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_第1页
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_第2页
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_第3页
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_第4页
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一、旅游规划与旅游景区规划设计1旅游规划(1)作用: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与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客源市场,社,会经济,交通条件,(2)基本内容。,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1)基本内涵。,旅游审美原理,规模,(2)方法与步骤。收集与分析资料:对景区_、收集有关资料、对景区开发的外部条件进行调查和评估分析。发展定位:对旅游景区的发展进行_。具体设计:根据总体定位对_进行具体安排与设计。,实地考察,总体定位,旅游六要素,二、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1环境问题(1)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对_的破坏。,视觉效果,(2)对社会环境的破坏。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对_的破坏。旅游热点地区过度_带来一系列城市问题。,文物古迹,城市化,2保护措施(1)重要措施: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2)有力举措:建设各种_。(3)普及旅游_教育。(4)禁止计划、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工程。(5)在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中提倡“_”旅游六要素。,环境保护区,环境保护,绿色,三、设计旅游活动1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1)主观方面:个人的兴趣(_)和爱好(旅游偏好)会影响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旅游内容的选择。(2)客观方面:自身的_和闲暇时间的限制影响人们的出游。2收集旅游地的信息,旅游动机,经济承受能力,3确定旅游目的地(1)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2)选择与居住地环境_的旅游地。(3)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4旅游线路的选择(1)倾向于_,追求以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游览最多的旅游地。(2)若两个旅游地景观类型相同,所提供的游玩时间相近,但与居住地距离不同,通常会选择较近的旅游地。5保证旅游安全,差异较大,环路设计,1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分析】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开发是目的,保护是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保护就是发展,开发与保护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有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才能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2旅游规划就是旅游景区的规划。()【分析】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它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景点建设来合理发展旅游业;而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是旅游规划的一部分,两者不能等同。,3旅游活动是“无烟工业”,对环境不会带来不利影响。()【分析】旅游活动能拉动经济的增长、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由于带来的环境问题较少,被称为无烟工业。随着现代旅游的大众化、多样化,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这些主要是由人类旅游活动中的不良行为造成的。4旅游者没必要参与旅游环境的保护。()【分析】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使许多景区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个合格的旅游者不仅要尽量减少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还应当积极参与旅游区的建设与保护,做一名生态旅游者。,考点一旅游规划与旅游景区规划1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2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旅游景区包括了景点、交通、服务设施、绿化系统等基本要素。(2)旅游景区规划的方法与步骤。,对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大量的有关资料,对旅游景区开发的外部条件加以调查和评估分析,对旅游景区的发展进行总体定位,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3)旅游景区中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对旅游景点的规划设计。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其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对旅游交通的规划设计。,对旅游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典例1】(2011天津文综)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请概括上图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2)上图所示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受到游客好评。请据图简述其原因。【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能从图中分析出景点分布的特点,并明确影响旅游设施分布的因素。第(1)题,从图中可以读出,其主要景点沿河流分布。第(2)题,对照图中关于服务设施的图例,可知其服务设施齐全,对照景点与服务设施的分布可以看出,服务设施多分布于各景点游客相对集中处,方便游客使用。,答案:(1)沿河谷(河流、谷地、交通线)分布。(2)服务设施沿交通线分布(服务设施距景点较近),为游客游览提供方便;服务设施齐全,能满足游客在游览中的多种需要。,考点二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随着现代旅游的大众化,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又包括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措施的实施必须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前提。,【典例2】(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1)简述图示区域中文化遗产保存较完好的自然原因。(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由题干材料可知,该区域文化遗产是壁画和塑像,结合图中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是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由于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对壁画和塑像侵蚀作用小,故保存完好。第(2)题,由于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因此在保护时要从合理控制游客数量方面采取措施;同时还要加强对壁画、塑像的及时监测和管理,用数字化和多媒体高科技手段展示等。,答案:(1)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考点三旅游活动设计旅游活动的产生是在旅游者具备旅游条件的前提下对旅游进行地理性选择、对旅游方案精心设计的过程。一次成功的旅游活动在实施前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合理设计:,1.旅游者的出游意愿和能力,2.旅游信息的收集,3.旅游点的确定,4.旅游线路的选择,5.保证旅游安全,【典例3】(2011上海地理)读皖南某古村落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某古村落是黄山脚下一个著名的旅游点。目前,旅行社设计的古村落游览线路主要涵盖了村落的一部分,线路上分布有饭店、旅馆,以及手工艺雕刻、茶叶、古董等商铺。其实,村落另一部分还有更具特色的名人名居、田园风光,由于这些景点没有纳入游览线路,这里的街巷年久失修,居民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仍然是劳务输出和种植业。,(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该古村落原游览线路存在的问题。(2)针对原游览线路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重新设计了一条新游览线路(见图)。根据旅游资源开发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阐述新游览线路的意义。,(3)根据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结构合理”的原则中“配套设施齐全”的要求,分析新游览线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措施。【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原旅游线路未能串联古村落东西旅游资源,且出现回头路。第(2)题,旅游业对当地的意义或作用可从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分析。第(3)题,依据材料和图示可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出入口相距较远、出口没有停车场、东部旅游商业点少、东部部分街巷失修等,具体措施要对症下药。,答案:(1)未能串联起古村落东、西部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村内游览线路出现了回头路。(2)促进了该古村落东部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全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扩大了村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任答三点即可)(3)问题:出入口相距较远;出口没有停车场;东部旅游商业点少;东部部分街巷失修。(任答两点即可)措施:在出入口之间设置内部摆渡车;在出口附近新建停车场;整修街巷;增加商业点,鼓励村民从商。(任答两点即可),1.(2012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地沙漠生态旅游景观独特,自然和人文景点多样,地域组合良好,因此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附近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为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第(2)题,该地沙漠生态旅游区地处西北内陆,水资源紧张,土地面临荒漠化压力,为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加大水资源保护和荒漠化治理,同时控制游客数量。,答案:(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答对两点即可),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张家界市武陵源景区以中外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景观为主、以喀斯特岩溶景观为辅、兼有大量地质遗迹地貌,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多项桂冠。,材料二张家界市位置图。,(1)简述武陵源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意义。(2)假设新加坡某旅游团游览武陵源后前往株洲,他们想继续游览庐山、黄鹤楼、苏州园林、中山陵,最后从北京乘飞机回新加坡,不走重复线路。请为他们设计一条旅游线路。【解析】本题考查旅游开发与规划的作用以及旅游线路的选择和设计。第(1)题,回答时要注意从环保和经济价值、科学价值的角度分析概括。第(2)题,要注意线路的设计原则。,答案:(1)利于武陵源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开发和改善;提高武陵源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收入;成为地质科考基地和科学教育基地,提高旅游资源的科学价值等。(2)株洲经京广线到武汉黄鹤楼,再经长江到九江庐山,再经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到苏州园林,再经京沪线到南京的中山陵,最后经京沪线到北京。,【知识拓展】旅游设计线路应遵循的原则,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象征爱情、和平的花纹雕刻居然“镶嵌”到了长城上,一块块条石上刻满了狮子绣球、木马兰花、祥云彩带等充满和平与女性色彩的花纹图案。这些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境内被长城专家称为“女性长城”的细腻长城刚被发现不久,就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参观。(1)长城虽是世界文化遗产,但只有少数地方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原因可能是什么?(2)葫芦岛市政府正在加紧对该长城的旅游开发,请结合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谈谈怎样规划建设该景区。,【解析】第(1)题,从旅游资源的价值、市场距离、交通通达性、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等方面分析。第(2)题,旅游景区规划应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答案:(1)不同地段的长城具有的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不尽相同;主要受经济距离的影响,东部地区距市场近,吸引的游客数量较大;交通的通达性不同;不同地段的开发程度不同等。,(2)要突出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遵循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规划建设的景观与旅游景区的地理环境要和谐统一;开发时要维护生态平衡,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九寨沟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桂冠的旅游胜地。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独特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和“人间仙境”。,材料二2000年以来,九寨沟游客量每年都超过100万人次,并且数量逐年递增。“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客栈、宾馆林立,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的倾向。(1)请你对九寨沟国际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质量做出简要评价。(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3)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九寨沟旅游的现状,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设想。假如你是小组成员之一,请你发表见解(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等方面分析)。【解析】本题以九寨沟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注意:第一,明确对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