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南方红豆杉造林技术规程02_第1页
15南方红豆杉造林技术规程02_第2页
15南方红豆杉造林技术规程02_第3页
15南方红豆杉造林技术规程02_第4页
15南方红豆杉造林技术规程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40B61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XXXXXXXXX南方红豆杉造林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AFFORESTATIONOFTAXUSCHINENSISVARMAIREI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文稿版次选择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XX/XXXXXXXXX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标准由江苏红豆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葛东瑛、朱波风、陆启荣、孙月波、顾磊、顾金才、徐信保。DBXX/XXXXXXXXX1南方红豆杉造林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南方红豆杉人工造林的作业设计、造林地选择、整地、造林、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南方红豆杉长江以南平原地区人工造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LY/T1607造林作业设计规程3术语和定义GB/T15776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造林作业设计参照GB/T15776、LY/T1607执行。5造林地选择选择地势较平缓、土层厚度大于60CM、土壤类型为黄壤或黄红壤、肥力好、PH值5575、接近水源、能排能灌、交通便利的地块。6整地61时间春季造林,在前一年秋季整地;秋季造林,宜提前一个月进行整地。62方式清理杂物,整平田块,耕地深度25CM30CM。田块外围挖排水沟,深50CM80CM,宽50CM60CM。田块较大时,中间加开排水沟,宽30CM35CM,深40CM45CM。63施基肥宜使用腐熟有机肥,每亩1000KG1200KG。DBXX/XXXXXXXXX264作畦畦宽2M,畦高20CM,畦与畦之间留20CM距离用于畦面排水。7造林71造林季节容器苗春夏秋三季均可造林;土球苗造林以每年的11月末至翌年3月初为宜。72造林密度根据造林所用苗木不同地径,相关数据参照表1。表1南方红豆杉主要造林技术参数苗木地径(CM)行距株距(CM)株高(CM)每亩种植数(株)种植穴规格(直径CM深度CM)苗木类型3551601602002605530土球苗572002002501667535容器苗792502503001069545容器苗73苗木质量应采用根系发达、树干通直,生长发育良好,无机械损伤的苗木造林。一般选择地径35CM5CM的幼苗进行造林,土球大小为幼苗地径的8倍10倍,5年之后移出1/2苗木即可;地径5CM及以上应采用容器苗,容器直径应为苗木地径的8倍10倍。地径5CM7CM造林田块8年后移出1/3苗木即可。74造林方法741种植方法土球苗和容器苗均应采用穴植法。将苗木植入穴中,回填土提苗,扶正苗木,用脚踩实四周,保证苗根与土壤密接,栽植后及时浇透定根水。特别注意不要把土球和容器内的基质踩散。栽植时应去掉苗木根系不易穿透或不易分解的容器。742种植行的走向在平地造林时,种植行宜南北走向;在坡地造林时,种植行宜选择沿等高线走向。743种植点配置参照GB/15776执行。8抚育管理81补植对死亡苗木应用同规格苗木及时补植。82水分管理DBXX/XXXXXXXXX3造林后,应及时进行灌溉。宜采用节水灌溉技术。83除草松土在56月和89月各锄抚1次,对苗木进行培土、扩穴、埋青。84施肥造林第2年开始,结合抚育进行施肥,每年12次。在苗干基部挖环形沟,将复合肥均匀施入沟内,每株200G浇水,覆土填平。85修剪修枝每年1次,修去最下面的一轮枝。86遮阳用水泥柱搭棚,每亩水泥柱用量大概为5560根,柱与柱之间的距离为4M4M,用18钢丝贯穿连接固定,用单层50的遮阳网进行遮阳处理。搭棚基本高度为18M,注意拉网时为南北方向,大规格苗木视树的高度确定棚的高度,一般高于树3050CM。水泥柱坑深60,柱周围从底部到地面冲实,边排用短柱斜撑下部撑到实土,上部离钢丝一尺。不得种在排水沟内(距沟50CM)。造林后,及时遮阳。两年后撤除遮阳网。9病虫害防治91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92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见附录BDBXX/XXXXXXXXX4AA附录A(资料性附录)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常见病害主要症状防治方法根腐及茎腐病初期凋萎,茎部淡褐色溢缩,未见腐败及水解现象。茎部呈黄褐色稍凹陷之病斑,后期病斑组织崩解,造成植株缺水而死亡,有时整株呈水浸状黄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交替使用细菌性叶斑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黑色小点,周围有水渍状黄色圈,后变成圆形或椭圆状病斑,边缘暗褐色,中央灰褐色,严重时使叶片扭曲、干枯1、摘除病株,及时销毁2、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锰5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赤枯病由真菌中的多毛孢菌引起。得此病的红豆杉苗,先是顶梢叶片变黄,随后出现褐色病斑,病斑慢慢扩大,可以使整个顶梢枯死或整株苗枯死1、适当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使苗木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2、发病期间每两周喷洒50退菌特800倍液、70的百菌清500800倍液叶枯病从叶缘、叶尖侵染发生,病斑由小到大不规则状,红褐色至灰褐色,病斑连片成大枯斑,干枯面积达叶片的1/31/2,病斑边缘有一较病斑深的带;病健界限明显。后期在病斑上产生一些黑色小粒点1、按奥力克细截5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1次2、轻微发病时,按3005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病情严重时,按300倍液稀释喷施,3天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DBXX/XXXXXXXXX5BB附录B(资料性附录)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主要虫害主要病状防治方法红蜘蛛栖老叶之背后,受害叶片呈黄化斑点,叶背可发现虫体、卵粒、丝网等分泌物,严重时植株停滞生长,叶片枯干掉落,植株死亡1、避免通风不良,清除中间寄生2、氧化乐果1000倍或40三氯杀螨醇2000倍喷药蚜虫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发现大量害虫时,用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尺蠖以叶为食,常严重伤害或损毁树木,食量大、暴发性强。如不仔细观察或防治不及时,会在12天内将整株树的叶片吃光。然后抽丝下垂借风力转到其它树上为害,对树木的生产和环境美化影响很大1、注意人工捕杀幼虫。2、在春芽萌发前半个月,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3、秋蚕停食后喷洒25功夫菊酯,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蜡蝉若虫成、若虫喜于嫩枝和芽、叶上刺吸汁液;产卵于当年生枝条内,影响枝条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