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中政治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中政治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中政治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中政治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学测考点:1、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二、自主学习、夯实基础(阅读课本,独立完成)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群众观点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 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 ,一切向人民群众 ,虚心向人民群众 。(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 群众,一切 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的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和 。(4)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三、活学活用,解决问题(先自主完成,再小组交流)探究活动一:材料一:看人间, 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 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1)谁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什么作用?材料二: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2)诗歌是由谁创作的?诗歌所反映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鲁迅的观点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材料三:斯巴达克奴隶起义,导致了古罗马帝国的加速灭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大创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农村产业化经营,从而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3)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探究活动二:房价的过快上涨关系着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由此,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业内人士指出,政策导致炒房成本增加,短期内对投机性炒房行为会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同时,国家将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从而促使楼市的理性回归。分析材料中“楼市调控政策”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四、易混易错点1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历史主要是由杰出人物创造的。2社会历史的主体有时是人民群众,有时是少数英雄人物。3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知识分子创造精神财富。4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五、巩固提升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好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是A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D个人利益的满足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下列事件反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有曲辕犁的发明,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黄道婆改进的纺车,提高工效好几倍 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广泛流传孙中山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推翻了封建帝制A B C D3、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梁启超的观点 承认了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否认了实践的社会性 A B C D4、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了“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革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这说明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在制定过程中,为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纲要的制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认识具有反复和无限性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A B C D6、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认识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A B C D7、下面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是、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