公路30公里,交通便利,厂区周围环境优美洁净。2自然资源状况项目所在地黄冈市,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稻生产区。黄冈市辖、武穴、麻城、黄梅、红安等十个县市,稻谷资源极为丰富,其中项目实施地县,是全国著名的优质稻示范县,位于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低山丘陵区,西南面临长江,地跨东径1145911538,北纬30123049,处于中纬度地区,全县总面积19493平方公里。富饶美丽的大地,清新的空气永远散发着黑土地的芳香,清澈透明的长江水灌溉了万亩良田,四季分明的气候,培植出了绿色水稻。1气候资源项目实施地县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1924小时,年辐射总量1073千卡3/CM2,年平均温度169,年均降雨量13173MM,无霜期250260天;适宜种植早、中、晚三季水稻,水稻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县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拟选场地的基本气象条件如下年最高气温398年最低气温63历年平均气温167最高月平均气温29(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39(1月)历年平均降雨量1500MM无霜期253天2水资源全境有三河(河、巴河、蕲水河)、两湖(策湖、望天湖)五大水系,境内入系河流35条,三河境内流域面积16058平方公里,湖区水域面积为3435平方公里,水资源丰富。3土地资源全县版图面积19493平方公里。农用耕地4911平方公里,占252;林地6291平方公里,占2327;水域3846平方公里,占1973;城镇、公路、村庄等3953平方公里,占202;园地491平方公里,占003。全县耕地面积656万亩,其中水田498万亩,占759;旱地158万亩,占241,适宜种植水稻的面积大。4基础设施全县有白莲河东西两大干渠及五大支渠,全长186公里;塘堰9200口,中小型水库66座,排灌泵站288台8768千瓦;有效灌溉面积428万亩,有效除涝面积156万亩。全县有农业服务网站84个,农业基础良好,原粮资源丰富。3社会经济状况(1)土地资源县版图面积19493平方公里。农用耕地4910平方公里,占252;林地6291平方公里,占2327;水域3846平方公里,占1973;城镇、公路、村庄等3953平方公里,占202;园地491平方公里,占003。全县耕地面积656万亩,其中水田498万亩,占759;旱地158万亩,占241。(2)人力资源县总人口1026万,其中农业人口896万,农村劳动力40万人,从事农业362万人,其中基本是文盲的113万人,占312;初小232万人,占64;高中以上的17万人,占48。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够满足项目建设对劳动力的需求。(3)产业结构县经过长期的发展,产业构成比逐步优化,农业占经济主导地位的历史得以改变,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2年的566231203发展到2008年的264428308,在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成分日益减少,民营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正成为县经济发展的主体,成为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08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469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7025。(4)经济指标2008年,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296亿元,年均递增112工农业总产值8679亿元,年均递增145;财政收入23608万元,年均递增179;农民人平纯收入2195元,年均递增1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6元,年均递增129。4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现状项目建设单位公司已成为我县粮食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前能够为县粮食生产提供良种、种植技术、原粮收购等服务,产品加工及销售过程中与省粮食局、中汇米业集团联姻,形成粮食收购、加工、销售产业体系。5项目建设地点选择项目改扩建选址在在县南城开发区,公司原厂房旁,靠近京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和长江水运码头,交通便利。并处于国家长江流域优质稻生产带,主要原材料稻谷。本项目拟用地位于县南城开发区,地势平坦。拟用地形状规则,属于工业园中的一部分。本项目拟选场地符合当地城镇规划。根据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公布的区划图,县为6度区,按7度设防。拟建场地层由更新世末至晚新世期沉积的一套冲积湖积的粘土、粉质粘地、砂砾卵石组成。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政策环境宽松加入WTO后,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农业发展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走产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发展之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大力进行农业产业化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和任务。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提出了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促进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和粮食产品转化增值,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增加出口创汇的优势产业。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优化经济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战略方针,并建立了投资项目一站式服务中心,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措施,为项目招商引资,扩大规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宽松政策环境。本项目拟选场地位于县南城开发区内,项目所在地对该项目非常重视,也有一系列优惠政策。1享受开发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2对企业税收优惠。3项目前期的手续简化,政府有关部门协助办理。4对建设过程中办理各项手续及行政性收费实行部分减免。2资源优势县是一个产粮大县,且被列为国家级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常年粮食种植面积100万亩左右,总产量4亿公斤以上。粮食主要以水稻、小麦为主,油料以油菜、花生为主。年向社会提供商品原粮2亿公斤左右。县周边地区的武穴、宿松、九江等同属水稻产区,可提供调运余粮2亿公斤左右,项目生产所需的原料资源十分充足。县作为农业大县,水稻是其主要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夏家河流域优质稻粮食基地”项目,被县委、县政府列为中汇米业公司的优质稻原粮基地,已在2009年作为国家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开始实施。同时中汇米业公司采用“订单农业”和“返租倒包”形式,在全县也建有10万亩的优质稻谷种植基地,涉及农户5万多户,到2005年为止,作为龙头企业的中汇米业公司,可使用的优质稻粮食基地面积将达到30万亩,优质稻粮食产量将达到300万担,可深加工优质米9万吨,其他副产品3万吨,在发展规划上,公司还将建立直属的副业生产基地,将深加工后产生的副产品价值充分利用起来,带动当地农业经济联动性能可全面的持久的稳定发展,真正把农民“扶”起来,让农民“富”起来,使农民能安居乐业。3市场优势县地处三省通衢的交通要塞,市场涵盖范围广,需求量大、交通便利、信息灵通。根据对市场的调查分析,国内各大、中城市超市销售的有机营养米主要是家庭型包装的精制有机营养米,很适合于中等以上收入家庭消费,在市场上销售形势好,处于求大于供状态,每吨售价在2800元以上,同时,项目建设单位还可利用与台资合股经营的有利条件,巩固和扩宽现有的出口创汇渠道,扩大对外销售产量,打入国际市场,产品市场销售畅通,前景广阔。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始终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企业增利,做大做强”作为经营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司所生产的“神之乡”牌系列精制小包装有机营养米,在消费市场中获得良好的信誉,已成功进入国内700多家大中型超市、机关团体和批发市场,产品供不应求,企业的经济基础坚实,产品销售已建立了自己的固定渠道(出口为主体),并形成了“公司基地市场”的经营运作机制,经济效益良好,为项目扩建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司现有生产线2条,系日本佐竹设备,小包装米灌装生产线2条,日加工大包装米150吨,全自动小包装米100吨,自有仓库25万吨,公司注册的“神之乡”精制小包装米2004年被评为“名牌”,并进入全国几百家大、中型超市,品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中汇米业公司已被省政府、黄冈市政府及县政府作为推进鄂东地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发展企业。4技术开发能力中汇米业公司现有管理人员5人,技术人员8人,队伍年轻精干,富有开拓精神,是一支知识化、专业化的团队,具有大专以上文凭12人,中专技术以上人员达6人,综合业务素质良好;公司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优化了公司管理模式,使企业整个管理流程始终处于规范、高效、先进的通道中。项目改扩建经省经贸委、省粮食局批准立项,以为技术依托单位,并聘请省粮食局武汉中粮机械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工业学院的专家,项目生产加工技术条件成熟,技术保障系数高。5基础设施条件(1)交通运输条件本项目拟选场地的地理位置具有交通运输的优势,地处“吴头楚尾”,与豫皖赣三省相连,长江黄金水道、京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纵横境内,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开放性区位优势,现已建成5000吨级货运码头紧靠市区、鄂黄长江大桥胜利通车,距武汉天河机场仅百十公里,便利的水、陆、空交通条件,十分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以及加工农副产品的营销集散。(2)公用设施的社会依托供水本项目生产用水少,可利用开发区管网。供电本项目新增总装机498KW,开发区内供电配套。通讯通讯线路均至拟选场地。(3)市场建设状况县地处鄂、皖、赣三省交界处,黄石长江大桥北岸,黄金水道长江穿境而过,京九铁路、合九铁路在腹地重镇孔垅镇交汇并轨,并建有客、货运输站。105国道、沪蓉高速、鄂黄高速公路在南城开发区交汇,距武汉天河机场仅百十公里,特殊的水、陆、空汇集于一体的交通枢纽,构筑了县特别的区位优势,不仅有利于项目开发的物质、科技信息的交流,更有利于项目产品的市场开发与交流。开发区已建成了11万伏输变电站,能够完全保证生产所需要的电力能源供应。三、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一是引进加工机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及创品牌,注意设备的先进性,技术操作规范,必须加强对生产技术工人的培训,提高技术承载能力。二是生产原料的种植收购、加工、成品质量检测体系必须配套完善,严格按照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和规范执行。稻种优良,以生物菌肥和农家肥为水稻提供有机源,以生物仿生仪器驱逐鼠虫为防范措施使其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生长,是有机稻谷种植关键所在。三是项目建设资金不足,满足不了扩大生产规模的需求。针对这些因素,在立项投资开发的过程中,加大资金投入规模,拓展投资渠道,进行技术改造,加强企业从业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建立公司的产品品牌,扩大品牌效应,实行滚动开发,实现综合效益目标。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建设单位概况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始终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企业增利,做大做强”作为经营出发点和落脚点,“夏家河流域优质稻粮食基地”项目,被县委、县政府列为中汇米业公司的优质稻原粮基地,已在2009年作为国家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开始实施。“优质水稻深加工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已在2005年作为国家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开始实施。同时中汇米业公司采用“订单农业”和“返租倒包”形式,在全县也建有10万亩的优质稻谷种植基地,涉及农户5万多户,到2005年为止,作为龙头企业的中汇米业公司,可使用的优质稻粮食基地面积将达到30万亩。公司所生产的“神之乡”牌系列精制小包装有机营养米,在消费市场中获得良好的信誉,已成功进入国内700多家大中型超市、机关团体和批发市场,产品供不应求,企业的经济基础坚实,产品销售已建立了自己的固定渠道(出口为主体),并形成了“公司基地市场”的经营运作机制,经济效益良好,为项目扩建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司现有生产线2条,系日本佐竹设备,小包装米灌装生产线2条,日加工大包装米300吨,全自动小包装米100吨,自有仓库25万吨,公司注册的“神之乡”精制小包装米2004年被评为“名牌”,并进入全国几百家大、中型超市,品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中汇米业公司已被省政府、黄冈市政府及县政府作为推进鄂东地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发展企业。中汇米业公司现有管理人员5人,技术人员8人,队伍年轻精干,富有开拓精神,是一支知识化、专业化的团队,具有大专以上文凭12人,中专技术以上人员达6人,综合业务素质良好;是一支较为年轻、有专业技术、业务能力强的队伍。企业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形成质量管理体系。二、研发能力扩建年产日产100吨小包装有机营养米生产线项目,技术上主要依托省粮食局和武汉中粮机械有限公司以及华中农业大学。机械设备引进、安装、调试总技术负责人由高级工程师负责,产品品牌已经国家注册的“神之乡”品牌商标,生产加工及新产品开发由负责。有机稻的种植依托技术依托中农业大学,各单位科技研发能力强,保障系数高。三、企业财务状况公司2005年末财务报表反映的数据经鄂发会计事务所评审公司2005年资产总计6753万元,资产负债率4622,低于60。银行信用等级AAA级。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一、市场分析1国内外市场的供应状况中国是世界上100多个水稻生产国的“稻米王国”,稻谷年产量约2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3,居世界首位。中国是水稻种植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品种齐全,中国稻谷的品种开发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水平,在中国有土地的地方就有稻田,水稻的种植遍布在中国每个角落,故在中国的粮食商品中,大米始终是自给自足,丰年有余。近年来,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2000年播种面积为2996万公顷,比1995年下降了25,比1990年下降了938。2000年产量为18791吨,比1995年增长14。我国有机营养米消费测呈缓慢增长趋势,2000年01市场年度(2000年9月1日至2001年8月31日,以下市场年度定义相同)大米消费量13659万吨,比1995/96市场年度增长6,五年来,年均增长117,近几年,大米市场总的来说呈供大于求的格局,优质大米市场需求量大,品种不好、加工质量差的有机营养米库存积压。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有机营养米越来越多地利用开发,成为其它食品的原料,市场也将越来越大。在2001年全国水稻种植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情况,预计2008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与2001年基本持平,播种面积为28494万公顷,总产量预计为17723万吨,其中,早稻播种面积为6167万公顷,早稻产量为33755万吨,比2000年减少10。早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一是播种面积减少,今年早稻产区减少较多的有湖南、浙江、江西、广东等省区。二是单位面积产量下降。今年早稻中优质稻面积增加较多,预计将达到400万公顷左右,占早稻播种面积60以上,比2000年度提高了9个百分点,这说明市场的需求变化影响了农民种植的选择。全球水稻种植在亚洲,中国大米的产量居首位为约2亿吨,占全球有机营养米产量的33,印度和中国一样是大米最主要的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其他主要水稻生产国依次是印尼、孟加拉、泰国和越南(详见表51)。世界及有机营养米生产国有机营养米产量统计表51国别数量(百万吨)百分比中国19533印度12922印尼508越南305孟加拉295泰国234缅甸163其他11320全球大米贸易最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速在不断增长,1994年以前,全球大米贸易量为1300万吨,1995年随着日本、韩国等有机营养米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加上印尼、菲律宾、孟加拉等国的大量进口,1995年后全球大米贸易量急骤上升到2500万吨,贸易量在一年之内增加了一倍。在此后的六年中,大米贸易一直保持在2300万吨左右,预计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市场上的有机营养米贸易量还将不断增长,带动国际有机营养米价格上升。中国稻谷由于生产成本和品种上的优势,贸易量的增长为中国稻米的发展和出口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空间,大米出口国家主要有泰国、越南、美国、巴基斯坦、缅甸、中国等(详见表52),大米进口地区主为亚洲、中东和非洲(详见表53)。2001年全球大米出口分国别统计表表52国别数量(百万吨)百分比泰国75231越南35615美国26511巴基斯坦2109中国1808印度1607埃及723缅甸663澳大利亚612其他278112001年全球大米进口分地区统计表表53地区进口数量(万吨)百分比亚洲65527非洲64427中东40317拉美24110欧洲1295独联体472北美663其他2449世界稻米消费水平和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中高收入国家对质量、高营养的有机营养米的需求正在增加,低收入国家对中低档有机营养米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收入的增长促进了有机营养米替代粗粮,使有机营养米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量也增加,同时优质稻米也将替代劣质或一般稻米,这种结构性和质量的变化因国家和地区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消费增长的趋势不会发生变化。在WTO农业协议框架下,农产品贸易列入了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管辖范围,WTO成员都要遵守市场准则,各种配额会逐步取消,因此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份额会增加,在有机营养米贸易将从目前的2300万吨的水平上升到3000万吨(在20052010年间),世界有机营养米市场价格呈上升趋势,世界有机营养米的贸易量也将会增加,因此对中国有机营养米生产和出口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国加入WTO后,根据有关协议,2008年我国的进口配额为399万吨,至2005年逐渐增加到532万吨,相当于国内产量的24左右。在过去10年大米产量明显增长的时期,产量增幅也将超过2,因此,按配额进口也会对国内大米市场产生太大的影响。此外,进口大米在国内市场也不具备价格优势。据测算,以去年10月份为例,泰国有机营养米(曼谷离岸价,含碎25)出口折合人民币为1326元/吨,考虑到运费、保险、关税、增值税、损耗和装卸费用等因素之后,泰国大米在我国市场上的价格将在1828元/吨以上,而国内大米主销省广东的广州粮油批发交易市场10月份标一晚籼米的价格为1573元/吨,比国际市场低255元/吨,明显低于进口大米价格。2001年我国大米出口目的地居前五位的国别是科特迪瓦、古巴、伊拉克、日本和利比亚。我国大米出口主要目的国与往年相比变化较大,表现在对印度尼西亚、伊朗的出口大幅减少,进口来源国与往年变化不大,主要来自泰国。大米的国际市场以米质和品质不同而存在分割不同的市场(详见表54)。表54不同米质和品种对国际市场的分割品种国际市场份额中国大米的位置中低档籼米3035主要市场东、西非洲;东南亚(印尼、菲律宾);中美洲、古巴强以陈晚籼及新产早籼价格较具竞争性,占中国大米出口数量70以上长粒优质籼米5055主要市场中东;南弱中国优质大米市场份非;新加坡;香港;欧洲;美洲额十分有限,目前尚未形成稳定的市场渠道优质粳米(包括变通粳米)1215主要市场日本;韩国;台湾;东欧;北非;中东;美洲强但主要市场如日本的大米进口还受制于美国,中国只占日本全年进口量的10,入世后,中国大米进入日本市场的潜力巨大。长粒优质籼米,市场约占5055。中国优质籼米一直处在竞争的劣势,水土、气候及品种问题使得中国长粒米无论是从粒形上(中国大米短粗)还是外观上(中国大米腹白较多,加工精度不够)都不如泰国、越南大米。而东北产的优质粳米,在品质、价格等方面在国际市场尤其是日本和韩国市场有一定的优势,今后可以重点开发东北亚市场。2产品市场前景分析根据历史的情况及市场的现状预测,2008年度我国大米消费呈小幅增长趋势,总消费量为13732万吨,比上年增长054。其中口粮消费1168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比重高达851,比上年增长033,其他消费(种子消费、饲料消费、工业消费、损耗等)为2052吨,比上年增长174。2001/02年度生产的水稻折合大米12406万吨,再加上预计当年进口60万吨,新增大米供给12466万吨,新增供给不能满足消费,缺口为1266万吨,需动用库存来弥补缺口,而2001/02年度有机营养米期库存充足,完全可以满足消费,因此我国大米仍然供大于求。从现在大米消费市场的情况看,从品质和加工精度上分类,可分为高、中、低档产品和工业用粮。目前的销售情况以中档大米需求最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长,品质好、加工精度高以及一些营养的高档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从发展的趋势看,随着我国水稻品种的改变及以技术和设备的提高,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米厂,降低相当成本,中国在有机营养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将会增强。小包装米的发展过程犹如56年前的小包装油的发展过程,当时人们由吃散装油,到一部分人接受小包装油,发展到今年几乎家家购买小包装油,散装油已彻底被逼出的城市市场。目前小包装米的消费还只是一部分消费者接受了,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追求自然、绿色、环保的观念逐步加强,小包装米发展的空间将会逐步扩大,当前国内很多大的知名厂家如金龙鱼、福临门等原先是小包装油市场上的巨头,现在也开始抢入小包装米市场,他们正是看中这块正在不断扩大的膨胀蛋糕,这些知名厂家的介入,一方面可能加剧此市场的竞争程度,但同时另一方面,众星捧月,也可能加速此市场的扩大和成熟,从而有利于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使小包装米大规模市场的形成提前到来,目前国内上包装米每年的需求规模估计在600800万吨,并每年按510的速度递增,其市场需求可能会达到1000万吨左右。同时随着国家对食品加工企业(2009年8月1号开始)实行许可证经营体制的规范和建立,小包装有机营养米市场的竞争将逐步走向规范化;大量规模小的无牌米厂必将被清出市场,从而大大净化了市场的有序竞争,使规模大、设备全、技术工艺高、有自我品牌的有机营养米厂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培育一批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大企业。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未施用任何化学物质,按传统的农业方式生产,其种子为优质米品种非转基因种子,农田施豆柏等纯有机肥。有机大米的加工、包装、贮存、运输过程为全封闭式,未受任何有害物质污染。有机大米是广大消费者首选的最佳安全、优质、营养米。此种大米全年生产量极为有限,只能满足极少部分人消费,是国际国内少有的有机型大米。目前在东北和江苏已建有有机大米基地,在我省有机大米的生产还是空白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1)产品的先进性和适应性该产品采取订单种植,生产种植技术按无公害绿色食品操作技术规范进行,达到国家特级稻谷优质米的标准。产品加工采用自动化工艺流程,产品包装实行真空自动包装,有注册商标品牌,产品经过了严格的技术检验,产品的科技含量较高,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属于领先水平,产品的销售价格合理适当,适应大众市民消费层次,其适应性强。中汇米业公司产品都以优质稻为原料,从田间收割,直接运到厂里烘干车间进行烘干,避免了稻谷的二次污染,保证了有机营养米的自然醇香,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经“碾磨、抛光、光电色选”加工出来,无任何添加剂,保证了产品无黄丁、无黑头;产品晶莹、洁白、清香可口,营养丰富,且不破其自然风味,适应消费潮流。在省第六届精品展示会上评为“金奖”,首家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为全国“放心米”,为省消费者认可的放心产品。在武汉中百、武商专卖场上,“神之乡”小包装米2009年销售量排名第二,2004年跃居第一,在家乐福卖场上,中汇公司成为其中西部地区单品最大供应商。中汇米业“神之乡”产品已形成“莲花香米”等10个不同品名、19个“525KG”不同包装的系列产品,满足了不同口味消费者的需要,同时良好畅通的销售渠道,使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得到扩展和加强,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公司将本着立足于省市场,逐步向外省推进和延伸,沿“发展、成熟、再扩展”的模式逐步扩大市场份额。(2)竞争能力及进入国内外市场前景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后,一般普通包装的精制米市场销售渐渐趋向饱和状况,挖掘粮食销售市场潜力,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的唯一出路就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推行绿色品牌战略,开发真空无菌包装精制有机营养米,按照粮食产业化经营规律,实行良种良法,精良加工,打造品牌,产品市场的竞争能力将会大有提高。目前同类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要强于一般普通型优质米,在国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本公司可利用与外资合股经营出口创汇的有利条件和已经形成的出口销售渠道,扩大产品出口规模,增加对外销售量,扩大出口创汇能力,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因此,该项目具有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优势。二、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1产品生产方案日产小包装有机营养米100吨,年生产量25万吨,按下列几种型号进行生产安排125公斤/袋型号包装年产量5000吨210公斤/袋型号包装年产量10000吨31525公斤/袋型号包装年产量10000吨碎米2000吨/年异色米750吨/年米糠3000吨/年电240万度/年2销售方案根据产品生产型号及产量规模,主要立足于国内超市销售,开拓大、中城市大型宾馆、饭店销售业务,市场销售定位占产品年产量的60,共计15万吨,计划出口40,计1万吨,产品销售达到100。三、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企业生产及产品销售按“品种优质原种化、订单种植标准化、生产加工自动化、质量检测标准化、品牌销售集团化”的思路进行生产和经营销售,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以诚信服务开拓市场,以占领国内销售市场为主体,扩大出口创汇为目标,达到生产、销售良性运作的项目目标。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产品生产规模扩大、品牌档次提高以后,要加强产品市场销售队伍和网络建设,一是增加销售队伍力量,在现有基础上,以改革的精神,广招各方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营销人才,销售队伍人员达到企业员工的30。二是建立专业销售业务网点,在现有销售网点的基础上,在深圳、上海、武汉、北京、重庆及北方城市增设专业销售网点,扩大销售渠道,要充分利用与省粮食局技术协作关系,扩大市场销售业务,建立专业批发市场,发展网上销售业务。三是不断开发对外出口业务,利用外资企业的有利条件,努力增加出口销售量。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一、建设任务和规模1建设任务1新增建设用地10亩,改扩建日产100吨精制小包装有机营养米车间;2新建小包装车间;3建标准仓库三栋;4设备采购,包括生产加工设备、全自动灌装设备、烘干设备、发电机组等;5增加运输车辆,全密封15吨运输车4辆;6厂区绿化、辅助建设、地面;7建烘干车间;8粮源基地改、扩建9建设稻壳发电中心。2建设规模精制有机营养米100T/D250天稻谷烘干300T/D90天稻壳发电400KW250天二、项目规划及布局项目规划与布局按设计标准执行,共分三大部分,一是日产100吨小包装有机营养米生产线改扩建;二是有机营养米加工附属产品稻壳发电机组;三是稻谷烘干中心设施建设(设在种植基地内)。四是种植基地改建。最终形成加工、市场销售一体化的现代龙头企业。三、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1技术的可行性和先进性作为有机营养米加工企业,其兴旺与否,消费者是否乐于接受其产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粮品种和产品质量,稻种优良,以生物菌肥和农家肥为水稻提供有机源,以生物仿生仪器驱逐鼠虫为防范措施使其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生长,是有机稻谷种植关键所在。华中农业大学试验成功的“两优287”适合地区引种、繁育、推广。同时设备性能与工艺匹配是提高加工质量的关键。要想保证产品质量,设备性能应满足两方面要求一方面是在原料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保证成品质量;另一方面是在原料条件变化时,通过调整设备工艺参数,增加适应能力保证成品质量。引进国外碾米工艺设备特点是自动化程度高、设备性能稳定、便于操作、事故率低、使用寿命长,加工精度高,特别是部分关键加工设备对有机营养米加工质量起重要作用,如未熟粒选别机、调质机、立式米机、抛光机、色选机、白米精选机等。目前,大米加工属于传统加工业,一般大米加工工艺设备均采用国内设备,工艺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但我国水稻种植分布较广,种植品种、气候、种植水平、田间管理不同,导致了水稻加工性能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匹配和选用设备时考虑了稻谷的自然指标,如杂质、水分、粒型、抗压强度、粉质粒、异品种、异色粒、爆腰粒、谷外糙米、食味等,而国内大米设备在品种杂、厚度分布不均条件易造成爆腰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