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4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急预案编号福建华科光电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单位福建华科光电有限公司版本号20121009实施日期发布令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结合关于做好重点监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闽环保应急20129号)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加快推进全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备案工作。福建华科光电有限公司制定的福建华科光电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经理时间目录1总则111应急预案编制目的112应急预案编制依据113应急预案适用范围214事件分级315工作原则42单位基本情况及周围环境综述421单位基本情况422环境管理53环境危险源分析631环境危险源识别632敏感目标分析94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与职责1041应急组织结构设置1042应急救援成员1043职责分工115预防与预警1351预防1352预警136应急处置1461启动条件1462信息报告1563分级响应1664应急响应流程1765应急监测1766应急处置1867安全防护2568人员撤离2669信息发布27610应急响应终止程序287后期处置2871污染监测和治理2872生产恢复2873事故总结和责任认定298应急救援保障2981应急物资保障2982应急队伍保障3083应急后勤保障309监督管理3091应急培训3092应急演练3193预案评估和修正3210附则33101术语、符号和代号33103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时间3411附件1附件一应急组织机构名单1附件二公司内部应急响应有关人员联系通讯表2附件三外部应急/救援单位联系通讯表3附件四应急设备一览表4附件五华科光电有限公司平面布置图5附件六项目地理位置图6附件七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示意图7附件八主要危险源分布及人员疏散路线图8附件九雨污水管网图9附件十危险化学品特性表10附件十一危险废物委托转移协议书141总则11应急预案编制目的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有序、高效地组织指挥事故抢险救援工作,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福建华科光电有限公司突发环境应急事件预案,通过预案实施防止因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护工作混乱延误事故应急,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防止环境污染、减少财产损失。本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拥有的资源和动作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最大限度降低我司在环境事故发生后,导致的危险废物或危险废物组分泄漏到空气、土壤或水体中而产生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并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抢险和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限控制,保障厂区内员工和周围居民的健康和安全。12应急预案编制依据NO名称备注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6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7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9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1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保总局13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14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8部门公告2003第2号15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1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7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制规定GB16483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21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01242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2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GBZ2220072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2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一号26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福建省环保厅27福建省环境污染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办法福建省环保厅28福建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有关工作的通知福建省环保厅13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福建华科光电有限公司厂区范围内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主要包括厂区内装置、储存设备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事故次生/衍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其他不可抗拒力导致的环境污染事故。14事件分级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事件分级方法,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重大环境事件(级)、较大环境事件(级)和一般环境事件(级)。14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以上;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因危险化学品存储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件。142重大环境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100人以下;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143较大环境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中毒(重伤)50人以下;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144一般环境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发生3人以下死亡;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众性影响的。15工作原则15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及污染优先。要求员工在紧急状态下首先避险和自救。152快速反应,相互支援加强环境事件危险源监测、监控和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确保一旦有事能快速反应,科学处置,保持常态下的应急意识。平时应按规定组织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时,各部门应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率的按本应急预案运作,听从指挥,以大局为重,加强联系和沟通,相互配合,提高应急的整体效能。2单位基本情况及周围环境综述21单位基本情况福建华科光电有限公司为一家光电产品加工企业,主要产品晶体、光学元器件、光纤元器件等光电子器件,并使用国内外先进设备技术,包括LEYBOLD镀膜机、真空镀膜机、提拉炉、高速精磨抛光机、玻璃切割机、铣磨机等。主要原材料为各类光学玻璃、钒酸钇粉末、各类膜料、光纤线、毛细管、胶类。单位基本情况见表21所示表21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单位名称福建华科光电有限公司法人代码611003753法定代表人DAVIDTHOMSMITCHELL环保主管领导林建明通信地址福州市福兴投资区福兴大道20号邮政编码350014单位联系人邹勇联系电话83610148环保管理部门名称EHS负责人邹勇联系电话83610148手真83621048EMAILJIMZOUCASIXCOM211地理位置及周边情况福建华科光电有限公司厂址位于福兴投资区福兴大道20号,租赁福兴投资区内的标准厂房进行生产;项目周边以工厂企业为主,厂址北侧为福州跃升鞋业有限公司,益德伦鞋业有限公司,东面隔绿地为投资区管委会大楼及福兴大道,东南侧为东南铝业公司仓库,南侧紧邻格致印刷厂,西南侧为投资区工人宿舍(福兴外口公寓)。厂区总建筑面积为25000M2,厂区布置,主要道路、疏散通道、紧急集合地点分别见附件4,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5,周边环境示意图见附图6。212单位人员福建华科光电有限公司目前员工总数近900名,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约占员工总数的20,其中由100多名本科学历者和40多名硕士上学历者所组成的专业人员队伍。行政办公人员单班制,5天8小时制,部分车间施行3班制,年工作日为300天,员工均不住厂。213自然条件平均风速29M/S主导风向东南风平均气温196C平均雷暴日数23天台风台风期间最大风速317M/S,大气稳定度以D类为主。台风集中在79月,每年平均台风直接登陆本市有2次。214水文水系本公司周围水系主要有凤坂河、浦东河和磨洋河。凤坂河,该河源于园中、岳峰2小支流,分别经鼓四、竹屿,汇合于鼓一村后屿,向南由光明港入闽江。浦东河,北起洗马桥,接东西河,向南穿工业路于浦东村附近入白马河,全长18541米,宽813米,沿途有桥10座。磨洋河,该河源于鼓山鳝溪,向南流经东山、园中、横屿、埠兴、洋里,通远洋港,过九门闸,入闽江北港。全长6400米。22环境管理221公司环境审批概况公司于2006年规划建设规格年产晶体、光学元器件、光纤元器件产品共13亿,2006年4月公司环评经福州市环境保护局审批通过;2006年7月福州市环境监测站对建设项目进行竣工环保验收监测,监测报告号榕环测(2006)率Y2259号。2009年10月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经福州市环境保护局验收通过。但公司在近几年的生产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了部分设备,晶体和光学元器件的产能也相应的增加,于2012年6月28日委托福建闽科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对晶体、光学元器件扩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2012年10月9日公司环评经福州市晋安区环境保护局审批通过。222执行排放标准(1)水环境公司附近纳污水域为福州内河浦东河,北起洗马桥,接东西河,最终经白马河汇入闽江。根据福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定方案,福州市区内河全河段,主要水环境功能为排污、排涝和一般城市景观用水,该水质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V类标准。公司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2)大气环境根据福州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公司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规划为二类区,主要功能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公司建成后汽油挥发废气排放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运营期食堂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3)声环境根据福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公司位于工业区内,属于3类噪声功能区,噪声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表1中3类标准。3环境危险源分析31环境危险源识别公司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危险物料主要包括无水乙醇、汽油、乙醚、丙酮等。其中无水乙醇、汽油易燃,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乙醚对全身有麻醉作用,长期低浓度吸入,有头痛、头晕、疲倦、嗜睡、蛋白尿、红细胞增多症;丙酮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处理事故时,易产生大量废水,稍不慎易造成环境污染事故。企业乙醇、酒精、汽油、乙醚的实际储存量及临界量见表31表31危险化学品实际存量及临界量危险单元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Q(T)临界量Q(T)Q/Q丙酮068500000136汽油022000001乙醇143500000286厂区范围内乙醚056100056068/50002/200143/500056/100061221注以上溶剂存储量根据建设单位实际存储数据为依据。计算结果表明,公司厂区范围内储存丙酮、汽油、乙醇、乙醚,主要为乙醇,最大储量值143T,未规定临界量500T,故公司危险化学品贮量不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但是危险区域也有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和危险物料泄漏的危险,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也将造成人员、财产、环境的严重危害。另外,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水处理设施事故,造成的事故排放也可能引发环境污染事故。针对以上危险源,公司采取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建立了应急监控系统,对重要设备的运行状况、重点区域的人员活动情况惊喜实时监控,在事故未发生前预先发生隐患或事故发生时及时发现异常;另外,通过相关报警系统的设立,能及时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异常状况进行自动报警,以便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避免环境事故的发生或事态的扩大,确保生产装置安全运行。311贮存危险废物的相关设施情况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我公司于厂区5楼3层设置一专门存储点,在外墙上张贴危险废弃物警告标志,内部安装排气扇,配备防泄漏物品,全部废弃物用铁桶分类存储,有专门人员检查,防止泄露。表31主要危险废物情况序号废物名称废物类别废物描述(类型、来源、危险性和主要化学成分)特性形态1废有机溶剂HW42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有机溶剂易燃易爆液态2废胶HW13胶合过程中产生的废胶易燃固态3废油HW08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切割油易燃易爆液态312处置危险废物相关情况我公司无自行处置设施,已与厦门绿洲环保产业有限公司签订处置协议。当危险废弃物存储到1车量时,将危险废弃物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转移至厦门绿洲环保有限公司处置。处置协议见附图。313生产工艺及危险废物产生的工序本公司主要产品为光学元件。其中我公司废油和废弃有机溶剂,就主要出自光学元件的切割和清洗环节。生产工艺如下图所示314主要污染物产出情况废水在生产过程中水的消耗主要为切削清洗用水、铣磨清洗用水、粗磨清洗用水、细磨清洗用水及清洗模具用水等。生活用水为食堂用水、员工生活用水及绿化用水。污水经处理达到三级排放标准后纳入洋里污水厂处理噪声项目车间内噪声的产生主要设备为提拉炉冷却水循环使用离心泵、切割机、开料机、滚圆机、铣磨机、研磨机、抛光机、喷砂机、高抛机、空调、压缩机等。晶体、光学、光纤元器件加工设备功率较小,产生的机械噪声相对较低。项目配套的空压机、冷却塔、备用发电机运转时产生的噪声为区内主要产噪声源。企业位于工业园区,其边界噪声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切割粗磨细磨抛光清洗检测废弃有机溶剂和废胶胶入库危废存储交于厦门绿洲环保公司处置废弃切割油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标准。废气公司配有一处食堂,食堂使用小油炉燃烧0柴油烹饪,柴油燃烧排放少量的SO2、NOX,厨房烹饪还会产生油烟,厨房油烟废气经净化设备(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认定的产品)处理后达标后由专用的油烟竖井引至楼顶排放。项目生产车间内晶体、光学、光纤元器件各产品在粗磨清洗、细磨清洗、抛光清洗、成品清洗、半成品检验、成品检验等会使用乙醇、丙酮、乙醚、汽油、异丙醇等溶剂。公司采用抽风系统将废气引至各车间顶楼排放。固废项目固废主要来自于职工生活垃圾及生产固废;生活垃圾如废纸、废旧书报、废办公用品、包装盒等,交由环卫收集后集中处理。生产性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废产品、废玻璃渣、废金刚砂、废抛光粉、废铝箔、废氧化锆、废产品、废塑料、废纸箱、废沥青、废胶、废擦拭纸等。其中废切割油、废溶剂、废黑布、废沥青、废胶、废溶剂擦拭棉、废溶剂擦拭纸等属于危险废物,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处理。32敏感目标分析321大气环境根据大气评价等级的划分及所在区域环境情况,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公司周围500M范围内的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医院等社会关注区,附近主要敏感点分布见表32和附件6表32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从危险品仓库算起环境因素环境影响评价关心点距离(M)方位外口公寓100西南侧管委会200东北侧福州跃升鞋业公司100北侧环境空气福州益德伦鞋业公司300西北侧潜在的风险事故因素见表33表33潜在的风险事故因素分析事故类型产生的原因事故易发场所火灾燃爆管理不善、误操作设备或管道泄漏使气体外逸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违章用火或用火措施不当雷击、静电等自然因素危险品仓库泄漏设备腐蚀、管道堵塞或损坏工艺、设备的操作方法不当危险品仓库322水系环境公司附近纳污水域为福州内河浦东河,根据福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定方案,福州市区内河全河段,主要水环境功能为排污、排涝和一般城市景观用水,该水质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V类标准。公司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由此可知,公司对周围水系影响较小。4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与职责41应急组织结构设置福建华科光电有限公司组建“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编为综合协调组、疏散警戒组、事故救援组、电气设备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七个行动小组,各个行动小组又可以分为多个分小组,组织机构如图41所示。图41应急组织机构图42应急救援成员应急指挥组成员总指挥李源副指挥SEBASTIANLEOW、林恩惠、谢海辉、周明强应急指挥组综合协调组疏散警戒组事故救援组电气设备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综合协调组成员林建明疏散警戒组成员王平光、林乃焰、陈建平事故救援组成员邹勇、保安人员电气设备组成员陈鸿、张峰医疗救护组成员刘俊后勤保障组成员叶智宗信息联络组成员何冯彪当公司区域发生安全事故启动应急预案时,应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领导组组长任现场总指挥(以下简称总指挥)。当总指挥不在时,由在场的指挥领导组副组长任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其次依次由综合协调组、疏散警戒组、事故救援组、电气设备组、医疗救援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具体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直到上一级人员到达现场后,指挥权自动向上移交,以保证应急救援工作有秩序的顺利进行。43职责分工在发生事故时,各应急小组按各自职责分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通过平时的演习、训练,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各应急小组成员组成及其主要职责职下(1)应急指挥组应急指挥组由李源担任组长,公司主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应急指挥小组主要职责如下1在日常工作中,负责制订和管理应急预案,配置应急人员、应急装备,对外签订相关应急支援协议,并制定应急演习工作计划和组织应急演习等;2在事故发生时,负责应急指挥、调度、协调等工作,包括就是否需要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做出决策。3第一时间接警,启动紧急联络网,对整体行动进行指挥并保持联络,并根据事故等级,下达启动应急预案指令,同时向地方政府和上级应急处理指挥部报告;4负责制定危险废物事故的应急方案并组织现场实施,做好事故处置、控制和善后工作,消除事故影响;5落实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指令。6当紧急情况解除后,发出解除警报的信息。7组织事故调查,评估事故损失情况,总结经验教训。8督促做好重大紧急事故的预防措施和紧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2)综合协调组1组织现场救援队伍,并采取行动,控制现场局面。2协调现场资源,利用现场器材或设施进行现场应急处理。3负责指挥部门内在可能的情况下,将贵重物品、文件以优先顺序搬出,危险品搬到安全地带。4负责事故现场调查取证;调查分析主要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范围,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5进行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估,并对应急预案进行及时总结,协助领导小组完成事故应急预案的修改或完善工作;6负责编制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并将事故报告向上级部门汇报。(3)疏散警戒组1)听到疏散信号后,指挥人员疏散。2)保证所有人(员工/参观者/承包商/其他外来人员)已经从工作区域疏散。3)疏散后负责各部门列队站,指挥各部门负责人清点人数后汇总。4)将疏散结果向指挥部报告。5)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不允许不必要人员和车辆进入,对事故现场外围区域进行保卫,建立应急救援“绿色通道”。6)外来救援组织到来时引导救援组织进入现场。7)配合医疗救护组或外来组织抢救被困伤员。(4)事故救援组1)负责向指挥部或外来救援组织提供灾害原材料或废物类别,现场生产设备设施布局情况、工艺流程等,为指挥现场救援提供必要信息。2)灾害发生后,听从指挥部安排,利用防泄漏设备对事故现场进行救援。3)负责监督和指挥现场救援人员的操作。(5)电气设备组1)灾害发生时负责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的紧急处理,设备抢修,切断电源和恢复供电等。2)事故消除后,尽快组织力量抢修厂内的供电、供水等重要设施,尽快恢复功能(6)医疗救护组1)转移伤员至安全区域,并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2)必要时向指挥部申请请求外部120支援。3)护送伤员到相应医院抢救,并向指挥部随时报告伤员病情变化情况。(7)后勤保障组1准备应急防护用品,放置在应急物资室,并定期清理和维护。2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将有关应急装备、安全防护品、现场应急处置材料等应急物资运送到事故现场;3负责厂区内的治安警戒、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厂内交通秩序;4负责厂内车辆及装备的调度。(8)信息联络组1承担与当地区域或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应急指挥机构的联系工作,及时将事故发生情况及最新进展向有关部门汇报,并将上级指挥机构的命令及时向应急指挥小组汇报;2编制新闻发布方案,决定新闻发布内容,负责新闻发布,接受记者采访,管理采访的中外记者;3收集、跟踪舆论,及时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汇报、通报情况;4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5预防与预警51预防针对公司存在的危险源,公司采取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建立了应急监控系统,对重要设备的运行状况、重点区域的人员活动情况进行了适时的监控,在事故未发生前预先发现隐患或事故发生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另外,通过相关报警系统的设立,能够及时发现事故隐患进行报警,以便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或事态的扩大,避免环境安全事故的发生。表41监控报警设备一览表NO名称位置数量/台备注1有机气体浓度监测仪危险品仓库22监控探头各生产车间893手动报警器各楼层2452预警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环境突发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分别与一般环境事件(级)、较大环境事件(级)、重大环境事件(级)、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相对应。应急领导小组应按照政府部门的预警信息,根据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做出预警决定(1)发布预警信息,通知相关部门进入预警状态。预警信息的内容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响应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的区域或范围、应重大关注的事项和建议采取的措施等内容。发布方式可通过电话、内部网络、广播及短信等方式。(2)跟踪事态的发展,根据事态的变化情况适时宣布预警解除或启动应急预案。6应急处置61启动条件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以下事故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611危险废物溢出(1)危险废物溢出导致易燃液体或气体泄漏,可能造成火灾或气体爆炸;(2)危险废物溢出导致有毒液体或气体泄漏;(3)危险废物的溢出不能控制在厂区内,导致厂区外土壤污染或者水体污染。612火灾(1)火灾导致有毒烟气产生或泄漏;(2)火灾蔓延,可能导致其他区域材料起火或导致热引发的爆炸;(3)火灾蔓延至厂区外;(4)使用水或化学灭火剂可能产生被污染的水流。613爆炸(1)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因产生爆炸碎片或冲击波导致安全风险;(2)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引燃厂区内其他危险废物;(3)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导致有毒材料泄漏;(4)已经发生爆炸。62信息报告621内部事故信息报警和通知发现紧急状态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应当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第一发现事故的员工应当初步评估并确认事故发生,立即警告暴露于危险的第一人群(如操作人员),立即电话通知现场应急协调人(邹勇,电话8064),必要时(如事故明显威胁人身安全时),立即启动撤离信号报警装置等等应急警报。其次,如果可行,则应控制事故源以防止事故恶化。但在储存、运输中,如操作人员通过报警装置或巡检时发现危险目标发生泄漏,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操作人员无法控制时,才执行以上流程。(2)现场应急协调人接到报警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做出初始评估(如事故性质,准确的事故源,数量和材料泄漏的程度,事故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通知单位可能受事故影响的人员以及应急人员和机构(如应急领导机构成员、应急队伍或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如果需要外界救援,则应当呼叫有关应急救援部门并立即通知地方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必要时,应当向周边社区和临近工厂发出警报。(3)各有关人员接到报警后,应当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启动相应的工作。622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警和通知泄漏事故为I级的,指挥部成员应按专业对口迅速向市主管部门等上级领导机关(消防、公安、环保、医疗卫生、安监等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报警和通讯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和地址;事件发生时间或预期持续时间;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泄漏等);主要污染物和数量(如实际泄漏量或估算泄漏量);当前状况,如污染物的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是否会产生单位外影响及可能的程度(可根据风向和风速等气象条件进行判断);伤亡情况;需要采取什么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已知或预期的事故的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以及关于接触人员的医疗建议;其他必要信息。623向邻近单位及人员报警和通知在事故可能影响到厂外的情况下,应急指挥组应立即向周边邻近单位、社区、受影响区域人群发出警报。警报采用紧急广播系统与警笛报警系统相结合的方式。紧急广播内容应当尽可能简明,告诉公众该如何采取行动;如果决定疏散,应当通知居民避难所位置和疏散路线。63分级响应根据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所处理危险废物的类型,发生火灾、爆炸或泄漏等事故的可能性,事故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即时影响,事故对外界环境的潜在危害,以及事故单位自身应急响应的资源和能力等一系列因素),将响应级别分成如下三级I级完全紧急状态事故范围大,难以控制,如超出了本单位的范围,使临近的单位受到影响,或者产生连锁反应,影响事故现场之外的周围地区;或危害严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极端威胁,可能需要大范围撤离;或需要外部力量,如政府派专家、资源进行支援的事故。例如危险废物大量溢出并向周边区域快速扩散。II级有限的紧急状态较大范围的事故,如限制在单位内的现场周边地区或只有有限的扩散范围,影响到相邻的生产单元;或较大威胁的事故,该事故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潜在威胁,周边区域的人员需要有限撤离。例如液态污染物在以面状方式扩散;储罐、管线起火,有较多的危险废物泄漏,但可以安全隔离。III级潜在的紧急状态某个事故或泄漏可以被第一反应人控制,一般不需要外部援助。除所涉及的设施及其邻近设施的人员外,不需要额外撤离其他人员。事故限制在单位内的小区域范围内,不立即对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例如某一生产装置发生固态污染物泄漏;可以很快扑灭的小型火灾;可以很快隔离、控制和清理的危险废物小型泄漏。64应急响应流程在I级相应和需外部支援的II级相应状态下,当外部救援的公安或武警到达应急现场前,由警戒疏散组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治安。当公安或武警到达应急现场后,由警戒疏散组向公安或武警汇报现场的警戒和治安情况,并将警戒、治安指挥权交由公安或武警,警戒疏散组协助公安或武警的现场警戒和治安工作。事故现场东门保安组织现场抢救拨打东门保安报警报告综合协调组联络组事故救援组疏散组启动警报电气设备组、相关领导车间疏散负责人员工疏散,前往集合点,列队、点名各部门负责人综合协调员统计人数图61公司应急反应流程图65应急监测由事故救援组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应急监测,必要时,委托专门机构负责总经理总经理综合协调员对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应急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651水环境监测监测因子为根据事故范围选择适当的监测因子,以PH、COD、泄漏危险废物作为监测因子。监测时间和频次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监测频次。一般情况下每小时取样一次。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测点布设共布设2个断面,具体位置见表61。表61水质监测断面布设断面编号位置监测项目W1雨水排口W2污水排口PH、COD、泄漏危险废物及有关水文要素652大气监测监测因子为根据事故范围选择适当的监测因子,选择泄漏危险废物作为监测因子。监测时间和频次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监测频次。一般情况下特征因子每小时监测1次,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测点布设按事故发生时的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考虑区域功能,设置2个监测点,具体见表62。表62大气环境监测点位监测点编号位置监测项目W1事故源下风区100米W2事故源下风区300米泄漏危险废物、燃烧和爆炸可能产生的有毒物质在实际发生事故时,若已知污染物类型,则可立即实施应急预案中的应急监测方案。若污染物类型不明,则应当根据事故污染的特征及遭受危害的人群和生物的表象等信息,判断该污染物可能的类型,确定应急监测方案。对于情况不明的污染事故,则可临时制定应急监测技术方案,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判明污染物的类型,进而监测其污染的程度和范围等。监测的布点,可随着污染物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适时调整布点数量和检测频次。在进行数据汇总和信息报告时,要结合专家的咨询意见综合分析污染的变化趋势,预测污染事故的发展情况,以信息快报、通报的方式将所有信息上报给现场应急指挥部门,作为应急决策的主要参考依据。66应急处置661区域设定(1)危险区的设定1发生级事故,以事故地为中心,将半径100米以内区域划分为危险核心区,将距事故点中心周边300米以内的区域划分为危害边缘区。1发生II级事故,以事故地为中心,将半径40米以内的区域划分为为危害核区,将距事故地周边100米区域内划分为为危害边缘区。1事故危险、危害核心区初步划定后,应根据现场火势、环境监测和当时气象资料,由指挥部确定扩大或缩小划定危险、危害核心区和危险、危害边缘区。1(2)隔离区的划定1对级危险、危害核心区按划定的危险区边缘以黄黑带设置警戒隔离区域,并设警戒哨,限制人员、车辆进入。对II级危险、危害核心区的隔离、警戒由疏散警戒组组织实施。一旦发生级事故,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实施交通管制,除救护车、消防车、抢险物资运输车、指挥车辆可进入事故隔离区内,其它车辆均不得进入事故隔离区内;对原停留在隔离区内的车辆实施疏导。1(3)安全区的划定危险区和隔离区外的区域都可以设为安全区,但一般应设在上风区。662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处理措施(1)危险废物泄漏A少量泄漏1)确定泄漏物名称,性质和泄漏量。2)现场警戒,在彻底收集处理前严禁他人接近。3)应急人员必须熟悉此泄漏物质的MSDS后处理。4)应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相应的应急使用的防护用品。5)如果泄漏物是易燃物,则必须首先消除泄漏污染区域的点火源。6)收集方法A气体泄漏,应急人员首先止住泄漏,如可能合理通风和喷雾状水。B液体泄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切断泄漏源,使用相应的吸收棉或砂土,锯末等吸收后妥善处理。C固体泄漏,使用适当的工具和容器收集泄漏物。B大量泄漏撤离到安全地带,并佩带好应急防护用品通报周围工作人员,并报告应急小组,迅速撤离泄漏现场发出泄露警报回忆泄漏物特征(容器标签,物理状态,气味等)确定泄漏物疏散警戒组封闭现场进出口及可能扩散的地带,防止闲人出入事故救援组参考泄漏物MSDS,确定是否会有火灾或爆炸危险,是否有中毒危险应急指挥组决定现场处理的方法(如关闭泄漏的阀门,封闭泄漏点,准备吸收物,中和泄漏物,准备收集容器,用水冲洗地面等)。根据物质MSDS要求,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不确定泄漏物应穿全套防护用品(含自给式呼吸器)封堵泄漏源收集扩散的泄漏物防止泄漏物进入排水系统两人一组工作,把收集的泄漏物(包括收集材料)收集到专用容器中,标记清楚后同废物一同送危险废物处理场根据MSDS的要求进行急救将重伤人员送往医院分析泄漏情况封锁现场准备行动方案分析危害性穿戴防护用品收集/清理泄漏物受伤者急救在形势失控的情况下,交与外部救援组织(消防队TEL119,)处理会同救援组织,不断更新情况,随时准备为他们提供帮助用清水冲洗被污染的衣物按照顺序摘掉防护用品,并清洁保养人员沐浴,换洁净的衣服C发生危险废物泄漏后的具体预防及应急措施针对物料泄漏、废弃物排放失控的部位和原因,用提前准备好的沙袋、消防等设施,进行覆盖、拦截、引流等措施,启动相应的水泵,并对雨水沟和污水沟进行相应的切换,以防止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采取相应的回收、吸附等措施清除污染物,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重点保护污水处理装置正常运行,一旦泄漏物料进入污水系统,将事故废水切入事故蓄水池,以防污水排入附近水环境,造成超标排放。(2)危险废物发生火灾危险废物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危险废物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此外,由于危险废物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因此,扑救化学危险品火灾是一项极其重要又非常危险的工作。A初期、小型火灾1)确定泄漏物名称,性质和可燃危险废物量。2)现场警戒,在彻底扑灭火灾前严禁他人接近。3)应急人员必须熟悉此火灾物质的MSDS后处理。4)应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相应的应急使用的防护用品。5)必须首先消除泄漏污染区域的点火源。召入外部救援组织恢复和清污工作6)扑救方法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移动式灭火器、或现场其它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B中后期、大型火灾撤离到安全地带,并佩带好应急防护用品通报周围工作人员,并报告应急小组回忆燃烧物特征(容器标签,物理状态,气味等)确定泄漏物疏散警戒组封闭现场进出口及可能扩散的地带,防止闲人出入事故救援组参考燃烧物MSDS,确定是否会有爆炸危险,是否有中毒危险应急指挥组决定现场处理的方法(如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的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等)。迅速撤离火灾现场发出火灾警报分析火灾情况封锁现场准备行动方案分析危害性根据物质MSDS要求,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不确定燃烧物应穿全套防护用品(含自给式呼吸器)对周围设施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拦截飘散流淌的液体或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点;用毛毡、海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蔓延。用灭火器材灭火根据MSDS的要求进行急救将重伤人员送往医院在形势失控的情况下,交与外部救援组织(消防队TEL119,)处理会同救援组织,不断更新情况,随时准备为他们提供帮助用清水冲洗被污染的衣物按照顺序摘掉防护用品,并清洁保养人员沐浴,换洁净的衣服C灭火注意事项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穿戴防护用品扑灭火灾受伤者急救召入外部救援组织恢复和清污工作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663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1)迅速查明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切断泄漏源处理措施而能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泄漏的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指挥组报告并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2)指挥组成员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故状况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专业队立即开展抢救抢险。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救援。如易燃易爆液体大量泄漏,则命令在发生事故的一定区域内停止一切作业,所有电气设备和照明保持原来状态,机动车辆撤离或就地熄火停驶。(3)应急指挥小组到达现场后,在查明液体外泄部位和范围后,视能否控制,作出应急调整。(4)事故救援组到达现场后,应根据不同的泄漏部位,采取相应的堵漏措施,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堵漏排险,减少泄漏,消除危险源。664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1)如发生重大爆炸或泄漏事故,指挥组成员通知自己所在部门,按专业对口迅速向主管部门和公安、安监、消防、环保、卫生等上级领导部门报告事故情况。(2)由指挥组下达紧急安全疏散命令。(3)一旦发生重大爆炸或泄漏事故,本单位抢险抢修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由指挥组立即向上级和友邻单位通报,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帮助。社会援助队伍进入厂区时,由信息联络组人员联络、引导并告知注意事项。67安全防护671危害区域内人员防护检测、抢险、救援人员进入危害区域应急时,必须事先了解危害区域的地形、建筑物分布,有无燃烧爆炸的危险,危险废物存在的大致数量和浓度,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如产生有毒有害气态污染物的事故,着重呼吸道的防护;产生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的事故,重点明确阻燃防护服和防爆设备;产生易挥发的有毒有害液体的事故,重点明确全身防护措施;产生不挥发的有毒有害液体的事故,重点明确隔离服防护措施等。进入危害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互相照应。每组人员中必须明确一位负责人作为监护人,各负责人应用通信工具随时与指挥部联系。672现场救护和医院救治中毒患者应迅速脱离现场,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将中毒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开扎紧的衣服,脱去被污染的衣裤,防止散发毒气再吸入,并注意保暖,仔细检查病人的病情。在搬运过程中,要注意冷静,注意安全。及时到医院就诊后,由医师根据病情进行中毒分级。673现场紧急抢救置神志不清的病员于侧位,防止气道梗阻,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具体方法A人工呼吸。采取口对口式人工呼吸,方法抢救者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孔,以每分钟1620次的速度向患者口中吹气。B按压术。针对心跳骤停者,方法患者平躺在硬地上或木板床上,抢救者用双手挤压患者胸骨下端略靠左方,每分钟挤压6070次,挤压时不要用力过猛,防肋骨骨折,心跳恢复的可靠指征是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恢复,血压复升,听诊有心音。C除立即作心脏胸外挤压术外,同时作人工呼吸、输氧、心内注射三联针(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碳酸轻钠注射液并输液、升压、纠正、酸中毒,为保护脑细胞,用脱水和低温冬眠疗法及脑细胞代谢促进剂。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眼睛污染时,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在1530分钟内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有必要进行洗胃。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674提供受伤人员的信息(1)受伤人员应有单位人员护送,给医生提供个人一般信息(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原病史等资料);(2)所接触毒物的名称、接触的时间、毒物浓度及现场抢救情况;(3)接触的有毒物质理化性质、中毒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4)必要时提供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信息,以便请求及时救援。68人员撤离在厂区内员工集中的办公、休息等重点区域张贴位置图,标识本地点在紧急状态下可选择的撤离路线以及最近应急装备的位置。对前来联系工作以及参观等的非本单位员工,安排专人在进入本单位危险区域前告知注意事项,以及紧急状态下的撤离路线。当事故明显威胁人身安全时,任何员工都可以启动撤离信号报警装置。681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方式、方法当发生重大危险废物事故时,由应急指挥组实施紧急疏散、撤离计划。事故区域所有员工必须执行紧急疏散、撤离命令。应急指挥组应立即到达事故现场,设立警戒区域,指导警戒区内的员工有序的离开。警戒区域内的各班班长应清点撤离人员,检查确认区域内确无任何人滞留后,向指挥组汇报撤离人数,进行最后撤离。当员工接到紧急撤离命令后,应当关闭设备和对物料进行安全处置无危险后,方可撤离岗位到指定地点进行集合。员工在撤离过程中,应戴好岗位上所配备的防毒面具,在无防毒面具的情况下,不能剧烈跑步和碰撞容易产生火花的铁器或石块,应憋住呼吸,用湿毛巾唔住口、鼻部位,缓缓地朝逆风方向,或指定的集中地点走去。疏散集中点由应急指挥组根据当时气象条件确定,总的原则是撤离安全点处于当时的上风向。68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事故警戒区域外为非事故现场。当发生重大危险废物事故时,应急指挥组应根据当时气象条件,以烟雾扩散后可能污染的区域、场所内的人员,实施有序疏散。疏散人员应到指定的地点集中,疏散之前做好各生产装置的停车工作。683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发生重大事故时,可能危及周边区域的单位、居民安全时,指挥组应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配合政府工作人员引导相关人员迅速疏散至安全地方。684特殊状况的撤离如发生以下情况,现场人员必须全部撤离爆炸产生了飞片,如容器的碎片和危险废物。溢出或化学反应产生了有毒烟气。火灾不能控制并蔓延到厂区的其他位置,或火灾可能产生有毒烟气。应急响应人员无法获得必要的防护装备情况下,发生的所有事故。69信息发布当发生重大危险废物事故后,综合协调组立即以电话通知晋安区环境保护局和福州市环境监察大队,并在发生事故后15日内,公司以书面方式报告事故及处理情况,初报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设施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事故发生的日期和时间,事故类型;所涉及材料的名称和数量;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或实际危害的评估;事故产生的污染的处理情况。书面报告视事件进展情况可一次或多次报告。报告内容除初报的内容外,还应当包括事件有关确切数据、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危害程度及采取的应急措施、措施效果、处理结果等。事故发生后,由信息联络组制定事故的新闻发布方案,经公司审批后,根据事态进展,信息联络组适时对外发布,发布的信息内容必须准确详实,其它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擅自对外发布信息,避免错误报道,造成不良影响。610应急响应终止程序6101事故救援工作结束的确定当事故污染源已得到有效控制,事故现场处置已完成,现场监测符合要求,中毒人员已得到救治,危险化学品泄漏区基本恢复正常秩序,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由现场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宣布危险废物事故应急工作结束,并进行事故现场的善后处理,对厂区进行恢复、重建工作。6102事故危险的解除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由应急指挥部通知企业相关部门,事故危险已解除。涉及周边社区及人员疏散的,由指挥部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后,由上级有关部门确认后,宣布解除危险。7后期处置71污染监测和治理事故等到控制后,由综合协调组组织对事故现场及周边进行污染监测,确定现场有无污染物遗留。事故发生部门组织工人处理、分类或处置所收集的废物、被污染的土壤或地表水或其他材料,并确保不在被影响的区域进行任何与泄漏材料性质不相容的废物处理贮存或处置活动。72生产恢复级相应后的生产恢复工作由事故发生部门主导完成,级和级响应后的事故现场清理工作由公司应急指挥小组主导完成。主要完成以下工作,方可恢复生产。转移、处理、贮存或以合适方式处置废弃材料。应急设备设施器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