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建设方案_第1页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建设方案_第2页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建设方案_第3页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建设方案_第4页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建设方案建设单位: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建设专业: 护理专业二一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目 录一、概述二、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二)专业建设基础(三)专业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三、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发展目标(二)人才培养目标四、专业建设内容与实施步骤(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五)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五、改革举措(一)师资队伍建设(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六、绩效考核指标(一)预期效果(二)绩效考核指标七、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二)制度保障(三)项目建设过程管理(四)质量控制八、专业建设经费预算一、概述 本方案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等文件精神制订。 为了切实做好护理专业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保证项目建设的有序进行和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我院在分析专业现状和存在差距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本着继续深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则,特制定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建设方案。本方案分为“专业建设基础”、“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内容”、“改革举措”、“绩效考核指标”“专业建设经费预算”、“保障措施”等部分。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总经费为100万元。护理专业建设方案确定了项目建设进度和验收指标,制定了保障措施,确保专业项目顺利实施。二、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1.发展高等护理教育是适应北京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要求得到更好的健康服务以获得较高水平的健康,提高生命质量,这不仅对医疗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作用与功能、服务质量、服务模式、护理专业人员素质、能力及工作范畴等诸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发展促使医学模式向多元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护理工作要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的整体观念出发,满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需求。随着临床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复杂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技术含量,对护士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长寿人口逐年增加。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34亿,占总人口的10.2%,并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大大增加了老年护理和与老年有关的慢性疾病护理的需求,对家庭护理、保健护理和社区护理工作的需求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级护理人才的需求量相应增加。近年来,随着北京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推广,北京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2.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为护理专业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我院是在北京卫生学校、北京护士学校、北京市中医学校的基础上合并而成,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学院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开放性办学方向,体现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医药卫生行业的适应性和先进性。护理专业一直采取学校和医院合作办学共同培养护理人才的方式,使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医院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优势得到优化组合,培养的毕业生广受欢迎,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而且均专业对口。2002年与首都医科大学联合开办了面向中专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的护理高职班,2010年又与北京城市学院联合开办护理高职班,即拓宽了办学渠道,又共享了学校的教育资源,提高了护理人才培养的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高职护理教育办学经验,为护理专业建设打下良好的教育基础。(二)专业建设基础1.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1)坚持先进的卫生职教理念我院护理专业有多年的办学历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门护理人才,广泛分布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大多已成为单位骨干。这些毕业生以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护理专业通过对护理职业岗位群、人才市场和生源市场的调研分析,对护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调整,优化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增加了学生选修课程,突出人文知识、素质教育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每年实习前的护理技能综合实训,加强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轨,使学生进入临床后很快适应工作环境。(2)坚持育人为根本的目标通过实施德育整体实施方案和“四位一体”德育教育工程,加大了专业课程的德育渗透力度,使学生在学会“做事”的同时要先学会“做人”,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护士特有的“慎独”职业品质。(3)开展新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职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为核心,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护理专业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根据用人单位的 “订单”中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指导教学内容安排和课程设计,把学生培养成为职业素养好、沟通能力强、专业技能高的现代护理实用人才。2.优秀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初步形成护理专业拥有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团队,全部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大多为30-45岁的中青年教师,老教师带教经验丰富,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形成了合理梯次配置,以老带新,保证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职称以中高级为主体,保证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带教落实。同时为打造一支适应现代护理教育和符合临床岗位要求的教师队伍,坚持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参加学术活动,定期轮流去医院进行临床实践,造就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识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护理专业教师队伍。专业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远远超过同类学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我院护理专业一直采取学校和医院合作办学共同培养护理人才的方式,聘请行业专家、北京市知名医院护理部主任,直接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相关课题研究,特别是对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发展规划和师资培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3.实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院内实训基地建设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实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专业课程改革为抓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专门成立了护理专业实训中心。设置有模拟护士站、ICU病房、专业教室、基础护理技能训练室、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综合护理实训室、解剖生理实验室、形体训练房等技能实训室,拥有护理模拟人、护理床、ICU全套抢救设备、高级成人护理模型、听诊触诊模型、臀部肌肉注射模型等高级教学设备。按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校内专业实训开出率可达100%,实验课开出率为100%。能满足护理专业学生实验实训要求。实训中心的管理已进入管理制度健全、各项职责明确、资源人员共享、文化建设并行的整体运行良性循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经过多年的不断建设,达到了“三个领先”,即“实习实训基地条件领先,带教师资水平领先,实习实训管理质量领先”,在同类学校中有着显著的优势。现实习的对口单位是以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为主,如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等,其设备与技术在国内乃至世界都具有领先水平,可满足学生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急救、手术室、重症监护等各科实习,临床带教规范,有力地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三)专业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我院是在北京卫生学校、北京护士学校、北京市中医学校的基础上合并而成。合并前的三所学校均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曾经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城市学院联合开办高职班,培养大专层次护理人才。学院成立后独立招收三年制护理专业高职生,所以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一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建设任务相当繁重,探索适合高中起点护理高职的教学方法是专业教师面临的课题,网络教学资源等有待开发建设。二是教学团队的综合实力需要继续提升。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需要加强,教师教学水平、教研能力和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兼职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实践教学体系需要继续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项目设计需要科学的论证、细化,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需要加强考核与评价,实践教学的效果需要切实提高。三、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发展目标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适应国家及首都医药卫生行业对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为着眼点,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为支撑,以学院与医院密切合作为保障,强化特色、质量、创新和示范作用,推动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通过积极建设,把护理专业打造成骨干专业,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护理技术和现代服务理念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具体目标如下:1.形成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教师素质全面提高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双师素质培养计划”、“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后,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形成由“教学名师”领军,结构优化、专兼结合、高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完善通过不断改善实习实训环境,提高实习实训设备水平,让学生在仿真的学习情境中学习专业技能。通过专业课程的基本训练、综合实训的仿真模拟和顶岗实习的职业化实训,学生护理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完成护生向职业人的转变。4.课程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打造精品课程,以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发展。完善课程体系及配套评价体系,初步建成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职业素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通过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和训练,能全面掌握从事护理工作所需要的各科基本知识,具有较扎实的护理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同时具备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学科建设所需要的基本能力。通过不断研究、探索,调整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加优化和合理,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较高水平,毕业生将成为用人单位优先录用的对象,用人单位满意率高,岗位竞争力强。护理专业学生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基本要求如下:1.素质结构(1)思想政治素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理想,热爱护理专业,有为医疗事业和发展护理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艰苦求实,开拓进取,为人民服务。(2)文化素质: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文化艺术修养,能较好地与各类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3)身心素质:身心健康,具有较强健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较好地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适应临床护理环境。2.知识结构(1)综合基础知识:具有高等应用型护理人才必备的政治、语言、数学、社会、人文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2)基础医学知识:掌握人体结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药学及免疫学等原理、预防医学等知识。(3)专业护理知识: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及内、外、妇、儿等各专科护理的基本知识。3.能力结构本专业能力结构职业技能能 力 要 素(1)临床综合护理能力:能以护理对象为中心,严格执行医嘱,正确完成相关的护理操作;熟练运用护理程序收集各类服务对象资料、确定健康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及评价护理效果。(2)健康教育能力:能较好地应用“知信行”理论模式,针对人们生命发展不同阶段的健康需要,向个体、家庭及社区提供健康教育服务。(3)教学科研能力:能初步运用教学及科研基本知识,开展临床技能教学及临床基础操作原理的研究。(4)护理管理能力:能初步应用护理管理基本知识,组织、管理病房日常工作。(5)人际沟通能力:能较好地运用沟通技巧与护理对象、护理对象的家属或照顾者及各类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通用能力(1)自我管理和发展能力,制定职业生涯和适应变化的能力。(2)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处理常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正确解决的能力。(4)较强的服务意识,为服务对象着想,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能力。(5)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坚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一定的创新能力。四、专业建设内容与实施步骤本专业紧贴临床需求,结合自身实际,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建设内容将围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等进行。(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立足于护理行业发展的前沿,深入调查研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建立用人单位参与培养方案研究制定的长效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1.形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根据护理职业和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护士执业资格标准,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将职业意识、职业认同感、职业习惯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从学生入学至毕业的全过程、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的每个环节中。2.主动加强与医院的联系,深度推进院校对接,深化合作育人充分发挥护理行业专家的作用,激励合作办学医院在参与人才培养规划、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学生临床见习实习和管理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主动作用。争取更多地实现学生 “订单式”培养。(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培养优秀人才为重点,做好引进、培养、使用的工作。全面实施教师培养工程,包括:“双师”素质培养计划、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机制、营建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形成结构优化、专兼结合、高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1.“双师”素质培养计划主要通过护理专业课教师定期到医院进行临床实践,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教学培训等措施完成。借助学院与医院合作办学优势,继续密切与北京市三甲医院的联系,实现护理专业课教师专业实践制度化、常态化,以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安排教师定期进修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教师取得双证书;支持青年教师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教师的临床实践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这些措施,使教师的“双师”素质大幅度提高,护理专业课教师中“双师”比例达到100%。2.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12名。从学校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护理教师中选拔培养对象,通过参加学术交流与合作、临床实践及培训等途径,使之成为具有广阔护理视野,在护理行业有一定影响力,能把握护理专业发展方向,并对专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实施的专业学科带头人。能胜任课程建设与教学教改,主持或参与市级教改及教科研项目、主持全国中专、高职护理教材编写等工作。3.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加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重视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教研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通过参加各种校内外教学竞赛和教学研究、科研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教研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选拔3名骨干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在学科带头人带领下,参与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建设能力,每年参加国内高职教育专业研讨会不少于1次或接受相关培训不少于1次。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纵向、横向科研课题,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加强医院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兼职教师试讲制、聘用制。为保证护理教学质量,加大对兼职教师的培养力度,学校每年举办兼职教师培训班,并组织他们参加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和常规教学技能培训,提高其教师职业素质。要求兼职教师与校内对应学科教师结对,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高。从合作医院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临床一线工作5年以上的医护人员中聘请兼职教师,承担专业核心课程部分的课堂教学任务;负责学生临床课、临床实习期间的现场指导和带教工作。(三)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坚持与医院“设备、标准、文化”三同步,按照专业发展规模合理调整实验实训基地规模,科学合理布局。实训基地按照功能定位进行调整,依据学生规模配置实验实训室的面积及设施,保证足够的工位数。不断满足课程改革需要,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培养质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社会培训功能,为医院和社会服务。加强实训中心的制度建设和内涵管理。在建立健全实训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值班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实训基地对学生实施全程开放,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进度及相关技能掌握情况,自主选择实训项目,及时进行实践技能的强化训练。进一步完善教学和实习管理制度,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实习大纲和实习手册,编写实习标准。建立与合作办学医院的反馈联络网,及时了解学生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实现学生实习过程的全程监控。形成系统、完整、规范化的校外实习基地整体管理模式。(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1.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职业特色,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拓展及综合素质选修课程所组成的课程体系。根据护理行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和排序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将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相融合,同时体现医药卫生行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促进教学内容和能力训练与职业标准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教学内容与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的整合;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整合。2.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1)加强集体备课。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教研组作用,切实把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教研组组织教师研究所承担课程和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授课计划,在教研组内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探讨。承担临床课及医学基础课的教研组组织教师有意识地搜集临床病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2)改革教学方法。教研组在教师中积极开展教法探讨,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实施情景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丰富教学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专业教学软件进行实训教学,以模拟仿真的形式辅助教学过程。(3)改革考试方法。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在教研组内开展考试方法的改革和探索,改变出题思路和考试方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和建设由课程资源库、培训资源库、素材库、职业信息库等资源共同组成的护理专业资源库,初步构建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推广网络化教学,通过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平台。开发和建设方便、高效、快捷、开放的信息服务平台,为教学资源库的运行提供硬件支撑平台、系统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等。五、改革措施(一)师资队伍建设学院护理专业专任教师均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市级骨干教师、校级骨干教师、专业及教学带头人。按照教育部对高职院校教师资格的要求,学院将有计划地通过进修、培养、引进等多种方式改善现有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加大培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力度。通过学习先进护理理念、护理教学新模式、临床护理技术与服务理念、参与国内外护理课程体系与教学研究等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使之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聘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担任临床教学及临床带教工作,形成院校合作、共同参与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临床兼职教师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评课,针对教学、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问题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有计划地安排专职教师到临床进修学习,参与护理查房、学习临床护理新技术、新进展,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进一步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专职与兼职教师队伍的使用管理力求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按照“整体规划、适度超前、科学分置、功能齐全”的建设原则,不断改善实习实训环境,提高实习实训设备水平,体现先进性、实用性、模拟性和仿真性。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巩固现有实习基地,开发全市综合医院、教学医院新的基地。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是坚持“四位一体”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环节中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专业能力的培养。职业道德培养注重德育课程、课堂渗透、实践体验和校外教育的四位一体;文化素养注重必备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礼仪、人际沟通综合素质的提升;专业能力的形成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统一,注重校内仿真学习情境和岗位真实情境的互补,通过专业课程的基本训练、综合实训的仿真模拟和顶岗实习的职业化实训,完成护生向职业人的转变。二是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拓展及综合素质选修课程所组成的课程体系,体现职业特色。基础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基础性、强化应用性。专业课程以“综合、应用”为原则,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突出护理专业特色。实施“双证书”制度,促进教学内容和能力训练与职业标准的有机结合。三是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遵循教育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方法,建立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专业教学软件进行实训教学,以模拟仿真的形式辅助教学过程。四是不断改革评价体系。建立新人才观,改革评价方式,突出能力培养。建立体现卫生职业教育特点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按照多元评价的质量观,注重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综合评价,注重学生成长过程,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六、绩效考核指标(一)预期效果1.形成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不断研究、探索,调整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加优化和合理,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较高水平,毕业生将成为用人单位优先录用的对象,用人单位满意率高,岗位竞争力强。2.教师素质全面提高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双师素质培养计划”、“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后,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1名,优秀骨干教师3名,“双师型”专任教师达到100%,形成由“教学名师”领军,结构优化、专兼结合、高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完善通过不断努力,将实训中心建成“环境一流”、“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特色鲜明”、能够满足教学、科研、培训功能的护理职业技能实训中心。通过不断改善实习实训环境,提高实习实训设备水平,让学生在仿真的学习情境中学习专业技能。通过专业课程的基本训练、综合实训的仿真模拟和顶岗实习的职业化实训,学生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完成护生向职业人的转变。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实训项目设计合理充足,实训指导文件科学完备。 4.课程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打造精品课程,以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发展。完善课程体系及配套评价体系,初步建成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实现教学手段、管理手段现代化。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全部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通过搭建数字化校园平台,提升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二)绩效考核指标进度安排建设项目及内容绩效考核指标2012.102013.9人才培养模式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2.人才培养方案调查、制定与实施1.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表述2.制定完成人才培养方案2012.102013.9师资队伍建设1. 完成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和初期培养工作,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青年骨干教师3名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兼职教师承担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等专业课教学任务。1.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培养对象参加国内外专业研讨、培训的过程材料;培养对象承担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等工作的过程材料2.护理专业课程师资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教师到医院临床实践的过程材料3.建立兼职教师信息库;兼职教师参加学院教师培训和常规教学技能培训过程材料;兼职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