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00吨大豆蛋白纤维生产线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年产1500吨大豆蛋白纤维生产线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年产1500吨大豆蛋白纤维生产线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年产1500吨大豆蛋白纤维生产线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年产1500吨大豆蛋白纤维生产线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年产1500吨大豆蛋白纤维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要第一节项目所属领域简述大豆蛋白纤维项目工艺技术为滑县华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自选研究项目,自主研究开发。该项目获得世界发明专利金奖,中国科技进步奖,发明人李官奇先生在中国发明协会第二届“发明创业奖”颁奖大会和第一届中国发明家论坛上摘取了国家最高发明奖项“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并获“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本项目属农副产品深加工领域,项目产品应用于纺织领域。其研发目的是利用农产品大豆榨过油的豆粕通过生物化学工程技术,改变传统的加工方法,将过去只可加工成饲料、肥料或提取分离食用加工食品的原料转换成穿着用的纺织新材料,开辟了一条农副产品精细深加工的新途径。榨过油的大豆粕含蛋白质48,2吨大豆粕提取的蛋白质与聚乙烯醇高分子接枝、共混的聚合物即可纺成1吨大豆蛋白纤维。我国年产大豆1200万吨,并且可再生,原材料资源非常丰富,同时生产中排出的废渣仍可作饲料和肥料,其他残余部分也可生化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典型的生态型产业。我国的纺织材料年需求量2000吨左右,其中化学纤维占1400万吨,棉花占550万吨,羊毛占40万吨,蚕丝8万吨,羊绒1万吨,大豆纤维占有量按棉花的10计算,每年也需大豆粕110万吨(折合大豆134万吨),55吨大豆纤维可替代等量的棉花,因此又可节约550万亩种棉土地资源。因此,本成果既是一生态型的绿色环保项目,也是一个农副产品精细深加工、高附加值的集约型产业,符合国家的技术产业政策。第二节国内外相关产品、技术发展现状一、国外相关产品与技术发展现状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新型植物蛋白纤维,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国外就开始对再生蛋白纤维进行研究,至今已近一个世纪,开发研究的纤维包括1894年,在明胶液中加入甲醛进行纺丝,制得明胶纤维。1904年,TODTENHAUPT从牛乳中提炼酪素进行纺丝,制得酪素纤维。1935年,意大利科学家FERRETTI从牛乳中提炼酪素蛋白质,并进行纺丝,制得人造蛋白纤维。1936年,英国COURTAULDS公司开发了酪素纤维。1938年,英国ICI公司制造了花生蛋白质纤维,商品名为ARDIT,该纤维吸水率为14,断裂强度为08G/D,纤维较粗,强力低。1938年,日本油脂公司开发了以大豆为原料的纤维。1939年,CORNPRODUCTREFINING公司将从玉米中提炼的蛋白质用醇成碱溶解,纺丝制得玉米蛋白质纤维,商品名为VICRAARDILENFIBRE,该纤维比重为125,吸水率为10左右,断裂强度1215G/D,但纤维粗无实用性。40年代初,美国、英国研制了酪素纤维,商品名为ARALIC(美)、FIBRELANE英,比重19,吸水率为14,断裂强度为0810G/D,延伸度为15,耐水性差,无实用性。1945年左右,美国、日本研究了大豆蛋白质纤维,美国商品名SOYLON,吸水率为11左右,强力低,色泽黄。1948年,美国VARGINIACAROLCHENICAL公司开发了玉米蛋白纤维“VICARA”。194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先从豆粕中提取了大豆纤维,因达不到纺织指标的要求而中断研究。1969年,日本东洋纺公司开发出以新西兰牛奶为原料的牛奶蛋白纤维,“CHINON”,它是用牛奶酪素与丙烯腈接枝共聚而成,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的再生动物蛋白质纤维。据资料介绍,它具有天然丝般的光泽和柔软手感,有较好的吸湿性能,穿着舒适等特点,但纤维本身呈现淡黄色,耐热性差,在干热120以上易泛黄,强力下降,而且,100KG牛奶只能提取约2KG蛋白质,纤维制造成本高,无法大量推广应用。1994年以来,美国杜邦公司等对玉米蛋白纤维的制造过程和纤维性能进行了研究,将玉米蛋白质溶解于溶剂进行干法纺丝;将球状的玉米蛋白质溶解于碱液(PH值为113127)中,并加入甲醛或多聚羧酸类交联剂,可以进行湿法纺丝。含有交联剂的玉米蛋白纤维具有耐酸,耐碱、耐溶剂性和防老化性能,且不蛀不霉,它具有棉的舒适性,羊毛的保暖性和蚕丝的手感等特性。到目前为止,国外有将大豆蛋白用戊二醛作交联剂制成大豆蛋白生物可降解性高聚物,用于塑料,黏合剂、薄膜、包装材料、增强材料等应用领域,但是,国外尚无用于纺织的大豆蛋白纤维的研制和开发工作的报道。二、国内相关产品与技术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在开发研制环保纤维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像天然彩色棉纤维,麻类纤维,甲壳素纤维、TENCELL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等。我国是化纤生产大国,2003年化纤总产量达到1181万吨,化纤行业已经提前三年完成“十五”规划产能指标,目前我国化纤行业产能约占世界化纤产能的1/3,但新技术、新品种开发能力差,应用开拓难,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慢,替代进口高档面料所需的各类多功能、高性能、差别化功能性纤维产品水平低、性能差、化纤纺织一体化开发能力弱,多数企业尚未建立一条龙新产品开发体系,市场开拓难,特别是高新科技纤维发展迟缓,与国际差距越拉越大。发展高性能差别化纤维,大力发展以生产开发高仿真、高档面料所急需的各类高性能差别化纤维,是“十五”后两年的发展重点。我国差别化纤维虽然已有一定基础,但多为功能单一的第一代、第二代水平,而在多功能混纤复合技术品种差距明显,这也正是开发各类高性能差别化纤维及高档纺织品的薄弱环节。发展功能型纤维,研制开发各类高水平的功能性纤维、绿色生态可降解纤维及制品,以推进家纺、产业等领域的市场,这是“十五”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化纤绝大多数为常规产品,差别化纤维只有20左右,国外差别化率已达60以上,我国生产高档服装面料用差别化纤维主要依靠进口解决,我国每年的化纤进口量都在100万吨以上。我国洗净毛产量每年只有12万吨左右,而我国毛纺企业每年需要30万吨以上,因此,每年需要进口羊毛20万吨左右。全世界每年的羊绒产量约一万吨,我国的羊绒产量约占80,而产出羊绒的山羊,对植被和草场破坏极大,对草原植被的毁坏相当于绵羊的20倍,有人说,穿上羊绒衫,引来沙尘暴,海内外许多环保专家呼吁限制羊绒生产,因此,羊绒产量不可能再增加。中国已加入WTO,纺织行业将面临全球化的高新技术革命对传统产业的挑战,国外新研制的纺织品可以同步进入中国市场,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竞争的法则正在发生变化,国内纺织行业正抓紧以提高纺织面料的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行业发展的重点从数量效益型转到质量效益型,从劳动密集型转到资本、技术密集型,切实提高纺织行业的整体素质,这无疑也给产品结构的调整带来从未有过的良好的机遇,所以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为主导,搞好产品结构调整,增强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大豆蛋白纤维可称为二十一世纪的健康舒适型纤维,为农副产品深加工产品附加值高、应用范围广,具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诸多优点,由于大豆蛋白纤维本身具有蛋白质类纤维的属性,与人体肌肤有良好的亲和性;纤维初始模量低、造成它压感舒适性、接触舒适性很强,因此具有羊绒般的手感;真丝般的光泽,大豆纤维结构呈现不规则哑铃型、纤维本身的反光特性使之产生光泽;棉的吸湿、化纤的快干性,由于纤维的沟槽和微孔使其具有导湿快干的特性,且可与蚕丝、羊毛、羊绒、棉、粘胶、天丝、改性涤纶、锦纶混纺或交织,显现它优良的服用性能。大豆蛋白纤维本身含有异黄酮等杀菌成分,因此它具有抑菌、消炎、保健皮肤的功效。经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检验,大豆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有抑菌作用,完全符合当代人们追求绿色、环保、健康、自然的消费潮流。据报道,大豆蛋白纤维还具有发射远红外线的功能,含有负氧离子,较其它具有抗菌保健功能的纤维有柔软、穿着舒适、水洗后不变硬的特点,加入银离子、陶磁粉的纳米纤维,虽然有抗菌功能,但洗后变硬,手感不舒适。大豆纤维比牛奶纤维经济(一吨牛奶只能提取25公斤牛奶纤维,而一吨豆饼可提取400公斤左右的大豆纤维)。比羊绒在性能上价格上有优势(羊绒售价一吨5060万元,大豆纤维一吨445万元),大豆纤维在国外受到许多人喜爱。如在韩国,中上流社会阶层对大豆纤维服装尤为喜欢,形成一个所谓的“健康族”消费群体。作为大豆纤维在韩国销售总代理的韩国MEEDOO株式会社社长金汎寿对记者说,大豆纤维在韩国受到崇尚绿色、环保、健康人士的喜爱。韩国KBS电视台专门对医类研究院大豆纤维实验检测的情况做了专题报道。去年韩国几大权威媒体开展“2003年最受消费者喜爱产品”的调查,大豆纤维获得最高人气奖和最受喜欢的十大类消费产品称号。韩国总统卢武炫曾对大豆纤维给予很高的评价。美国、西欧等国已经开始从我国购买大豆纤维。近年来,我国在开发研制环保纤维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像天然彩色棉纤维,麻类纤维,甲壳素纤维、TENCELL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等。我国是化纤生产大国,2003年化纤总产量达到1181万吨,化纤行业已经提前三年完成“十五”规划产能指标,目前我国化纤行业产能约占世界化纤产能的1/3,但新技术、新品种开发能力差,应用开拓难,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慢,替代进口高档面料所需的各类多功能、高性能、差别化功能性纤维产品水平低、性能差、化纤纺织一体化开发能力弱,多数企业尚未建立一条龙新产品开发体系,市场开拓难,特别是高新科技纤维发展迟缓,与国际差距越拉越大。发展高性能差别化纤维,大力发展以生产开发高仿真、高档面料所急需的各类高性能差别化纤维,是“十五”后两年的发展重点。我国差别化纤维虽然已有一定基础,但多为功能单一的第一代、第二代水平,而在多功能混纤复合技术品种差距明显,这也正是开发各类高性能差别化纤维及高档纺织品的薄弱环节。发展功能型纤维,研制开发各类高水平的功能性纤维、绿色生态可降解纤维及制品,以推进家纺、产业等领域的市场,这是“十五”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化纤绝大多数为常规产品,差别化纤维只有20左右,国外差别化率已达60以上,我国生产高档服装面料用差别化纤维主要依靠进口解决,我国每年的化纤进口量都在100万吨以上。我国洗净毛产量每年只有12万吨左右,而我国毛纺企业每年需要30万吨以上,因此,每年需要进口羊毛20万吨左右。全世界每年的羊绒产量约一万吨,我国的羊绒产量约占80,而产出羊绒的山羊,对植被和草场破坏极大,对草原植被的毁坏相当于绵羊的20倍,有人说,穿上羊绒衫,引来沙尘暴,海内外许多环保专家呼吁限制羊绒生产,因此,羊绒产量不可能再增加。中国已加入WTO,纺织行业将面临全球化的高新技术革命对传统产业的挑战,国外新研制的纺织品可以同步进入中国市场,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竞争的法则正在发生变化,国内纺织行业正抓紧以提高纺织面料的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行业发展的重点从数量效益型转到质量效益型,从劳动密集型转到资本、技术密集型,切实提高纺织行业的整体素质,这无疑也给产品结构的调整带来从未有过的良好的机遇,所以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为主导,搞好产品结构调整,增强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大豆蛋白纤维可称为二十一世纪的健康舒适型纤维,为农副产品深加工产品附加值高、应用范围广,具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诸多优点,由于大豆蛋白纤维本身具有蛋白质类纤维的属性,与人体肌肤有良好的亲和性;纤维初始模量低、造成它压感舒适性、接触舒适性很强,因此具有羊绒般的手感;真丝般的光泽,大豆纤维结构呈现不规则哑铃型、纤维本身的反光特性使之产生光泽;棉的吸湿、化纤的快干性,由于纤维的沟槽和微孔使其具有导湿快干的特性,且可与蚕丝、羊毛、羊绒、棉、粘胶、天丝、改性涤纶、锦纶混纺或交织,显现它优良的服用性能。大豆蛋白纤维本身含有异黄酮等杀菌成分,因此它具有抑菌、消炎、保健皮肤的功效。经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检验,大豆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有抑菌作用,完全符合当代人们追求绿色、环保、健康、自然的消费潮流。据报道,大豆蛋白纤维还具有发射远红外线的功能,含有负氧离子,较其它具有抗菌保健功能的纤维有柔软、穿着舒适、水洗后不变硬的特点,加入银离子、陶磁粉的纳米纤维,虽然有抗菌功能,但洗后变硬,手感不舒适。大豆纤维比牛奶纤维经济(一吨牛奶只能提取25公斤牛奶纤维,而一吨豆饼可提取400公斤左右的大豆纤维)。比羊绒在性能上价格上有优势(羊绒售价一吨5060万元,大豆纤维一吨445万元),大豆纤维在国外受到许多人喜爱。如在韩国,中上流社会阶层对大豆纤维服装尤为喜欢,形成一个所谓的“健康族”消费群体。作为大豆纤维在韩国销售总代理的韩国MEEDOO株式会社社长金汎寿对记者说,大豆纤维在韩国受到崇尚绿色、环保、健康人士的喜爱。韩国KBS电视台专门对医类研究院大豆纤维实验检测的情况做了专题报道。去年韩国几大权威媒体开展“2003年最受消费者喜爱产品”的调查,大豆纤维获得最高人气奖和最受喜欢的十大类消费产品称号。韩国总统卢武炫曾对大豆纤维给予很高的评价。美国、西欧等国已经开始从我国购买大豆纤维。三、项目实现的目标大豆蛋白纤维是我公司的专利产品,2003年12月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中国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金奖。其发展方向就是要加快研究开发科技含量高的多功能大豆纤维产品,用于替代进口高档面料需要的各类多功能、高性能、差别化功能纤维。我国是纺织原材料需求大国,每年约需纺织纤维材料2000万吨左右,其中化纤1400万吨,棉花550万吨,羊毛30万吨,蚕丝15万吨,羊绒1万吨,其它4万吨。目前我国化纤行业产能约占世界化纤产能的1/3,但新技术、新品种开发能力差,特别是植物蛋白纤维应用开拓难,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慢,替代进口高档面料所需的各类多功能、高性能、差别化功能性纤维产品水平低、性能差、化纤纺织一体化开发能力弱,多数企业尚未建立一条龙新产品开发体系,市场开拓难,特别是高新科技纤维发展迟缓,与国际差距越拉越大。发展高性能差别化纤维,大力发展以生产开发高仿真、高档面料所急需的各类高性能差别化纤维,曾是“十五”后两年的发展重点。我国差别化纤维虽然已有一定基础,但多为功能单一的第一代、第二代水平,而在多功能混纤复合技术品种差距明显,这也正是开发各类高性能差别化纤维及高档纺织品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化纤绝大多数为常规产品,差别化纤维只有20左右,国外差别化率已达60以上,我国生产高档服装面料用差别化纤维主要依靠进口解决,我国每年的化纤进口量都在100万吨以上。所以,大豆蛋白纤维的发展方向就是瞄准国内纤维市场这一薄弱环节,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大豆纤维的多功能研发步伐,尽快大批量投放市场,以缓解多功能、高性能、差别化纤维依赖进口的情况。四、项目主要内容1、产品方案大豆蛋白纤维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可以生产长丝和短丝,也可以生产长丝束,本项目产品方案为生产大豆蛋白短纤维,其产品规格初步确定如下12DTEX76MM500吨09DTEX38MM1000吨应根据市场的不同,改变纺丝板的孔径,可以纺成不同纤度规格的丝(短纤维)。2、生产规模大豆蛋白纤维的生产工艺流程与维纶的生产工艺流程很相似,除纺丝原液制备设备外,从纺丝开始,主要工艺设备全部选用国产先进的定型设备,设备一条生产线的公称生产能力为1500吨/年以上,由于大豆蛋白纤维的生产有其特殊性,其辅助工艺设备的配置为三条生产线共用较为合理。生产规模的确定应考虑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还要考虑规模经济,更要注重经济效益,为了降低原材料及公用工程的消耗,降低成本,便于生产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确定本项目的合理规模为1500吨/年。3、基本建设内容总建筑面积16538平方米,主车间建筑面积14440平方米,生产类别为丁类,后加工工序为丙类,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主车间长约370米,宽约39米。制液车间柱网9米4米,纺丝车间柱网75米6米,在纺丝及交联工序设半地下室,深度200米和240米。楼地面为水泥砂浆抹面,局部做防腐处理,墙厚240,半地下室周围为现浇混凝土墙,地面及周围做防水处理。内外装饰为涂料。办公楼为三层,其余建筑为一层,各建筑物的风格尽量一致,并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总投资299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76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34万元,本项目完成后可形成1500吨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7266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738万元,利润总额2791万元,投资利润率93,投资利税率246,2000万贷款偿还期3年。(详见附表1)5、劳动定员本项目劳动定员120人,劳动力来源全部从农村贫困户中剩余劳动力招聘。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项目主要特点一、本项目拓宽了农业种植作物大豆榨过油后的饼粕,原来只作饲料或提取分离蛋白质用于吃上,而现在还可用于穿上的应用范围,有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榨过油的大豆粕含52的蛋白质,每吨大豆粕提取的蛋白质与聚乙烯醇接技共聚、共混可生产一吨大豆蛋白改性纤维,我国据统计年产大豆1200万吨,加上进口大豆其大豆粕资源非常丰富,又可年年再生,我国纺织原材料每年需求量2000万吨左右,其中化学纤维占1400万吨,棉花占550万吨,羊毛占40万吨,羊绒占1万吨,蚕丝占8万吨,若利用150万吨榨过油的豆粕,生产150万吨大豆纤维来代替150万吨棉花,那么按每亩地可产100公斤匹棉计算,150万吨棉花需用种棉土地1500万亩,那么150万吨大豆纤维可节约1500万亩种棉耕地资源用于种植其它农作物,该项目会发生很大的社会效益。二、大豆纤维为纺织界提供了一个高档新材料,对纺织产品的升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纺织及服装产品是出口净创汇的主要来源,但纺织纤维特别是高性能新型纺织原料自给不足,需要得到新材料支持。在此背景下李官奇先生自立了利用榨过油的豆粕提取分离蛋白质制取大豆蛋白纤维项目。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国,曾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天然纤维织物特别是天然蛋白纤维(羊毛、羊绒、蚕丝等)纺织品重新受到人们的确重视,化学纤维品种开发向各种仿真(仿真丝、仿羊毛、仿棉、仿麻等)方向发展,利用可再生资源(大豆、天然蛋白物质)制造具有天然纤维优越性能的新型纤维引起各国纺织界的极大关注。到目前为止,国外有将大豆蛋白质用戊二醛作交联剂成大豆蛋白生物可降解性高聚物,用于塑料、粘合剂、薄膜、包装材料、增强材料等应用领域,但是,国内外尚无用于纺织的大豆蛋白纤维研制和开发工作的报导。1938年,日本油脂公司开发了以大豆为原料的纤维,但无应用价值。1945年,美国、日本研究了大豆蛋白纤维,美国商品名SOYCON,吸水率11、色泽黄、强力低,无法推广应用。194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先从豆粕中提取了大豆纤维,因达不到纺织指标的要求而中断。1969年,日本研究成功了牛奶蛋白纤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但耐热性差,遇热则强力下降,同时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仅2,纤维成本太高,无法大量推广应用。另外,还有一些国家研究玉米、花生、明胶、酪素等纤维,但由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无法大量推广应用。大豆蛋白纤维可称为二十一世纪的健康舒适型纤维,具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诸多优点,由于大豆蛋白纤维本身具有蛋白质类纤维的属性,与人体肌肤有良好的亲和性;纤维初始模量低、造成它压感舒适性、接触舒适性很强,因此具有羊绒般的手感;真丝般的光泽,大豆纤维结构呈现不规则哑铃型、纤维本身的反光特性使之产生光泽;棉的吸湿、化纤的快干性,由于纤维的沟槽和微孔使其具有导湿快干的特性,且可与蚕丝、羊毛、羊绒、棉、粘胶、天丝、改性涤纶、锦纶混纺或交织,显现它优良的服用性能。大豆蛋白纤维本身含有异黄酮等杀菌成分,因此它具有抑菌、消炎、保健皮肤的功效。经上海预防医学研究院检验,大豆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有抑菌作用,完全符合当代人们追求绿色、环保、健康、自然的消费潮流。三、大豆蛋白纤维综合了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的诸多优点,有着对化学纤维的替代和补充作用。从20世纪末开始,世界范围内化学纤维供应受到石油资源的影响,正在进行全面的调整和重组,增长势头趋缓。且石油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若干年后,世界纤维供应结构必定要进行新的更大的调整。寻找和开发新的纤维资源已是迫在眉睫。到目前为止,国外有将大豆蛋白质用戊二醛作交联剂成大豆蛋白生物可降解性高聚物,用于塑料、粘合剂、薄膜、包装材料、增强材料等应用领域,但是,国内外尚无用于纺织的大豆蛋白纤维研制和开发工作的报导。另外,还有一些国家研究玉米、花生、明胶、酪素等纤维,但由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无法大量推广应用。大豆蛋白纤维的开发成功和进入工业化规模生产可称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纺织领域的一个重大事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第二节对纺织行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性一、对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国家纺织工业局拟定的纺织工业三年技术进步的实施意见及我国纺织工业跨世纪发展基本目标中都提出了技术改造以质量、品种、效益为中心,围绕替代进口扩大出口,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档次,提高生产专业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等各项要求。近期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委将绿色生态可降解纤维(PLA、LYOCELL等)的生产列入了最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之中,给于鼓励支持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近期在江苏常熟市考察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情况时,对大豆蛋白纤维技术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他说“大豆蛋白纤维很有前景,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中国工程院院士季国标认为,大豆蛋白纤维的研制成功是一个突破,符合我国纤维发展方向。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对于大豆纤维的前景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大豆纤维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纤维,是生产各种高档纺织品的理想材料,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产品大豆纤维生产工艺技术属于高技术范围,科技含量高,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经2004年以来的市场开发证明,经济效益明显,社会、环境效益符合发展要求,技术成熟,正处于成长期,有较强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潜力。有关专家评价大豆纤维“为一种新型纺织原料,为整个纺织工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创新机遇,对纺织产品升级换代、开发新产品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二、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近期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委将绿色生态可降解纤维(PLA、LYOCELL等)的生产列入了最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之中,给于鼓励支持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近期在江苏常熟市考察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情况时,对大豆蛋白纤维技术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他说“大豆蛋白纤维很有前景,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中国工程院院士季国标认为,大豆蛋白纤维的研制成功是一个突破,符合我国纤维发展方向。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对于大豆纤维的前景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大豆纤维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纤维,是生产各种高档纺织品的理想材料,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有关专家则认为,这种比真丝便宜得多的新型纤维,可部分替代羊绒和真丝,不仅能大幅度提高大豆的利用价值,而且可减轻羊绒生产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羊绒一万吨,其中中国占八成。但生产山羊绒的山羊吃草刨根,对草原植被的毁坏相当于绵羊的20倍,因此,海内外许多专家呼吁限制羊绒的生产。本项目系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健康舒适型纤维,产品品质优良,技术含量高,该纤维属植物再生性纤维,不会对资源造成掠夺性开发,废弃物可生化降解,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这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三、对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影响大豆蛋白纤维不仅可以进行纯纺,开发纯大豆蛋白纤维织物,而且还可以与丝、棉、毛、麻、羊绒和其它化学纤维进行混纺,开发生产风格各异的高档织物。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因此具有良好的接触舒适性滑糯、柔软以及优异的热湿舒适性,具有滋润和保健皮肤的功能,尤其适宜开发各类穿着的针织内衣,符合现代面料对健康、舒适的要求。第三章项目实施方案第一节项目实施内容一、研究内容1、研究出了植物球型蛋白质改变它的空间结构变为稳定的线型体温度控制点和相关的解链剂及解链方法。2、研究出了大豆蛋白纤维能把阳光照射的紫外线波998,吸收到大豆纤维内,并使之转换成热能量再激发大豆纤维中蛋白质的类酶蛋白产生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波,使人体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人体皮肤毛细血管的微循环的一种生物试剂,使大豆纤维成为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性新型纤维。二、建设内容1、主要实施方案(1)总平面布置总图布置按功能布置分为四个区,北面为厂前区,由厂区花园和办公楼及大门组成。生产区在厂区的中心位置,由一幢生产车间组成,是厂区的主体建筑,车间内有三条生产线,包括原液制备、纺丝、后整理及后加工全部生产工序以及生产、生活辅助用房。厂区西面为动力区,由消防水池、泵房、机修车间、软水站、空压站、循环水站、锅炉房组成。污水处理站布置在厂区东南角,排气塔布置在污水处理站南面。厂区主要道路宽8米,次要道路宽4米。厂区占地面积33111平方米。厂区总建筑面积16538平方米。(2)基本建设内容建筑总建筑面积16538平方米,主车间建筑面积14440平方米,生产类别为丁类,后加工工序为丙类,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主车间长约370米,宽约39米。制液车间柱网9米4米,纺丝车间柱网75米6米,在纺丝及交联工序设半地下室,深度200米和240米。楼地面为水泥砂浆抹面,局部做防腐处理,墙厚240,半地下室周围为现浇混凝土墙,地面及周围做防水处理。内外装饰为涂料。办公楼为三层,其余建筑为一层,各建筑物的风格尽量一致,并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结构主车间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墙基为地基梁柱、楼板现浇,上部结构采用轻钢结构,屋面为彩钢板。按规范规定设置伸缩缝。锅炉房采用框排架结构,钢筋砼柱,层面为大型预应力砼槽板,工字形薄腹梁,基础为钢筋砼独立基础和条形砼墙基础,围护结构为240砖墙,附房为框架结构,钢筋砼楼板和楼层梁,基础为钢筋砼独立基础,围护结构为240砖墙,门采用木门,窗采用铝塑窗,地面为砼地面,附房楼面为水泥楼面,屋面采用水泥蛭石保温,新型防水材料为防水层,内墙面为白色内墙涂料,顶棚喷大白浆,外墙为外墙彩色涂料。办公楼为三层砖混结构,砖墙承重,楼板采用钢筋砼现浇板,基础为钢筋砼条形基础,门采用高档木门,窗采用铝合金窗,地面和楼面采用瓷砖面层,内粉饰为白色涂料,外墙为彩色面砖贴面,屋面采用水泥蛭石保温层,防水层采用新型防水材料。排气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内衬防腐材料。(3)电气该企业负荷等级属于二类。10KV高压开关室设在厂区,由当地供电局提供两路10KV电源。主车间设10/04KV变配电室,拟安装两台S9型1600KVA变压器,负责车间及厂区内用电负荷。全厂负荷用电部门设备容量KW需要系数KC计算负荷KW生产车间98008784污水处理300824机修1000660软水站300824空压站400832锅炉房500840其它300824全厂功率因数采用集中补偿方式,GGJ1型低压电容屏设在低压配电室内,经补偿使COS达到095。车间配电部分车间环境有腐蚀,成品仓库有防火要求,相应采用了防腐电线及灯具,仓库设自动消防报警系统。车间动力电源为三相380V,动力干线采用YJV型沿电缆桥架敷设,为满足工艺要求,单台电机采用集中与现场两处控制,车间动力箱采用XXL2型。接地车间采用TNS型接地方式,工作零线与保护地线分别设置。车间内设环形接地网,用电设备须可靠接地。车间照明电压为三相四线380/220V,照明箱采用XXRP型嵌墙安装,照明干线采用YJV型,沿电缆桥架敷设,照明箱引出的支线穿钢管暗敷,灯具根据不同场所分别采用不同型式。车间设事故应急照明,应急灯采用YJD42型,应急电源由灯内电池提供,保证断电后40分钟的疏散照明。防雷车间屋面设避雷网防直击雷,防雷接地与变压器接地共用。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厂区线路及路灯由车间变配电室至厂区各子项建筑物的电缆采用YJV22型埋地敷设。厂区路灯采用JTY23型高汞柱灯,路灯电缆直埋,路灯由门卫集中控制。排气塔上设红色障碍灯。主要设备表名称型号单位数量电力变压器S910/04KV1600台2低压配电屏GGD302面1低压配电屏GGD303面2低压配电屏GGD321面8低压配电屏GGD306面4低压配电屏GGD330面4低压电容屏GGJ101块1低压电容屏GGJ102块4动力配电箱XXL233块14动力配电箱XXL217块4照明配电箱XXRP2306/M块4照明配电箱XXRP2309/M块12照明配电箱XXRP5318/M块2照明配电箱XXRP4406L/M块1照明配电箱XXRP4409L/M块5高压开关柜JYN21003面2高压开关柜JYN21002面4高压开关柜JYN21020面2高压开关柜JYN21007面1高压开关柜JYN21012面1(4)给排水、供热全厂给水A概述A该工程为新建厂房,公司原有厂地,无需新征,南北长283米,东西宽为117米,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该厂给水是井水,井水进厂后进入600M3的生产、消防合用水池,然后用泵分别送至消防、绿化、生产软化站等用水。井水经过一级净水处理后达到饮用水标准,然后进软水站经氢钠离子处理后达到生产工艺软水用水指标,总硬度01毫克当量/升,总碱度07毫克当量/升,PH6575,固形物100毫克/升。混浊度2度,水温60共分7个区段,风速的单位是M/S。由联合频率表中可知当地大气稳定度为D类最高,平均全年达5876,其次是F类和E类,分别为2241和135,C、B类稳定度出现机率较小,分别占787和528;而A类只在夏季出现,且机率只有05。表53风向、风速和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STSP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A6001250091016000340000041000001140160006100230358012501710114005700000467006900800069001100000229010301600091005700230434001100460046002300000126016001940205000000000559005701710034002300000262012603770502025100911347009101370217012501140684012602740171009100460708016000800080000400000324014800910114002300000376011401030103001100040335018701830251010300110735009101030125000000000319000000000000000000000000D6000230034048006450594092520214722000000340537076605600925250153230000005705020594020504510205201400000011019401480000002300570433000000460191025101600107013708920000000000110046003400690034019400000057024003200253022802171315000000000285026301140126019409820000001105910959052314161461496100000057050206050863095934436429001101401507177012791302209080990000005705710571037703430354227300900046035402630057016001711141001100230194020600690114017107880023099104340297019403310731300100000023025502400297034306101768541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413E35CM,对噪声的削减量约为20DBA)。5311合成方式华强油脂有限公司的生产设备基本集中在锅炉房、浸出车间、预处理车间、精炼车间和磷脂车间5个厂房内,本次评价分别将5个厂房内的生产设备进行合成,然后再以5个声源分别向厂界做衰减计算。5312公式选择公式选自工业行业环境统计手册式中LEQ等效声级,DBA;LI等间隔时间T时读取的声级值,DBA;N读取声级值的总个数。5313合成计算结果经计算,各生产车间的设备合成值见表512。表512设备合成表单位DBA序号车间名称设备台数合成值说明1锅炉房77972浸出车间137283预处理车间56854精炼油车间107405磷脂车间2660532噪声源衰减后对厂界的影响合成噪声对厂界的影响以噪声源在传播过程中的距离衰减因素为主,对于传播发散、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因素的影响未做考虑,噪声在传播过程中随距离的衰减按下公式计算1NLEQ10LG10LI/10NI1LPL合20LGR8式中LP预测点的噪声值,DBA;L合点声源合成噪声值,DBA;R衰减距离(M)。5321厂界影响值计算结果各车间的生产设备合成噪声衰减到厂界的计算结果见表513;各车间的生产设备噪声值衰减到各厂界以后,合成结果见表514。5322各预测点合成声级计算将表512所列的噪声影响合成值分别与厂东、西、南、北各界噪声现状值按下式合成LL110LG110L1L2/10式中L1、L2为两个欲合成的噪声值,DBA;L合成噪声。计算出噪声源强对各个预测点位的影响值,见表515。表513生产设备噪声对厂界的影响单位DBA车间源强预测点位衰减距离(M)影响值厂东界320218厂南界270233厂西界190264锅炉房797厂北界190264厂东界240173厂南界240173厂西界250170浸出车间728厂北界190194厂东界230137厂南界270123厂西界250130预处理车间685厂北界150174厂东界300164厂南界240183厂西界190204精炼油车间740厂北界210195厂东界30084厂南界210120厂西界190128磷脂车间660厂北界240106表514各厂界合成计算结果单位DBA地点厂东界厂南界厂西界厂北界合成值237254279248表515厂界各预测点的预测结果单位DBA厂界现状值预测结果预测点位昼夜工程设备源强衰减值昼夜厂东界473436237475438厂南界47420254472422厂西界463436279465438厂北界453426248455428注厂界现状值取三日监测的均值。由表513可以明显的看出,本项目建成投产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主要设备噪声源强经距离衰减并与厂界现状值合成后各预测点位的昼间和夜间增加值均为02DBA。说明本项目投产后,生产设备噪声对厂界声学环境基本无负面影响。54废渣综合利用评价拟对大豆油脂加工中因精炼脱色产生的500T/A废白土(含油)出售做油赋子和对锅炉燃煤产生的灰渣5735T/A出售做制砖原料,经核查认为可行。6污水治理措施的建议及技术经济论证由前述,厂方提出的二级沉淀处理产生污水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目的。根据污水中有机物较高和BOD/COD0551,可生化性较好的特点,建议采用气浮一、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沉淀工艺处理产生污水。61处理工艺及说明本处理工艺为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生物氧化新工艺。该工艺的核心部分是生物接触氧化塔,其它为配套部分。详见工艺流程图61。污水废油渣浮渣外排出售图6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图污水分别自浸出车间、精炼车间靠重力流入隔油池格栅一侧,然后从另一侧底部流入预曝调节池,隔油池主要目的是隔除浮油悬浮物,当浮油悬浮物布满水面后浮油靠人工入废油贮井内待进一步处理。污水自隔油池进入预曝调节池一端侧,自另一端侧泵入气浮池,调节池进水口与出水口形成对角线,防止形成短流。污水在调节池内进行充分调节,同时进行预曝气,该池内装有填料可提高污水与预曝调节池内生物膜接触时间,为两级生物接触氧化正常运转奠定了基础。在调节池内要测定污水含碳、氮、磷量,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确保碳氮磷10051。污水经隔油、预曝调节后泵入气浮池,进入该池前要调PH值,一般视混凝剂种类,污水性质而定。经气浮后污水泵入本设计的核心设备一级生物接触氧化塔,污水在该塔内停留4小时后进入二级生物接触氧化塔。二级生物氧化控制条件与一级生化完全相同。两级生物接触氧化设备利用附着在特制填料上的生物膜吸附污水中有机物,并在好氧条件下加速微生集水井隔油预曝调节气浮一级接触氧化二级接触氧化阀沉淀综合利用物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进入沉淀池去除污水中废脱生物膜、悬浮物、有机物值等,及时清理沉淀固体物。上清液经分析达标后排放。62工艺主要特点此二级接触氧化处理污水工艺有两个显著特点(1)隔油、污水调节,预曝气池一体化,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相对较小。(2)生物接触氧化后二沉池沉淀污泥直接回流调节池,调节池兼有部分消化功能,二沉池基本无污泥外排。63主要设备选择本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由隔油池、调节池、气浮设备和生物接触氧化塔4部分设备(构筑物)组成。具体见表61。表61污水处理工程主要设备序号设备(构筑物)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1隔油池1、有效容积788M32、双格型式3、混凝土结构1具体尺寸由设计部门定2调节池1、有效容积252M32、地下式3、混凝土结构1具体尺寸由设计部门定3气浮设备1、JSD25型(水量25T/H)2、混凝剂可选用聚合铁等1具体尺寸由设计部门定4生物接触氧化塔1、钢结构2、保护层03M2具体尺寸由设计部门定64投资估算以日处理能力600T计,预计污水治理工程总投资约为120万元。投资估算依据从略。65污水处理费用估算651药剂采用聚合铁,用量按01计算,每吨聚合铁按500元计,则1KG/T污水500元/T10305元/T652电耗以主要用电设备用电量进行计算风机40KW污水泵375KW水泵375KW加药泵40KW气浮设备1125KW合计6275KW。以每度电060元计,则处理每吨污水需电费用627506025T/H150元/T。653处理污水所需费用处理污水所需费用为药剂、电费两项计算处理费用0515200元/T。66处理效果及达标可能性分析据该处理系统在同类污水运行的效果和监测数据分析,对COD、SS和油脂及磷酸盐的净化率可以稳定达到90,80、60和35,对于本项目污水处理效果见表62。表62本项目预计污水处理效果污染因子项目CODSS油脂磷酸盐(以P计)进水水质(MG/L)150031747127出水水质(MG/L)1506319083去除率()90806035排放标准150150201可见,经本处理系统后,污水可以实现达标排放。67污水调配由于本项目产生的工艺废水污染物浓度很高,即使有生活污水、锅炉污水及部分排放的冷却水汇入,其COD、油脂类、SS和磷酸盐(以P计)仍高达2931MG/L、97MG/L、644MG/L和252MG/L,为保证出水达标,必须实行进处理系统前的污水配制。由于COD浓度最高,又是无机氮的表征,因此以系统90的COD去除率和150MG/L的出水控制指标反推进水的COD浓度应为1500MG/L。以1500MG/L的COD浓度作为进水控制指标,计算应补加的冷却水量(冷却水COD浓度按43MG/L计)为14460433030043(17X)(X191)1500X407T/D(需冷却水总量)补充冷却水407111296(T/D)进污水处理系统的总水量为191407598(T/D)600T/D。由600T/D水量计算进水的其它污染物浓度SS为317MG/L;油脂类47MG/L;磷酸盐(以P计)127MG/L。7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71清洁生产评述从大豆出油率、物耗、能耗情况与国内同类先进厂家比较以说明本项目设计所达到的清洁生产水平,见表71。表71物耗能耗水平分析序号分析比较项目本项目予计指标国内先进指标1大豆出油率161652豆粕产率8280823溶剂油消耗132KG/T大豆06KG/T大豆4白土消耗32KG/T大豆2KG/T大豆5磷酸消耗03KG/T大豆0203KG/T大豆6工艺水耗012T/T大豆008KG/T大豆7煤耗624KG/T大豆60KG/T大豆8蒸汽耗量028T蒸汽/T大豆0305T蒸汽/T大豆9电耗18度/T大豆15度/T大豆10柴油耗量7KG/T油5KG/T油表中数据显示本项目预计大豆产油率、豆粕产率、磷酸耗量、煤汽耗量等5项指标接近或达到国内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而涉及排污的工艺水耗和溶剂油消耗尚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必要进一步挖潜革新,以降低废水和溶剂油的无组织排放量。其它指标也存在清洁生产的机会。72总量控制本项目隶属于开发区工业三废统计范畴。目前开发区尚无此项统计数据,由于本项目产生废水污染物浓度远超过排放标准能做到达标排放已属不易。因此,以达标排放作为本厂的总量控制目标是较实际的,因此,在总量控制上,以达标排放作为本厂的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锅炉废气总量控制同样按达标排放作为总量控制目标。溶剂油无组织排放量以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为控制目标。按以上总量控制计算方法,本厂废水、废气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见表72表72华强公司三废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序号控制项目单位数值1废水排放量T/A151052废水中CODT/A2253废水中SST/A2254废水中油脂T/A35废水中磷酸盐(以P计)T/A0156废气排放量M3/A421087废气中SO2T/A3788废气中烟尘T/A849溶剂油T/A180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81环保措施投资估算按环保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凡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所设的装置、设备和设施,其投资应全部计入环境保护投资;生产需要,同时又为环境保护服务的设施,其投资应按不同的比例计入环境保护投资;某些特殊环境保护设施,其投资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依据上述规定,对于与本项目有关的环保投资,估算见表8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项目的建设正在进行中,污水处理站的工艺处于可研阶段,污水处理的设备和设施尚未开始选购,因此其投资费用目前很难具体确定,故表中所列数据仅为粗略的估算值。表81环保投资估算序号污染防治措施内容及规模投资(万元)1污水处理站气浮二级生化沉淀处理污水量600T/D1202锅炉除尘器2台陶瓷多管除尘器353锅炉脱硫罐2台药剂脱硫罐含除尘器中4锅炉烟囱改造待定5循环水场凉水池1200M396大豆予处理除尘7台55型旋风除尘器427溶剂回收尾气吸收塔2台,H10M;D05M68绿化装置空地植树种草绿化系数1089合计1507本项目总投资为3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500万元。据初步估算,本项目环保投资为1507万元,占建设投资的10。82三废处理费用三废处理费是指三废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本项目的三废处理费用统计见表82。表82三废处理费用序号处理设施处理量处理费用(万元/A)单位处理费(元/T)1污水处理站15104T/A302002溶剂回收尾气吸收塔60120M3/H103锅炉烟气脱硫7104M3/H104合计5083环保设施的环境效益环保设施的环境效益体现在对产生污染物的削减上,本项目环保投资削减的污染物统计见表83。表83环保设施对污染物的削减序号环保设施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