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与足浴PPT课件.pptx_第1页
灸法与足浴PPT课件.pptx_第2页
灸法与足浴PPT课件.pptx_第3页
灸法与足浴PPT课件.pptx_第4页
灸法与足浴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灸法与足浴,.,一、灸法概述,指以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法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并可用于保健。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灸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历代医学著作中更比比皆是。,灸法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能够活跃脏腑功能,旺盛新陈代谢,产生抗体及免疫力,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长期施行保健灸法,能使人身心舒畅,精力充沛,祛病延年。常用于痹症、虚寒性胃肠病、遗精、阳痿、气喘、婴儿腹泻、中风脱证、虚脱、晕厥、胎位不正、慢性肿疡、神经性皮炎、湿疹、胃下垂、脱肛等,亦可用于防病保健。,灸法的特点是既能抑制功能亢进,也能使衰退的机能兴奋而趋向生理的平衡状态,因此灸法对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对增强体质大有裨益,不论病体、健体都可用,尤其有促进儿童发育的作用,使用范围广泛。,二、灸法分类,灸法,艾灸其他灸法,艾柱灸艾条灸,直接灸间接灸,化脓灸(瘢痕灸)非化脓灸(无瘢痕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饼灸,悬灸实按灸,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太乙神针雷火神针,温针灸温灸器灸,灯火灸天灸,1、艾柱灸,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指搓捏成圆锥形状,称为艾炷。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艾柱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1)化脓灸,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留下瘢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慢性胃肠病等慢性疾病。,(2)无瘢痕灸,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有灼痛时,医者可用镊子柄将艾炷熄灭,然后继续易位再灸,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患,如哮喘、风寒湿痹等。,(3)隔姜灸,隔姜灸: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5cm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稍许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或在姜片下衬一些纸片,放下再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本法简便易行,一般不会引起烫伤,临床应用较广。生姜味辛,性微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故此法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和虚寒性疾病,如感冒、咳嗽、风湿痹痛、呕吐、腹痛、泄泻等。,(4)隔蒜灸,1、隔蒜片灸:用独头大蒜切成约0.5cm厚的薄片,中间用针穿刺数孔,放在穴位或肿块上(如未溃破化脓的脓头处),用艾炷灸之,每灸45壮,换去蒜片,每穴一次可灸57壮。2、隔蒜泥灸:以新鲜大蒜适量,捣如泥膏状,制成厚0.20.4cm的圆饼,大小按病灶而定。置于选定之穴区按上法灸之,但中间不必更换。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故应注意防护。大蒜味辛,性温。有解毒,健胃,杀虫之功。本法多用于治疗肺痨、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疖等。,(5)隔盐灸,隔盐灸:又称神阙灸,本法只适于脐部。其方法是:患者仰卧屈膝,以纯白干燥的食盐,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如患者脐部凸出,可用湿面条围脐如井口,再填盐于脐中,如上法施灸。加施姜片的目的是隔开食盐和艾炷的火源,以免食盐遇火起爆,导致烫伤。这种方法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证,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凡大汗亡阳、肢冷脉伏之脱症,可用大艾炷连续施灸,不计壮数,直至汗止脉起,体温回升,症状改善为度。,(6)隔附子饼灸,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宫寒不孕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2、艾条灸,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l.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条艾绒中渗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各等分的细末6克,则成为药条。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艾条鉴别,1、看成色好艾条,一般采用陈艾绒精心制作,艾绒提取比例高(御道极品艾条艾绒提取比例是45:1,即45公斤艾叶提取1公斤艾绒),无杂质,艾绒细腻均匀,色如黄金;劣质艾绒,粉尘冲鼻,杂质枝杆更是占绝大部分,成分粗糙,色泽暗淡。,2、捏实度好艾条,用料十足,端口紧实细腻,密实度好,燃烧更全面,温灸更到位;劣质艾条,偷工减料,包装松散,燃烧不全面,药性不均匀。3、观艾火好艾条是真正的纯阳之火,火力持久,渗透力强,疗效更好;劣质艾条杂质枝梗粉尘多,燃烧速度缓慢,火力不能直透经络,根本无法起到治疗作用。,4、闻艾烟好艾条,气味浓而不呛,艾烟淡白,还有一股清新。劣质艾条,艾的气味较淡,非常刺鼻,燃烧的杂质成分所产生的烟雾对人体健康有危害。,(1)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烧,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如遇到昏厥或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及小儿时,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生的手指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2)雀啄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3)回旋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4)太乙神针,一、制作取艾绒100克、硫黄6克、麝香、乳香、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川芎、独活、穿山甲、雄黄、白芷、全蝎各3克,将以上诸药研成细末和匀。取难能可桑皮纸1张,宽约40厘米见方,摊平。然后先取艾绒25克,均匀铺在纸上;再取药末6克,掺在艾绒里,卷紧。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皮纸一层,两头留空纸1寸许,捻紧即成。,二、操作方法将太乙针的一端烧着,用布七层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进行灸熨,针冷则再燃再熨。如此反复灸熨710次为度。此法治疗风寒湿痹、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5)雷火神针,一、制作艾绒100g,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15g,除艾绒外,其他药均研为极细末,加入麝香少许,研末和匀。以桑皮纸一张,宽约一尺见方,摊平。先称艾绒40g,均匀铺在纸上;再称药末10g,均匀掺入艾绒中。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再用木板搓捻卷紧,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皮纸一层,两头留空纸一寸许,捻紧即成。阴干保存,忽使泄气。一般须制备两支以上,以便交替使用。,二、操作把灸条烧红直接实按在药包垫上,灸条多烧几次反复温灸,使药气随艾火热气透入穴位。在施灸过程中,医者要多询问患者,如表皮感到烫,灸条立即拿起移开药包垫,此为1壮,一穴35壮即可。轻症l5次,重症连续5次后再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此法可用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胃脘痛、腹泻、颈椎病、扭挫伤、月经不调、近视眼、关节炎等病证。,3、温针灸,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4、温灸器灸,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灸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5、灯火灸,方法是用灯心草一根,以麻油浸之,燃着后,于应灸的腧穴上爆之。可听叭响,为一壮功能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多用于治疗小儿脐风和胃痛、腹痛、痧胀等症。,6、天灸,本法又名自灸,因其敷贴药物后,发泡如灸疮而得名。古人文献中记载的天灸很多,兹择要介绍数种如下,毛茛灸:采取毛茛叶子揉烂,贴于寸口部,隔夜就发生水泡,如被火灸。可以治疗疟疾。斑蝥灸:斑蝥乃一种甲虫。灸治时,将斑蝥浸于醋中,擦抹患部,能治癣痒。旱莲灸:用旱莲草捣烂,敷置穴位上,使之发泡,可以治疗疟疾等症。蒜泥灸:用蒜泥贴于手太阴经的鱼际穴处,使之发泡,可治喉痹。白芥子灸:用白芥子研末敷患处,使局部充血,发泡,可以治疗阴疽、痰核、及膝部肿痛。,禁忌症,1.凡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疮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2.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3.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黏膜附近,均不得施灸。4.空腹、过饱、极度疲劳者应谨慎施灸。,注意事项,1.掌握热量,防止烫伤。尤其对局部皮肤知觉减退及昏迷患者。2.做好防护,以防艾火掉下烧伤皮肤或烧坏衣褥。使用温针时,可用硬纸片剪一小孔,套住针体平放在进针处,即可避免艾火直接掉落于皮肤上。施灸后艾条必须彻底熄灭,以防失火。3.艾炷灸容易起疱,应注意观察,如已起疱不可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疱过大,经75%乙醇消毒后用注射器将疱内液体抽出,外涂甲紫,再用敷料保护,以防感染。妇女妊娠期间,小腹及腰骶部不宜施灸。,二、足浴,足浴保健疗法是足疗诸法中的一种,是通过水的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及借助药物蒸汽和药液薰洗足浴的治疗作用,起到疏通奉理,散风降温,透达筋骨,理气和血,从而达到增强心脑血管机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消除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一系列保健功效。,1、足浴器,一般来说,足浴器按结构不同分为单体式和分体式两种。单体式是指盛装水部分与主机部分连成一体。其加热方式一般采用将通电的电热管、电偶片、电瓷管直接放入水中加热。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外型小巧,加热速度快,成本低。但使用不方便,不利于盛或倒水和消毒清洁,且存有漏电安全隐患。,分体式是指盛装水部分与主机部分可分离。采用水电完全分离的蒸汽加热方式,是新一代足浴盆的代表。优点是上盆可分离,上盆可以完全浸入水中消毒清洗,还可一机配多盆,家人分开使用。但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适用人群,1、睡眠不良、体虚、畏寒者2、贫血、静脉曲张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肾虚、胃寒者4、内分泌不良、微循环不畅、少出汗者5、长期站立、久坐或用腿工作者6、四肢寒冷或生活在寒冷地区者7、关节、骨骼、颈椎病患者8、疲劳、精神紧张、皮肤干燥等问题者,不适合人群,1、心脏疾病患者,孕妇,小孩(应在医嘱下使用);2、脑出血治疗中;3、出血性疾病,败血症患者;4、温度感应迟钝(应控制温度,避免烫伤),不适合足浴。5、严重的心脏疾病的患者;6、足有炎症,皮肤疾病,创伤或烧伤的皮肤;7、严重血栓患者;8、温度传感昏迷;,作用,1、自动加热保温足浴按摩器采用节能流水直热式,可有效控制、保持人体感觉舒适的水温,开机后可在3550之间随意调节,到达您设定的温度。自动保持恒温状态,使您尽情享受足浴按摩器带给您的舒适。,2、气泡冲击按摩足浴按摩器的气泡槽能放出大量气泡冲击足底各个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按摩保健作用。3、振动按摩足浴按摩器底部设有振动电机和上百个按摩粒子,开机后高频振动,可充分刺激脚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提高睡眠质量,消除疲劳,增进健康,提高抗病能力。,4、水流冲击按摩足浴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