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模拟)_第4页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当嫦娥四号从空中下降时,说嫦娥四号是运动的,所选参照物是( )A嫦娥四号B月球表面C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D嫦娥四号上的计算机2 . 在一玻璃瓶甲中装一些水,正立放在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空玻璃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水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A甲、乙瓶内水都沸腾B甲瓶内水能沸腾,乙瓶内水不能沸腾C甲瓶内水不能沸腾,乙瓶内水能沸腾D甲、乙瓶中水都不能沸腾3 .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平静的湖面上出现的山的倒影B人通过放大镜观察邮票C正午阳光下,大树下面形成的树阴D水中的人通过潜望镜观察岸上的物体4 . 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下图所示表示的是小敏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敏是正常眼B小敏是远视眼C应利用凸透镜矫正D应利用凹透镜矫正5 .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工程专业的两名学生研究制造的声波灭火装置,如图所示,为消防灭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台低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60赫兹的低频声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令人大开眼界尽管这项发明并非属于“高精尖”的前沿科技,但是它的现实意义或许更大一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是次声波B低频发声灭火装置利用的是其发声的响度大C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低频发声灭火装置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6 . 如图所示,A在水面上方,B在水面下方,AC、BD垂直于水面,垂足分别是C和D,AB连线与水面相交与E点,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够照射到B点,则射出的激光在水面上的入射位置是AE点BD点CD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DC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7 . 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分析表格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慢B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相同C水的温度越高,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越慢D声音在铁(棒)中传播1 040m需要0.2s8 . 下面四幅图选自我们的物理课本,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图A是小猫叉鱼的图片,小猫眼中看到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要浅一些B如图B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曲线传播C如图C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因此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D如图D光发生漫反射时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因此光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9 . 关于声现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B“女高音”歌唱时比“男高音”响度大C钢琴发声不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10 . 现象1:粗糙的木质黑板上,教室里每个同学都能够看清黑板上的字。现象2:长期使用后,木质黑板变得光滑,小明向黑板望去,看到一片反光。对此,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现象1是漫反射,现象2是镜面反射,只有现象2遵循光的反射规律B现象1是漫反射,现象2是镜面反射,现象1、2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C现象1是镜面反射,现象2是漫反射,只有现象1遵循光的反射规律D现象1是镜面反射,现象2是漫反射,现象1、2都遵循光的反猁规律11 . 刚从冰箱中取出硬邦邦的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剥去纸,棒冰就冒出“白雾”若把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放在嘴里棒冰变成“糖水”这四种物态变化依次是 ( )A凝固、汽化、液化、熔化B凝固、液化、液化、熔化C凝华、汽化、液化、汽化D凝华、液化、液化、熔化12 .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句话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 )A霜形成之前的气温一定比下雪后的气温低B霜形成的温度比雪形成的温度低C霜后的气温一定比霜形成前高,雪后气温一定比雪落地前低D霜是在地面形成的,气温必定在0以下;雪是在高空形成的,雪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地面气温降低二、填空题13 . 现有焦距为5厘米、10厘米、20厘米的三个凸透镜,小高同学选择其中的一个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节在_上再将蜡烛放于光具座A点处,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至E点找到清晰缩小的像,这个像一定是_像(选填“实”或“虚”),他所选的凸透镜焦距为_厘米,此时凸透镜应位于光具座_两点之间(选填:“AB”、“BC”、“CD”或“DE”)14 . 星期天,小明在练小提琴之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悠扬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_发出的,琴声是通过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练了一会儿,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就知道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判断是小刚在喊他。15 .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实验方法下面两幅频闪摄影照片中,甲做_运动,乙做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16 . 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枚面额为1元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币的直径,图中的读数为_cm。17 .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名歌词中,前句是以_为参照物,后句是以_参照物;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_是运动的18 . 今年春天,江城出现了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专家解释:这是因为前几天江城遭遇“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_,但近日起,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江城上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_,在地面、墙壁等处极易发生_,出现“返潮”现象。19 . 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20 时,一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同学在管子另一端听,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的时间为1.2 s,则这条直铁管长为_米。物质温度()速度(m/s)空气20340水201 450松木203 320铁204 900三、实验题20 . 八1班同学做了与声音有关的实验探究(1)他们首先做了如下几个实验:实验一、用手摸喉头,发声时,手在振动实验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发声时,感觉手在振动实验三、打击音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实验四、把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发声(2)他们发现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是:_,物理学把这种由几个现象得到一个共同结论的方法称为归纳法。(3)小张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他选择如图A所示的器材进一步探究,但忘记记录现象了。请帮他完成实验记载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_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图B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_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4)为了进一步探究声音与声源振动快慢的关系,小华逐渐增加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塑料尺,看到塑料尺的振动_(变快/不变/变慢),塑料尺发出声音的音调_(变高/不变/变低)但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随后他又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_(响度/音调/音色)(5)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猜想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实验研究;E、提出问题。你认为小张小华的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填步骤前的英文字母)21 .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亮点,该透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_上。(3)如图,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零刻度线处,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4)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5)小宇同学用由发光二极管做成的“F”字样代替蜡烛作为发光体,他把发光二极管放在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成清晰的像,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下面的_ABCD22 . 小强对热现象的有关实验进行如下探究:(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其目的是使冰_;根据图甲可知,冰属于_(选填“晶体”“非晶体”),加热到第10分钟时,物质处于_状态。(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强换用其它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图乙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3)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23 . 打点计时器是测量_的工具(填写物理量的名称)。通电时,振针每秒钟上下振动50次,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是_秒,甲、乙两位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拉出的纸带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其中乙同学纸带中从A点到G点经历的时间为_秒,通过比较可以知道,_同学拉纸带较快(选填“甲”或“乙”)。24 .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若将AO向ON靠近,则OB_(选填“靠近”或“远离”)ON;(2)实验中使用带刻度的白色硬纸板,是因为入射光和反射光在白色硬纸板上发生_从而被我们所观察(3)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_,此时反射光束的位置_(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25 . 小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平板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1)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由此说明物体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选填“实像”或“虚像”);(2)将蜡烛远离透明玻璃时,蜡烛所成像的高度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四、计算题26 . 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距离山崖700米时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米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V声=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