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讲_第1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讲_第2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讲_第3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讲_第4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部分新闻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与长足发展,第一部分新闻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与长足发展(1815-1895)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讲近代报业在中国的出现第三讲外报在华的拓展与垄断第四讲国人办报活动的初步实践与海外中文报刊的出现,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一节古代新闻信息传播的早期表现形式一、口语传播与标识传播(1)两种最早的新闻信息传播手段口语传播,即用口发音、用耳可听的传播形式。标识传播,即用目可见的传播形式,如结绳、画图、雕刻等标识传播手段。,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一节古代新闻信息传播的早期表现形式一、口语传播与标识传播(2)口语传播的出现口语传播,肇始于先民们在劳动中的举重劝力之歌:“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淮南子)谣谚,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一节古代新闻信息传播的早期表现形式一、口语传播与标识传播(3)口语传播的延伸形式喇叭等原始扩音器。在青海地区民和县阳山新石器时代后期遗存物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过距今约4千至1万年前的陶制喇叭筒。,铎,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一节古代新闻信息传播的早期表现形式一、口语传播与标识传播(4)标识传播的各类形式结绳、画图、雕刻、烽烟、旗帜,烽烟滚滚,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一节古代新闻信息传播的早期表现形式二、文字传播:早期新闻信息传播的完备形式(1)概说早在殷商时代,中国的文字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文字传播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的陆续问世,使标识传播的水平得到大的提高,使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信息传播活动日趋成熟。,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一节古代新闻信息传播的早期表现形式二、文字传播:早期新闻信息传播的完备形式(2)甲骨等早期文字传播形式早期文字传播表现形式,主要有刻有各类文字信息的甲骨、金属铸件、岩石等。,甲骨文,古代铭文拓片,鲁侯尊,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一节古代新闻信息传播的早期表现形式二、文字传播:早期新闻信息传播的完备形式(3)书信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驿站、传舍的建立,使信使往来日趋便利,作为新闻信息传播形式之一的书信,开始为人们所常用,其地位与作用也日趋显著。,古代驿站-鸡鸣驿,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一节古代新闻信息传播的早期表现形式二、文字传播:早期新闻信息传播的完备形式(4)诏书的出现公元前223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诏书形式向全国发布这一特大新闻信息。在现存秦代陶量上发现,量器边上的四十字诏书是用木戳子印上去的。,秦始皇“四十字诏书”,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一节古代新闻信息传播的早期表现形式二、文字传播:早期新闻信息传播的完备形式(5)露布等文字标识传播形式的出现约在秦汉时代,出现了露布这一新闻信息传播的新手段。露布,是文书不加检封、公开发布的意思。东汉末年,露布成为发动战争前讨敌檄文的别称和战争胜利后宣扬战绩的捷报。,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节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一、古代报纸的诞生(1)概说自唐代起,古代报纸开始出现,后人称之为“邸报”。这一封建王朝传播新闻信息传播形式,在性质上与近代意义上的报纸最为相似,并随着这一新闻信息传播形式的不断发展而日趋接近,直至清王朝的覆灭后才退出历史舞台。,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节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一、古代报纸的诞生(2)唐代的朝政公报唐代中央政府每日条布于宫门外的朝政公报,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古代报纸形式。现存最早述及一封建官报的文献,是唐代孙樵的经纬集中一篇题为读“开元杂报”的短文,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在文中记载了开元时期有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之外的朝政简讯的讯息,并把这种朝政简讯的载体称之谓“开元杂报”。,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节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一、古代报纸的诞生(3)唐代的进奏院状唐朝中叶以后,藩镇割据势力形成。藩镇设在京都的邸实际上成了情报机关,负责邸的官员被称为“邸务留后使”,由地方上的节度使或观察使所委派。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后改称为进奏院,“邸务留后使”改称为“知进奏院官”。进奏官给节度使提供的信息材料,被称为进奏院状(亦称进奏官报)。,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节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一、古代报纸的诞生(4)现存的唐进奏院状唐代的进奏院状,现尚有两份存世,均为唐代归义军进奏院状报的实物。,现存不列颠图书馆的进奏院状,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节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二、古代报纸在宋代的发展(1)概说宋代中央政府全面控制官方新闻信息的发布大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与进步,是古代报纸在宋代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邸报这一中国古代报纸的通称,也在宋代开始出现,并与进奏院状、进奏院报状等名称互相通用,后成为使用最多的一个名词。,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节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二、古代报纸在宋代的发展(2)进奏院改组为中央政府的直属机构宋朝开国时,仍沿袭唐、五代的旧制,听任各州镇在京师自设进奏院。公元981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中央政府整顿各州派驻京师的进奏院。是年10月,钤辖诸道都进奏院(通称都进奏院)建立,统一管理各州进奏院的业务活动,由门下省给事中负责领导。公元983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钤辖诸道进奏院合并为都进奏院,改组成中央政府的一个官署,隶属于门下后省管辖。,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节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二、古代报纸在宋代的发展(3)定本制度的建立宋代中央政府逐步建立的新闻信息审查制度。判报:各地官员的章奏及申禀文书均通过进奏院转递,诏敕及中央各官署符牒也都由进奏院颁下,判定该奏疏是否应在进奏院状等传播形式中抄发的权限,则掌握在进奏院的负责官员给事中手里。定本:公元999年(宋真宗咸平二年),皇帝下诏,令进奏院将所供报状每五日一次抄送枢密院,由枢密院最后批准决定是否向各地抄报。,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节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二、古代报纸在宋代的发展(4)古代报纸内容模式的确立一是朝政简报,又称为朝报,每天由门下后省编定,在进奏院公布,也称为进奏院朝报,大多为关于帝王动态、大臣任免升降的消息。二是明发上谕,即最近皇帝公开发布的诏书。三是大臣奏章,即臣僚给皇帝的上书。,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节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二、古代报纸在宋代的发展(5)朝报的商品化现存史书中关于朝报的资料不多,在南宋赵昇的朝野类要一书中有一段简要的记载:“朝报,日出事宜也,每日门下后省编定,请给事判报,方行下都进奏院,报行天下。”值得重视的是,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提到有一类“供朝报”的店家,显然是以卖朝报为业的店铺。,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节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二、古代报纸在宋代的发展(6)小报的出现小报是中国古代民间私自抄发的新闻信息传播形式,最早出现于北宋末年,盛行于南宋,是宋代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严重的产物。小报是一部分胆大的进奏官以及其它官吏等各色人等,将一些人们迫切想了解的新闻信息编为小报,以朝报形式叫卖街市,并“隐而号之曰新闻”。小报一直受到政府的压制和打击,但始终未因统治者的厉禁而根绝。,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节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三、明清时期古代报纸的发展与京报的出现(1)古代报纸在明代的发展明代官员条奏和政府部门本章,均由通政司收受。经过审批的章奏,根据各自管辖的范围分别交给六科,由六科抄发给各部院。各省巡抚及总兵官均派有提塘官驻在京师。提塘官的职责之一,就是去六科抄录那些经过批红的官文书,传报给各地方政府。,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节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三、明清时期古代报纸的发展与京报的出现(2)明代民间抄报行与抄报人民间抄报行与抄报人的出现,是明代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一大进步。当时既有提塘官主持的官报房,又有抄报人组织的民办抄报行。抄报行不仅供应外地官府的邸报,还为京官们抄送邸报,因为明代的京官必须自费订阅邸报。抄报人是普通的老百姓,便会出现个别胥吏和商贾向民办报房订阅邸报的事。,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节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三、明清时期古代报纸的发展与京报的出现(3)现存的明代邸报抄件与实物明代邸报保存至今的,一是当时人的摘抄本万历邸钞,现存台北“中央图书馆”;二是天变邸抄。,天变邸钞,万历邸钞,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节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三、明清时期古代报纸的发展与京报的出现(4)京报的起源民间抄报人,又称“京报人”,因此“京报”这一名称大约在明末开始出现。之后,“邸报”这一名称逐渐为“京报”所取代。但是,最初“京报”只是邸报的别称而已。驻京提塘官称为“京塘”,京塘抄发的邸报称为“京报”。,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节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三、明清时期古代报纸的发展与京报的出现(5)京报的成熟“京报”发展到成熟形式,即可以用京报来指称,则始于乾隆年代。其封面大都用黄色纸印制,因而有“黄皮京报”之称。,清代的京报,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节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三、明清时期古代报纸的发展与京报的出现(6)京报的发售与送报人民办的京报房不仅专司抄报工作,还公开发行销售京报。,京报的送报人,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节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三、明清时期古代报纸的发展与京报的出现(7)京报的评价京报是一种与近代报刊最为接近的古代新闻传播形式。但是,它只有抄录和印刷人员,照抄照录宫门钞、谕旨和奏章,因而虽有很大的变化,但仍没有质的变化,还不能列入近代报刊之林。,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三节古代商业广告的产生与发展一、古代商业广告的出现及其早期表现形式(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人类物质交换活动也开始出现。为了把用于交换的产品交换出去,势必需要通过陈列、叫喊等形式,让那些用于交换的产品为人所了解和喜爱,于是乎,古代商业广告活动应运而生。,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三节古代商业广告的产生与发展一、古代商业广告的出现及其早期表现形式(2)中国古代的商业广告活动,在其兴起后最先出现的是实物广告和叫卖广告两种具体表现形式。之后,又出现了标识广告、文字广告两种更为先进的商业广告形式。,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三节古代商业广告的产生与发展二、古代商业广告活动的日趋发达与印刷广告的问世(1)概说宋代后,随着商业活动日趋广泛与活跃,广告活动及其表现形式在宋代以后较前发展得更为迅速、更为成熟。不仅实物、叫卖、标识、文字等多种广告形式在并存中发展、融合,还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印刷广告。,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三节古代商业广告的产生与发展二、古代商业广告活动的日趋发达与印刷广告的问世(2)各种广告形式的新发展A.实物广告、标识广告实物广告这一形式在北宋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店面装潢彩楼、欢门等新形式的出现。招牌、幌子、酒旗、灯笼等标识广告,被注入了新的内容,继续发挥着重要的招徕顾客的作用。,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三节古代商业广告的产生与发展二、古代商业广告活动的日趋发达与印刷广告的问世(2)各种广告形式的新发展B.明代对联广告明太祖朱元障:“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阉猪户)两幅理发广告:“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第一讲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三节古代商业广告的产生与发展二、古代商业广告活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