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化石吟 导学案【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3增强的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预习】 1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2掌握字词,注音或写汉字。奇hun( ) ( ) gu 藏 cng lng ( ) zhu yu( ) 骸( )骨 潜( )行 躯壳( ) ( ) 档( )案 潜行 海枯石烂 葱茏 3认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一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思考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歌和谐优美的音乐美。【学习过程】 一、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a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b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二、研读赏析 自主探究,思考: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d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2看云识天气导学案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2、理清文章的思路。3、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重点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预习:一、阅读课文,排除障碍(1)给加线的字注音:峰峦( ) 一霎( )间 点缀( ) 绫纱( ) 弥漫( )晕( )头转向 月晕( ) 崩塌( )(2)释义:一霎间:轻盈: 征兆:弥漫: 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诵读,梳理课文主要内容。思考:(1)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切合文题揭示云和天气关系的语词是什么?它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有关云和天气的关系,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的,找出并在课本标出说明角度变化的语句。(3)文中第2段看云识天气的经验一句是揭示云的形态和天气关系,作者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词,说明了什么?后面的三个语段与它有什么关系?(4)课文主体部分对云和天气关系的具体细致的介绍,第1段的概述在语言运用上的显著特点是形象生动的比喻的运用,试具体分析其作用。自测:1、看云识天气,作者_ ,是一篇_,文章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云的_、_及不同的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_,主要运用了_和_的说明方法。2、搜集课外的有关天气的谚语,写下5条。 23绿色蝈蝈导学案一、走近作者1、阅读作者资料法布尔,法国散文家、昆虫学家。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在农村打短工,抽暇自学,曾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当小学教师多年。他经常细心观察昆虫的生活,将观察所得详细的记录下来,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陆续写成10大卷昆虫记(1879-1907)。这部用简洁、朴素、生动的文笔写成的观察昆虫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是一篇篇引人入胜的散文的集结。它之所以成为世界闻名的著作而流传于后世,主要在于它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介绍这些动物。昆虫记头几卷问世后,法布尔成为广大读者所熟悉河热爱的科学文艺作家。后被提升为中学教师。晚年退隐乡村,仔细观察自然界,继续描写昆虫生态。他的故居和实验室现在已经建成法布尔纪念馆。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预习字词1、参考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篝火( ) 狩猎( ) 喧嚣( ) 窸窣( ) 喑哑( )静谧( ) 篡夺( ) 匀称( ) 逃窜( ) 劫掠( ) 喙( ) 扰乱( ) 下颚( ) 弱肉强食( ) 更胜一筹( ) 惊慌失措( ) 2、参考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喑哑:窸窣:静谧:劫掠:弱肉强食:更胜一筹:三、快速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1、第一段写什么?“我”指谁?“我独自一人”说明了什么?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是在第几段如何引出这一说明对象的?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称呼蝈蝈为 _;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称呼蝈蝈为 _;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呼蝈蝈为 _ 。作者不断变换称呼,其表达效果是 _ 4、第三段写什么?哪些词语写出了它的特征?5、阅读4-11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蝈蝈不喜欢吃 _ ,喜欢吃_ ,尤其_ ,经常捕 _ 吃,当没有沾糖的蝉肉时,它毫不犹豫的接受 _ ,酷爱_ ,如 _ 、_ 、_,也存在着_ 的现象。绿色蝈蝈的外表特征是: 小结作者从两个方面写了蝈蝈的习性,即_ 和 _ ,主要写的是_ 习性。二、合作交流 品味语言特色1、本文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作比较:描写蝈蝈叫声时,拿 作比较;写蝈蝈喜欢吃肉食时,拿 _作比较;写蝈蝈追蝉时,拿 _作比较;写蝈蝈同类相食时,拿 _作比较;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收到的表达效果是:_ 24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一,背景解读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俗称“阿波罗”计划。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施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的探测进行技术准备。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在解决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之后,1966年美国开始正式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并于1969年7月20日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创举。 二,学习目标(1)掌握“轨道”、“椭圆形”、“铁锹”等词语。(2)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叙述事件的写作方法。(3)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理解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自学互动一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n( )首挺立 轨道( ) 椭圆形 ( )小心yy( )( ) 铁锹( ) 狭zhi ( )2解释下列词语。可望而不可即:里程碑:遥遥在望:三、 理解探究6、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7、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8、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9、在写登月全过程的时候,用了大量的数字,时间精确到分秒,在文中画出来,说说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10、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25河中石兽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3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一自学达标1、自读课文几遍,注意读音、节奏、语气等方面2、填空。河中石兽作者是 _,字 _ ,清代 _ 。他学问渊博,在乾隆年间缉修四库全书,本文选自他晚年间所作的文言笔记小说 ,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圮( )于河 棹( )数小舟 曳铁钯( ) 木柿( ) 湮( )没啮( )沙 溯( ) 欤( )4解释下列加点字山门圮于河 二石兽并沉焉棹数小舟 曳铁把是非木柿 湮于沙上不亦颠乎 啮沙为坎穴反溯流逆上 可据理臆断5.翻译下列语句。(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二合作探究(一)朗读课文,从读音、节奏、语气等方面评比。(二)探究问题1、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2、 文中讲到了寻找石兽的哪三种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3、 文中两次写了笑:“讲学家闻之笑之”,“老河兵闻之又笑之”,这两次“笑”各有什么含义?讲学家的“笑”:老河兵的“笑”:4、 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5、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那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启发意义?三课堂检测1、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代词指代的内容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之”指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之”指代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门圮于河(倒塌)B棹数小舟(划船)C、不亦颠乎(颠倒,即本末倒置)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3、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4、 本文运用了 和 两种表达方式,最后一句属于 _ 表达方式,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26小圣施恩降大圣 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吴承恩及其小说相关的文学常识。2、了解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真君的过程,梳理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了解神话故事情节离奇曲折的特点。3、品味赏析文章语言,感受幽默机智的表达。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注音。掣棒( ) 拽满 ( )大鹚老( ) 翎毛( )淬入( )青鹞 ( ) 鹭鸶 ( ) 老鹳 ( ) 鳜鱼( )花鸨 ( ) 木木樗樗 ( ) 蓼汀( ) 窗棂( ) 愕然( ) 哪吒( ) 铁钳( )2、 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及本文的背景资料。3、你从本文的标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4、在本文中孙悟空分别变做了什么?二郎神相应的变做什么?5、默读课文,梳理情节,根据下面的提示练习复述课文。小说由小圣与大圣的激战起笔,由于众猴惊散,大圣( )接下来,写二郎神与大圣( ),结果( )。后来,写大圣( )。二、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经过。2、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3、 课文中描述的打斗经过,紧张中透着诙谐,使用的语言给人妙趣横生的感觉,细心品味并举例加以评析。三、当堂达标(一)积累运用1、文学常识填空。本文作者是( ),字汝忠,号( )。汉族,山阳人。( )代杰出的小说家,代表作 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2、综合性学习。【西游故事】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肯定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说出两个。【西游人物】西游人物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西游记歇后语】写出两条你积累的西游记歇后语。 27皇帝的新装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体会想像和联想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2、体会文章各种精妙的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形象。3、联系生活,深刻理解作品寓意,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知识构建】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2、写作背景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当时,丹麦成为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自主学习】(生自读课文,要求准确流利,读后解决生字、新词)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更衣( ) 称职( ) 随声附和( ) 的确( ) 赏赐( )陛下( ) 滑稽( ) 骇人听闻( ) 爵士( ) 御聘( )2、你能解释下列词语吗?呈报:滑稽:骇人听闻:不可救药:3、本文选自_ ,体裁是一篇 _ ,作者是 _ (国家)著名童话作家 。他一生创作了_ ,_ 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合作探究】(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文中疑难)5、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6、写大臣、官员和皇帝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试就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进行比较。(在课本上画记号,在此简析,体会用精妙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7、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8、这个故事有什么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 9、 讨论一下这篇童话如何运用了丰富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 28女娲造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感受人类诞生后的欢欣和愉快;2.学习文章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体会想象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3.尝试锻炼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课前预习】(一)请给下列线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女娲( ) 澄ch( ) 幽光( ) 绵yn( ) mng mng 榛榛( )( )( )( )(二)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绵廷( ) 奔奔榛榛( ) 开僻( ) 气慨( ) 兴高彩烈( ) 开天劈地( )(3) 作者介绍:(4) 通过自主预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问题想在课堂上探讨?【整体感知】1. 将课文与风俗通中的短文比较阅读,找出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2. 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合作探究】1. 用波浪线划出体现喜悦感的重要词句,然后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2. 生动感人的神话,离不开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你能概括出女娲的形象吗?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导学案知识超市1、 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简介生平:金波,1935年生于北京,原名王金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代表作:诗集回声童话集金波童话创作背景 童年时的金波曾经看过这样的场景:一个盲孩子坐在街心公园里,侧耳倾听身边一群同龄人在喧闹嬉戏,虽然他也被他们讲的笑话引逗的微微一笑,但更多的时候,他只是沉默不语地侧耳倾听者。他无法参与他们的游戏。金波看到的是他那孤独、寂寞的表情。盲孩子坐在那儿一动不动,身边拖着长长的影子,只有影子陪伴着他。多年后,金波重温童年的体验和幻想,把过去和现实的两种感受加以结合,写成了此文。二、基础知识易读错写错的字嬉戏( ) 哞哞( ) 踉踉跄跄( ) 咩咩( ) 潺潺( )霹雳( ) 痒酥酥( )三、预习课文阅读以下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再讨论,最后总结。(1)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 梳理课文内容,找出文中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句子。(3) 文章是怎样结尾的?这样的结尾给了你那些启示?(4)盲孩子眼中“那个黑夜的世界,渐渐地泛起淡淡的光,像银亮的雾笼罩着周围的一切”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5)“这时候,从附近的丛林里飞来一只萤火虫,飘飘忽忽地,闪着幽幽的光”中“飘飘忽忽”起什么作用?(6) 盲孩子见到光明后,文章连用了几个“看见了”的句子,有什么作用?(7) “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一句在全文有何作用? 30寓言四则导学案【知识链接】1、体裁介绍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造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2、(1)伊索生平介绍伊索(Aesop620560BC),在基督诞生前约600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腊。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再加上他长得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个疯子。但是他的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他的舅舅恨这个又矮又丑的外甥,常常强迫他在田里做最艰苦的工作。母亲去世后,伊索跟着曾照料过他的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学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他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后来,伊索被牧羊人卖了,从此以后伊索就变成一个奴隶。有一天,伊索梦见了幸运之神和气地向他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进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头。醒来后,他意外地发现自己已经可以说话了。大家都喜欢伊索说故事,也都敬佩他过人的聪明。伊索曾经靠机智救过朋友和主人的急难;凭机智避免敌人的伤害,解除奴隶的桎梏。据说伊索因得罪特耳菲人而被陷害致死。伊索并没有写下他的寓言,他完全凭记忆口授。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编订的。其中大多以动物为主:有的用豺狼、狮子等比喻人间权贵,揭露其残暴、肆虐的一面;有的则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原则。其形式简洁精练,内容隽永,深奥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颇耐人寻味。(2)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的神宙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是众神之王。他掌管着天地的秩序。赫拉,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畜牧、竞技、演说以至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3) 、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等编著。【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1、寓言定义:寓言。这是一种隐含有 _ 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获得一些教训。寓言的故事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生物,也可以是无生命的事物。对于生物或无生命的事物,寓言作者往往把它们人格化。我国先秦的寓言创作,成就很高,许多寓言故事流传至今。古希腊产生的伊索寓言,历来为世界各国所传诵。2、参看知识链接。三、研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1、自由诵读。思考: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2、 研习寓言故事部分,感知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集体诵读,思考下列问题。然后讨论、回答。思考:赫耳墨斯是一个 _的人,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的“笑”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笑?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态? 赫尔墨斯为什么先问宙斯、赫拉像的价钱?如果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 一个银元是贵还是便宜?“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四、学习蚊子和狮子1、自由朗读,读顺文章。(提醒学生多音字“粘”字的读音)2、 指名朗读,并请学生评点。3、师:蚊子的话用怎样的语气读?4、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5、概括寓意6、阅读如果改编寓言结局,寓意与原文有什么不同?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第二课时智子疑邻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读准确,读通畅。(学习文言文,同学们可能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朗读中不添字,不漏字,每一个字都读准确。2、说说不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课 漂亮的包装纸教案配套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反殖民斗争 第19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 川教版
- 2024中建港航局海洋工程研究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工程建设项目流程培训
- 车载充电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培训
-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及反思
-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4《了解自己的情绪》 北师大版
- 单位新闻摄影培训大纲
- 妇产科新护士培训计划
- 计算机大一上期末复习测试附答案
- 期中模拟卷(新疆专用)-2024-2025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学期核心素养素质调研模拟练习试题(考试版)A4
- 2025年签订好的劳动合同模板
- 物理试题2025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及答案
- 2025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复习分类汇编《函数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 【9道一模】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中考一模道法试卷(含答案)
- 金融工程重点总结
- 控烟知识培训课件
- 儿童故事绘本愚公移山课件模板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课件
- 基于PLC的生产线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共2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