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以胡适为例,剖析政治思想里的书生气【内容摘要】学术是知识分子的安身立命之所,但处在民国那样的悲情乱世,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却无法专心致志地做学问。他们除了本职,还不时地从政论政,游走在学术与政治之间。许纪霖先生把民国知识分子参政模式概括为三种,一是加入政府,成为职业官僚;二是议政,相当于“独立政论家”;三是组党。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政坛上,涌动了一股“学者从政”的浪潮,胡适、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的史学家蒋廷黻、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翁文灏、著名经济学家何廉都是个中代表。其中最典型者当推胡适,在政治哲学的传播和学术领域的开创方面,胡适都走在时代的前列。丁文江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到了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新的条件下,这一传统又被赋予了新的特色。所谓新的条件,一是国难日深,民族生存的危机渐趋严重,二是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已远非过去的士子可比,他们多半接受了西方式教育,在新的视角的观照下,中国政治之污浊、民生之凋敝是无法忍受的。所谓新的特色,是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的担当意识更加强烈,具有更强的主体性。丁文江堪作代表。丁文江,中国地质学的奠基者,发表政论文字时常用“宗淹”的笔名,以示对那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的崇敬。1923年8月,他在努力周刊上发表了少数人的责任一文,文中说“我们中国政治的混乱,不是因为政客官僚腐败,不是因为军阀专横,是因为“少数人”没有责任心,而且没有负责任的能力。”他宣称“只要少数里面的少数、优秀里面的优秀,不肯束手待毙,天下事不怕没有办法的”“中国的前途全看我们少数人的志气”1据朱家骅回忆,丁文江面对当时混乱政治的看法是“最可怕的是一种有知识、有道德的人,不肯1王仰之编丁文江年谱,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向政治上去努力”,他认为“只要有几个人,有不折不回的决心,拔山倒海的勇气,不但有知识而且有能力,不但有道德而且要做事业,风气一开,精神就会一变。”2正是基于这一立场,他置众多朋友的劝告于不顾,出任了孙传芳治下的淞沪商埠总办,雄心勃勃地擘画发展“大上海”。翁文灏说道书生出而应世的动机,一种旧的心理定势不能不提,这就是中国士子根深蒂固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结。翁文灏颇富戏剧性的出仕经历很有代表性。翁文灏,著名地质学家,比利时留学归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在和政治的关系上,翁和胡适、丁文江都是有所不同的,他是一个科学救国论者,对政治和做官全无兴趣,即使偶尔写点政论文章,也是应朋友之命而作,所以,1932年国民政府征召他为教育部长时,他坚辞未就。但一场意外的车祸改变了这位书斋学者的命运。蒋介石得报后,命令医院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并延请国内名医会诊,终使翁文灏转危为安,这个时候,要翁文灏这样的淳厚君子拿出勇气去拒绝救命恩人的征召显然是不近情理的。“知遇之恩”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仍然是过于沉重了,正如傅斯年曾经说过,他这一辈的读书人虽受西方教育,但安身立命仍然是中国式的。最难消受明主恩,就这样,在感恩情结的驱动下,翁文灏这位被认为是“一国之瑰宝”的杰出学者一步步走到了政治的前台,从国民政府的行政院秘书长到行政院长,演出了一幕“科学家错位”的悲喜剧。胡适俗语曰看人挑担不吃力,知识分子也许论政是一把好手,可真要他进行实际运作,它就立马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从“有点道理”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这中间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其责任是否全应由知识分子来负呢这一时期从政的学者中,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其依赖的资源只有专业素养和学术声誉,政治生活远远不如在学术领域得心应手,胡适即为显例。与丁文江不同,胡适一向提倡对政治保持一种“不感兴趣的兴趣”,即书生可以论2王仰之编丁文江年谱,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2页政,但只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做一个独立的政论家。然而形势比人强,日本人步步进逼,即使是抱着低调论的胡适也已看出,一场大规模的为民族争生存的战争是不可避免了。胡适素来自诩“为国家做一个诤臣,为政府做一个诤友”,但在民族危机面前,首要的是有才干的人出来做实干之臣,1938年7月30日,胡适写信给妻子说,过去曾发愿“二十年不入政界,二十年不谈政治。那二十年中不谈政治一句话早就抛弃了。不入政界一句话总算不曾放弃今日以后的二十年,在这大战争怕不可避免的形势里,我还能再逃避二十年么我只能郑重向你再发一愿至迟到战争结束时,我一定会到我的学术生活去。”3同年,他在出访途中接到驻美大使的任命,给妻子的信中又说“我二十一年做自由的人,不做政府的官,何等自由但现在国家到这地步,调兵调到我,拉夫拉到我,我没有法子逃”4就在任驻驻美大使期间,他在赠给参加中美借款谈判的银行家陈光甫的照片上题诗一首“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的卒子,只能拼命向前。”语气有些苍凉,但细心品味,其中是否夹杂这一种救国救世的自豪呢蒋介石选中胡适做驻美大使,看中的只是胡适在海内外的巨大声望和其对美国社会的熟谙。胡适并不具备外交天才,上任之初也无外交经验,除了标榜“诚实与公开”的外交风格,就只能靠他的演说才能和在学术界中的清誉了。应该承认,胡适在大使任上竭尽了全力,他的廉洁和不辞劳苦即使是在最讲究权变的外交领域也赢得了朋友和对手的尊重,他所完成的第一大使命,是在武汉沦陷不久后,促成美国政府给予我国两千五百万美元的“桐油借款”,当时算是国际间相当大的一笔借款,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和民心。然而富于演说才能、不辞劳苦和个人廉洁是否就是一个优秀的外交家呢1940年,宋子文以国民政府代表的身份赴美国活动,当面对胡适说“你莫怪我直言,国内有人说你讲演太多,太不管事了,你还是多管管正事吧”5除了胡适这一类型,从政学者中自然还有另一类极富行政才能的人。一般公认丁文江、翁文灏除了科学天分,其处理实际事物的才干也是当时学者中少有的。丁、翁二人在从政之前都领导过地质调查研究部门的工作,那时已充分3耿云志胡适年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65页4耿云志胡适年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68页5胡适日记全编第七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96页显示了他们的行政才干。可是像丁、翁这样的技术专家都有一种泛科学主义的倾向,他们参与政治,也容易将政治简单化、技术化,以为只要按照一套科学的方法管理政治就可以药到病除。他们往往注重行政,却不谙熟政治游戏,容易模糊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区别,不具备一个政治家最起码的政治起见。其直接后果就是他们往往在具体事务上甚为精明,却缺乏大局眼光。从其政治生涯上来看,充其量只是“行政人才”,一个优秀的技术官僚,而非政治家。尽管丁文江以政治家自诩,他也无法逃脱这一定命。他做淞沪商埠总办虽只有八个月的时间,但确有其抱负和实绩,胡适后来为他做传记就评价说,回看过去,丁氏任内有两件事值得记载,“第一是他建立了大上海的规模,那个大上海从吴淞到龙华,从浦东到沪西,在他的总办任内才第一次有统一的市行政、财政和现代化的公共卫生。”“第二是他从外国人手里为国家争取回许多重大权利。”尤其以收回公共租界的会审公堂为最成功。6可是丁文江毕竟没有看清大势,随着孙传芳的倒台,他这个商埠总办的政绩也随风消散了。丁文江是抱着改良政治的愿望投到孙传芳门下的,据傅斯年分析,丁以为改良政治应该抓住每一个机会,所以他想借孙传芳试验一回,然而一进到里面去,知道事实不如此简单,孙传芳要做的事,大都并不与他们这些智囊商量。学者从政不可避免要直接与中枢打交道。仔细留意可以发现,一个学者选择入谁的幕,除了客观机缘,很大程度上常常与中枢的个人魅力有关。丁文江入阁孙传芳,与他对孙的评价是大有关系的,他对朋友们说“孙在军人中很有才,很爱名誉,很想把事情办好,只是有一个根本的缺陷,就是近代知识太缺乏了。”这句话是丁经常用来批评一切中国历年来当政的军人的。他以为这些人中很多有才的人,有天生的才,只因为他们的知识不够,故不能成大事。“民主与独裁”中的胡适1932年5月,胡适主编的独立评论出版第一期。这一年,胡适四十二岁,身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独立评论是一本同人性质的政论刊物,从近代思想史的角度看,在二十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政论刊物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与之前的努力周报、新月杂志在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过程中,正6胡适丁文江传,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第93页好可构成那个时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价值谱系。胡适则是这个“价值谱系”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个时期的胡适坚守民主政治、渐进改革的理念,在民主思想、外交问题、教育理念、社会思想等方面多有论述。但发生在1933年12月至1935年2月期间的两个回合的“民主与独裁”的论战,实在为胡适在独立评论五年中最重要的思想表征“尽管这种讨论是学术性的,但其含义却是有现实意义的,因为讨论中反映了整个国家知识分子所关心的问题以及他们的价值观。”7引发这场论战的是胡适的朋友蒋廷黻。1933年,蒋在第十八号独立评论上发表一篇题为革命与专制的文章,被认为是“胡适的英美派知识分子朋友们第一个明确表态拥护专制的宣言。”蒋廷黻认为,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内战频仍,国家无法真正统一,其原因就在于未能像英国、法国、俄国等国那样经历过专制。因此唯有先经过一个“专制建国”的阶段国家才能有效地走向近代化。蒋廷黻是一位历史学教授,他的政治言论颇为保守,首先无条件地拥护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其次重视经济问题而轻视民主宪政问题。蒋廷黻这篇文章引起胡适的强烈反应。胡适感到“栗然已忧”,先后写下两篇反驳文章,并在次年给傅斯年的一封信中说“我岂好辩不得已也”上世纪三十年代,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这种痛苦来自于大多数人对民主的一种幻灭感,于是,选择何种政治模式救国就成了当时争论的一个焦点。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略野心膨胀,全中国沉浸在“国难时期”的悲愤之中,北方的知识分子更是忧心如焚。而与此相对,南京国民政府在训政阶段的不作为遭人诟病。政治上的一党专政得不到支持,许多知识分子屡次提出“提前结束训政”的政治诉求,身处香港的胡汉民则表示应该尽快实施宪政。胡适认为对于推行民主宪政在国人中所造成的挫折一向敏感,不赞成“党权高于一切”的言论。他认为,南京国民政府只有实行民主、开放政权才能真正有助于挽救国难。这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改良国民党,使之面对“被人取而代之的可能”,“也许可以比现在干的更高明一些”;二是可以收拾人心,着眼于“全国人心团结,而不在党内三五万人的团结”。当前,除一致御侮之外,7(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第177页莫过于废除党治,公开政权,实行宪政。在胡适看来,这才是一条“政治改革的大路”。因此,蒋廷黻主张“专制”的文章在这个时候遭到胡适的质疑,就在意料之中了。此时,蒋廷黻并没有正面回答胡适,而是再次撰文阐释自己对“专制”的看法“以个人专制来统一中国的可能比任何其他方式的可能性都高,因为中国人的私忠既过于公忠,以个人为中心比较容易产生大武力即使现在的专制只是二千年来专制的延续,但是因为现在有了科学与机械这两个东西,尽管政府完全无为,只要它能维持治安,这两个东西就要改造中国,给它一个新生命。”8蒋廷黻是胡适好友,尽管政见不同,但本着“政论无所苟”的原则,他们都将这种认真讨论国事的态度视为“我们的宗教一样”,因为这关系到“几千万人或几万万人的幸福与痛苦,一言或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丧邦”只有“自己的理智认清了责任而自信付得起这种责任时”,才可“出之于口,笔之于书”。从这场论战中可以看出,胡适在当时所表达的民主思想虽然多半是应对他人观点而引发出来的种种论述,但其背后却包含着他对民主基本价值的一种深刻体认和追求。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1政治统一而非武力统一2民治幼稚观3民主宪政的诸多好处已经构成这一时期胡适主张“民主政治”最重要的理由。也就是说,不论当时中国局势如何复杂变化,分裂割据也好、文化落后也罢,都不是政府拒绝推行民主宪政的口实。尽管胡适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些行为偶有缺失,但他对民主自由的无限向往,不论是在新月时期还是独立评论的五年中,都一以贯之,而且在勇于批判之外,也勇于肯定。凸显自由和独立的本质立场。故有人称,胡适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结语季羡林先生在为胡适说几句话一文中说“蒋介石是流氓出身,一生也没有脱掉流氓习气。他实际上是玩弄胡适于鼓掌之上。可惜胡适对于这一点似乎并不清醒。”在季老的印象里,说胡适没有政治野心,那不是事实。但是他81933年12月31日独立评论八十三号,第26页又死死抓住学术研究不放,一谈到他有兴趣的学术问题,他便眉飞色舞,忘掉了一切,颇有一些书呆子的味道。儒的入世意识对于中国士人来讲,是已经流淌与骨血中的。经世致用,兼济天下,是士人的最高理想。退而求其次,独善其身而已。对于大儒,自然有远高于一般的非常之想,对于小儒,给一个官禄,也就苟且了。胡适自然不会权且苟且,此前的小小部长院长不在话下,这次一下子给了个“总统”,就不能不令其不知所措起来,继而以为是真的,以至于竟对秘书说“我这个人,可以当皇帝,但不能当宰相我可以当无为的总统,不能当有为的行政院长。”言下所透出的庙堂气可冲天。但胡适终究没有脱略一身书生气。胡适命里无官,实在是因为性格不适合在中国做官。中国的文人宿儒们,大致都难脱掉这一层书生气。而恰是这书生气,造就了真的知识分子。我仔细地琢磨了一下这书生气,也并非很难参透,不外乎就是看问题容易较真以及生活理想化罢了。知识分子的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与数据分析-全面剖析
- 新能源汽车技术-全面剖析
- 用户体验与性能关联研究-全面剖析
- 量子算法突破进展-全面剖析
- 安全计算框架构建-全面剖析
- 合同延期协议
- 个人总结合同(2篇)
- 电缆施工合同
- 承包经营抵押合同
- 虚拟主机2025年度销售代理合同8篇
-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练习题知识讲解
- 厨房隔油池清理记录
- 常见生物相容性实验汇总
-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课堂运用)
- 企业重组相关税收政策培训教学课件(38张)
- 肝癌的防治(大众科普版本)-PPT课件
- 成都高新区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半期考试数学试卷
- 职业危害防治实施管理台账
-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单词表
- 毕业设计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 苹果中国授权经销商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