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博士论文_第1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博士论文_第2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博士论文_第3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博士论文_第4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博士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级 论文编号 : 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论文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 究 on of on of I 摘 要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国的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带动作用,但是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出路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培育提升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以企业管理学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分析基础,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溯源入手,以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为特定对象,系统地阐述了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 成与发展,就培 育提升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主题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1提出了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概念 ,即以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长期积累的知识为基础,融合创新能力、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为一体,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竞争力体系。 2提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大子系统构成, 即企业文化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管理系统、企业产销系统、财务系统和应变系统,各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多元的复杂系统。对于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分析表明,七个子系统中处于优先地位的 是企业文化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人力资源系统三个子系统。同时揭示了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演变规律,丰富了核心竞争力理论。 3系统地剖析了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文化、技术创新、人力资源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核心竞争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升机制,提出了培育和提升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 4构建了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这是在对 52 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调研和数据分析基础上,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的具有应用价值的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评价工具,弥补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在此方面的不足。 本文通过对汇源集团的全面实证分析和对三株、德隆等反面典型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证实了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也验证了作者的基本观点:“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有机的、多元的复杂系统”。实践证明,七个子系统中的如何一个子系统失灵,就可能导致整个企业的失败。 针对当今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从培育提升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可以为政府制定政策和宏观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对农业高新技术企 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业 高新技术 企业 核心竞争力 he of a in of to is is a To of on of of a of of of of on a t be by of be of as as an of of of to of by of 2 as to an in of it s an It of in of n of on be on of ey 录 第一章 导论 1 问题的提出 1 本文研究的意义 5 研究动态 7 主要研究内容 13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16 第二章 核心竞争 力相关理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7 核心竞争力相关概念比较 17 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评析及其渊源 20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 28 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42 人力资源与核心竞争力 53 第三章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学特征及其核心竞争力理论 64 农业高新技术有关概念 64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69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学特征 71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形成方式及其运行模式 76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内涵和特征 78 第四章 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培育提升 86 V 业高新技术企业 核心竞争力识别的意义和依据 86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核心竞争力识别的方法 88 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紧迫性 90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机制 91 第五章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1 国内外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与借鉴 111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113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5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确立 123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126 第六章 案例分析 146 汇源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全面解读 146 三株集团和德隆集团的剖析 161 例的启示 166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167 主要结论 167 政策建议 168 研究展望 176 参考文献 179 附 录 186 致 谢 191 作者简介 192 表 目 录 表 1国外学者研究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各种流派 7 表 12003 年财富杂志世界 500 强中国上榜公司 11 表 152 家农业高 新技术企业经济状况 12 图 1调研企业经济状况图 12 表 1中国与世界 R&D 投入比例比较 13 图 1所调研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情况 13 图 1技术路线图 15 图 2企业文化系统示意 28 图 2凝聚力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29 表 2传统文化对中国企业文化内涵的影响 32 图 2传统文化、企 业文化与环境的逻辑关系示意图 37 图 2企业文化发展曲线 38 图 2企业文化内涵的提炼过程示意图 41 表 2企业技术创新的类别构成 44 表 2企业创新的成功因素及阻碍 因素 49 表 2不同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 53 图 2激励理论模式示意图 61 图 3高技术与新技术的关系 66 图 3农业高新 技术企业核心 竞争力 系统示意图 83 图 4心竞争力识别系统模型 91 图 4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提升机制 92 图 4力资源管理过程示意图 95 图 4组织有效沟通示意图 95 图 4企业创新战略管理 97 图 4高绩效团队的管理技能 100 图 4企业理念的形成实践过程 101 4高效团队的特征 106 图 4知识的整合流程 107 表 4商业周刊 2003 全球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 109 图 5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思路图 125 表 5b i j 的评价规则表 128 表 5值表 129 表 5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及权重分值 131 表 5研发经费比重评判集区间划分表 133 表 54 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数据 142 表 5所研究对象核心竞争力及各要素强弱比较结果 144 表 5心竞争力综合判定强弱结论划分表及各企业隶属范围 145 图 6汇源集团组织结构图 146 表 6汇源集团主要产品名录 147 表 6汇源企业文化辑要 150 图 6汇源绩效考核标准构成图 153 图 6汇源集团目标管理流程图 154 图 6汇源“任务看板”管理流程图 155 图 6汇源集团标准控制体系构成 156 图 6先进生产工艺 157 表 6汇源集团生产经营机构 158 表 7品牌培育过程中各阶段的战略组合 169 图 7品牌生态系统成员知识、文化关联示意图 171 表 7全国农林科研机构统计资料 173 表 71999 年农业技术领域 R&D 经费筹集分布 176 附表 1 企业基础数据调查表一 186 附表 2 企业基础数据调查表二 189 附表 3 定量指标计算公式一览表 190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论文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章 导 论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企业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已基本具备,涌现出了一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这些企业已经能够自觉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其它企业成功的经验,有意识的培育 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新世纪伊始,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也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三农”问题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焦点和难点。要全面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无疑应发挥巨大的作用,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中占多少分量呢?它本身的核心竞争力有没有?怎样培育呢?都是不得不让我们深深思考的问题。 识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一种建立在知识和信 息的生产、分配、使用和传播基础上的经济形态。从此意义上说,“ 21 世纪人类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将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积累和应用能力,尤其是知识的创新能力(马丁阿尔布劳, 2001)。” 20 世纪 80 年代,奈斯比特的大趋势和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两本书畅销世界,他们提出的信息经济和后工业社会概念,冲击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使正在工业化的中国意识到了差距,提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号召。 20 世纪 90 年代,全球信息总量呈爆炸性增长, 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明确了“以知识为基础的 经济”,比尔盖茨做为知识经济典型代表的示范效应感染着中国的理论界与企业界(李中信, 2002)。 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知识经济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两个层次:社会层次与经济层次。 第一层次是社会层次。这是有关知识经济研究的最宽泛的层次。主要讨论的是知识社会或知识经济社会。有关这一层次的探讨国外一些经济学、管理学大师早有著述,从彼德杜拉克到托夫勒再到丹尼尔贝尔,从 70 年代到 90 年代相继对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知识社会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国内理论界对此也有较多的阐释与著述。 第二个层次是 经济层次。直接探讨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特征。经合组织所提出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便是如此。目前我国有关知识经济的大部分书籍,也都是在经济层次上展开的(范徵, 2002)。 但是,没有人会否认,认识与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点应该在企业,如果说美国己经呈现出知识经济雏形的话,那也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走在前列的优秀企业中表现出来的(截布拉 998)。在“世界经济竞争的主题由国家与国家之间转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时代,我们要考虑的知识经济框架实际是建立在知识型企业的诞生、成长与普及的基础上的” 。知识经济社会的基本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论文 第一章 导论 2 细胞依然是企业。目前我国的知识经济热没有什么不对,认识到知识社会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确实至关重要,但我们不能只在知识社会与知识经济是什么和如何重要这一层次上议来论去,中国目前最需要的是尽快将有关知识经济的研究推向企业层次。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竞争的加剧,知识经济做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已不再是一个时尚的概念或流行的词汇,而是成为一种切实的存在,深刻地改变着企业的经营方式、思维方式、管理方式、领导与决策方式(路甬祥, 1998)。更对中国的企业意 识与经营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第一、全球市场一体化、企业生存数字化、商业竞争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将使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二、企业的学习能力、反应速度和适应能力将取代传统的资产规模、市场份额和资产收益率指标,而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第三、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以 3C 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使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变化日新月异,竞争呈现全方位和整体化、客户导向。 第四、加速国内市场的国际化,消费者将要面对的是多种多样的选择,包括多样化的产品、多 样化的服务、多样化的品牌、多样化的消费理念。 然而知识经济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需要完成哪些转换?知识经济对中国的企业意识与经营能力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我们的企业如何应对,才能适应这一系列新的要求?应该说整个经济发展背景的知识性转化,的确为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带来太多的困惑与思索。而在这一新的经济背景下,如何实现企业意识的转变与企业能力的提升又成为企业能否实现永续经营,并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林毅夫, 1994)。 对 挑战 加入 后,中国企业的竞争 力在哪里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认为,国家的竞争力与企业的竞争力不是一回事。加入之后,中国的国家竞争力还可以保持 15 年,此间,中国对国际企业、资本、人才仍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保持 7%以上的发展速度没有问题。而企业的竞争力即企业在全球化资产中赚钱的能力仅能维持 3 5 年(张维迎, 1999)。这充分说明加入 中国企业来讲是挑战大于机遇。企业面临的巨大的国际化竞争压力,一方面来源于竞争范围的改变,另一方面来源于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的改变。 就竞争范围而言,在全球化趋势尚不十分明显的时期,企业的竞争范围主 要是以国家为界线的。中国的多数企业主要是在本国的土地上与本地的企业竞争国内市场;虽然不少跨国企业由于实力强大而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开放度不高,国内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相互融合(张胜翁,2001)。因此,中国的企业即使是在本土上与国际企业竞争,其竞争的范围仍是以本土为界。这就意味着竞争的规则还是因所在的国家而异。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中国企业由于长期的经营历史以及对本地的深刻了解,加之政府政策的倾斜或对外资企业的种种限制而拥有无可辩驳的优势。然而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各个区域以及全球的市场正在走向一体化,各个国家的 本地市场将成为全球大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中国企业竞争的范围从本土扩大到了全球,竞争的对手也不再以国家为界。面对相互融合的国际大市场,面对在全球范围已经享有巨大规模经济好处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论文 第一章 导论 3 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中国企业原有的本土优势被明显地削弱,曾经在“保护”下拥有的市场份额也面临强烈的冲击。 另一方面,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的改变,使发达国家的企业处于明显的强势地位(郁义鸿,2001)。全球化过程的基本特征是世界各国的关税水平普遍下降,进入壁垒逐渐降低以至最终消除,全球的贸易流动、资本流动以及人才流动更加自由。在这种 大的环境下,中国政府对国内企业以及本国市场的“保护”政策将明显地减弱,从而迫使本地企业必须凭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大市场中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国的企业普遍在技术、资本、人才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处于劣势;特别是不少跨国企业本来在以往的跨国经营中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国际运作的经验,在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条件下,他们会利用全球化的发展机会,在全球范围内或不同的区域范围内重新整合价值链,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成本、拓展市场以及积累资本加速技术创新的目的。可以想见,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中国的多数企业 显然是处于相对的劣势,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劣势更加明显。虽然, 国际组织的运作规则允许发展中国家开放的步伐是渐进的,但是要在给定的时间里迅速地成长起来,对于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而言,终究是非常艰难的 (汪素芹, 2002)。 古典的自由贸易理论所论及的国家“相对比较优势”曾经被许多西方经济学家所推崇,认为只要参与自由贸易的国家在资源方面具有某种比较优势,那么通过专业化的生产并参与国际贸易就会从中获益(罗伯特索洛, 1994)。然而,近二十年的实践与研究表明,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中国家无法仅 仅依赖相对的比较优势而获得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机会。事实上,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追求产业升级、一味地依靠劳动力廉价这一比较优势,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国际贸易的结果会使国家变得更加贫穷和落后,最终将无法摆脱被发达国家吞噬或被发展中的世界淘汰的命运(林毅夫, 2002)。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要在开放的条件下受益于全球化,没有任何捷径可循,唯有依靠自身能力的迅速提高。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要生存,只有打造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长久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唐仁健, 2001)。 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使世界市场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都大大缩短,为全球性的贸易、投资和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手段,推动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和前所未有的高度,使经济全球化涵盖了贸易、生产、金融和投资各领域,成为囊括世界经济和与世界经济相联系的全部方面和全部过程的庞大体系,经济全球化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梅方权, 1999)。 这具体表现为: (1)国际贸易的领域不断扩大,由传统的商品贸易扩大到技术、金融服务贸易,其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从 1989际贸易年均增长 比世界经济增速高出 国际贸易的增长已大大快于世界经济总量的增长。 1996 年国际贸易额已达到 1980年的 ,是 1990 年的 2倍。 1998年国际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超过 亿美元,约占该年世界总额 亿美元的 (2)从 20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国际直接投资增长速度加快,其增幅既超过同期世界超过同期国际贸易增长率。 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总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达到 1999年的 长 18%。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从 1980年的 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论文 第一章 导论 4 亿美元,增长到 1995年的 1997年的 (3)国际金融市场规模庞大,交易空前活跃,瞬间内大量资金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转移。据统计,全球十大外汇市场日交易额从 1992年的约 9000 亿美元上升到 1995年的 1997年的 1992年的全球金融衍产品价值 100 多万亿美元,是全球 倍。 2000年,十年前的 10 倍(毛晋生, 2002)。 随着新科技革 命日益向纵深方向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涌现,美英等发达国家为实现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信息经济”过渡,纷纷调整其国内产业结构,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这引起了 新一轮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与整合(方新、连燕华, 1997)。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是发达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相互交叉投资,在更大的经济基础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更新技术,从而实现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产业,这主要在三个层面上进行:一是把以传统机械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 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二是把一部分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资本、技术密集型重化工业如钢铁、石油、化工等,即发达国家称之为“夕阳工业”的产业转移到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三是当代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等把一部分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下游产业如电子产品组装业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些被转移的产业因其在母国或母地区已经衰退或盈利不高而需要转移,但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正是其经济增长中需要发展的产业。产业的这种国际转移,能培养、完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并为其产业发展腾出了集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 、集基础产业和加工组装产业、集各种类型生产要素于一体的巨大产业发展空间。在新经济时代,知识 播和应用为基础,以知识、无形资产和知识型劳动者为核心生产要素,而知识容易被低成本不断复制,这会加快许多产业的技术扩散,缩短产业的寿命周期(薛澜、胡钰, 2003)。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经济全球化促进人们观念更新;经济全球化实现了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我们有效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经济 全球化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李品媛, 2001)。中国作为一个尚未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是我们的双重任务,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出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显得十分重要。例如,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应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产业,其中主要包括纺织服装业和家电业;对具有国内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如农业机械,应积极实施“以我为主”的战略,通过自身所拥有的适用、可靠技术以及低廉价格、优质服务来更大范围地占领国内市 场。 全球化时代竞争的重点是科技竞争(林毅夫等, 1994)。为此,我国应建立和完善以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继续加强国家对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提高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同时,加强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护,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建立以大型企业联合体和骨干转制科研机构为依托的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启动风险投资机制;拓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加速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变;逐步建成全国开放式的技术服务体系,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服务;完善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优秀 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随着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竞争将愈演愈烈。中国作为一个最大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论文 第一章 导论 5 的发展中国家,应该直面经济全球化,勇于接受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历史上,凡是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凡是游离于经济全球化之外,搞封闭的国家,即使是文明古国,或者在历史某一时刻不可一世的强盛大国,也会从兴盛走向衰落,最后被历史所淘汰(邓小平, 1994)。”中国已经错失了两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机遇,面对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冲破阻力,抓住机遇,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努力追赶发达国家 ,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新世纪里,我们要继续在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中勇于接受挑战,善于把握机遇,超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与腾飞。 本文研究的意义 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来看,它是战略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纵观战略理论的发展历史,钱德勒和安索夫可以说是早期的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者。 60年代安索夫 (公司战略一书的问世,开创了战略规划的先河。 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出版,标志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在这一阶段, 人们的研究重点在于对战略和战略管理的理解及如何制定战略计划等方面。 80 年代,迈克尔波特 (M. E. 竞争战略使得战略管理理论走向了一个新阶段。他通过 5种竞争力量模型的分析,强调了企业在战略选择中对于行业环境分析的重视,更侧重于研究外部行业环境给企业所带来的市场机会和盈利的可能性,是一种着眼于外部因素的战略思维模式。 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发现行业间的利润差距缩小。有些企业在有吸引力的行业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而也有企业在吸引力很高的行业中一败涂地。这些都是波特战略理 论不能很好解释的现象。另外,波特的战略理论往往诱导企业进入一些盈利潜力很大,但缺乏经验或与自身优势能力毫不相关的产业,进行不相关多元化经营,从而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90 年代,在环境变化和前有理论不足的基础上,以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题的战略理论迅速发展起来。该理论认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关键在于培养和发展能使企业在未来市场中居于有利地位的核心竞争力。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企业应首先考察现有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来选择能充分发挥核心竞争优势的适当的市场机会。核心竞争力战略观念不鼓励企业进入那些与其核心 优势缺乏较强战略关联的产业领域,认为只有建立在现存优势基础之上的战略才会引导企业获取或保持持久的战略优势(白津夫, 2003)。 作为企业战略理论的新发展,核心竞争力战略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当前许多大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战略行为。可以说是战略理论上的一个新的飞跃(刘冀生, 1995)。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1、从现实意义看,培养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适应 21世纪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可以说,核心竞争力理论并不是一个凭空想象的抽象理论,在新世纪中,一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高新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论文 第一章 导论 6 企业不可能得到长远和持续 的发展 解释了企业长寿原因。 在竞争的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有的只能成功一时,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 ?人们无法简单地从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规模或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努力程度等方面解开这一问题的谜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能在长时期内保持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率,这是因为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创造出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使企业能在竞争中保持长期主动性。同时核心竞争力能增强企业方方面面的竞争力,增强一系列产品的竞争力,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方位上或某一个产品的竞争力,这是 由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决定的(邹海林, 1999)。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能保持长盛不衰的企业是因为它们具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有助于我国企业应对 挑战。 在 “ 99 财富上海论坛”上,当分析我国大型企业与世界 “ 500 强”的差距时,专家指出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企业缺乏企业核心竞争力。陈清泰( 1999)在该大会上作了中国大企业怎么办的发言,提出要通过企业经营结构调整,突出主业,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一种思路是通过兼并、收购、联合、多角化经营,以扩展获取战略资源,强化主业,培育和增强 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种思路是剔除非营利和没有前景的业务,通过关闭、合并、出售、合作等方式,收缩集中战略资源,形成有竞争力的主业,培育出核心竞争力。 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制定竞争战略提供了新方向(郑国瑜等, 2000)。 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就是它们的核心竞争力之间的长期性较量,具备了强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就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性竞争优势,把握住长期性竞争主动权。对企业竞争本质的这一认识,要求企业把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重要的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列入目标体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地 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必须将其作为一个长期性的发展战略来安排。抓住核心竞争力培育这一主线,就能带动企业方方面面工作的开展,把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战略性资源优化配置到有利于企业长期性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上去。 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如何争取竞争主动权展开了新视野。 在强大的国内外竞争力对手面前,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是否还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呢 ?企业该怎么样做才能取得竞争主动权 ?核心竞争力理论给出了一个回答 :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也可以通过抢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