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练习题附加答案.doc_第1页
《观潮》练习题附加答案.doc_第2页
《观潮》练习题附加答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观潮(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2)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3)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4)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B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吴儿善泅者数百 善战,吾请无攻宋矣D皆披发文身 与儿女讲论文义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观。B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同时,还有骑在马上在水面舞旗、举枪、挥刀的,就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C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只有“敌船”被火焚烧,随波飘去。D虽席地不容间也即使是一席之地也没有空下来的。3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全文分别从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等方面再现了钱塘江潮的景观和观潮的盛况。B作者在描写潮来时,倾狂澜于文面,以“仅如银线”摹其形,以“玉城雪岭”绘其色,以“声如雷霆”言其声,以“吞天沃日”状其势,笔力飞旋挥洒,令人豪兴倍增。C文章结尾以场面之大,物品之繁,车马之多,空地之少,正面描写观潮者众多和钱塘江潮盛况。D写景和叙事相映,深细和繁简相依,风景和风俗相融,对比与映衬相间,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4文中所写的“京尹教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两部分内容似乎偏离了文题“观潮”,针对这种说法,清谈谈你的见解。(3分) 5、读第1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描绘钱塘潮之“形”的语句是:“ ” 描绘钱塘潮之“色”的语句是:“ ” 描绘钱塘潮之“声”的语句是:“ ”描绘钱塘潮之“势”的语句是:“ 第二段:(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_。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_。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_。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_。6.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7.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 8.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 9.第二段文字主要写 这一场面,其描写扣人心弦,那么你认为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10.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 ”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 的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观潮三、四段11.第三段描写突出了“弄潮儿”的 、 、 等特征。“ ”一句是对弄潮儿本领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 12.概括两段内容。 13.第三段哪些句子突出了壮士形象?而哪些句子又突出了勇士们的高超本领?14.上文第四段文字与写海潮和水上表演有无联系?能否删去这一段文字?为什么?(乙)、酒泉子 长忆观潮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1、 解释下列词语。(1) 鲸波: (2)心寒: (3) 既望: 2、甲、乙两文在体裁上有何区别? 3、甲文先用比喻写潮水变化,初时 ,后如 ,又用夸张手法写出白浪滔天的景象,此句是 。乙文同样用夸张手法写景的一句是 。4、甲乙两文都写弄潮儿挺立潮头、搏击巨浪的奇观,用了一个同样的细节描写展示出他们高超的技艺,甲文是 ,乙文是 。5、翻译划横线的两个句子并对这两个句子作一点分析。(1) 分析: (2) 分析: 6、解释加点的字。 观潮答案:1A 2B 3C 4反对的观点:衬托“潮”的壮观,丰富“观”的内容(扣住“衬托”来解说即可) 赞成的观点:偏离描写重点“潮”,有离题之嫌(扣住“离题”来解说即可)这首词同课文的题材一致,本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联想,参照课 文中的有关描写,将词中描写的内容展开,不限字数。5、1.仅如银线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 吞天沃日,势极雄豪1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如履平地4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水爆轰震,声如崩山6.首句总括全文,点明题旨 最后一句对上文作形象概括,呼应首句,又为下文 作铺垫。7.形、色、声、势 8.比喻:仅如银线,玉城雪岭,声如雷霆。 夸张:际天而来,吞天沃日。 9.水军演习 船只众多,阵势变化多样,水兵技艺娴熟,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撤退迅速。 10烟消波静 动静相衬 为下文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11.勇猛 矫健 灵活 旗尾略不沾湿。 12.段写吴地健儿精湛的水上表演。段写观潮的热闹场面。 13.披发文身,手持大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14、有联系,这是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的精彩。如删去,表现不够充分。1、巨浪, 指心中害怕恐惧,农历十六2、甲文为记叙文,注重写景,乙文为宋词,语言精练3、仅如银线,玉城雪岭,吞天沃日4、旗尾略不沾湿,手把红旗旗不湿5、分析 :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表现水兵作战英勇和娴熟的水上技巧。分析:运用夸张修辞,突出吴中健儿高潮的弄潮技巧。从侧面来表现吴儿技艺的高超6、自己找词的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