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意境分析_第1页
《春江花月夜》意境分析_第2页
《春江花月夜》意境分析_第3页
《春江花月夜》意境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敌最是寂寞 春江花月夜意境分析春江花月夜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其实,无敌最是寂寞。无论是“顶峰”还是“孤篇”,都意味着张若虚的绝世独立。试想一下,人生一世,若真就没有一个知己,那不是寂寞又是什么?曾经北宋文坛的顶峰人物苏轼在水调歌头里唏嘘“高处不胜寒”;而今梁衡先生也在他的乱世中的美神中指出: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便是她寂寞的寄托。所以,那个明月如水的夜晚,张若虚伫立在江畔,背负着夜色缓缓吟咏出这首情景交融哲思泉涌的乐府诗作。春、江、花、月、夜,诗人用五种事物组合成自己的诗题,而全篇又以月为线索,勾勒出那天那晚的最动人的良辰美景,可那时那刻的自己却孤身一人。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放眼望去,几缕清辉撒向江面,破碎的浪花里似乎还倒映着点点明亮的月光,耳畔似乎也还能够听到一波一波的江水拍打着石岸的哗哗声。江水弯弯绕绕的转进了草甸里,月色泻在旁边的树里,像是铺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花,月光涤荡世间万物,哪里还能够看的到空气里的白霜和汀上的白沙?诗人由大及小由远及近的细腻笔触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梦幻般的的世界。然后他大手一挥,在深蓝色的夜空里点缀上了一轮孤月,就像此刻的他,孤独的伫立在江畔。清明澄澈的天穹下,诗人仿佛踏进了虚空。对着孤月,他疑惑: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的思绪由景物延伸到宇宙,由近景到人生哲理。接着便引出了下面这一句诗人的慨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让我瞬间想到苏轼曾经也写过类似的句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是的,个人的生命须臾之间,但人类的存在则绵延久长。恰似那句: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月还是那轮月,千百年来,它见证了沧海桑田和历史变迁。虽然有种恰似烟花绽放的感伤,却终究不至于颓废和绝望,源于我们对生活的向往。“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流水无情,时光荏苒。张若虚明白即使是能够写出“孤篇”的自己,也不过是这皎皎明月下的一个过客。曾经有人说屈原的离骚整体基调“哀而不伤”,相比而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哀而不伤”的基调上更多了一份潇洒。“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白云飘忽,扁舟子行踪不定,简单的两个事物用来说明游子的漂泊无依。青枫浦上明月楼中,是不是有一位思妇正倚栏而望,探寻着未归人的身影。曾经李清照在一首词中写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跟此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张若虚在此处巧妙地用月亮在妆镜台捣衣砧等事物上洒出的光影,来揣测思妇的心理活动。而李清照则直接用语言描写了自己的心理活动。随后六句中,月光在楼上徘徊,撒过妆镜台穿过窗帘照在捣衣砧上,只是在这深夜里,月亮的照射更让她想起了久未归来的丈夫。于是她起身想拉上帘子赶走月光,可是月光还是在缝隙中照了进来。“卷”和“拂”这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的表现出思妇的迷茫和惆怅。月光深深地引起了她的情思,所谓“千里共婵娟”,她想到自己和丈夫共在圆月下,她多么想乘着月光飞向丈夫的身边啊。她想尽办法,如果可以,她想鸿雁传书,鱼传尺素来问候一下她身在异乡的丈夫。张若虚细腻的描写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让读者穿越再见了一位古代的思妇形象。其实,他又何尝没有思念呢?只是寄托在了这几许月光中罢了,但是他并不知道能有几人此刻也能聊慰一下他寂寞的心啊。所谓“微斯人,吾谁与归”。于是,题意斗转,还是由思妇转到了自己的身上,因为他乡寂寞啊。最后八句,写游子也写自己。他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花落幽潭,春光将逝,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仅是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的凄苦之情。沉沉的海雾遮掩了落月,隔着碣石潇湘千山万水的遥远。他无尽的遐想着:有多少人能够乘着月光回到他挚爱的家乡呢?他漂泊无依的落寞,伴着残月,洒满江边的枝桠。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怅惘一下便跃然纸上。“落月摇情满江树”,绵绵不绝的思念之情碾碎在柔柔的月光里交织成一壶老酒,让人心醉神迷。春江花月夜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以月为主体。尽情的赞叹了大自然的绝美风光,讴歌了人间爱情的坚贞,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汇成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邈远意境。其实,身为游子的张若虚在那样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面对浩渺无垠的大江,怎么会没有寂寞的心情呢?只是他更孤独,因为弦断无人听。注:1.“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出自闻一多的宫体诗的自述。2.“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出自王闿运。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