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书.doc_第1页
实验设计书.doc_第2页
实验设计书.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设计书1.实验题目氧化淀粉改性脲醛树脂初探2.实验目的脲醛树脂胶粘剂具有胶粘强度高、成本低廉、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胶层色浅无板面污染等优点;但它也有耐水性和抗老化性差,游离甲醛含量偏高,固化时胶层体积收缩产生内应力而引起胶层龟裂等缺点,不能适应建材行业的发展需求。为克服这些缺点,已经有较多关于利用苯酚、聚乙烯醇、三聚氰胺、硫脲等改性剂对脲醛树脂胶粘剂进行改性的研究报道 使用这些改性剂对脲醛树脂的性能虽有较大的改善,但原料价格昂贵,使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为了使脲醛树脂胶粘剂性能得以改善之同时不提高成本,很多的学者用氧化淀粉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淀粉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广,淀粉资源比较丰富且价格较低。本研究通过加入氧化淀粉对脲醛树脂胶进行改性,改善脲醛树脂胶的胶合性能,提高其耐水性和耐老化性,降低其生产成本。3.实验目标通过改变甲醛和尿素的合成配比以及加入氧化淀粉的量,分析不同的合成配比及合成参数对脲醛胶性能的影响,寻求最佳的合成工艺。4.实验内容、步骤及方法4.1 实验内容1)实验合成参数的选择:反应时间与脲醛树脂的聚合度、物理性能及游离甲醛的含量有密切联系。若反应时间过短,则聚合反应不完全,会造成树脂固含量低,黏度小,游离甲醛含量高及胶合强度低;若反应时间过长,则会导致树脂聚合度过高、黏度过大、水溶性差,储存期短和树脂质量差。反应时间的长短要根据F/U 摩尔比、催化剂、pH 值和反应温度等条件而定,以产物具有适当的聚合度和优良的胶合性能为准。脲醛树脂的反应时间一般在150210 min 为宜。在不改变反应物浓度的情况下,反应温度对反应速度有重要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和反应速度呈直线关系,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在酸性阶段犹为明显。温度过高,反映前期容易导致树脂液暴沸而喷胶。缩聚阶段,易造成分子量过大或分子量大小分布不均匀, 游离甲醛含量高,粘度过大等生产事故。温度过低,则造成反应时间过延长,树脂聚合度低,分子量太小,树脂固化速度过慢而使胶层机械强度降低等不良后果。2)脲醛树脂胶的制备:采用碱一酸一碱合成工艺,开始加成阶段先保温一定时间再升温,加酸时降温,有利于控制反应的聚合度,防止胶的凝固。尿素分三次加入,有利降低游离甲醛的含量。3)氧化淀粉的制备:选用双氧水作为淀粉的氧化剂,因为其氧化效果好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氧化淀粉,加入的量为5%。由于淀粉氧化反应的温度不得超过70,否则容易凝胶成团,所以选择的反应温度为6O65。4)氧化淀粉调制脲醛树脂:氧化淀粉磨碎之后再加入脲醛树脂,交联温度和时间要控制好,树脂性能的优良主要取决于交联的程度。5)改性脲醛树脂胶性能的测定:根据胶粘剂的指标测试标准进行测定。4.2实验方案试验因素123456789101112甲醛和尿素摩尔比1.41.41.41.41.51.51.51.51.61.61.61.6氧化淀粉加入量/1015202510152025101520254.3 实验步骤1)氧化淀粉的制备:在原淀粉中加入NaOH溶液(淀粉量的0.11.2%)进行20min左右的活化,目的是破坏淀粉分子间的氢键,使晶格间距离增加,以利于随后的氧化;接着加入双氧水溶液(淀粉量的5% ),充分搅拌后置于6O65下反应45h;最后移入烘箱烘干,待冷却后研细备用。2) 脲醛树脂的合成:先在反应器加入甲醛,用氨水调pH值至8.08.5,升温到45,加第一批尿素(约为总量的7O ),控制反应温度为4550;保温3040min后加第二批尿素(总量的25 ),加热升温,使烧瓶内内物料在20min内匀速升温至9095,保温反应3040 min。加甲酸调pH值至5.05.5,匀速降温至6065,并随时观察胶液黏度的变化,当浑浊点出现后,用NaOH溶液回碱至pH为7.08.0。最后加入剩余尿素,在65下保温30min,冷却后备用。3)氧化淀粉与脲醛树脂的交联:将已烘干并研细的氧化淀粉与UF胶液混合,进行树脂改性。混合过程要搅拌均匀,保证交联反应充分完成,同时,控制烧瓶内反应温度在5560 ,反应时间为3060min。最后冷却至40出料备用。4)测定改性脲醛树脂的性能指标:性能指标包括固体含量、粘度、游离甲醛含量、耐沸水性、胶合强度、储存期、固化时间。5.实验条件5.1设备普通口三口烧瓶、温度计、电动搅拌器、玻璃搅拌棒、冷凝管、电子控温水浴锅、移液管、烧杯、量筒、PH试纸、烘箱、涂氏杯。5.2 原料甲醛(工业品,含量37% ),尿素(工业品,含量96% ),氨水(工业品),甲酸(工业品),玉米淀粉、双氧水(工业品,含量36.5%),NaOH(20%)6.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实验过程中反应温度及时间等条件的控制。由于不同的改性方法脲醛树脂合成的温度和时间有差异,为了防止反应太快导致交联缩聚过度,选择较低的反应温度较长的保温时间。2)氧化淀粉的氧化程度的测定,氧化淀粉的氧化程度影响其加入量。采用双双水氧化淀粉则可能得到高纯度的产品,过量的双氧水最终分解为水。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直接测定淀粉的氧化程度,所以根据情况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并分批加入,保证加热反应时间足够长。3)缩聚阶段温度和酸度的控制不当胶固化导致实验的失败。胶的固化是缩聚过度引起的,所以加酸调节PH值时,应该慢慢加入,并随时测定PH值,此时反应温度尽量调低些,浑浊点出现后温度应调到更低,以便更好的控制胶的粘度和反应终点。实验之前先进行探索性预试验,确定各个参数。4)氧化淀粉加入量的确定,为了更好的反映氧化淀粉的加入量对胶性能改善的规律,加入氧化淀粉的量分别为10%、15%、20%、25%。7.参考文献1 蒋弘,刘永澎.胶粘剂制作100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2 薜东.低游离甲醛脲醛树脂的研制J.化学与粘合,2003(6):317-318.3 茹克亚.沙吾提.脲醛树脂改性氧化淀粉的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3,24(3):42-45.4 秦梅,姜力夫,郁章玉,等.环保型脲醛树脂胶的合成J.中国胶粘剂2003,12(4):27-28.5 张铭,王勇,刘洁等.脲醛树脂胶粘剂改性研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6,14(7):19-216 钱建中.氧化淀粉改性粉状脲醛树脂胶初探J.木材工业,2006,20(3):41-437 黄纾洁,钟锦标,吕建,等.改性低毒脲醛树脂的研究进展J.塑料工业,2006,34(增):78-80,8 来丙.氧化淀粉改性脲醛树脂胶的研制J.试验与研究,2001(6):256-2589 丽丽,邱凤仙,杨冬亚,钟爱民.氧化淀粉改性脲醛树脂的研究J.化工时刊,2007,21(9):14-1610程存归,孔黎春.高稳定氧化淀粉胶黏剂的研究J.中国胶黏剂, 2001, 10(4): 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