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创意闪光系统配件.docx_第1页
nikon 创意闪光系统配件.docx_第2页
nikon 创意闪光系统配件.docx_第3页
nikon 创意闪光系统配件.docx_第4页
nikon 创意闪光系统配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闪光灯最重要的功能(一)第一部分 用灯的误区,常常听到如下说法和做法:1、闪光灯是业余的人或者不入流的新闻摄影记者才用的东西,一个真正的摄影者,从来只用现场光,不用闪光灯 2、闪光灯自动功能越强的越好,尤为重要的是各种 Advanced TTL 功能 3、闪光灯总是处于正面照射的状态,总是处于 x-ttl 的状态,总是配合P档,或者A档 4、盲目相信TTL测光,从来不计算,也不做闪光灯曝光补偿 FEC 5、从来不使用改变光质的附件,包括柔光箱/罩;肥皂盒,反光板,反光卡,滤色片 6、认为闪光灯只能当作辅助光源,或者只能当作暗环境的照明光源 7、认为闪光灯只有用来照亮主体的功能 8、从来不使用处于手动档的灯,从来不离机用灯 9、从来没有考虑过闪光灯的色温指标,只考虑了自动功能和功率 10、无论拍摄什么片子,从来同时只是用一只闪光灯,而不是多只同时工作。 与如上错误现象相对应,是用闪光灯应该出于这个状态: 1、什么时候都应该考虑使用闪光灯,除了极个别情况自然光源已经非常完美之外。这个完美,包括光照,光质,光比,色温,色调,造型等等各个方面。事实上自然光照条件很难达到完全令人满意。所以闪光灯的使用其实是非常频繁的。 2、闪光灯应该有一定的TTL测光的功能,这样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让我们的补偿计算可以从一个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开始,省力,准确。但是不一定需要各种高级的TTL功能,事实上这些功能不但准确性提高有限而且限制了灯的摇头转头,因辞害义。所以,一盏有稳定的TTL功能的灯即可,各种不同的 ttl 功能,在熟悉其性能之后,都可以做出准确的补偿。想完全不补偿从原理上讲是不可实现的,跟相机的测光系统完全脱离曝光补偿是不现实的一样。如果让我选择,我宁可要一个功率够大,色温稳定,可以摇头的灯;也不要一个拥有高级TTL功能,我什么都无法控制的灯(典型的例子就是佳能220EX) 3、闪光灯应该极少处于正面对着主体打光的状态,也因此很少处于各种高级的TTL状态。同时,如果TTL功能的存在,我们可以让机身指挥灯,而不是灯指挥机身,所以在大多数现场光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候,M档才是使用闪光灯最好的档位:光圈控制景深和效果,灯的输出会自动跟着光圈走,不用担心;快门控制环境光线的比例,达到合理配合。所以M档才真正实现了充分发挥机身和闪光灯的自动功能。而在闪光摄影的状态下,P档等于完全放弃了对机身和闪光灯的控制权,A档放弃了对环境光线光比的控制权。 4、盲目相信闪光灯的各种TTL功能和曝光测量,比盲目相信相机在一般拍摄的时候的评价测光结果或者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的结果一样是很可能导致失败的曝光的。同时,我们总是会依据创作主题要求对相机测光结果进行修正,所以很少会出现完全不错曝光补偿的时候。同理,做闪光灯摄影的时候,不做闪光补偿是很难想象的。事实上要实现不同的质感和层次,实现不同的光比和影调,以及和环境光线相配合,都是需要大量的计算和经验的。这个计算不是闪光灯指数,ISO和距离光圈之间的计算,正如不是阳光十六原则的计算一般,是做补偿的相对值计算,类似十一分区曝光法的计算。类比一下一目了然。所以用灯不做闪光补偿的做法,跟用傻瓜机,把控制权完全交给机器,有什么区别呢?相机的测光系统完全脱离曝光补偿是不现实的一样。如果让我选择,我宁可要一个功率够大,色温稳定,可以摇头的灯;也不要一个拥有高级TTL功能,我什么都无法控制的灯(典型的例子就是佳能220EX) 5、除了曝光要正确,达到创作目的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于用光的一个TIPS那就是光质和颜色。表达不同的主体打到不同的创作目的,需要不同的光线。由于发光面积小,所以闪光灯要实现硬朗的光线是很容易的。但是我们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硬朗的光线,这个时候,能改变光质的附件就非常重要了。也许我们需要柔和的光线,需要方向性很强的光线,等等。所以类似跳灯,反打,反光板,柔光箱,蜂窝,聚光筒,反光卡,柔光罩这些东西就是必备物品,而且几乎一用灯就会用到。另一方面,我们所需要的的色温不一定都是5500K,我们需要的色调不一定都是纯白。所以闪光灯用的滤色镜也是必备的附件,往往带着情绪的光源,会为我们主题的表达带来强烈的情绪渲染。所以用灯不用这些附件,又是远远没有用到闪光摄影最为灵活有趣的功能了。 6、闪光灯可以当作主光源,可以当作辅助光源,可以作为制造眼神光的手段,可以作为补色的手段,可以专门只用来照亮背景,或者成为给背景补色的手段。如此功能丰富,凡是用光用色,闪光灯都能干,所以不必限制闪光灯的使用范围,创造性地用灯,是用好闪光灯的根本原则。当然,如果不是有特别目的,用灯的最高境界就是看不出来用了灯,这点跟女孩子化妆类似。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更好表达主题,更好表达作者主观感受,而不是为了用灯而用灯。 7、认为闪光灯只有用来照亮主体的功能 8、按照67这个原则,那么用灯也应该是离机比在机顶用的多,用手动档比用自动档要多。逐渐经验丰富之后,使用手动档和离机闪光,可以获得很大的创作自由度。具体怎样使用要依据现场情况和创作目的来进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机顶一个方向,只用自动档一种效果,肯定是作茧自缚。 9、按照如上所有的分析,事实上认真的闪光摄影,一只灯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环境光线的来源很丰富,所以闪光灯要创造自然的表现,往往需要多只灯协同工作。同时造型,轮廓,主光辅光背景光等等,还有很多的造型要求。所以,用好灯,往往一只不够。不过,不要认为要多灯协同工作是一个很难的事情,需要昂贵的器材。其实很便宜的器材一样可以做到。闪光灯最重要的功能(二)第三部分 两灯协作照明:两个闪光灯通过光同步或者无线同步的方式协同闪光。 优点: 1、功率大,可以完成简单的造型布光。 2、有一个灯饰固定位置,输出量稳定,拍摄者活动范围大,拍摄成功率高。 3、可以照顾会场的不同部分,得到大范围均匀的布光 4、获得与自然光配合的光质和方向都比较自然的效果。 缺点: 1、相对单灯而言不够灵活 2、需要空间和秩序来放置第二个灯,而且活动要局限在有限范围内 l3、如果是光同步灯的话,会被别人的闪光灯引闪,造成回电太慢或者拍摄失败。 l所以总的来说,这样的方式适合自己占拍摄的绝对优势(只有你一个人是主要拍摄者)和相对比较固定的范围使用。可以获得相对精致的会议记录照片和新闻照片 l 为了尽量利用中间一块干扰较少的白色天顶,固定照明光源的色温变化以及尽可能 l为了兼顾闪光和环境光,以及反光面的固有颜色,所以设置手动白平衡。 让光线符合环境,自然合理,sb800离机,反打,用泛光片制造眼神光。TTL遥控.第四部分 拍摄的时候要注意的tips 1、拍摄要点面结合:要有观众-演讲者关系的场面,也要有说明演讲者内容的描述,还要有演讲者自己的特写,一般来说特写应该是英明神武的。 2、拍摄的时候注意发言人的表情,眼神,说话的时候的唇型嘴形。注意发音韵母的预测,注意手势的姿态和配合。 3、注意反射光的位置,除了均匀自然照亮被摄区域和被摄主体之外,有的时候可以使用手动变焦灯头,经反射形成追光效果的光照,保留荧屏上的讲稿和图案 4、注意不同比例的闪光和环境光线的比例补色,造成不同的色温效果。以及使用闪光灯滤镜,重新定义白平衡,获得统一的色彩效果。 5、抓拍表情,同时记住只是手枪打法,不可快速连拍,等闪光灯回电,所以瞄准了,打中了,才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作为一种人工光源,便携闪光灯有很多用途,只要环境许可就应该使用,因为自然光很完美的机会总是很少见。所以闪光灯是我使用最多的器材,跟机身一样多。我买的两样非常值得,利用率很高的东东,一个是闪光灯,一个是三脚架。虽然闪光灯应该经常用,灿烂阳光下也应该使用,但是如果让别人看出来用了灯,那么用灯的水平就不怎么高了,这个感觉跟化妆很类似。妆要化的好神采飞扬。但是如果让别人觉得不自然甚至是浓妆艳抹,因辞害义,那么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闪光灯是很好玩的东东,作用也很大,各位多多琢磨。另外sb800加上两块反光板就可以构成最简单的移动外拍灯,非常简便高效,效果可以看我贴出来的照片,都是在拥挤的宿舍拍摄的而已。 所以sb800很好玩很值得。充分挖掘器材的性能,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在85/1.8和它之间选择了后者,至今不悔。 最近发现用D70配合sb800,用ttlbl,发现拍摄一些近物时候,过曝,感觉ttlbl发光量不准。而将sb800 bl去掉就可以曝光正常了。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网上找不到任何答案。昨天晚上终于发现了。研究d70 和sb800说明书发现,d70在测光模式用3d和中央测光时候采用的测光方式为ittl bl就是代均衡闪光的测光,在用点测光模式就是标准的ittl测光模式,一次用d70内闪时候,如果采用3d活着中央测光拍摄一些反差较大场面(对焦点和整个画面有较大的反差)时候也会出现曝光不准的现象,而用点测光表现正常。在使用sb800的时候,如果d70采用点测光模式,sb800就不带ittl-bl模式现象,这时候就是标准的ittl测光模式,如果d70采用3d或者中央测光,sb800就有ittl 和ittl-bl模式,拍摄一些反差较大场面时候,发现ittl曝光正常,ittlbl曝光过渡。测试过程发现:拍摄一些较广场面的时候两种测光模式基本相同。 结论:对一些区域要求准确曝光的绝对只能用d70 中央或3Dsb800 ittl,或者d70点测在拍摄场面中无要求准备曝光的小区域时候可以用ittlbl模式,但是个人感觉这个模式经常会不准,还是标准的itll模式准。 TTL BL过曝是主体和背景距离过大的原因,BL的功能是要平衡背景,如果背景和主体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或者颜色太深,肯定会过曝。同样,如果背景很亮,或者是高反光的东西,比如做PPT的时候的屏幕,主体只有放在对焦点上,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SU-4模式不是无线TTL模式,而是离机闪光同步而已。TTL无论是A档、S档甚至M档都会在出力范围内输出正确的暴光量。SU-4要么就是手动指定输出量,要么就AUTO跟随主闪光的闪光时间, SB800的无线TTL模式应该设置为“REMOTE”模式,而不是SU-4。设置为REMOTE后有通道“1234”和组别ABC选择,如果用内闪(内闪在机身设置外TTL指令模式)引发SB800,请将SB800的通道设置为3。如果用机顶SB800引发外闪SB800,设置为任意相同的通道就可以了。除非有其他支持CLS无线TTL的机身,并且设置为和你同一通道才会个干扰到你的闪灯,否则任何闪光都不会引发你的无线闪灯。两个人一起用D70无线遥控,只要大家通道不相同也不会干扰,其他的相机闪光更加不会(无线TTL闪光是靠闪光引发的)第五部分 配合D70s,说明书,还有一些不明白的: 1、用remote(没拼错吧?)无线引闪的SB800可以像在机顶一样变焦吗? 2、个人感觉快门释放前内灯有不到一秒的高频闪烁,是否是“什么”TLL的测距在工作?但 是不是说那个一连串的闪烁是看不到的吗? 问题是:触发SB800无线引闪的是之前内灯的高频闪烁还是和快门一同释放的那次“大闪”? 3、 在户外此灯如何和反光板配合?是反光板反闪灯的光还是闪光灯和反光板各自工作? 答: 1、SB800离机之后不能自动变焦 2、内闪那一连串的闪烁是以特定的闪光方式遥控SB800所需要的闪光量,触发SB800的当然是最后一次的大闪了,用内闪无线遥控SB800时内闪本身是不参与暴光的,不需要发出闪光来TTL l3、反光板是一个反光工具,既可以反射自然光,也可以反射人造光,具体怎么好用LZ自己琢磨了 SB800在D70身上已经没什么好玩了,昨晚琢磨了一下在佳能系统可以怎么玩呢?于是乎就把EOS 300给翻出来了。经过简单测试以及理论推断,SB800可以在任何TTL闪光系统下“实现TTL闪光功能”。SB800用SU-4功能(闪光同步),这是唯一在其他闪光系统下可用的功能,俺可没敢把闪灯装上机顶去。为什么说可以实现TTL功能呢?SB800具有连续闪光(和快门是同步的,非频闪)功能,可以跟住其他闪光高速同步多次。EOS系统TTL闪光,SB800在你设定的输出值(少于闪光次数的倒数,闪4次最多只能设置1/4输出)跟随机身的TTL一样闪光两次。这样一来内闪在预闪时就会把SB800的闪光量一并计算进去,到正式闪光时SB800也以同样的出力再同步多次,达到TTL闪光效果。 1、无论你主灯是单次暴光频闪、预闪,多次暴光连闪,怎么闪SB800都能给你每次跟上 2、SB800的出光光量设置可以尽量少,例如设置在1/64,但正确暴光需要1/16。主闪灯在 TTL预闪时会计算SB800的输出量(SB800已经闪过一次了),主灯补上那需要的1/161/64的差距就可以了,所以这种使用方法还是TTL的 3、不单是佳能系统,因为SB800这个功能,基本上可以配合其他任何系统的TTL闪光使用 第六部分 总结: D70配合SB800婚宴拍摄心得,经过多次的临场婚宴实战,总结一下关于D70配合SB800的使用心得 1、必须带闪光灯!就算你有F1.0的镜头 2、使用广角变焦镜头(折合FF相机焦距起码28MM或者以下),定焦的大光圈镜头不推 荐。实战证明摄影师很多时候都处于抓拍而非摆拍,照顾拍摄的角度站位很受局限。 3、婚宴的灯光一般都比较统一,光照范围也平均。最好相机M档设置好一个固定的光圈和快门照顾环境光(使用A挡打开闪光灯前帘同步也等于固定光圈和快门)。自动设置的变化会令整缉照片的背景明暗不一,都不像同一场景下拍摄了。 4、千万不要使用全图分区自动侧光,测光的准确性决定闪光灯输出量的准确性!主体的衣着颜色会严重干扰侧光的准确性,穿黑衣服的就过暴,穿白衣服的就欠暴。 5、使用闪光锁定,如果是D70或者其他支持i-ttl的机器配合SB800,每张照片构图拍摄之前都使用FV闪光锁定功能,则保证暴光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