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分类突破,类型一反应后混合物成分的研究例(红河州)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未盖瓶塞,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若变质,变质程度如何?,专题分类突破,【查阅资料】a.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b.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两者能发生如下化学反应:BaCl2+Na2CO3BaCO3+2NaCl【作出猜想】猜想一:该溶液没有变质,溶质是NaOH猜想二:该溶液完全变质,溶质是Na2CO3猜想三:该溶液部分变质,溶质是_,和Na2CO3,NaOH,专题分类突破,【实验验证】(1)为验证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军和小华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小军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于是得出“该溶液没有变质”的结论。小华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得出“该溶液已变质”的结论。你认为的结论正确。,有气泡产生,小华,专题分类突破,(2)为验证该溶液的变质程度,小丽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证明猜想三(填“成立”或“不成立”)。如果将氯化钡溶液换成氢氧化钡溶液,不能得出相同结论,原因是_。,成立,B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NaOH会干扰对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的检验,专题分类突破,【交流反思】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因此,氢氧化钠应保存。,2NaOH+CO2Na2CO3+H2O,密封,【解析】【作出猜想】本题涉及的化学反应为:2NaOH+CO2Na2CO3+H2O,因此,涉及的可能性只有三种,化学反应还未进行,则溶液没有变质;化学反应彻底完成,则完全变质;化学反应正在进行中,则部分变质,此种情况下,溶质为,专题分类突破,NaOH和Na2CO3。【实验验证】(1)若溶液全部变质,则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因此,小军单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这一现象,得出“该溶液没有变质”的结论不正确;因为滴加稀盐酸冒出气泡,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据此可推出小华的结论正确;(2)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其中的碳酸钠被彻底消耗,则排除了碳酸钠对实验的干扰,之后再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仍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除了含有碳酸钠之外,还含有氢氧化钠,则说明原,专题分类突破,溶液部分变质,猜想三成立;如果将氯化钡溶液换成氢氧化钡溶液,则因为Ba(OH)2与Na2CO3反应,虽然可排除碳酸钠对实验结论的干扰,但生成的NaOH会对实验结论造成新的干扰。【交流反思】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溶液应密封保存。,专题分类突破,【方法指导】1.【猜想与假设】(1)不合理猜想的判断;猜想的物质中含有反应物中未涉及的元素;猜想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2)提出猜想的方法:只含生成物;含生成物和一种过程的反应物。,专题分类突破,2.【方案设计】根据需要检验的物质确定添加试剂,利用反应现象判断该物质是否存在,反应后混合物成分的检验,只需检验过量的反应物,对于反应物的检验存在以下两种情况:生成物的检验对反应物的检验不造成干扰(一种物质的检验),检验方法见表一;生成物对反应物的检验造成干扰,先排除干扰,后检验(混合物的检验),检验方法见表二。,专题分类突破,3.【方案补充】(1)实验步骤(试剂选择)、反应现象、实验结论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物质+试剂现象结论(有无该物质)(2)解答方法:看实验结论,若实验结论未知,利用现象确定;若实验结论已知,a.试剂和现象之间相互确定;b.选择合理试剂并确定现象4.【交流反思】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根据其变质原因可知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反映,决定,专题分类突破,表一:,专题分类突破,表二:,针对训练,1.(2014云南)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Ca(OH)2猜想三:NaOH、Na2CO3猜想四:NaOH、Na2CO3、Ca(OH)2,针对训练,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实验验证】,2NaOH,二,有气泡产生,Ca(OH)2+Na2CO3CaCO3+,针对训练,【反思与拓展】若向NH4Cl的浓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氨气/NH3,安全/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等,针对训练,【解析】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在溶液中会发生反应,所以两者不能共存于溶液中;滤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钙离子,所以猜想二不成立;猜想三滤液中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一种碱,能与铵盐反应产生氨气;由于氢气是气体,不易储存,携带不方便,且不安全,而氢化钙是固体,储存方便,携带方便,使用也方便,且安全。,针对训练,【方法指导】探究反应后混合物成分时,不仅要考虑生成物,还需考虑过量的反应物,探究某物质的成分,应该明确该物质的性质,该物质在性质上与其共存物质性质的差异,利用性质上的差异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时,一是注意叙述方式,先取样后操作,先现象后结论;二是要有明显的现象,结论要可靠。,针对训练,2.(2013德宏州)某同学在表演完“水能生火”的魔术后解释说:“该魔术是向包有淡黄色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就能燃烧起来。”小红听完后对这个“魔术”非常感兴趣,她和同学们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作出猜想】产生了支持燃烧的氧气;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热。,针对训练,【设计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1)打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或O2,针对训练,(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实验二:待过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看到有白色固体出现,探究该生成物是什么?(1)小张猜想该生成物是Na2CO3,小军则认为该生成物是NaOH,他们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请你参与并补充完整。,放出热量,导致装置内温度升高,锥形瓶中气体体积膨胀,气体由导管口冒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针对训练,生成物不是Na2CO3,有蓝色沉淀产生,针对训练,(2)取由白色固体配制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色,如果滴入的是紫色石蕊试液,则石蕊试液变色。【得出结论】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红,蓝,2Na2O2+2H2O4NaOH+O2,针对训练,【解析】实验一:(1)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该反应放出热量。实验二:(1)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由实验现象可知该物质中没有碳酸钠;如果生成物中有氢氧化钠,则会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2)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得出结论】由上述探究实验过程可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专题分类突破,类型二物质组成及成分的探究,例(2012西双版纳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台上发现一瓶标签受损的溶液,如图所示:【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成分是什么?老师说:这瓶溶液可能是NaCl溶液、NaNO3、KCl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这瓶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专题分类突破,【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不可能是溶液。【实验探究】实验台上可供使用的药品只有:稀HCl溶液、稀HNO3溶液、AgNO3溶液。请你根据以上药品完成下列实验。,KCl,专题分类突破,稀HNO3溶液,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AgNO3+NaClAgCl+NaNO3,专题分类突破,【反思】为了防止标签受损,你建议以后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将标签用石蜡封上(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由标签残余部分可以看出,该溶液中含有的是钠离子,所以不可能是氯化钾溶液;证明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可加稀盐酸,也可加稀硝酸,但由于步骤二中还要继续加入试剂来证明氯离子的存在,所以步骤一中不能滴加稀盐酸;若要证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应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溶液是氯化钠溶液。,专题分类突破,【方法指导】1.【提出猜想】提出猜想和判断猜想是否合理的依据:(1)物质的摆放顺序判断物质的种类(如酸、碱、盐);(2)破损标签提供的部分信息(浓度、化学式);(3)药品的特性(颜色、气味),如Cu2+为蓝色、Fe3+为黄色、铵盐有刺激性气味等,专题分类突破,2.【设计实验】(1)这类试题通常提供了药品的部分信息(其中一种离子),只需检验出另一种离子即可,检验该物质需要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2)设计实验或实验补充过程中的实验步骤(试剂选择)、反应现象、实验结论详见类型一【方案补充】栏目。,针对训练,1.(2014广州)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混合两种固体药品的办法自制“钾、氮复合肥料”,使用到的药品有KCl、K2SO4、NH4HCO3、NH4Cl。同学们制得了成分不同的“钾氮复合肥料”,从中抽取一份作为样品探究其成分,请回答有关问题:限选试剂:稀HCl,稀H2SO4,BaCl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1)提出合理假设。所抽样品的成分有4种可能:,针对训练,假设1:KCl和NH4HCO3;假设2:KCl和NH4Cl;假设3:K2SO4和NH4HCO3;假设4:。(2)形成设计思路。甲同学提出先用AgNO3溶液确定是否含有KCl,你是否同意并说出理由:_。乙同学提出先确定是否含有NH4HCO3,则可以选择的试剂是。,K2SO4和NH4Cl,NH4Cl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Cl,稀HCl(或稀H2SO4),不同意,因为AgNO3也可以与,针对训练,(3)完成实验方案。请填写实验操作、与表中结论相符的预期现象。,取少量这种混合固体于试管中,滴如适量稀HCl(或稀H2SO4),另取少量这种混合固体于另一支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滴加BaCl2溶液,振荡,无白色沉淀产生,无气泡冒出,专题分类突破,类型三物质性质的探究,例纯碱(Na2CO3)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化学工业中用途极广,工业上通常用氨碱法来生产,小红同学为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专题分类突破,溶液变成红色,Na2CO4+2HCl2NaCl+H2O+CO2,Na2CO4+Ca(OH)22NaOH+CaCO3,专题分类突破,取少量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方法指导】1.【要点提示】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人的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东西。有关溶液现象的描述,主要有:溶液颜色由变成,产生色的沉淀,产生大量气泡。,专题分类突破,有关固体现象的描述,主要有: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逐渐溶解,固体的颜色由色变成色,固体表面覆盖了一层色的固体。有关气体现象的描述,如生成气味的气体。(2)实验结论: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导出的一个普遍的事实或规律,如稀盐酸性呈酸性。,针对训练,1.(2013普洱)草木灰是一种常见的农家肥,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K2CO3);硫酸铵(NH4)2SO4是一种氮肥。教师带领学生对这两种肥料作了相关性质的探究。【查阅材料】碳酸钾与纯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完成以下各题:,针对训练,变蓝,酸,针对训练,有气泡产生,K2CO3+2HCl2KCl+H2O+CO2,产生白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针对训练,【交流共享】农田中不宜长期使用硫酸铵,易造成土壤酸化而板结;草木灰的使用既实现了变废为宝,还起到了改良酸性土壤的作用;草木灰和硫酸铵能否混合使用?(填“能”或“否”),否,【知识拓展】若要鉴别失去标签的碳酸钾和硫酸铵(即固体或溶液),下列试剂不可用的是。A.水B.稀盐酸C.氯化钡溶液D.无色酚酞试液,C,针对训练,【解析】【实验探究】碳酸钾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硫酸铵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酸铵溶液呈酸性;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可溶性碳酸盐或可溶性硫酸盐都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CO3或BaSO4沉淀。【交流共享】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呈碱性,能与硫酸铵反应生成氨气,使肥效丧失,不能混用。,针对训练,【知识拓展】碳酸钾与硫酸铵固体,加足量的水搅拌,硫酸铵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碳酸钾无明显现象,能区分;碳酸钾和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硫酸铵与盐酸无明显现象,能区分;碳酸钾和硫酸铵都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区分;无色酚酞遇碱性的碳酸钾变红,遇酸性的硫酸铵不显色,能区分。,针对训练,2.(2014德阳)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氨(NH3)的制取和有关性质的探究实验。资料卡片: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极易溶于水,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可以得到氨气,若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可以快速得到氨气。,针对训练,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2)利用A装置制得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快速产生氨气,发生装置最好是(选填装置编号)。(4)研究性学习小组用D装置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试管,2NH4ClCaCl2+2H2O+2NH3,C,试纸变蓝,说明氨气已经收集满,Ca(OH)2+,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m端,若,针对训练,(5)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氨的性质,观察到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现象涉及到的性质是(填字母编号)。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C.氨气有刺激性气味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图2图3,ABD,针对训练,(6)另取制氨气的熟石灰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将该溶液置于小烧杯并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如图3),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后,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填字母编号)。A.水和浓硫酸B.水和氯化钠固体C.水和硝酸铵固体D.水和氢氧化钠固体,AD,针对训练,【解析】(1)仪器a为试管。(2)A装置需加热,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所以A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氨气,其反应原理是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制氨气,该反应是碱和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氨水,氨水不稳定,分解产生氨气和水。(3)快速制氨气的原理是将浓氨水滴到生石灰中,该反应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进行的反应,B装置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下,没有液封,所以不能选择B装置,应该选择C装置,C装置利用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4)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气体应该从导管n进入;检验氨气是否,针对训练,收集满应该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m端,若试纸变蓝,说明氨气已经收集满。(5)实验中浓氨水中的微粒能使与之不直接接触的棉花团上的酚酞试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氨水显碱性;氨分子容易从浓氨水中逸出,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所以该实验涉及到的性质有ABD。(6)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浓硫酸遇水放出热量,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所以在大烧杯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水和浓硫酸或水和氢氧化钠固体。,针对训练,【难点突破】本题难点是判断氨气收集满的方法与现象的表述,其一要确定在什么地方验满,其二要确定用什么方法验满,突破的方法是充分利用氨气的性质,根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可知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即用D装置收集氨气时从导管n进入,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应该在导管m端,验满也是利用氨气性质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验满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m端,若试纸变蓝,说明氨气已经收集满。,针对训练,4.学习常见的酸之后,知道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的,于是他们对氯化氢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氯化氢(HCl)气体显酸性吗?【进行实验】,针对训练,不变色,变红色,水或蒸馏水,试管1和试管2中铁丝无明显变化,试管3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铁丝逐渐变细,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试管4中固体溶解,试管5中无明显现象,试管6中固体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Fe+2HClFeCl+H2,针对训练,针对训练,【交流反思】(1)图3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_。(2)小明向方案一的实验后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在氯化氢气体中,氯化氢以分子形式存在,没有解离出氢离子,所以氯化氢气体不限酸性,NaOH+HClNaCl+H2O,针对训练,(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色。(4)小明认为方案二中的铁丝可用铜丝代替,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并请说明理由。,红,不同意,因为铜丝不与稀盐酸反应,专题分类突破,类型四影响因素类、条件类问题的探究,例小明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专题分类突破,(1)进行图A实验时,能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现象是_。(2)实验时,烧杯中的热水的作用是_。(3)俗话说“水火不相容”,这是因为_。但按图B进行实验时,观察到“水火也相容”的奇观,其原因是_。,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但铜片上的红磷不,的红磷和白磷,二是使热水中的白磷与空气隔绝,比热容较大,能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同时也能隔绝空气使火熄灭图,同时满足,故可观察到水火相容现象,燃烧,一是加热铜片上,水能灭火,水的,图B中燃烧的三个条件,专题分类突破,【解析】(1)图A是通过控制变量探究燃烧的条件,铜片上的红磷与白磷,都是可燃物,都与空气接触,所处的环境温度也相同,但两者的着火点不同,根据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但红磷不燃烧,可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相比,都是可燃物,着火点相同,温度都达到了着火点,但铜片上的白磷与空气接触,水中的白磷没与空气接触,根据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为可燃物与空气接触。(2)将白磷放于水中,水将白磷与空气隔绝;同时热水对铜片进行加热,使铜片上的白磷达到其着火点。,专题分类突破,(3)“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同时水也能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图B中通入氧气前,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白磷没与氧气接触,往热水中通入氧气,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所以可以观察到白磷在水中燃烧,即“水火也相容”。,专题分类突破,【方法指导】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1)定义:对于多因素的问题,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2)常见因素:温度、接触面积、反应物浓度、种类、反应时间、催化剂、空气或氧气、水、着火点等。(3)对比实验:对比实验的现象不同;对比实验中的无关因素相同,探究因素不同。如铜片上白磷和水中的白磷是一组对照实验,现象不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不燃烧),无关因素(温度、大小)相同,探究因素(空气或氧气)不同,则该对比实验说明物质燃烧与空气(或氧气)有关。,专题分类突破,2.【实验设计】(1)设计思路:实验步骤(确定需要探究的因素,无关因素相同、探究因素不同)实验现象(不同)实验结论(通过对比实验不同的现象说明该因素对实验的影响)(2)实验补充:实验步骤:寻找两个实验步骤中不同的因素;实验现象:对比两个实验现象的差异;实验结论:该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针对训练,1.(2014济宁)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课外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更深入探究: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针对训练,请你设计: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把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把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针对训练,【解析】探究实验一:综合对比分析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可得出,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快;探究实验二: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温度应为实验变量,其他因素为不变量,实验现象可由结论倒推得出。,针对训练,3.(2012玉溪)常温下,H2O2分解生成O2的速率较为缓慢。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分解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假设】催化剂的种类会影响H2O2分解成O2的快慢。,【实验方案】常温下,取两份同体积,同浓度的H2O2溶液,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和氯化钠固体,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的O2所需的时间。,针对训练,【实验装置】如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实验操作】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锥形瓶中,立即收集一瓶放出的气体。实验记录如下表:,针对训练,实验中加入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g。【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_。【反思】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氯化钠固体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和是否改变。,0.5,效果比氯化钠固体的效果好(或催化剂的种类会影响H2O2分解产生O2的快慢),化学性质,质量,二氧化锰的催化,针对训练,【交流讨论】小华同学提出,H2O2分解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提出一种影响H2O2分解生成O2快慢的因素以及相关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你的假设】_,H2O2的浓度大小会影响H2O2分解生成O2的快慢。,针对训练,【设计方案】,取两支试管标号为A、B,各加入0.5g二氧化锰,向A试管中加入3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向B试管中加入了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A试管中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B试管中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专题分类突破,类型五规律类、实质类问题的探究,1.(2011昭通)(1)在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将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1。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反应现象,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2,发现M1M2,该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3,则M1M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_。,遵守,小于,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中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元素的质量,镁条燃烧时有氧气参加,针对训练,(2)氧气面具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和另一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X+O2,则X的化学式为。(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分子种类分子数目元素种类物质总质量,Na2CO3,(少填多填均错误),针对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异构烷烃溶剂行业发展趋势与供需前景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妇产(科)医院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策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冷饮行业经营动态与投效益预测报告
- 公司合同管理制度
- 社区店铺租赁合同书(33篇)
- 股份购买合同三篇
- 网络科技劳动合同三篇
-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专项训练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含解析
- 济南大学《刑事诉讼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年度谷物细粉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医院培训课件:《重症患者安全转运》
- 浙江财经大学文华校区改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完整版)农业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 金属切削机床课件
- 陕西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英语考试题
- 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备赛经验分享如何对标备赛
- 连锁分店的股权设计方案
- 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教学:创伤技术
- 【企业员工薪酬激励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200字(论文)】
- JOA腰痛疾病治疗效果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