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脾胃论》有感_第1页
读《脾胃论》有感_第2页
读《脾胃论》有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脾胃论有感 庄子云“鸟影不移”,是说鸟飞过时速度很快,其影在人的视野中好像是在一瞬间出现,又在同时消失。如此即生即灭,顿生顿灭的存在,反而造成了一种错觉,就好像是没有移动一样。而事实上,正是一种连续的、快速的移动才能够形成这种效果。一旦这种连续的移动停止,即使是在瞬间,才会令人意识到原本应该是运动的。 李东垣著脾胃论,始终贯彻着“发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论脾胃盛衰论)的原则。因此,其说以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为起点,徐徐展开,在内经的基础上全面而精致地论述了脾胃衰而五脏病,他脏病必累脾胃的过程。 他以黄帝内经为旨,引述了多篇论述,并阐述了他的观点:“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这便是著名的李氏脾胃元气论,粗解之,似乎唯重元气,然而究竟何为李氏学说中脾胃元气的盛与衰,实在应当探究其中的“鸟影不移”。 李东垣用药特点十分鲜明,他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当中指出:“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温药者,非独用也。复有甘苦大寒之剂,亦非独用也。以火酒二制为之使,引苦甘寒药至顶,而复入于肾肝之下,此所谓升降浮沉之道,自偶而奇、奇而至偶者也。阳分奇,阴分偶,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 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这段文字言简意赅地阐述了“升降浮沉”和“风药升阳”这两大用药法则,是李氏用药法的重要纲领。可以说,李东垣十分重视脾胃气机的动态平衡,以动制静,辛甘温药也好,甘苦大寒之剂也好,即便是不擅升降流动的药物,也要用火制或者酒制的方法,让它既能上行至顶,又能下达肝肾。他使用“升阳”之法,而非补阳,利用辛甘温药与升散药物相结合的方法,使阳气得以生发之后,又能够借升药之力发散于阳分,如此精妙的用药法度,体现了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炉火纯青的临床技巧。由此可见,理法上,李东垣提出了“脾胃元气”说,而方药上,他重视解决“动态”中的阴阳平衡。我们可以将“元气充足”视为鸟影不移,那是气机通达,阴阳调和,一种动态的平衡,升降浮沉,连续不断,未尝移也,未尝停也。而由各种原因导致脾胃之气受伤,元气受损, 气机的升降浮沉受制,原本未尝间断的流动状态出现了停滞,一停即病。 鸟影不移,实为人身阴阳平衡的生动写照。李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