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药物分类总结123_第1页
保肝药物分类总结123_第2页
保肝药物分类总结123_第3页
保肝药物分类总结123_第4页
保肝药物分类总结12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保肝药物分类一、 维生素及辅酶类:1.作用机制:促进肝细胞能量代谢,保持代谢所需各种酶的正常活性。2.代表药物:各种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B1 3mg,维生素B2 1.5mg,维生素B6 0.2 mg,烟酰胺10 mg,泛酸钙1 mg)及辅酶A等。 3.注意:脂溶性维生素剂量大时可能加重肝脏负担,一般不用。二、 必需磷脂类:1.作用机制:1)细胞膜的重要组分,促进肝细胞膜再生,协调磷脂和细胞膜功能,降低脂肪浸润。2)可以分泌入胆汁,改善胆汁中胆固醇和磷脂的比值,增加胆汁成分的水溶性,预防胆结石形成。3)能明显改善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的跨膜过程,增加磷脂依赖性酶类的活性。4)高能量的必需磷脂分子与肝细胞膜或细胞器膜相结合,能为患病肝脏提供大量的能量。2.代表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1)口服或静脉给药均吸收迅速,经肝代谢,大部分为机体利用,代谢物自尿排出。2)注意:本品含苯甲醇,禁用于新生儿,妊娠前3个月慎用。极少数过敏。3)常用剂量:口服:2片 tid餐后服用,静脉:20-40ml/d,以不含电解质溶液稀释。维持量均减半。三、 解毒保肝药物: 1.还原型谷胱甘肽(泰特、阿拓莫兰、古拉定、松泰斯、绿汀诺、双益健)1)作用机制:还原型谷胱甘肽与体内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结合,对抗氧化剂对巯基的破坏,保护细胞中含巯基的蛋白和酶,对抗其对脏器的损伤。此外还能促进胆酸代谢,有利于消化道吸收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2)注意:本身主要在肝脏合成,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不能与VitB12、VitK3、抗组胺药、磺胺、四环素混合。无明确不良反应和用药禁忌。3)常用剂量:口服:50-100mg tid;静脉:600-1200mg/d,分1-2次。2.硫普罗宁(凯西莱、同达瑞)1)作用机制:提供巯基,解毒,抗组胺,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2)口服易吸收,肝脏代谢,大部分由尿排出。3)不良反应:过敏,消化道反应,味觉异常,蛋白尿,粒细胞减少。4)禁忌:过敏,重症肝病、肾病,妊娠及哺乳妇女; 慎用:儿童,应用青霉胺有严重不良反应者。5)常用剂量:口服:100-200mg tid本品宜饭后服,多饮水。3.青霉胺1)作用机制:可以络合重金属,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物由尿排出,用于重金属中毒及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导致的铜在组织中的沉积。2)肝脏代谢,大部分由尿排出。3)不良反应:过敏,消化道反应,味觉异常,蛋白尿,粒细胞减少等。4)禁忌:过敏,重症肝病、肾病,妊娠及哺乳妇女,系统性红斑狼疮。5)常用剂量:每日500-1000mg,分次服用。 4.葡醛内酯(肝泰乐)1)作用机制:增强肝脏解毒功能。当肝细胞损伤时,肝的解毒功能下降,葡醛内酯进入机体在酶的作用下,变为葡萄糖醛酸,可与含羟基、羧基的毒物结合,形成无毒或低毒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从尿排出。此外本品还可以降低肝淀粉酶的活性,阻止糖原分解,使肝糖原含量增加,降低肝内脂肪蓄积。2)不良反应:轻微,偶有面红,轻度胃肠道不适,减量或停药后可消失。3)常用剂量:口服:成人100-200mg tid,5岁以下儿童50 mg tid ,5岁以上儿童100 mg tid。四、 抗炎保肝药物:1.作用机制:1)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2)促进胆色素代谢,减少ALT、AST释放,有退黄和解毒作用;3)诱生IFN及白细胞介导素II,有抗病毒作用,提高NK细胞活性和OKT4/OKT8比值,有杀伤异常细胞的作用;4)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5)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有抗过敏作用;6)抑制细胞膜磷酸酶A2(PL-A2)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形成和肉芽肿性反应,有抗炎作用;7)抑制自由基和过氧化脂的产生和形成,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降低脯氨羟化酶的活性,阻止 胶联形成和减少胶原纤维沉积,有抗纤维化作用; 8)调节钙离子通道,保护溶酶体膜及线粒体,减轻细胞的损伤坏死;9)促进上皮细胞产生粘多糖,对治疗和预防呼吸道感染有一定作用。 2.代表药物:甘草酸单铵(强力宁)、甘草酸二胺(甘利欣、苷灵安、天晴甘平)、复方甘草酸苷(美能)异甘草酸镁 (天晴甘美) 1)本类药物口服吸收不完全,不受食物影响,主要经胆汁排出。2)副作用:低钾,水钠潴留,浮肿。3)禁忌:a严重低钾、高钠b充血性心衰c肾衰d高血压4)注意:肝功好转后逐渐减量,合并高血压者慎用,慎用于妊娠、新生儿,肝性脑病者慎用美能。5)常用剂量:口服:甘利欣150mg tid,美能2片tid; 静脉:强力宁每次40-100ml/d;甘利欣150-200mg/d;美能60-100ml/d。静脉给 药宜以葡萄糖液溶解,天晴甘美0.1g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滴。五、 利胆保肝药:1.腺苷蛋氨酸(思美泰)1)作用机制:人体所有体液中的活性物质,作为甲基供体的前体参与重要生化反应。在肝内有助于防止胆汁淤积,适用于非梗阻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退黄。2)口服生物利用度5%,经肝代谢,15-20%由粪便排出,30-40%自尿排出。3)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烧心、上腹痛、腹泻等。罕见过敏反应,因含巯基可能增加硫醇含量,故肝性脑病患者慎用。4)常用剂量:口服:500mg-1000mg bid,口服应整片吞服;静脉:0.5-1g/d静脉用药不可与碱性、含钙或高渗液配伍。 2.熊去氧胆酸(优思弗)1)作用机制:正常胆汁成分的异构体,可增加胆汁分泌,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减少肝脏脂肪,松弛Oddi括约肌,促进胆石溶解和胆汁排出,适用于胆汁淤积性肝病。2)禁忌:严重肝功能不全、胆道完全梗阻,妊娠、哺乳妇女慎用。3)常用剂量:50mg tid,一般不超过600mg/d。 3.茴三硫(胆维他)1) 作用机制:分泌性利胆药,它不增加肝脏负担,可降低门静脉压力,消除肝炎病灶的肝充血等症状,促进肝细胞活化,有助于肝功的改善和恢复。用于胆囊炎、胆结石及消化不适,急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2) 常用剂量:25mg tid po 4.门冬氨酸钾镁(潘南金、天甲美、益乐)1) 作用机制:门冬氨酸结合氨合成门冬酰胺,钾镁借门冬氨酸膜亲和性入胞,参与三羧酸、鸟氨酸循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2) 注意:测量钾含量,肾衰慎用。3) 常用剂量:20-40ml加入500ml液体中缓慢静滴,防止引起高钾血症和高镁血症。 5.茵栀黄1) 作用机制:利胆、退黄、降酶、保肝、利尿、清热、提高免疫力。2) 常用剂量:成人40-6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或500ml中静滴。六、 降酶药物: 代表药物:联苯双酯、双环醇片(百赛诺)、肝炎灵(山豆根提取物合少许苦参)1)作用机制:合成五味子丙素时的中间体,对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有明显诱导作用,从而加强对四氯化碳及某些致癌物的解毒能力。单纯降血清肝酶,停药后复升。体外试验结果显示百赛诺对肝癌细胞转染人乙肝病毒的部分毒株具有抑制HBeAg、HBV-DNA、HBsAg分泌的作用。因降低ALT作用肯定而对AST作用不明显,有学者认为降酶为中和血清中ALT,无保肝作用,不建议常规应用。2)本品经肝脏代谢,大部分自粪便排出。3)禁忌:禁用于肝硬化。妊娠妇女慎用。4)常用剂量:联苯双酯:7.5mg(最大15mg)tid7.5mg bid疗程3-6个月,百赛诺:25-50mg tid,均应逐渐减量,以防肝酶反弹,疗程在6个月以上。七、 水飞蓟类1.代表药物:益肝灵、利肝隆、水林佳、西利宾胺、水飞蓟素2.作用机制:对细胞膜结构及细胞代谢有稳定作用,能对抗肝细胞的坏死,减轻脂肪变性,促进蛋白合成,抑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升高。可用于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3.常用剂量:起始量140mg tid维持量70mg tid八、 促进肝细胞再生类药物1.代表药物:促肝细胞生长素(威佳)2.作用机制:促进肝细胞再生,多用于重症肝炎。3.常用剂量:120u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滴。九、 改善肝脏供血类药物1.代表药物:前列地尔(凯时)2.作用机制:改善肝脏代谢,促进肝细胞再生,抗纤维化。3.常用剂量:20u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十、 促进蛋白质合成类药物1.代表药物:人血白蛋白、支链氨基酸、复合氨基酸2.作用机制:增加血容量,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和解毒,营养供给。十一、 中药 冬虫夏草能减轻肝脏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变性坏死,同时能抑制、型胶原在肝内的沉积,使已形成的胶原重新吸收和溶解,有抗肝纤维化作用。丹参能抑制和减轻急慢性肝损伤时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炎症反应,加速纤维组织重吸收,具有抗肝纤维化、改善肝脏血液循环、防止肝硬化的作用。白芍其提取物对D-半乳糖胺所致肝损伤和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有明显对抗作用,修复肝细胞。当归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还可使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降低,降低程度与用药量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川芎川芎嗪能降低血清转氨酶,维持和提高肝组织中SOD 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减少其毒性,具有良好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且显示有抗肝纤维化作用。三七长期小剂量给药,可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肝组织修复、再生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黄芪有抗氧化及稳定肝细胞膜作用,能促进胆红素代谢,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临床用黄芪治疗黄疸型肝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猪苓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防己汉防己甲素能抑制肝细胞内DNA 及胶原合成,防止肝损伤后肝细胞变性坏死,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抗肝纤维化。 姜黄姜黄素能有效地抑制肝细胞微粒体细胞色素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又能抑制胶原合成和肝星状细胞活性而抗肝纤维化。 灵芝能减轻乙硫氨酸引起的脂肪肝程度,促进肝细胞再生,加强肝细胞的解毒功能。 甘草可减轻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降低血清转氨酶活力,提高肝细胞内的糖元和DNA含量,促进肝 细胞再生,对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 桃仁其提取物有增强肝脏血流量、促进纤维肝内胶原分解、降低肝组织胶原含量、抗肝纤维化作用。 大黄大黄素可清除肝细胞的炎症和胆汁淤积,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大鼠肝纤维化功能并降低血清层粘连蛋白及透明质酸。 紫草可有效地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