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4569.2-1993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专注于规定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在经过固化处理后所形成的塑料固化体应满足的性能指标。这一标准旨在确保此类废物处理后的安全处置,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保护环境与公众健康。以下是该标准关键内容的说明:

  1.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利用塑料材料对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进行固化的处理产物,明确了固化体在物理、化学及放射性稳定性的基本要求。

  2. 固化体稳定性:要求固化体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辐射稳定性,确保在长期储存和处置过程中,不会因化学反应或辐射效应而分解,导致放射性核素的释放增加。

  3. 机械强度:固化体需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受搬运、运输及最终处置过程中的物理应力,避免破碎或损坏导致的放射性污染风险。

  4. 浸出率:规定了固化体在特定条件下(如水浸)的放射性核素浸出限量,以此评估其抵抗环境因素侵蚀的能力,确保放射性物质不易被浸出至周围环境。

  5. 热稳定性:要求固化体在预期的储存和处置温度范围内保持结构稳定,避免因温度变化引起形态改变或加速放射性物质的迁移。

  6. 防火与防爆:虽然标准未直接提及防火防爆要求,但通常在处理放射性废物时,也会考虑这些安全因素,确保固化体在火灾或意外情况下的安全性。

  7. 长期稳定性评估:标准可能包含或间接要求对固化体进行长期稳定性预测分析,以科学评估其在未来几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的安全性能。

  8. 检测与验收:明确了固化体出厂前应进行的检测项目和合格判定标准,确保所有产品均符合既定的安全与性能要求。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3-08-06 颁布
  • 1994-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4569.2-1993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性能要求 塑料固化体_第1页
GB 14569.2-1993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性能要求 塑料固化体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4569.2-1993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性能要求 塑料固化体-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性能要求塑料固化体of 45692一93水平放射性废物塑料固化体的最低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近地表处置的塑料固化体,岩洞处置的塑料固化体也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041塑料压缩试验方法023放射性废物固化体长期浸出试验132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浅地层处置规定133放射性废物分类标准3600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岩洞处置规定1806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3塑料固化体放射性比活度限值塑料固化体放射性比活度必须满足132,133,3600中的有关规定。4塑料固化体性能要求塑料固化体的性能必须满足132第5. 1条、1806第8章和3600中有关规定和要求固化体外表和剖面,不存在肉眼看得见的空隙和裂缝。抗冲击强度固化体试样从9 45692一93塑料固化体试样在25的去离子水中浸出,第42375应小于5 X 10-cm/d;60 10 cm/d;90 10 cm/d;239 10- cm/d,对于其他包括A)的浸出率应不大于1 X 10-4 cm/d,对其他超铀核素的浸出率应不大于1 X 10- cm/d,化体试样不得破碎。体积变化应不大于50o,抗压强度的变化不得大于浸泡前的抗压强度的15%抗冻一触性冻一融试验后,固化体的体积变化应不大于2%,肉眼应看不到裂缝,抗压强度的降低应不大于1500。积膨胀应不大于固化体试样的5,抗压强度的降低应不大于15%要求做辐照试验。火源移开后30 固化体表面仅留下碳化层,碳化层的厚度应不大于5 量损失应小于20%游离液体按照规定的配方实验室制备的模拟废物固化体试样,其直径不小于80 度不小于900 护硬化7察固化体表面有无游离液体,并在盛装固化体的容器底部用钻孔或其他适当的方法开口,开口的面积不小于6. 5 从开口处检查有无游离液体流出或滴落。50 =50 护硬化7041中的要求进行检验。化体试样以自由落体方式竖直跌落至混凝土地面,观察固化体有没有碎裂(棱角小碎块和裂纹不作破裂看待)。有载体应指出载体浓度)养护硬化7从实际固化体钻取的试样0=50 =50 照023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试验化体试样在25士5的温度条件下至少连续浸泡90 d,浸泡液最好采用处置场的模拟地下水,观察固化体有无破裂,测量固化体的直径和高度变化及抗压强度的变化。化体试样在一20一一15放置24 h,紧接着在20气中放置24 h,至少如此循环5次,每次循环后测量直径和高度变化及抗压强度变化。试样封装在玻璃管中,留有50010的自由空间体积,把封装好的样品放 45692一93入专门的“射源照射孔道内照射,辐照剂量率不大于2 X h,直至总的积分吸收剂量达到106测量辐照后的试样的抗压强度变化及体积变化。5了抗着火性按照规定配方制备的径高比为1:1的模拟废物试样2 800士50的喷灯火焰上方放置10 源移开后,观察火苗是否自熄,量其碳化层的厚度,称其质量,计算质量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