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肿瘤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肿瘤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_第3页
肿瘤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_第4页
肿瘤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肿瘤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女,19年2月出生,医学博士,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副研究员,副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市肿瘤医院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临床肿瘤学实验室副主任。近10年来,她不惧不畏,迎难而上,醉心于显微镜下严格、精确的实验研究,痴迷于在肿瘤微观世界里的不断探索;执着于科研根植临床、服务临床、造福患者的健康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地为肿瘤患者的健康默默耕耘着。她于XXXX年入选为市卫生局青蓝工程培养对象,XXXX年培养结束时考核优秀;XXXX年入选为市831工程培养对象;XXXX年入选为市卫生系统重点医学人才,XXXX年年度考核优秀;XXXX年入选为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同年协助学科成功申报省创新团队;XXXX年67月经省卫生厅遴选派往地区相关医院进行专科进修学习,期间进行了有效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受到受训医院好评。XXXX年底,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的主任来到了市肿瘤医院工作。在院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自2005年起,主任开始了肿瘤分子生物实验室的筹建工作。万事开头难,从各个实验间的标准配置、各类实验仪器的比较选择等,一切都没有现成的模2/7版,她多次实地考察、上搜索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和细节;一切就绪开始做预实验时,她深知医院处于发展的关键期,为了节约开支,她主动将自己的科研经费用于预实验;预实验合格后,她仍然坚持以身作则,从最基础的小事做起,每天到各个病区收集不同大小的玻璃瓶,经过严格的多道程序清洗消毒后作为试验用的试剂瓶,并严格按照流程自己配置实验试剂,这些DIY的实验必需品经过检测全部合格。在她的带动下,实验室团队都自觉地从这些最基础的小事做起。这些细节不仅养成了大家节约的好习惯,而且有效提高了整个团队的实验设计能力、控制能力和技术操作水平。同时,她深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在操作中注重培养大家严谨的工作作风,一切以数据说话,以数据为依据。要求实验的前期准备要充分、资料要尽可能详尽、实验的程序必须按规范执行、实验的条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的数据必须经过反复验证,以确保实验的质量和效果。XXXX年,在主任的带领下,肿瘤实验室被市卫生局授予“市重点医学实验室”。目前,在实验室进行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5项省厅级课题以及多项市局级课题。她带领科内成员成功引进和开发多项领先技术,如针对肿瘤早期诊断引进2套新的检测系统,肿瘤异常蛋白检测技术和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检测技术,克服了常规肿3/7瘤标志物只能检测少数几种肿瘤标志物的缺陷,大大提高了肿瘤检测的敏感度。胸苷激酶1检测被广泛应用于体检及临床中的恶性增殖病变筛查和治疗后的跟踪监测,更是为临床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和循环肿瘤DNA被誉为液体活检标本,为临床医生选药提供精确治疗分子靶点。在部分晚期肿瘤患者和不能耐受常规大剂量化疗的的患者中采用干扰肿瘤细胞葡萄糖代谢来实现靶向化疗是实验室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肿瘤中心合作又一新型转化研究项目,该方法多数患者病情得以控制,特别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生存期明显延长,有很好的临床适用价值,本项目前已顺利进行一年,收到较好效果,在肿瘤实验室创建初期,主任在提浸泡试剂瓶的水桶时,腰部受伤,但由于当时工作正忙,她压根儿没好好治疗,只是买了副腰围戴着,没想到,她这一拖就是一年多。那段时间,同事们没听见她叫一声苦、喊一声累,没有请过一天的病假,照样风风火火地查房、实验、开会、学习。只有护士长知道,一年多的时间里,她站得多,坐得少,因为疼得坐不下去;她先后买了三副腰围,因为每天都要戴,都用烂了;为了止痛,她甚至都用上了肿瘤病人用的消炎痛栓,而且是每天两粒2006年,院领导建议她脱产到我省肿瘤专业第一个博士生导师、南京鼓楼医院的宝瑞教授那里进修个体化治疗中“铂类药物的疗效预4/7测”时,她犯难了这是一项在国外已经成熟的先进技术,她从2004年就开始关注跟进了,这是难得的实践机会,决不能错过,可是病人怎么办可她又想,既然病人信任我,那我一定要负责到底凭着这样朴素的信念,她一咬牙,决定不脱产进修,而是每周抽出两天时间到南京集中学习。每次去南京的前一天,她会把病人的治疗安排妥当,当天早上她总是五点不到就起床,在晨曦中赶到火车站乘六点多的火车奔赴南京,赶在导师和其他学生之前到达,等一天的课结束返回时已是晚上六七点了,她放心不下病人,总是先到医院把所有的病人情况了解清楚、处理完毕才回家,晚上八九点钟还顾不上吃晚饭。就这样,她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读研时打下的坚实理论基础,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该项技术,并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铂类药物的选择和治疗的有效性,给众多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近几年,在主任带领下,实验室在荧光定量PCR仪、高速低温冷冻离心机、生物安全柜及流式细胞仪等高端仪器设备强有力的硬件支撑的同时,不断加强人才和技术方面的软件建设,并加强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院校联动,增强资源共享、取得技术支持。主任始终紧跟肿瘤学研究前沿,带领团队率先在地区开展了常用化疗药物敏感性与毒性预测检测指导下的肿瘤个体化化疗和常用5/7分子靶向药物敏感性预测研究,经过4年多时间的积累,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在国内较早的开展代表当今肿瘤内科领域先进水平的分子靶向治疗技术、基因监测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技术等生物治疗技术,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多中心研究基地。XXXX年,主任的一篇论文肿瘤组织ERCC1基因表达水平对胃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及单纯接受手术患者的生存价值预测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胃肠肿瘤论坛上获得优秀论文奖,在国际性专业会议上作壁报交流,并与国外肿瘤专家共同进行了论文讨论。实验室创建后,常有江阴、盐城、等城市的兄弟医院送来肿瘤相关基因的检测、外周血肿瘤细胞分析等方面的标本,从XXXX年底开展个体化治疗以来,已开展了近1380例患者,为近700例患者进行了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敏感性检测,疗效提高显著;XXXX年,一项经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认证和推广的新兴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FISH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实体肿瘤检测,成为地区首家将该项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实体肿瘤检测的医院。她和她的团队,数年如一日,坚持在恶性肿瘤细胞分子生物水平那浩如烟海的微观世界里,凭着一丝不苟、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断探寻和发现攻克肿瘤的利器。作为一名肿瘤专业的临床医生,面对恶性肿瘤这一人6/7类健康的劲敌,她深知,知识就像鲜奶,纸盒上贴着有效日期,如果时间到了,你不更新,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要被腐蚀掉。尤其作为一名医生,面对肿瘤病人,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和专业具有的挑战性,必须树立学习永不嫌晚、学习永不嫌多、学习永不嫌累的精神,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探索,不断探寻和发现攻克肿瘤的利器,才能无愧为白衣天使的称号。XXXX年6月,经过3年的努力,她取得了南京中医药大学肿瘤学博士学位。工作中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增强自身文化修养,长期苦练基本功,虚心向周围的同事和老专家学习积极跟进国内外本专业最新动态,遵守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原则,努力学习新技术,为患者提供最合理的诊疗方案,赢得了患者好评。近五年她带领的肿瘤实验室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她本人发表的论文被SCI期刊收录8篇,中华系列论文3篇,其它核心期刊10余篇,参编论著1部。XXXXXXXX年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