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油层物理习题解答_第1页
长江大学油层物理习题解答_第2页
长江大学油层物理习题解答_第3页
长江大学油层物理习题解答_第4页
长江大学油层物理习题解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 储层流体的高压物性第一章 天然气的高压物理性质一、名词解释。1.天然气视分子量(gas apparent molecular weight): 2.天然气的相对密度(gas relative density ) : 3.天然气的压缩因子Z(gas compressibility factor) : 4.对应状态原理(correlation state principle) : 5.天然气压缩系数(gas compressive coefficient): 6.天然气体积系数(gas formation volume factor): 二判断题。 1体系压力愈高,则天然气体积系数愈小。( )2烃类体系温度愈高,则天然气压缩因子愈小。( )3体系压力越大,天然气等温压缩率越大。( )4当二者组分相似,分子量相近时,天然气的粘度增加。( )5压力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增加,天然气的粘度增加。( )6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有利条件是低温低压。( )7温度不变时,压力增加,天然气体积系数减小。( )8温度不变时,压力增加,天然气分子量变大。( )9. 当压缩因子为1时,实际气体则成为理想气体。( )三选择题。ACACBDB1.理想气体的压缩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1.理想气体的压缩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 A.压力 B.温度 C.体积 D.组成 ( A ) 2.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压力的增加,天然气压缩因子在低压区间将 在高压区间将 A.上升,上升 B.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 D.下降,下降 ( C ) 3.对于单组分烃,在相同温度下,若C原子数愈少,则其饱和蒸气压愈 其挥发性愈 A.大,强 B.小,弱 C.小,强 D.大,弱 ( A ) 4.地层中天然气的密度 地面天然气的密度。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视情况定 ( C ) 5.通常用来计算天然气体积系数的公式为 A.Bg=Cg(273+t)/293P B.Bg=V地下/ V地面C.Bg=Z(273+t)/293P D.Bg= V地面/ V地下 ( B ) 6.天然气压缩因子Z1说明天然气比理想气体 压缩,Z1说明天然气比理想气体 。A.易于,难于 B.易于,易于C.难于,难于 D.难于,易于 ( D ) 7.两种天然气A和B,在相同的P-T条件下,A比B更易于压缩,则CgA CgA, ,ZA ZB A.大于,大于 B.大于,小于 C.小于,大于 D.小于,小于 ( B ) 四问答题。1.天然气的分子量M、密度和比重是如何定义的? 2.压缩因子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请区别压缩系数,压缩因子和体积系数的概念。 3.如何确定多组分体系的视临界压力和视临界温度?你认为它们就是多组分体系的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吗?为什么? 五计算题。1某天然气的组成如表所示。1计算天然气的视分子量和比重 2计算在43和8MPa下,1mol该天然气所占的体积。组分 Yi Mi Pci (MPa) Tci (K) 0.90 16.0 4.54 190.6 0.05 30.1 4.82 305.4 0.03 44.1 4.19 369.8 0.02 58.1 3.75 425.214.41.5051.3231.1624.0860.2410.12570.075171.5415.2711.0948.504合计: Yi =1M= 18.39 Pc=4.528Tc=206.408解:(1)天然气的视分子量: M=YiMi=14.4+1.505+1.323+1.162=18.30因而该天然气的比重: =M/29=0.634(2)该天然气的视临界参数:Ppc=YiPci=4.528(MPa) Tpc=YiTci=206.408(K) 因而在43,8MPa下,其视对比参数为:Ppr=P/Ppc=8/4.528=1.77 Tpr=T/ Tpc=(47+273)/206.408=1.53查压缩因子图版得该天然气在此状态下的压缩因子:Z0.84 由PV=ZnRT得:1mol该天然气在此温度压力下所占体积: V=ZnRT/P=0.8418.314(47+273)/(8106) =2.7610-4(m3) 2.某天然气的比重为0.743,当地层压力为13.6MPa,地层温度为93时,求该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解:根据比重 查“天然气相对密度与拟临界参数图”可得视临界参数: Tc=222K, Pc=4.64MPa (也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出视临界参数) 可计算出:Ppr=P/Ppc=13.6/4.64=2.93 Tpr=T/ Tpc=(273+93)/222=1.65 查压缩因子图版可得:Z0.813已知某气井地层压力为53.752MPa,地层温度为105.58,根据天然气分析知,相对密度为0.57,临界压力为4.762MPa,临界温度为192.3K,求天然气的地下密度。 解:由题意可求得:Ppr=P/Ppc=53.752/4.762=11.2 Tpr=T/ Tpc= (273+105.58)/192.3=1.97 查压缩因子图版可得:Z0.93由 =M/29得M=29 对于1mol的天然气,根据状态方程PV=ZRTm/M得该天然气的地下密度: g=m/V=PM/(ZRT)=29P /(ZRT)=2953.7521060.57/0.938.314(105.58+273) =0.306 (g/m3)又解:Z=0.93, Bg=0.0024, g=0.571.293/Bg=0.307(g/cm3)。4某油藏存在一气顶,地下体积为105万立方米,地压力为20MPa,地层温度为75,天然气比重为0.7,求该气顶的储量。 解:根据比重 查“天然气相对密度与拟临界参数图”可得视临界参数: Tc=216K, Pc=4.66MPa (也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出视临界参数) 可得:Ppr=P/Ppc=20/4.66=4.3 Tpr=T/ Tpc=(273+75)/216=1.6 查压缩因子图版得:Z=0.84Bg= ZTP0/(T0P)=0.84(273+75)0.1/(273+20) 20=0.004929 Ng=V地下/Bg=105104/0.004929=2。13108(m3) 5某油气田的组成如表所示。组分YiMiPci (MPa)Tci (K)CH4 0.90216.04.54190.6C2H60.04530.14.82305.40.03144.1 4.19369.80.02158.13.75425.2 若地层温度为32,油层压力为8.3MPa。(1) 求气体的压缩因子;(2) 求气体的体积系数;(3) 若油井日产气10000(标准状态),它在地下所占体积为多少?(4) 计算该气体的压缩系数;(5) 计算该气体的粘度。解:Ppc=YiPci=0.9024.54+0.0454.82+0.0314.19+0.0213.75=4.52(MPa) Tpc=YiTci=0.902190.6+0.045305.4+0.031369.8+0.021425.2=206.06(K)可得:Ppr=P/Ppc=8.3/4.52=1.84 Tpr=T/ Tpc=(273+32)/208.06=1.48(1)查压缩因子图版可得该天然气在此状态下的压缩因子Z0.82(2)Bg= ZTP0/(T0P)=0.82(273+32)0.1/(273+20)8.3=0.0103m3/ m3(3)Vg地下=BgVg地面=0.010310000 m3=103(m3) (4)根据压缩因子图版,在Ppr=1.84、Tpr=1.48处(仅供参考) 代入数据计算得: (5)该天然气的视分子量 M=YiMi=0.90216.0+0.04530.1+0.03144.1+0.02158.1=18.37查图可得大气压下该天然气的粘度:1=0.0106(mPas)查图可得在Ppr=1.84、Tpr=1. 48处,高低压粘度比为g/1=1.3g=1g/1=0.01061.3=0.0138(mPas)第二章 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一、名词解释。1.第一露点(first dew point): 2.临界点(critical point): 3.临界凝析压力(critical condensate pressure): 4.反常凝析(retrograde condensation): 5.露点压力(dew point): 6.泡点压力(bubble point): 7.相态方程(phase state equations): 二判断题。 1饱和油藏可以理解为高收缩油藏。 ( )2烃类体系相图中,重质组分含量愈高,则气液等含量线分布线愈向右密集 。( )3烃类体系相图中,临界温度是液向气转化的最高温度。 ( )4烃类体系相图中,临界凝析压力是气向液转化的最高压力。 ( )5烃类体系相图中,反常相变现象只发生在等温反常凝析区。 ( )6烃类体系相图中,重质组分含量愈高,则临界点愈向右多移。 ( )7重质组分含量越高,则相图中等液量线越向露点线密集。 ( )8对烃类单组分,碳原子数越多,则饱和蒸汽压越大。 ( )9反凝析现象只发生在等温降压过程中。 ( )10重质组分含量增加,则相图中的临界点越靠右。 ( ) 三选择题。CDAC1.在双组分体系相图中,两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差别越大,则临界点轨迹线所包面积越 两相区最高压力越 A.大,低 B.小,低 C.大,高 D.小,高 ( C ) 2.对于双组分烃体系,若较重组分含量愈高,则相同位置愈 ,临界点位置愈偏 A.高,左 B.低,左 C.高,左 D.低,右 ( D ) 3.在多组份烃类体系的相图中,不饱和油藏应处于_. A. 液相区 B. 两相区 C. 气相区 D. 所有的区 ( A ) 4.在多组份烃类体系的相图中,饱和油藏应处于。 A.液相区 B.气相区 C.两相区 D.所有区 ( C ) 四问答题。1.油藏流体意指什么?何谓高压物性? 2.单组分体系的临界点是如何定义的?多组分体系的临界点又是如何定义的? 3.根据下面的相图(P-T图),判断图中的各点属于何种油气藏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分析影响P-T相图的因素有哪些?A点:B点:L点:E点: F点: 4凝析气藏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5画出干气和湿气的相图,并分析比较说明各自的特征。 6在同一P-T相图上画出未饱和油藏和湿气气藏从原始地层压力,地层温度至地面分离气压力Psp,分离器温度Tsp的开采路径。7在同一P-T相图上画出挥发油油藏和干气气藏从原始地层压力(),地层温度至地面分离气压力Psp,分离器温度Tsp的开采路径。 注:开采路径指:地层井底井筒分离器五计算题。1试推导油气体系露点线方程和泡点线方程。 第三章 油气的溶解与分离一、名词解释。1.溶解油气比( gas/oil ratio): 2.差异分离(differential liberation): 3.接触分离(single stage liberation): 4.天然气溶解度(gas solubility): 5.平均生产油气比(average production oil/gas ratio): 6.平衡常数( equilibrium constant): 二判断题。 1.对于同种原油,一次分离的溶解油气比大于多级分离。 ( )2.对于同种原油,甲烷的溶解度大于丙烷的溶解度。 ( )3.原始溶解油气比一定大于目前压力下的溶解油气比。 ( )4.对于同种天然气,在地层油中的溶解度一定大于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 ( )5.地层温度愈高,则地层油溶解油气比愈小。 ( )6对于同一种原油,温度压力相同时,甲烷的溶解度大于丙烷的溶解度。( ) 三选择题。AADCBB1.多级脱气过程中,各相组成将 发生变化,体积组成将 发生变化。A.要,要 B.要,不 C.不,要 D.不,不 ( A )2.一次脱气与多级脱气相比,前者的分离气密度较 ,前者的脱气油密度较 。A.大,大 B.大,小 C.小,大 D.小,小 ( A ) 3.在其它相同条件下的溶解能力而言,、三者的强弱顺序为 。A. B. C. D. ( D ) 4.若在某平衡条件下,乙烷的平衡常数为2,此时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为20%,则其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为 。 A.10% B.80% C.40% D.20% ( C ) 5.当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是随压力的增大而_。A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不确定 ( B ) 6.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同一种天然气在轻质油中的溶解度 在重质油中的溶解度。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确定 ( B ) 四问答题。1.地层原油的溶解油气比是怎样定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