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_第1页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_第2页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_第3页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_第4页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学习经济史?,从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主要包括总体特征、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及影响四大块。,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农业手工业商业,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石刀、石斧,耒耜、石锄、石犁,铁农具、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广种薄收,精耕细作,精耕细作的概念,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工具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2)西汉时的耦犁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春秋战国,铁制农具,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牛耕,西汉中期,二牛抬杠的牛耕画像石,汉代的犁和犁壁,西汉耧车,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松土破土,还能翻土造垄,犁评,唐朝的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2.耕作技术的进步,(1)春秋时期的垄作法(2)西汉时的代田法(3)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耕耙耱技术,3.耕作制度的发展,(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1)水利工程:战国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2)灌溉工具:曹魏时的翻车唐朝时的筒车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明清时的风力水车,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这是一幅航拍照片,“鱼嘴”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漕渠,白渠,漕渠,翻车的模型,筒车,今日仍在使用的筒车,唐宋时期,筒车,高转筒车图,明清时期,风力水车,(1)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2)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3)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总结:我国古代农具的逐步改进,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生产关系:集体耕作个体小农经济,1.小农经济的概念,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生产单位,生产领域,生产目的,个体小农经济,个体小农经济,2.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1)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个体小农经济,3.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1)经济形态自然经济;(2)生产目的自给自足;(3)耕作方式精耕细作;(4)经营方式男耕女织。,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积极方面:,个体小农经济,4.小农经济的评价,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消极方面:,个体小农经济,4.小农经济的评价,小农经济自身的弱点:,(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的个体小生产;,(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3)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4)脆弱性封建地主沉重的剥削和徭役,加上自然灾害,农民很容易破产。,1.主要生产特点精耕细作;,3.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4.主要产业结构种植业为主,饲养业为辅;,思考: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2.主要组织方式男耕女织;,5.土地制度基本特点封建土地私有制。,早期农业生产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刀耕火种,耜耕,集体耕作,铁犁牛耕,个体农耕(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课堂小结:,1、生产工具的进步2、生产技术的发展3、水利工程的修建4、人民的辛勤劳动5、统治者的政策6、自然因素,思考: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中国作为世界农业起源的三大中心之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此回答15题目。1、古代农业的第一个阶段是()A、刀耕火种阶段B、简单模仿阶段C、石器锄耕阶段D、铁犁牛耕阶段2、古代农业进入“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是()A、石斧、石锛的出现和普遍使用B、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C、放火焚烧杂草树木技术的发明D、青铜工具的出现3、商周时期农业的进步主要在()青铜农具的出现开沟排灌技术除草培土技术沤制绿肥技术治虫灭害技术A、B、C、D、,B,D,A,4、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A、商周时期B、战国时期C、春秋末期D、秦汉时期5、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青铜工具与铁农具的并用B、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C、施肥与灌溉技术的进步D、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C,D,6、我国古代的耕作方式“耜耕”比“火耕“进步,主要表现()土地挖的深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