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项目成果应用及效果_第1页
5项目成果应用及效果_第2页
5项目成果应用及效果_第3页
5项目成果应用及效果_第4页
5项目成果应用及效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项目成果应用及效果 5项目成果应用及效果 5.1项目成果应用 (1)来煤储煤堆煤方案的推广应用:根据炼焦煤资源组织和配煤工艺技术实际情况,以“达产达效”为中心任务,充分发挥现有煤场的最大优势,做到煤场10万吨来煤的堆放储存采取,切实做好提产准备工作的安排。 (2)配煤比干基转化为湿基配煤比,准确配煤基准统一,改造配煤仓下料口及挡板的推广应用:基本保证来煤质量稳定,基本做到来煤先来先用。配料称流量曲线比以前稳定合理,波动范围大大缩小。配合煤质量合格率提高了,配煤质量准确稳定。 (3)标定并执行到位的加热制度,加强焦炉操作管理,加强焦炭的熄焦和筛分管理的推广应用:焦炉操作管理形成了相应的焦炉生产操作管控制度,基本保证稳定可靠的焦炭质量指标。 (4)配煤比干基转化为湿基配煤比的推广应用:备煤车间干基配煤比转化为湿基配煤比的实际应用,保证配煤质量准确稳定。 (5)最大华坪煤配比的推广应用:华坪煤配比增配到47-70%, 焦炭的焦炭的灰分平均为13.42%,焦炭的耐磨强度平均为8.0%,焦炭的反应性平均为37.24%,焦炭的反应后强度平均为51.29%,焦炭各项指标达到二级冶金焦的质量要求。 (6)配加小配比粉焦推广应用:焦炭的灰分略大于13.5%,焦炭的耐磨强度较低均小于8.5%,焦炭的反应性较低均小于38.0%,焦炭的反应后强度较高均大于50.0%。 5.2 效果 配煤和炼焦工艺的几项技术对策实施在生产的实际应用,针对煤资 源与攀煤炼焦的实际,配煤结构简单合理适用。所取得的技术成果是大大降低了配煤成本、配煤质量准确稳定、焦炭质量稳定提高。 5.2.1 大大降低配煤成本 降低格洗煤配比,增加华坪煤配比,配煤含税成本逐步下降,焦炭税后成本也逐步降低。xx年1-8月主要的配煤比变化对应的成焦率及配煤焦炭成本计算见下表20。 表20,xx年1-8月主要配煤比变化对应的成焦率及配煤焦炭成本计算 配比成焦税成本,成本,元/成本,元/本,元/吨(扣与市场焦炭价方案 率,% 元/吨 吨(全焦) 吨(全焦) 除7%的粉焦) 格之差,元/吨 1 75.3 1261.5 1675.1 1431.7 1539.5 159.5 2 74.8 1261.5 1686.1 1441.1 1549.5 169.5 3 75.9 1249.5 1646.5 1407.2 1513.2 133.2 4 75.8 1250.9 1651.4 1411.4 1517.6 137.6 5 76.3 1259.5 1650.1 1410.3 1516.5 136.5 6 75.9 1249.5 1646.5 1407.2 1513.2 133.2 7 76.2 1251.8 1642.4 1403.8 1509.4 129.4 8 76.3 1248.3 1635.2 1397.6 1502.8 122.8 9 76.3 1246.9 1634.3 1396.8 1501.9 121.9 10 77.3 1249.9 1616.5 1381.7 1485.6 105.6 11 77.1 1246.9 1618.4 1383.2 1487.3 107.3 12 75.6 1244.6 1645.4 1406.3 1512.2 132.2 13 75.1 1176.2 1566.8 1339.2 1439.9 59.9 14 74.0 1157.2 1564.8 1337.4 1438.1 58.1 5.2.2 配煤质量准确稳定 技术措施在配煤工艺中得以强化实施和监督后,配煤质量准确稳定,准确稳定的配煤质量指标见下表21。 表21,准确稳定的配煤质量指标 时间 xx年1月 xx年2月 xx年3月 xx年4月 xx年5月 xx年6月 xx年7月 xx年8月 Mt% 11.90 12.37 11.69 12.17 11.60 11.87 12.38 12.60 Ad% 10.2 10.09 9.76 9.8 9.96 10.25 10.19 10.42 Vdaf% 28.02 27.00 27.16 26.84 28.03 28.54 29.52 28.97 St,d% 0.59 0.5 0.49 0.51 0.54 0.58 0.67 0.70 GRI 77 78 79 76 78 79 79 79 细度 80.14 80.16 80.84 80.95 80.93 79.64 79.63 80.84 5.2.3焦炭质量稳定提高 生产实际切实可行采取配煤炼焦的几项技术措施后,稳定提高焦炭冷热强度。相对稳定提高的焦炭质量指标见下表22,根据表3和表22焦炭关键质量指标在技术研究实施前后变化见下图9和图10。 表22,稳定提高的焦炭质量指标(%) 时间 xx年1月 xx年2月 xx年3月 xx年4月 xx年5月 xx年6月 xx年7月 xx年8月 Ad% 13.39 12.85 12.86 12.94 13.30 13.51 13.66 13.76 Vdaf% 1.27 1.27 1.25 1.18 1.20 1.19 1.26 1.17 St,d% FC,ad% M25 M10 CRI% CSR% 0.59 85.34 90.5 8.5 38.17 51.25 0.51 85.87 90.0 8.5 38.17 51.25 0.55 85.91 89.8 8.4 38.12 49.79 0.52 85.91 90.6 8.1 37.53 50.92 0.51 85.39 89.9 8.3 37.51 51.55 0.51 85.17 90.6 8.0 37.59 51.09 0.60 0.62 84.86 90.70 8.0 35.71 51.63 84.85 91.23 7.7 35.71 51.64 图9,技术研究实施前后焦炭的M10 图10,技术研究实施前后焦炭的CSR 6突破的技术难点及创新点 6.1 突破的技术难点 (1)配煤质量准确稳定。单种煤配料称流量曲线比以前稳定合理,波动范围也大大缩小。见下图11。 图11:配煤工艺技术实施前后的单种煤配料秤流量曲线 (2)华坪煤配比创最高。华坪煤1/3焦煤是攀西地区价格最便宜的煤种,且运输距离最近。攀钢昆钢及周边的炼焦配比都小于40%,攀煤这几年最大配比为43%,50-70%最大华坪煤配比生产的焦炭均能达到二级焦炭的质量指标。 6.2 创新点 (1)配加2%小配比粉焦。粉焦配入的焦炭质量达到二级冶金焦的质量指标,焦色呈浅银灰,焦炭的密结性溶溶性均较好,块度也比较均匀。 (2)配煤仓下料口改造。既减小皮带秤上煤样流量的厚度又减少小皮带秤上煤样流量的宽度,实现配煤比1-3%的单种煤配比控制,正在考虑申请专利。 7效益分析与结论 7.1 效益分析 (1)配加粉焦的效益分析 配比为2%进行回配粉焦,降低配煤成本的同时又提高焦炭的成焦率,粉焦按照市场当前价格1100元/吨初步预算,以方案1 和基准比较预算, 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 (1)xx年11月-xx年3月,资料的收集,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我院高职教师访谈和高职各专业学生座谈,形成明确的调研报告。 (2)xx年3月-xx年9月,从我院高职学生专业认同和教学干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研讨与论证:。形成相应的研究论文。 (3)xx年9月-xx年1月,形成研究论文。 (4)xx年1月-xx年5月, (5)xx年5月-xx年9月形成教研教改论文。 (6)xx年10月-xx年1月,随机选取一定班级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改革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可行性及具体措施,并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及时的研讨。 (7)xx年1月-xx年3月,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教学效果对比分析与评估,形成总结性论文。 (8)xx年2月-xx年7月,在对比试验基础上,扩大融入教学干预策略思想的高职教学实践, 关于申报二0一一年度双鸭山分(子)公司 “五小”成果奖 _ 分(子)公司所属各单位: 根据双鸭山分(子)公司第三届科技大会文件精神,公司xx年上半年开展“五小”( 小发明、小创造、小(改)、小革新、小建议)成果表彰奖励活动,各单位行政领导牵头,总工程师具体负责做好组织申报工作,具体申报事宜通知如下: 一、 成果申报范围 自主或合作研究完成的“五小”成果,经36个月 实践检验,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 2.已审定的技术方案或工程设计方案中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实施中取得明显效果和显著经济效益。 二、 申报条件 申报“五小”成果奖项目必须是xx年以来完成,经 36个月实践检验,生产中得到应用,且通过公司科技研究开发中心组织验收认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对于省级以上部门认定或奖励项目,可持认定原件及申报材料直接报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参评。公司按龙煤双发xx163号文件组织评审奖励。 2报材料明细 “五小”成果申请表两份。 “五小”成果验收认证证书两份。 “五小”成果整套技术资料一套。 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应用证明(厂、矿以上财务部门认证证明)两份。 三、 申报程序和材料标准 申报成果项目要由各单位总工程师审核申报材料签署意见,财务部门审核认定,加盖单位公章和财务专用章。用A4纸4号字宋体打印,将申报全部资料上报到科技研究开发中心科技管理室。 四、 申报期限:上半年从xx年12月15日开始至xx 年3月20日止,望各单位认真落实、积极组织申报。 附件1:“五小”成果奖申请表 附件2:“五小”成果验收认定报告书 联系人:于万清 王 利 _:4012134 4013792 邮箱:ywq1961163. 或 kjwlxx126. 二0一0年十二月三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