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ppt_第1页
2012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ppt_第2页
2012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ppt_第3页
2012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ppt_第4页
2012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预防法概要和报告管理措施,大纲,一,传染病预防法概要,传染病疫情报告三,报告程序和方式四,报告时限五,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六,一些病例报告要求七,一些重点管理的传染病八,传染病登记九,管理措施,一,传染病预防法概要,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这是宪法规定的保护人民健康的重要法律之一。 把我国传染病防治从行政管理纳入法制管理轨道。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次,新法律更好地适应了当前传染病防治的形势和要求。 一、传染病防治法概述,第二条国家以传染病防治为主方针,依托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科学,依靠群众。 实行以防治为主的方针,不重视治疗,在疾病的预防、疾病的早期治疗,特别是传染病的防治方面,应立足于防治的结合。 预防和治疗本身是相辅相成的。 防治结合从过去的简单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即从体现简单医疗服务向医疗预防服务扩展的生理服务向心理服务扩展的院内服务向社会服务扩展。 一、传染病预防法概要,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公布时有37种,现在有39种,其中甲类有2种,乙类有26种,丙类有11种。 新增甲型H1N1流感和甲型H1N1手足口病。 一、传染病预防法概述,甲类传染病是鼠疫、霍乱。 b型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b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肠伤寒和副肠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一、传染病预防法概述、c型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爆炸、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有必要进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公布。 一、传染病预防法概述,第四条针对b型传染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a型H1N1流感、小儿麻痹症、炭疽中的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的a型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其他乙型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规定的控制甲型传染病措施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经国务院批准公布实施。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常见的多发地方性传染病,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按乙类或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公布,并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记录。 一、传染病防治法概述,第十七条国家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了国家传染病监测计划和方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传染病监测计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发生、影响流行的因素监测国外发生的、国内尚未发生的传染病,或国内新发生的传染病。一、传染病预防法概要、第三十条疾病预防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和供血机构及其执行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流行,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流行、流行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按照传染病报告的管辖原则,在国务院规定或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定时报告中军队医疗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发现前款规定的传染病流行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报告。 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的患者,应当立即向附近的疾病预防管理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一、传染病预防法的概要,第三十八条国家建立传染病信息公开制度。 本条第二项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流行信息。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发布本行政区域传染病信息。 本条第三项规定,传染病突然发生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发布传染病流行信息,可以允许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传染病流行信息,二, 传染病流行报告是对传染病报告规定的有关法律可以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预防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管理方法灾害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方法艾滋病监测规定了一些性病防治管理方法的结核的预防二、传染病疫情报告,(一)责任报告机关和报告人。 各级各种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血机构都是责任报告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和乡下医生,个人开业的医生是责任疫病报告者。 二、传染病报告(2)报告病种1、法定传染病/(1)甲类传染病/(2)乙类传染病/(3)丙类传染病/(4)卫生部决定纳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2、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与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及其他流行、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3、 决定重点监测原因不明肺炎病例和原因不明死亡病例等三、报告程序和方式,门诊初诊医生发现法定传染病和性病患者填写了传染病报告卡和其他相关卡(肺结核可疑者、肺结核病人转诊单,门诊部指定负责人每天两次,门诊各课传染病报告卡,其他相关卡一起保险三、报告程序和方式,住院部各科医生发现法定传染病和性病患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其他相关卡片(如肺结核可疑者、肺结核病人转诊单 ),立即将传染病报告卡及其他相关卡片提交保险科。 三、报告程序和方式、保险科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项目、泄漏项目、逻辑错误、重卡等进行检查,立即将有疑问的卡与填写者进行验证,确认报告卡没有错误后登记网络。 对网络登录完毕的报告卡进行核对,确认网络登录的信息和报告卡中填写的信息一致。 注册后,报告员在传染病报告卡备注栏签名,在卡上进行编号、注册和保存。 三、报告程序和方式、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实行24小时电话值班制(包括星期六节假日)。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包括星期六节假日)保险科收到传染病报告,在网上直接报告的非正常工作时间内由重大疫情负责人向行政总值班报告。四、报告期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修订) (卫生部第37号令)责任报告机构和责任疫情报告员发现甲型传染病和乙型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患者或疑似患者,或者突发其他传染病和原因不明的疾病时, 必须在2小时内在网上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的不实施网上直接报告的责任报告机构,在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信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管理机构报告,在2小时内发送传染病报告卡。 四、对报告期限、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诊断后,实施互联网直接报告的责任报告机构应在24小时内上网报告;四、报告期限、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相符的传染病突发,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报告五、传染病报告书填写要求,1. 传染病报告卡统一形式,A4纸印刷,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笔迹清晰,人签。 五、传染病报告填写要求,二.按照报告填写要求的规范填写,信息详细,特别是提供患者的联系电话和详细地址(地址必须从省、市、县或区、乡镇或街区、区或村到地址填写)。 五、传染病报告书的填写要求为3.14岁以下患儿家长姓名和联系电话。 4 .保育儿童、学生必须填写幼儿园和学校,上班。 五、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五.教师、工人、外出劳动者、干部职员等有职业的患者,应填写岗位和电话号码。 6 .病例诊断时间的填写到时间为止。 五、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七、病例分类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查结果五类。 其中,病原携带者病种需要报告包括霍乱、小儿麻痹症、艾滋病、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的阳性检查结果仅由供血机制填写。 五、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八.病例分类: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类报告炭疽分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类三类病毒性肝炎分为a型、b型、c型、戊型和未分类五类;五、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 隐性五大类疟疾分为中日疟疾、恶性疟疾和未分类的肺结核分为涂阳、培阳、菌阴和未痰检查四大类,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 六、部分病例的报告要求,一.报告的病例应当跨年度再次报告,当年报告的病例可以不像复诊或再住院那样报告,但要登记康乃馨感染病登记表,复感染者必须再次报告。 六、几例病例报告要求,二.要慎重审计病种:甲类和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H1N1流感、小儿麻痹、炭疽中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登革热、白喉、布鲁氏菌病、恶性疟疾、疹伤寒、黑热病六、有些病例报告要求,3.b型肝炎病例医疗机构只能报告在实验室确诊的病例和病原携带者。 4 .甲、丙、戊型肝炎病例应报告为实验室确诊病例。 6、有些病例报告要求5 .疟疾未分型或临床诊断病例不能报告,应在实验室诊断为白天疟疾或恶性疟疾后报告(应慎重)。 六、有些病例报告要求,6 .麻疹模拟或临床诊断病例取血样,经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确诊后上网报告。 六、一些病例报告要求,七.梅毒病例报告以一期、二期、三期、隐性和胎传梅毒进行,分为实验室确诊病例(TRUST和抗体均为阳性),临床诊断病例,无病原携带病例和阳性检查病例。六、一些病例报告的要求,8 .淋病病例报告分为实验室确诊的病例,无临床诊断病例、病原携带病例和阳性检查病例。 六、一些病例报告要求,九.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病例报告分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无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和阳性检查病例。 六、一些病例报告的要求,10 .尖锐湿疣病例报告分为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的病例,确实与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查病例相似。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病预防管理基本信息。 七、一些重点管理的传染病,1 .肺结核1.1门诊医生职责1.1.1发现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和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的患者,应做痰涂膜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 1.1.2检查结果显示怀疑有活动性或肺结核的患者,用红笔填写门诊日志,登记在医院肺结核可疑者的门诊登记表上,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和三连肺结核患者或疑似患者转诊单。 肺结核,1.2病房医生的职责是在1.2.1住院后登记被诊断为肺结核和可疑肺结核的患者,并报告。 1.2.2主要病情稳定后,将患者转诊到结核防止机构继续治疗和管理,在三连肺结核病人转诊单、肺结核、1.3放射科/检查科职责1.3.1照片登记簿上记录照片结果,将疑似肺结核患者登记在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放射科登记簿上。 1.3.2痰检查结果在可疑肺结核患者实验室登记册上登记,阳性结果用红笔表示。 1.3.3放射科、检查科为检查结果有活动性或活动性肺结核嫌疑的患者,应立即通知初诊医生或填写传染病报告书。 肺结核,1.4保险课的责任是训练1.4.1有关医务人员。 1.4.2各科报告的肺结核和可疑肺结核患者登记,直接在网上报告。 1.4.3肺结核病人转诊单中的一个发送给防耦合机构。 1.4.4定期检查和记录放射科、检查室的记录和门诊、病房医生的报告情况和转诊情况。 七、一些重点管理的传染病,二.腹泻病的管理(适用于每年的5月1日10月31日)二. 1期间,腹泻患者在肠道门诊和儿科就诊,节假日、白天和夜晚,在急诊科就诊,其他科不得停止腹泻患者。 2.2填写腹泻病记录(代替门诊日志)。 腹泻病的管理实现了2.3“逢疑必检”,腹泻患者的大便霍乱菌培养率 90%,疑似霍乱的病例要检查“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情样、血水样)伴有呕吐等,大便的例行和大便霍乱菌的培养2.4发现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甲型肝炎、其他感染性痢疾等肠道感染症时,应立即报告并进行相应的登记。 七、一些重点管理的传染病,三.小儿麻痹的报告管理中,15岁以下不明原因的软瘫患者应立即报告,立即采集大便10年左右,采血,离心冷冻到检验科,疾病管理中心进行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七、一些重点管理的传染病,四.原因不明肺炎病例的报告包括以下四种,无法明确诊断的肺炎病例: (1)发热(38)。 (2)具有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的影像学特征;(3)发病初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淋巴细胞分类数减少;(4)按抗生素规范治疗35天,病情未明显改善。 八、传染病登记,一、医疗机构应制作传染病登记单,详细登记、记录发现的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并注明诊断依据、报告日期和报告者。 八、传染病传染病登记,二、门诊日志登记,基本项目有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发病日期、就诊日期、诊断、初诊等。八、传染病登记,三、住院部各科设立住院登记本,住院登记本的基本项目有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住院日、住院诊断等。 传染病被报告后,在病历的封面右上方盖上“已报卡”的章。 八、传染病登记,四.检验科传染病相关检查的特别登记四.一关于传染病的阳性检查结果,填写专用的传染病检验阳性结果登记簿,项目齐全,字清楚,项目不可缺少。 4.2检查科对传染病相关项目的检查阳性结果,必须在报告书上写上“账单”一章,迅速反馈给各临床科,以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