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项预案之2-防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预案.doc_第1页
24项预案之2-防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预案.doc_第2页
24项预案之2-防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预案.doc_第3页
24项预案之2-防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预案.doc_第4页
24项预案之2-防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开裂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地铁7号线六标项目经理部2010年6月30日目 录1.编制目的32.编制依据33.工程概况34.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44.1应急抢险领导小组44.2应急抢险领导小组职责44.3 小组下设部门44.4各专业职责55.防建筑物及房屋开裂施工措施66.应急响应76.1应急响应分级76.2 响应流程86.3应急内容86.4事故报告原则96.5紧急通讯联络96.6事故报告程序96.7事故报告内容108.资料整理109.演练1010.附图、附表10防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开裂事故应急预案1.编制目的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在基坑及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减少对周围建筑物或房屋造成的变形影响,使周围建筑物及房屋避免出现因工程施工造成地面沉降过大而导致其开裂事故发生,以及周围建筑物或房屋因工程影响出现开裂后的应急抢险措施,特制定本预案。2.编制依据(1)北京市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手册(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4)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知识3.工程概况北京地铁7号线06标段广渠门外站双井站区间、双井站、双井站九龙山站区间,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紧邻北京市CBD核心区。车站位于广渠门外大街、广渠路与东三环中路交叉口东侧,为暗挖PDA法施工车站;广双区间由双井桥向西至广渠桥沿广渠门外大街设置,为矿山法区间隧道;双九区间由双井桥向东至九龙山沿广渠门外大街设置,为盾构法区间隧道。7号线车站在此处与既有10号线双井站换乘,车站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主体结构施工方法为暗挖法,其它附属结构为明挖法施工。4.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为确保北京地铁7号线六标施工安全,出现构建(筑)物开裂、下沉等危害事件时,能够做到及时、迅速、有效应急救援,将事故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将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特成立应急救援处置组织机构,建立应急救援管理机构。4.1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 长: 蒙秀林 副组长: 宋云财 李志刚 曲建生成 员: 王新强 赵连平 王忠义 李玉斌 刘振江 张成生 鲁淑娣 李 可 蔡子峰 冯丽明 黄 兆 张 东刘少华 李文治 全先虎4.2应急抢险领导小组职责应急抢险领导小组是项目部的非常设机构。负责本标段施工范围内的基坑坍塌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布置、实施和监督。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抢险工作及善后处理。按照国家、行业和上级有关规定参与对事故的调查处理。4.3 小组下设部门应急抢险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抢险办公室、安全保卫组、事故救援组、医疗救援组、后勤保障组、专家技术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处理组等八个专业处置组。4.4各专业职责(1)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人:鲁淑娣)主要职责:负责“预案”日常的管理工作,负责重大事故的报告,通知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在实施应急救援任务时与其他处置组协调工作,按照组长的命令调动抢险队伍,机械物资及时到位,实施抢险救援工作。(2)安全保卫组(负责人:赵连平)主要职责:组织力量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3)事故救援组(负责人:王新强)主要职责:根据专家技术组的技术建议和事故现场情况制定方案,按照方案迅速组织抢险力量进行抢险救援,事故救援组成员如下表所示:序号人员姓名序号人员姓名1112123134145156167178189191020(4)医疗救护组(负责人:蔡子峰)主要职责:组织车辆迅速展开对伤员的急救,送到附近医院,有必要时应立即与120急救中心联系,请求增援。(5)后勤保障组(负责人:李 可)主要职责:迅速组织车辆运送抢险队伍,有必要时立即切断主电源,并与医疗救护组协作保障所需物品的使用。(6)事故调查组(负责人:曲建生)主要职责:负责对事故现场勘察取证,查清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对事故及责任人的处理意见,配合上级调查组工作。(7)专家技术组(负责人:宋云财)主要职责:具体负责应急抢险的技术支持和防范再次发生灾害的技术措施,为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提供技术保障。(8)善后处理组(负责人:李志刚)主要职责: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对伤亡人员的医疗、抚恤、安置等工作,并于保险公司协调理赔事宜。5.防建筑物及房屋开裂施工措施(1)施工时严格按照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原则组织施工,确保邻近既有建筑物安全。预防附近房屋开裂事故,平时做好观测记录。(2)针对各种不同的结构特点合理布置施工监测点。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根据监控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和反馈,制定相应处理措施,施工中严格控制地表沉降。(3)加强地质预报,防止突然变化的地质带来坍塌等灾难事故。(4)加强注浆堵水及地层改良工作,尽量把地层沉降控制到最小。(5)隧道施工严格按照“十八字”方针进行,基坑开挖施工严格控制横向位移。(6)针对建设年代久远的建筑物或房屋,应根据其基础及主体框架结构的实际功能适当进行加固。6.应急响应6.1应急响应分级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附件九“施工突发事故应急机制参考”对事故等级进行规定,并与事故响应单位及到场领导做如下要求:等级死亡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牵头处置单位担任现场指挥领导级别一级:特别重大事故30人100人以上(包括急性中毒)1亿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市委、市府主要领导二级:重大事故10-30人500-1000人5000万元-1亿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20-30人:市府领导10-20人:市府分管领导三级:较大事故3-10人10-50人1000-5000万元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6-10人:市府分管秘书长、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3-5人: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四级:一般事故(4小时内上报)A级1-2人3-10人500-1000万元建管公司死人或重大环境破坏、社会影响事故:建委、交通委分管领导;其他环境破坏、伤人等较大社会影响事故;指挥部领导。建管公司主要领导B级1-2人建管公司建管公司分管领导、项目部管理公司主要领导、施工单位分管领导C级监理单位项目总监、施工单位项目经理6.2 响应流程(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临近建筑物或房屋出现墙体开裂等情况时,基坑内或隧道内正在进行的施工应立即暂停,施工人员应及时撤离作业面,并及时通知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小组成员应及时到位,统一指挥,全力以赴投入抢救、抢修,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3)在事故发生区域设置警戒线,除抢救人员可以进出外,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4)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将事故发生的情况以及现场自救的情况作详细地汇报,以便制定更加快速有效的抢险方案,减少因事故带来的损失。(5)根据专家的处理意见立即展开抢险,抢险结束后,应加强对建筑物或房屋的观察和监测,确保其稳定后,基坑或隧道内方可重新进行施工。(6)对于开裂的建筑物和房屋,经抢险加固稳定后,需经有关专家认证后方可决定是否允许居民返回正常生活。6.3应急内容(1)停止基坑或隧道的开挖、支护施工,封闭坑底或掌子面后,作业人员立即撤出作业区域。(2)立即启动预案,指派专人到出现开裂的建筑物或房屋内通知工作、生活的居民立即撤出建筑物,并远离建筑物。(3)对出现开裂的建筑物划定危险区域,并进行隔离,并疏导其附近的车辆及行人。(4)待上级部门有关专家与项目部技术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抢险方案后,立即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或补强,确保建筑物的稳定。(5)对建筑物基础周围地层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6)抢险结束后,对建筑物或房屋重新埋设监测点,提高监测频率,对其进行变形监测。(7)通过监测数据确定建筑物稳定后,还必须请有关专家对建筑物的功能重新进行认证,如确认为危房,则采取响应措施进行处理;若确认可以使用,则通知原居民返回。(8)对基坑或隧道进行监测,确认不发生沉降变化后,并根据专家意见对周围地层进行加固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6.4事故报告原则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6.5紧急通讯联络紧急报警电话 110 劲松派出所急救援消防电话 119 消防支队华威中救中心电话 120或999 双井医院急救援领导组办公室电话189013900916.6事故报告程序施工区域周围建筑物发生开裂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20、119联系增援。6.7事故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3.原因的初步分析。4.已采取的救援措施。8.资料整理(1)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2)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更有效地控制建筑物开裂的发生。(3)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9.演练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应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10.附图、附表1.应急抢险领导小组联系方法2.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一览表3.应急相应流程1.应急救援领导组联系方法序号姓 名职 务办公室电话移动电话1蒙秀林项目经理189113508152宋云财常务副经理139100389113曲建生项目总工189100958584李志刚安全副经理189111651515王新强工程部长180100958826赵连平安全部长189113506957王忠义质量部长136442220688李玉斌电气工程师1891135096911鲁淑娣办公室主任677110871890139009112李 可财务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