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ppt(人教版必修一)课件_第1页
气压带和风带ppt(人教版必修一)课件_第2页
气压带和风带ppt(人教版必修一)课件_第3页
气压带和风带ppt(人教版必修一)课件_第4页
气压带和风带ppt(人教版必修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压带和风带ppt(人教版必修一)课件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 【核心突破】 核心要点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 【归纳总结】 1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 2气压带、风带的性质 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下图所示: 4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 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1)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2)有凝结核;(3)水滴增大到能够下降到地面。 2. 3(1)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2)高低气压相间分布。 (3)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4)一般地,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纬线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90纬线附近。 【拓展探究】 1.如果黄赤交角扩大或减小,对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季节性的影响黄赤交角直接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进而影响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移动范围。若黄赤交角扩大(缩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幅度扩大(缩小),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夏季时就会比现在分布的纬度更高(低),冬季则反之。 2.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成因的差异?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模型如下图所示) 【典题探究】 【例1】下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D大气环流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 【答案】 (1)C (2)B 【例2】(xx福建师大附中月考)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 【解析】(1)从图中气压带分布的大致位置看出该气压带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2)P地为北半球的西风带,应为西南风,故选B。 【答案】(1)B (2)B 【例3】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图中甲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盛行下沉气流B多阴雨天气 C1月为最热月 D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向内辐合 (2)图示季节,甲地盛行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答案】(1)B(2) D 【变式精练】 1.读部分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压带名称:A ,B ,C ,D 。 (2)a、b两地的风向:a ,b 。 (3)A处的降水以 雨为主,C处的降水以 雨为主。 (4)a处大陆东西两岸相比,降水比较丰富的是 ,原因是。 (5)D处降水少,但气候比较湿润,原因是_。 (6)图示大气环流所发生的季节是 (1月或7月),此季节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A、B、C、D四处中, 处的气压带被阻断成高压中心。此时,对我国影响最大的高压中心名称是 ,在其影响下,我国广大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有 。 【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2)东南风 西北风 (3)对流 锋面 (4)大陆东岸 夏季受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5)气温低,蒸发弱 (6)1月 B 亚洲高压 寒冷干燥 寒潮 2.下图中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1)(3)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初稿 【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 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2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形成机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及产生的结果 【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动画 【教学方式】 读图法、绘图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情景引入: 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炸弹,造成美国部分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的恐慌,你知道这些氢气弹是怎样漂洋过海的吗? 学习了这节课以后,你就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组织复习,请同学板图热力环流,在评价同学板图时,设问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在赤道和极地之间有没有这样的热力环流?为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热力环流在全球的空间分布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产生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一、三圈环流的形成 (提问) 大气环流的概念? 1、 定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 大气环流的形成: 第一步 假设: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 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 (提问) ? 赤道地区空气上升,两极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的气压如何变化? 1 单圈环流 高赤 道 低 压 小结:冷热不均产生了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故成因为热力因素所致。带 第二步 假设:地表均一 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 (提问) ?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导致空气在运动过程中如何变化? 副热带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 副极地地区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 小结: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地球自转的条件下产生,故为动力因素所 (板书)三圈环流 1成因 2高、中、低纬环流圈 3三圈环流的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促进了地球 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 二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用心爱心专心 2 (指导画图)根据课标要求,强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的绘制: (1)明确赤道和极地的冷热,确定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的位置,归纳出高低压相间分布的规律,画出7个气压带。 (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原则画出6个风带。 让学生到黑板和在草稿纸上反复操练,教师从旁指导。 (读图提问): ? 地表气流上升区位于什么地方? ? 下沉区位于什么地方? 引出热力上升的赤道地区,该地区的受热与太阳高度角有关-而太阳直射点是移动的-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三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读课本“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分析并掌握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引起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的规律。 春分日 冬至日 66034/ 66 23026/ 00 0 026/ 23 66034/ 高气压带 低气压带 太阳位置 (据图归纳)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与风带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根本原因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往返移动,以至地表热能分布有季节性变化,例如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夏至日前后全球最热地带不在赤道,而在赤道以北,赤道低气压带也相应地北移到赤道以北。于是,副热带高 压带等也相应北移,风带也随之北移。从北半球来说,气压带与风带大致是夏季北移, 冬季 用心爱心专心 3 南移。南半球海洋面积更加辽阔,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幅度不及北半球大。 总结并布置作业 (1) 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制作三圈环流模型(教材P38活动) (2) 讨论复习并预习下一课时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 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应用典型气候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比较不同类型的气候特征。 2 过程和方法目标 分析典型气候,叙述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画。 【教学方式】 读图法、绘图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引入)学生活动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教材39页活动。 在空气柱中用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并回答问题。 (识图、绘图)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一月、七月气压分布图,并让学生画简图表示。 (提问)分析亚欧大陆 ? 冬季大陆是一个冷源,形成了高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 ? 夏季大陆是一个热源,形成低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 ? 这样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这些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 位置及名称是什么? (板书) 气压带、风带由带状 夏季:副热带高压被亚欧大陆切断形成亚洲低压 冬季:副极地低压被亚欧大陆切断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引导学生边画边想,带状的气压带被分割成高低压中心,由此形成认识 ? 为什么北半球气压带被切断,呈块状分布,而南半球气压带保留相对较为完整? 通过思考使学生明确,海陆热力差异和海陆分布状况决定了大气环流的变化,导致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变得更加复杂化。由于这种影响使得海陆之间在不同季节出现了气压差异,从而导致海陆之间出现了随季节转变风向的风。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亚洲季风图或多媒体动画思考) ? 由于在北半球大陆和海洋之间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因此不同季节在海洋和 陆地之间大气水平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 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其成因有什么差异? ? 冬夏季风的特点是什么?影响范围有多大? 用心爱心专心 4 (板书) 季风环流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位移 东亚:夏:东南风 冬季: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南亚:冬季:东北风 夏季: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三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转承)各纬度的热量分配不均造成大气环流,而大气环流又促进了高低纬、海陆间的热量和水分的交换,因此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以亚、欧为基础) 分析左图,以赤道低气压带为例,从赤道低气压带的特点谈对它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影响。并参照右上图加以比较。 (讲解) 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多雨) 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副高)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不同的大气环流条件,气候各不相同 用心爱心专心 5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 读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南半球气压带常呈断块状分布 B气压带的性质不同,但成因相同 C气压带的季节移动是信风和西风吹拂的结果 D受和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都不易形成降水 2下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局部俯视图,图中四个箭头能表示南半球风带风向的是( ) A甲 C丙 B乙 D丁 【答案】1.D 2.D 下图为某月某风带控制的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该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风带的风赤道低气压带 B受该风带控制的地区不易形成降水 C图示地区常年都能受到该风带的影响 D该风带目前的位置偏南 4图示季节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 A该风带南侧的气压带被印度低压切断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亚欧大陆上的高压势力强盛 D印度半岛的风向与该风带风向相同 【答案】3.D 4.C (xx江苏镇江模拟)读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57题。 5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 A赤道低气压带 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6图中M、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 ) A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 B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 C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12月份 D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1月份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M气压带影响,地中海沿岸多雨 B受P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C受Q风带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 D热带季风气候区受N气压带和P风带交替控制 【解析】第5题,根据纬度与盛行风的方向可判断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根据盛行风的偏转方向可判断该气压带位于北半球。第6题,图中M气压带反映了北半球春秋季节的气压带分布状况,N气压带反映了北半球夏季的气压带分布状况。第7题,图中Q为西风带,P为信风带。受M气压带影响,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受西南季风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受Q风带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热带草原气候区受N气压带和P风带交替控制。 【答案】5.B 6.B 7.C 下图为世界某大陆局部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8当图中北部地区受图中所示盛行风影响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树木葱茏 B潘帕斯草原草木枯黄 C地区高温多雨 D南极附近出现美丽的极光现象 9此季节,对四地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多雨 B地受低纬地区的西北风影响,炎热干燥 C地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高温少雨 D地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炎热干燥 【答案】8.C 9.D (xx四川联测)下图为欧洲南部沿42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两地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地气候(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 11造成、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洋流C地形 B大气环流 D纬度位置 【答案】10.A 11.C 读下图,亚洲东部某月17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P沿线正经历多云降水天气,完成12-13题。 1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此月份最有可能是 A. 1月B. 5月 C. 6月 D. 8月 13.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南岛气压值比周围低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