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4页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英语)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初、中等学校英语教学的骨干教师和科研人才。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一)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热爱教师职业和英语教学工作,有志于教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事业心和责任感强。(二) 具有较宽厚的文化基础与英语专业基础,能通过阅读专业文献了解国内外英语学科教学理论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在英语教学方面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骨干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三)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方法(一)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二)入学考试1.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2.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复试。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含撰写学位论文)。四、课程设置除统一的公共学位课程外,本专业还设置如下学位基础课程和必、选修课程以及实践教学(所选总学分不得低于36分):(一) 专业必修课1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 3学分2英语学习论 3学分3. 英语教学论 3学分4. 学习策略研究 3学分5. 教学法研究2学分(二) 专业选修课1外语教育的语言艺术 2学分2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2学分3. 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 2学分4英语课程标准 2学分5. 应用语言学2学分五、教学方式以课程学习为主,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学员实践活动结束后,须提交一份教案及相关的教学评价。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二)论文用汉语撰写。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英语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三)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中期进展按西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实施。(四)学位论文至少应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应至少有一名来自基础教育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参加。作者的指导教师不参与其本人的论文评阅与论文答辩,论文评阅人不得兼任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等工作按西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五)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西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七、其它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同等学力人员,应至少补修3门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附件一: 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学时数周 学 时任 课教 师考核方式学位课程备 注一学期二学期三学期四学期考试考查1142010002政治理论2363研究生院1242010004教育学原理2362研究生院1242010009课程与教学论2362研究生院1242010011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362研究生院1242010012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362研究生院专业必修课1242010007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3362李 力1242010013英语学习论3362文 旭1242010008英语教学论3362贾志高1242010821学习策略研究3362李 力1242010852教学法研究2362杨晓钰专业选修课1242010854外语教育的语言艺术2362文 旭1242010823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2362陈治安1242010853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2362文 旭1242010851英语课程标准2362李 力1105021125应用语言学2362林文治实 践 教 学 8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时间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必修环节开题报告及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培养计划、选题报告各一份同等学力补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注:(1)考试或考查科目以“”符号注明。(2)学位基础课5门,10学分。(3)专业必修课5门,14学分;专业选修课5门计10学分。 (4)实践教学8分。附件二: 专业课参考文献1. Brown, D. J.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2. 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3. Cohen, A. 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 Davies, A. and Catherine Elder (eds.). The Handbook of Applied Linguistics. Oxford: Blackwell, 2005.5. 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6. Johnson, K.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7. OMalley, J. M.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8. Oxford, R. 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New York: Newbury House/ Harper Colins, 1990.9. Richards, J. and Rodgers, T. 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10. Roberts, J.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London: Arnold, 1998.11. Stern, H.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12. Slade, C. Form and Style: Research Papers, Reports and Thes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0.13. Ur, P.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14. Woods, D. Teacher Cogni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