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嘉苑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世贸嘉苑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世贸嘉苑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世贸嘉苑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世贸嘉苑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贸嘉苑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审批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1编制说明12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21工程概况22建筑设计概况23结构设计概况24专业设计概况25工程特点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31施工组织结构的建立32施工组织结构框图33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34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保障措施第四章施工部署41指导方针42组织部署43质量及工期目标431质量目标432工期目标44先进工艺及新技术措施4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51工期指标452质量指标453劳动生产率指标454安全指标455机械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46材料、机具、设备供应保证的应急措施461材料方面462机具、设备方面第五章施工协调管理51与设计院的工作协调52与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协调第六章施工准备61施工准备流程图62技术准备63现场准备64施工用水65施工用电第七章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安排71施工顺序72施工进度第八章施工现场布置81施工现场临时道路82施工用电83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84生产临时设施的布置第九章施工测量放线91测量准备92平面网的建立9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94建筑竖向控制95施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十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101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方案1011降水1012土方开挖1013地下室防水工程1014模板工程1015钢筋工程1016砼工程1017施工缝及后浇带的施工1018脚手架工程102砌体工程施工方案1021工艺流程1022施工要点与构造柱措施103屋面工程施工方案104装饰装修工程施工1041天棚抹灰施工1042内、外墙面抹灰1044外墙涂料施工1045花岗石地面施工1046防滑地砖施工1048铝合金门窗安装第十一章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及机械进场计划111主体施工阶段112装饰装修阶段第十二章劳动力的安排计划121劳动力的实施122劳动力的配置计划123劳动力组织和管理的关键环节第十三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13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132主体质量控制措施1321基础工程1322框架模板1323钢筋工程1324砼工程1325砌体工程的质量控制1326屋面工程的质量控制133装饰质量控制措施1331装饰工程的质量控制1332外墙渗水防治措施1333铝合金窗渗漏防治措施134保证质量优良的措施1341建立质量管理机构1342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检验系统1343技术保证措施1344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1345计量保证措施1346施工保证措施第十四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141安全管理的实施142结合本工程特点采取的措施143其它具体措施1431基础和主体阶段作业安全措施1432外装饰和高空作业安全措施1433现场施工用电的安全措施1434塔吊的安全措施1435其他安全措施第十五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六章确保施工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161建立完善的计划保证体系162技术工艺及措施163总承包管理的保障第十七章雨季施工和成品保护措施181雨季施工技术措施182成品保护措施附录一施工布置总平面图附录二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图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1编制说明1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我公司严格按照工程中标范围和招标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编制。在人员、机械、材料调配、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部署的原则下,由土建、安装二大专业组成。2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业主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质量的终身负责,以“科学、经济、优质、高效”为编制原则。3本施工组织设计凡未注明计量单位均为“MM”12编制依据1施工合同世贸嘉苑建设工程施工合同2施工图表11图纸名称图号出图日期建筑施工图建施0122006年7月结构施工图结施1162006年7月电气施工图2006年7月3主要法规表12类别名称编号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行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991年第15号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4主要规程、规范表13类别名称编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50326200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1341990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预拌混凝土GB14902199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0119200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国家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61199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1993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198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199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G79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G3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1996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1995普通混凝土用砂JGJ5219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JGJ531992普通混凝土拌和用水JGJ65198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及设计规程JGJ/T55200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1995混凝土冬期施工技术规程JGJ041997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JGJ224199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关于确保玻璃幕墙质量与安全的通知建设部1994776号文件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建筑机构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行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1998地方海南省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资料汇编5主要标准表15类别名称编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国家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行业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6其它表16序号名称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年第9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GB/T190012000(IS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公司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程序文件3GB/T240011996(IST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公司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程序文件4GB/T280012001OHSASI18001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和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文件5建设部建建字2000211号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GB503002001工程质量验收系列规范、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2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世贸嘉苑地理位置世贸西路建设单位海南坤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勘察单位监理单位海口辰光监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监督单位海口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施工总承包单位海南森基建设工程限公司施工外分包单位合同范围施工图中全部投资性质企业投资合同质量目标合同性质合同工期22建筑设计概况建筑物有一层地下室,地上有二十三层。地下为人防设施和车库。地上有二个独立各二十三层的点式塔楼,各塔楼底层为绿化空间。地下部分面积24224M2用地面积M2总建筑面积2427645M2地上部分面积2190548M2基地面积18182M2层数地上部分二十二层0000高程绝对标高6800M基础埋深485685M地下部分1层设计室外地坪030M檐口高度676M层高与建筑功能建筑物总高度769M轴网尺寸层数地下一层首层二至二十三层屋顶层层高M3949M46M3M3M功能人防及地下车库绿化带住宅水箱及电机房建设防火设计地下室S6抗渗混凝土结构自防水SBS防水卷材。屋面40厚C30UEA补偿性收缩砼。满铺015厚聚乙烯薄膜一层3厚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建筑防水设计卫生间、开水间防水15MM厚聚氨酯涂膜防水层。建筑人防设计本工程地下室局部按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设计。外装修浅黄色高级外墙涂料内装修入口门厅、电梯间花岗岩地面内墙面为水泥砂浆屋面刚性防水屋面。23结构设计概况本工程采用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布置外墙和楼梯间。基础为人工挖孔桩,直径为1000。工程地质情况第一层杂填土,平均厚220M第二层中砂,平均厚3016M第三层粉砂,平均厚416M第四层粉质粘土,平均厚139M第五层强风化凝灰岩,平均厚133M第六层中等风化凝灰岩,平均厚1060M本工程桩基持力层为第六层中等风化凝灰岩。地下水概况地下水埋深1217M,富水性及透水性一般。地下室结构剪力墙结构砼强度等级C40备注垫层厚度100MMC15基础承台及承台梁、板C40、S6抗渗外墙厚度350MM、300C30、C35S6抗渗内墙厚度350MM,250MM,200MM、300MMC30、C35梁板板厚200MM,300MM,基础承台梁4001000、3501000、3001400、3001300、300800C40、C30、C35、S6抗渗地上部分结构形式框架筒体结构参数砼强度等级剪力墙一二十三层厚度有300、250、200,C35、C30筒体墙300、250MMC35、C30一二十二层梁350500MM,250800MM,250400MM,350400MM,250700MM,350700MM板厚100MMC35、C30梁、板屋顶顶板C30、S6抗渗受拉钢筋的最小最小搭接长度LL及纵向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E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种类与直径C20C25C30C35C40HPB235普通钢筋36D31D27D25D23DD2544D38D34D31D29DHRB335普通钢筋D2549D42D38D34D32DD2553D46D41D37D34DHRB400RRB400普通钢筋D2558D51D45D41D38D24工程特点1结构特点本工程结构体系为剪力墙结构,建筑立面错落有致,高雅美观。由于是房地产项目,两栋塔楼须同时快速的完工,故合理组织、安排施工顺序是本工程的重点。2高标准的质量要求本工程为商品房居住工程,必须严格程序控制和过程控制,合理安排工序,力争快速、高效、优质的完成施工任务,为业主尽快创造效益。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31施工组织结构的建立我公司针对此工程严格实行“项目承包责任制”施工,由公司优秀的项目经理组建的项目经理部来负责此工程的具体施工管理。项目经理将对质量、工期、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全面负责。各施工管理职能部门在项目经理部的直接指导下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达到目标要求。32施工组织结构框图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如下页所示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33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1根据本工程各方面情况及特点,有针对性的组建项目班子,并且以无条件满足本工程需要为前题。2根据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实际,具体明确每个项目管理人员的责、权、利,使全体管理人员有条不紊、忙而有绪地开展工作,从而较大幅度提高项目经理的工作效率,有效促进管理整体实力强化,使项目经理部管理的工作效率,有效促进管理整体实力的强化,使项目经理部管理体系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分析运筹各种复杂的管理局面,做到项目整体下活一盘棋,充分发挥每个棋子的作用,并且决策有的放矢,成竹在胸,不打无把握之仗,无准备之仗。3用已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来指导、督促、规范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效率。变“人管理人”“人盯人”为“制度管理人”,做到项目管理“有章可循,执法必严、违章必纠”,这样形成军令如山,赏罚分明的先进管理模式。4把项目施工职业道德的具体含义,标准分解落实到项目每个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头上并与他们的收入挂勾,形成了自觉抵制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上的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的企业文化,施工质量做到业主与监理是否在场都一个样,让业主和用户放心享受精品工程的高品质使用价值。34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保障措施1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选派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善合作、服务好的管理人员进入项目管理班子。2建立健全项目经理、工长、内业、材料、机械、劳资等岗位责任制,由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对各专业进行考核。3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业绩评比,奖罚办法,定时组织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会议,检查工作质量。4建立工程领导小组现场办公制,每半月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重点帮助解决项目的资金、质量、进度等难题,以确保资金为前提,带动项目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5每天下午召开由项目经理主持的班后碰头会,对次日的工作进行协调安排。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及分包单位主管参加,例会重点解决质量、进度、施工技术等难点。明确各项问题的解决办法及时间,并形成会议纪要。第四章施工部署41指导方针1由公司副总经理挂帅,将本工程列为公司2006年度的重点工程。2我公司将对业主履行以科学管理创时代精品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以优质服务让顾客满意是我们庄严的承诺的质量方针。3以科学、求实、严格的施工管理,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和热忱周到的配合服务,感动上帝而赢得业主的信任。我公司全体员工深信“今天的质量和服务,就是明天的市场”。42组织部署1总承包组织施工以土建为主,水电、通风、综合布线、消防、电梯、设备安装配合施工。2整体工程分结构施工工期;设备安装和装饰施工工期;按分部控制工期,通过平衡协调和调度,确保按计划工期组织施工。3本工程工期以土建为主要进度控制,中间插入其余部分项工程,确保结构施工总进度计划。43质量及工期目标431质量目标根据业主方要求和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工程实行目标管理,本工程施工质量目标确保合格,力争海南省优质样板工程。为此,我公司各级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及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将对本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在总结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之上,继续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做到精心组织、精心施工,让业主满意。432工期目标本工程合同工期540天。为了尽早发挥业主的投资效益和我公司的社会信誉,施工工期按合同工期,以及施工方案的安排,本工程的工期定为412天。44先进工艺及新技术措施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质量、工期等方面的要求,只有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技保证,才能实现优质、快速的承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我公司将采用以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达到为业主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单位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1严格执行ISO9002标准进行管理,全方位加强管理工作,保证工程质量。2现代化管理与计算机现场配备3台计算机,使用既懂微机又懂工程的技术人员操作,完全实现工程进度微机跟踪管理,在资料管理、预决算、竣工文件等方面全面实现微机化负责各种施工技术资料的汇总、整理、立案、建档工作和各种技术数据的分析工作,做到现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4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51工期指标采用先进的网络进度计划,微机跟踪管理工程进度,从而达到各分部分项工期控制点要求,在个412日历天内完成业主要求的整个施工任务。452质量指标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施工质量进行系统控制,严格执行ISO9002标准进行管理,全方位加强管理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对暴露出的质量薄弱环节PDCA循环见下图。分部分项工程优良率必须在90以上,中间验收合格率100,并实行工程质量奖罚制度。453劳动生产率指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项目承包,层层签订承包合同,健全承包制度,以调动全体参战人员劳动积极性。454安全指标严格执行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积极做好危险区域、危险工种的安全防护工作,做到无工伤死亡事故,年度轻伤频率控制在6以下。455机械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积极做好现场机械设备的维护、维修和保养工作,保证机械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机械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利用率达到75以上。APCD工程质量控制ACDDCA总体质量控制专业质量控制PDCA循环说明P计划阶段D实施阶段C检验阶段A处理阶段46根材料、机具、设备供应保证的应急措施461材料方面1各阶段施工半月前,现场材料组,尤其是采购人员需与甲方一起落实好厂家货源,采用“货比三家”一比质、比价、比服务的原则进行运作,特别是结构所用钢材、水泥一律采用大厂材料,确保工程质量。一旦出现短缺,应立即另找第二家或第三家。2砂、石、砖等地材受季节性变化经常影响正常施工,根据市场供需变化规律,项目应在地材丰产期内根据施工需用数量,尽可能储备多一些,以便顺利渡过地材低产期。3现场材料、半成品的贮备量应比实际需用量适当多一些。462机具、设备方面1施工阶段的机具,根据所提需用量计划,再附加一定的备用量。2施工大型设备如塔吊、搅拌机等,需配备足够的易损零部件或总成件。3现场设置施工机具设备,管、用、养、修专人负责及抢修。第五章施工协调管理51与设计院的工作协调1在开工前,我们即与设计院联系,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根据设计施工图提出我们的施工实施方案。2参加施工图审查,协助业主向设计院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选型。3在施工中,及时会同业主、设计院按照总进度与整体效果要求,验收样板间,进行部位验收、中途质量验收、竣工验收等。4会同设计院、业主一起参加设备、装饰材料等的选型、选材和定货,参加新材料的定样采购。5协调各施工分包单位在施工中需与监理工程师协商解决的问题,协且设计院解决诸如因多管道并列等原因引起的标高、几何尺寸的平衡协调工作。52与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协调我公司将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及现场监理工程师代表履行他们的所有权力。1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工程的质量管理。在分包单位“自检”和总承包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予以整改。2贯彻总包单位已建立的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并据此对各分包施工单位予以检控,确保产品达到优良。,总承包方必须杜绝现场施工分包单位不服从总承包方和监理工程师监理的不正常现象。总承包对整个工程产品质量负有最终责任。3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应按规定使用前需进行物理化学试验检测的材料,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使所使用的材料、设备不给工程造成浪费。4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致的情况,遵循“先执行监理工程师时的指导后予以磋商统一”的原则,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维护好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第六章施工准备61施工准备流程图62技术准备1认真熟悉审核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项目总工组织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按图纸会审规定组织图纸预审,指定专人准备发言提纲,参加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并由项目资料员保存图纸会审记录,并传递到相关人员;2项目总工组织项目资料员和技术人员收集与工程有关的各种文件、施工验收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并编写使用的规范、标准及涉及条款明细表,经项目总工审批后,发项目有关人员,由资料员做好发放记录;3项目总工组织项目有关人员编制项目质量计划编制纲要,经项目上级总工审批后,由资料员发给有关部门、人员实施,并做好发放记录;4项目总工组织项目有关人员按照分工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实施规定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资料员发有关部门和人员实施;5项目总工按技术交底规定负责就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计划对项目管理人组建项目班子配备项目管理人员子图纸会审收集有关资料编制、审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编制、审批项目质量计划分包进场确定分包建设现场临时设施提供监视测量设备准备技术标准提供基础设施确定供方技术交底编制作业指导书现场准备结束环境控制准备采购产品员进行交底,技术员按技术交底规定就施工技术方案或作业指导书对施工班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由交底人做好交底记录。6项目总工组织填写单位工程开工报告报监理审批后,才能组织施工。7根据工程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绘出施工平面布置图和临水、临电布置图。8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划分施工流水段,并以此为依据提前做好模板设计,配备出合理的模板数量,编制劳动力、机械设备及材料需用量计划。9根据施工图提出予埋件、半成品等材料加工计划。提早落实各种材料的货源,并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确定进场日期。同时要做好各种材料进场的复试工作。10根据工程的需要培训焊工等特殊操作工人。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合格证上岗。63现场准备1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办理测量交接、临建与施工便道位置,进行测量复测,组织现场障碍物的拆迁和联系地方有关事宜;2项目材料人员进行地方材料调研;3项目技术部门和试验人员对结构施工所需材料进行取样分析,报项目总工批准,报监理确认;4材料人员按采购与顾客提供产品管理程序采购合格的临建、施工和环境设施用料,其中施工用料经监理确认后才能使用;5项目综合科按业主和地方有关部门的要求制订施工标识牌。64施工用水施工水源已接通现场,满足要求。65施工用电施工用电已接通现场,满足要求。第七章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安排71施工顺序1施工程序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循以下施工程序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先土建,后设备;先干线,后支线。定位放线降水土方开挖(含边坡支护)余土清理桩基放线人工挖孔桩二次放线地下结构主体结构屋面工程内外装修。(其中地下室外防水、回填土在主体升高过程中穿插进行)2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基础施工划分为二个施工段,以后浇带划分,左右两侧各为一施工段。主体以A、B两单位工程各作为一施工段来组织施工,两施工段同时施工,但同一楼层相同工种作业时间间隔为两天,以便施工队伍合理安排人员。现场施工顺序如下基础阶段以后浇带划分为A、B两个施工段,先施工A施工段,再施工B施工段,两施工段相同工序施工时间间隔为两天。主体阶段地下室顶板施工完后,接着施工A、B楼的地上部分。每栋楼为一施工段,各工种流水作业。安排两个木个班组、两个钢筋班组、一个砼班组。主体结构计划5天一结构层。围护、装修阶段围护结构可在主体施工至十三层时开始施工,计划三天一结构层的砌体。装修在主体全部完工验收合格后才进行。72施工进度根据工期要求,施工进度控制如下1现场准备20天。主要包括现场临设搭建,定位测量放线,主要机械进场安排,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施工计划安排,周转材料进场,围墙砌筑等。2桩基58天(包桩基检验间歇时间)各栋号施工安排如下(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均从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进场时间算起)栋号序号施工阶段开始时间完成时间阶段工期(天)AB一结构施工02462461基础部分01081082主体部分108246138二装修工程2524021501内装修252342902外装修31240290楼三屋面工程246276303水电管线的予留埋从基础施工时开始,随土建工程穿插进行。水电安装在主体结构验收后即可开始。4地下室外墙防水和土方回填随结构施工适时插入施工。5施工收尾40天。整改、验收10天。具体时间安排及穿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附图。第八章施工现场布置根据本工程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以及现场勘察资料,本着实现标准化文明施工、节约的原则,该工程施工道路、给排水、临时设施见施工布置总平面图。81施工现场临时道路根据本工程现场情况,施工入场道路从世贸西路原有大门入口进,现场道路宽45米。由于原有场地土质较硬,适合行车,故道路不做特别处理。82施工用电现场临时用电采用TNS系统三相五线制,根据施工机具设备容量计算,总用电量KVA,从建设单位的电源引入现场临时配电房中。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设计的规定,由电气工程师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进行设计。83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根据现场情况和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及整体布局,垂直机械分阶段平面布置如下基础与主体施工阶段A、B两栋楼之间安装一台QTZ60塔吊,臂长R50M,最小起重量为13T可满足现场施工条件,另外在每栋楼靠近H/A8B8轴线安装两台施工电梯。塔吊桩基础及承台设计1本塔吊桩基础及承台设计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人工挖孔桩4800MM为支承重结构,具体做法同工程桩要求,单桩承载力须达到2000KN;2基础承台设计为承台尺寸为500050001000MM;承台厚度根据塔吊型号地脚螺栓需要而配置,具体做法详见附图。21塔吊桩基础、承台计算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作为塔吊承台基础,布置如图A、塔吊的基本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60,塔吊起升高度H16000M,塔吊倾覆力矩M60000KN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塔身宽度B160M,基础以上土的厚度D000M,自重F183300KN,基础承台厚度HC100M,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基础承台宽度BC500M,桩钢筋级别II级钢,桩直径或者方桩边长080M,桩间距A340M,承台箍筋间距S20000MM,承台砼的保护层厚度5000MM。B、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和弯矩计算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83300KN,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12F1F2107160KN,塔吊的倾覆力矩M146000084000KN。C、矩形承台弯矩及单桩桩顶竖向力的计算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1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11条。其中N单桩个数,N4;F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107160KN;G桩基承台的自重G12(25BCBCHC/420BCBCD/412255005001002050050000075000KN;MX,MY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取84000KNM;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A/2170M;NI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最大压力N10716075000/484000170/4170257893KN。2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1条。其中MX1,MY1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取A/2B/2090M;N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NI1NIG/N39143KN/M2;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MX1MY123914309070457KNM。D、矩形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2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式中,L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得100;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查表得1430N/MM2;HO承台的计算高度HC500095000MM;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0000N/MM2;经过计算得S70457106/10014305000009500020011;1120011050011;S10011/20995;ASXASY70457106/09959500030000248583MM2。E、矩形承台斜截面抗剪切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8条和第5611条。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XY方向桩对矩形承台的最大剪切力,考虑对称性,记为V57893KN我们考虑承台配置箍筋的情况,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下面公式其中,O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取100;BO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BO5000MM;HO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HO950MM;计算截面的剪跨比,XAX/HO,YAY/HO,此处,AX,AY为柱边(墙边)或承台变阶处至X,Y方向计算一排桩的桩边的水平距离,得BC/2B/2BC/2A/290000MM,当3时,取3,满足0330范围;在0330范围内按插值法取值。得095;剪切系数,当0314时,012/03;当1430时,02/15,得010;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430N/MM2;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0000N/MM2;S箍筋的间距,S200MM。则,10057893579105N010300005000950653106N;经过计算承台已满足抗剪要求,只需构造配箍筋F、桩承载力验算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411条。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57893KN;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应满足下面的公式其中,O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取100;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670N/MM2;A桩的截面面积,A503105MM2。则,10057892941579105N1670503105839106N;经过计算得到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满足要求,只需构造配筋G、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223条;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57893KN;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应满足下面的公式最大压力其中R最大极限承载力;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S,P分别为桩侧阻群桩效应系数,桩端阻群桩效应系数,S,P分别为桩侧阻力分项系数,桩端阻抗力分项系数,QS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按下表取值;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按下表取值;U桩身的周长,U2513M;AP桩端面积,取AP0503M2;LI第I层土层的厚度,取值如下表;厚度及侧阻力标准值表如下序号土厚度M土侧阻力标准值KPA土端阻力标准值KPA土名称1400400075200粉土和砂土21392300315000粉砂313315000500000强风化凝灰岩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600M,所以桩端是在第3层土层。最大压力验算R2514004000096139230008606115000086/1671445000000503/167256103KN;上式计算的R的值大于最大压力57893KN,所以满足要求84生产临时设施的布置在进行生产临时设施规划时,尽量将它与生活临时设施分开设置,以免生活、生产相互干扰。临时设施按现场平面图第九章施工测量放线91测量准备所有进入现场的测量器具,均应经具有相应资质的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并有检定合格证。现场技术人员对放线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放线人员充分熟悉图纸。92平面网的建立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平面控制网应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采用主轴线控制法,测设和作好建筑位置控制桩。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控制点测定后,在围墙上的,应用红三角标记和注明轴线号;地面上的控制点用砼浇筑成3003001000MM桩,顶面复以2002004MM钢板,板面上刻十字作为桩点标志,并砌筑窨井形式加以保护。控制点保护示意图架子管刷红白油漆粗砂1剖面9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点,采用02MM级精度的水准仪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以此作为保证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1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2场区内设置2个永久性水准点,水准点距离建筑物不大于25米,距离回填土边线不小于15米。31个永久性水准点具体位置为设在世贸西路的路缘石上94建筑竖向控制1000以下施工测量1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基础施工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测量的精度。12000以下的基础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汇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超过2MM,轴线间误差不超过2MM。13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打好控制桩指导开挖。14待垫层、条基打好后,根据基础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平面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少于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15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每当剪力墙浇筑成形拆掉模板后,应在剪力墙侧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墙柱侧面抄出建筑500MM线,以供下道工序使用。16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17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层平面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差值不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的基准点。18拆模后,抄测结构500MM线,在此基础上,用钢尺向上传递。2000以上施工测量21平面控制测量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J22光学经纬仪。用经纬仪将平面控制桩轴线投测到地下室顶板上。长轴方向投测2条,短轴方向投测3条,在楼板上弹出轴线,投测点误差3MM。二层及二层以上投测时,把经纬仪安置在轴线控制桩上,后视同一轴线控制桩,用正倒镜取中的方法,将轴线投测到上层楼板边缘或柱顶。当轴线投到楼板上之后,用钢尺实量其间距作为校核,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2000。经校核合格后,方可开始该楼层的轴线测设。为保证投测质量,安置仪器严格对中、定平。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2MM。22高程传递在第一层的柱子浇筑好后,在剪力墙侧放500MM标高线,以此标高点为准,向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221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222每栋楼分别由三个标高基准点向上传递,标高允许误差2MM。223施工层抄平前,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允许误差为2MM。楼层竖向标高传递程序95施测中应注意的问题1观测时应做到前后视线等长,测水平线时,最好是用直接调整水平仪的仪器高度,使后视时的视线正对准水平线,前视时则可直接用铅笔标出视线标高的水平线。2由0000水平线向下或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测量高差时尺身应垂直和用规定的拉力,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3该工程0000以上部分施工时,首先应对0000以下部分的轴线、标高进行复线校核,如有误差则进行修正,修正后再采用直角或极坐标(圆弧形部分)法将控制轴线重新测出,以此为准来控制以上的轴线标高。4所有仪器使用时应认真检查检测日期,不得超出有效期。第十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101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方案1011降水本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桩顶标高分别为52685。根据地勘资料提供的数据,地下稳定水位在地下1217,基坑开挖45M,需采取专门降水措施。在基坑施工期间对局部边坡进行重点保护,进行边坑支护。基础施工阶段在基坑中设置足够数量的集水坑和水泵,保证基坑不积水。1结合本工程地下工程情况,经过比较,选择管井法降低地下水位。2管井在降水区内沿四周均匀布置,保证降水效果,各井独立工作,检修方便。3降水计算根据工程地质报告,场地地下水主要是孔隙潜水,故计算是时按潜水完整井计算。有关数据如下(摘自工程地质勘察报告)K渗透系数756M/D(摘自工程地质勘察报告)R影响半径671M(摘自工程地质勘察报告)H含水层平均厚度223164161217/2807,最大厚度可考虑为86R半径02980353335S水位降深桩底埋深达1314M,而含水层厚度约80795M,故可考虑水位降深86MQ总涌水量1366K2HSS/LG1R/R13667562868686/04791594M3/DQ单井降水量1911M3/DM10191M3按工程地质报告井口数Q/Q1594/1910810408为井的利用系数考虑其它不利因素及降水井对称均匀布置,按12口井布置,可满足要求根据上面计算及现场情况,沿周边布设10眼600(400钢筋笼)的降水井,12M深,间距大约20M22M布置。基坑中间布置一口观察井。共配备10台QY25型潜水泵抽水,其扬程为25M,流量15M3/H,抽水排入场外世贸西路的排水井降水井平面布置示意图4施工部署根据上面计算及现场情况,沿周边布设12眼600的降水井,12M深,间距大约20M及27M布置。配备10台QY25型潜水泵抽水,其扬程为25M,流量15M3/H,抽水排入场外世贸西路的排水井。5降水施工方法51井管滤水井管用814、6200螺旋外箍制成600钢筋笼、内环与主筋点焊而成,不准跳焊,井管外用镀锌铁丝网和尼龙网整片缠绕,中间不允许有接头,如必须接头,两网搭接长度不小于05M。外包裹紧后,距井管上下各200MM处用铁丝扎紧,中间每隔1M扎一道。52井点布置,井点沿基坑开挖坡顶四周布置,在基坑上口外05M处。53井点的成孔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法,孔口设置护筒,一侧设排泥沟和泥浆坑。孔径内径800MM。钻孔待达到设计标高后,在井管安放前,回填井底碎石垫层1M。井管安放力求垂直,井管与土壁间用1020碎石填充。安放水泵前,应按规定先清洗井孔、冲除沉渣。井口要设置遮护板,防止物体进入井管堵塞,影响降水工作。54观察井的成孔,钢筋笼制作及井点施工程序均与降水井同。仅起到观察地下水降低情况的作用,从而确定进场挖土时间和挖土速度。在基坑验收合格后,将钢筋割至垫层下,用中粗砂填死、夯实。55在基坑内沿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并基坑周边距离承台较宽敞处设置几个集水井,使基坑上地面流入基坑的水或雨水,通过排水明沟汇集于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将其排出坑外。56排水明沟宜布置在基坑边04M以外,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应不小于03M,排水明沟的度面应比基坑底面低03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以保持水流畅通。1012土方开挖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特点,基坑开挖采用大开挖方式,坡度为112。1、地下室基坑开挖基础放坡系数为112。用反铲式挖土机自东南角进行开挖,配备10辆自卸汽车进行土方运输,将杂土及多余土方运至甲方指定地点(由于场地狭窄,无法堆土,所有土方外运,等回填时再外拉回填)。由于开挖深度为45M,挖掘机可以一次开挖到基底。以A、B栋为界,先开挖A栋,后挖B栋。挖掘机沿坡道挖出其基础轮廓,然后人工清坑底和坑壁坡度,基坑挖好后。立即在坑壁垂直一侧做240MM砖墙,作为永久性保护墙和砖模,砌筑砂浆为M10,MU75红砖,墙内每三皮砖加6拉筋,墙面抹125水泥砂浆。塔吊基础随基坑一起开挖,开挖深度与基坑深度一样,尺寸为5M5M。为防止滑坡及基底受扰,基坑全部用覆盖塑料彩条布的方法进行防护,在距基坑上边缘500MM处砌300MM高240MM厚挡水砖墙,并把塑料彩条布压在墙下,在边坡上楔入直径12长600MM的钢筋,纵横间距1M,梅花型布置,在钢筋上绑扎20铁丝网,铁丝网上绑48钢管,用其压住边坡上塑料布,防止大风天气将塑料布刮起。在基坑底部边缘处设300MM排水沟,并设四个100010001000MM集水坑四个,如有雨水则顺水排水沟流至集水坑,用污水泵抽走。2、安全防护土方施工阶段沿基坑边搭设15M高安全防护栏杆,选用48钢管,钢管打入地面70CM,防护栏杆设两道横杆,栏杆上刷红白相间的油漆,满挂密目网和安全网各一层,设立安全标志,夜间施工挂警示灯,作业面处设两个碘乌灯为夜间施工提供足够的照度。在地下室基坑内用钢管各设上人爬梯二个。3、土方回填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槽内的垃圾,排干积水,晾干基底,并完成基槽内的混凝土结构、防水等隐蔽工程验收。对回填土的含水量进行试验,以便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遍数,回填的灰土应按比例拌合均匀。填土时要分层铺土,采用蛙式打夯机和木夯结合进行夯实,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纵横交叉。每层虚铺土厚度不大于250MM,每层填实后环刀取样,达到要求后再铺上一层土。二、开挖注意事项1、土方开挖应根据支护要求分部分层进行。因场地限制,不能放坡的地方应由设计院提供边坡支护方案。2、挖土过程中,适时测量基坑周边位移。根据位移结果,必要时修改施工方法。3、施工前必须查明基坑周围地下管线。1013人工挖孔桩1施工部署111施工管理目标施工部署原则项目实行目标管理,利用先进技术,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优质、高速、低耗完成本桩基工程。质量目标确保本桩基工程质量优良。工期目标确保30天人工挖孔桩全部竣工。安全生产目标杜绝重大伤亡、设备隐患、火灾事故,把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文明施工目标执行现场标准化管理,创一流文明施工现场。服务目标与各方密切配合,为土建施工创造条件,使业主满意。112施工准备熟悉图纸、会审施工图,领会施工组织设计意图。提出主要材料、施工机具规格和需用量计划,并逐步落实供货单位及进场时间。对业主提供的坐标和水准点进行复核,做好轴线控制桩位和半永久性水准点,作出放线测量报告并及时与建设方会签。搭设施工临时设施,敷设现场临时水电供应管线。确定设备设置位置,按顺序组织设备就位安装。113施工协调积极参与包括业主、监理、设计、地质、施工等各方参加的协调会议,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服从公安、城管、环卫等政府部门的安排,认真处理好与周边单位的关系,减少外来干扰,把主要精力投入施工,决不能因外界矛盾而影响施工。及时协调各班组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2施工工艺22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轴线位于,现场测放各桩位的位置,桩位确定后,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测量人员、建设单位在开挖前检验合格,钉上木桩,并以桩上的铁钉作标记,用砼固定木桩,放样完毕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222桩孔中心点的控制为防止杂物在开挖时落入孔中,便于第一节砼护壁施工,防止地表水渗入井内,开挖前应以桩中心点为中心,按相应的桩径加大40CM用砖砌一圈,宽度为120MM,高出井周围地面150200MM,同时通过桩中心引两条垂直直径线与井圈相交得四点,在这四点处设置四个钢钉,或用油漆在这四点作标记,作为控制中心点及施工中控制垂直度的依据。要求每模都进行吊中,拆模后进行复检,及时修正,做到中心偏差在10MM以内。223桩井开挖掘进土层、砂卵石采用短镐、锄头类工具挖掘,遇坚硬状障碍物或岩层时,改为风镐掘进。弃土采用吊桶装载,用人力绞架垂直提升到井口,弃土于离井口15米以外或指定地点。为了保证卵石层顺利掘进,并减少流砂现象的发生,在采用井点降水的情况下,再视具体情况在场地内布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