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科研基础知识.doc_第1页
学校教育科研基础知识.doc_第2页
学校教育科研基础知识.doc_第3页
学校教育科研基础知识.doc_第4页
学校教育科研基础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教育科研基础知识学习辅助资料上海市园南中学2009年4月目 录 教科研常识 学校教育科研的选题与设计 课题申报与开题 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理论向实践转移的做法简介 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 学期课程统整的概念和操作教科研常识一、什么是教育科研?指有计划、有目的地探索未知的教育规律,并将其纳入教育科学体系,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二、什么是学校教科研?指以广大中小幼教师为主体,在其本职岗位上,借助于教育科研研究的各种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探寻教育规律,取得教改成绩,提高自身素质的实践性研究活动。三、什么是教育规律?指教育现象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例如:表扬学生与学生成绩提高间的必然联系。四、为什么开展教育科研?1、按教育规律办事事半功倍;盲目办教育事倍功半; 违背教育规律要受到惩罚,提高教育质量一定要按规律办事。2、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3、帮助提高教师的水平(提高研究者的水平,提高研究的水平,如:观察能力、 收集资料能力、制订计划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等);4、希望出好的科研成果五、课题研究的三个部分,五个步骤。1、 三个部分:立题 实施 结题;2、 五个步骤如下图所示:提出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鉴定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实施研究计划教育理论 提出 研究 教育实践 课题 立题 实施 结题3、 五个步骤说明:(1) 提出并确定研究课题。它是整个研究中最重要的一步。常常需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反复考虑,还要顾及主客观条件(时间、经费和能力等)的可能性,以确保研究能够如期完成。课题确定后,要阅读与课题有关的资料,了解有关的研究动态,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方法和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方法,形成自己的设想,并对这种设想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该课题的研究价值进行论证,履行立题的手续。 (2) 制定研究计划(3) 实施研究计划(4) 按计划采用各种研究方法(观察、调查、实验、文献等)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运用逻辑的、数学的以及其它各种科学方法进行分析,以证实研究的设想。(5) 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这是进入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它是在收集、整理、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将研究的成果,用书面的形式报告、论文、经验总结等文体表达出来,以便推广、让更多人知道和利用。(6) 鉴定与推广通过培训、学习推广。关于课题选择 所谓科研课题,一般指教育工作中需要解决和探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教育科研的实践证明,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课题选择好,可以事半功倍;反之,课题选择不好会造成人、财、物、时间的浪费,甚至半途而废。一、 课题来源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一般地说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从教育实践中找课题;另一个是从教育理论文献中找课题。对于学校老师来说,主要应从教育实践中找课题。(一) 教育实践中选题来源1、 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实际问题。2、 教育实践中成功的经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上升至理论)3、 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问题。4、 教育实践中有争议的问题。如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有人认为他们各个方面条件优越,易培养成材;有的人以为他们娇骄两气严重,更难培养了;如何探索一条培养独生子女的教育途径就值得研究。5、 教育实践中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如随着人的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青少年的生理成熟期提早了,“中学生青春期教育”就是一个反映目前教育现状的新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二)从教育理论文献中选题1、 为证实某一教育、教学理论观点而选择相应的课题。2、 对争论的尚未作出结论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3、 从教育理论体系中发现空白,有所发展。总之,无比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理论宝库是我们寻求教育研究课题的广阔天地。二、选题的原则选择课题的基本原则具体地说是:1、 有用对教育、教学事业发展有用。2、 有利利于工作实践,从身边找课题。3、 可行选题要切实可行。一般选题宜小不宜大,宜近不宜远,宜具体不宜广泛。4、 创新三、选题的步骤1、 初拟课题。(提出具有研究价值的新问题)2、 调查分析。3、 寻找资料。(搜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背景材料,有关同类课题的进展情况)4、 集体论证。(邀请有关同志、专家咨询、论证,听取不同意见)5、 撰写课题计划。(详见选题案例)学校教育科研的选题与设计一、什么是学校教育科研 有计划有目的地探寻学校教育的规律,并且将其纳入教育科学体系,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二、学校教育科研的选题1、 什么是选题 按一定的原则选择研究课题的过程2、教育科研的三大原则1) 科学性原则 理论依据 实际依据 法律政策依据 属于教育科研范畴2) 实践性原则 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 有针对性 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 有必要的研究条件 能得到指导3) 先进性原则独创性、改良性、先进性3、课题的来源1) 从教改实践中寻找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2) 从理论文献中找课题 空白的填补 通说的纠正 争论的实证4) 移植研究 新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研究 教育科研成果的吸收应用 教育经验的推广与筛选 4.选题的过程 1)发现问题实践反思 质疑类比 探究现象 2) 明确问题命题的真假(是否确实存在这个问题) 是怎样的问题 3) 提出假设科学假设即, 以已有科学资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对未认识的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性作出合乎逻辑的假定性解释和推测。科学假设的重要性 4) 查阅文献,了解相关的研究情况 5) 优选,确立课题 对课题作价值判断 对课题的研究作条件分析 优选,确立 5选题策略由小到大、由近到远 、由易到难 三、学校教育科研的课题设计1、什么是学校教育科研的课题设计课题设计是在课题研究实施前对整个研究活动的通盘考虑。2、认识教育规律的一般过程经 验 方 法1、 观 察 法 2、 调 查 法 3、 实 验 法 理 论 方 法4、 分 类 法 5、 矛盾分析法 6、 科学抽象归纳法 7、 比 较 法 8、 历史法与预测法 9、 系统分析法 10、文 献 法 数 学 方 法11、 测 量 法 12、 统 计 法 实 验 法综 合 方 法经验总结筛选法 行动研究法 3、课题设计的思维流程(以某种教法的移植研究为例) 选 题 确立研究目标 - 探索什么样的教育规律 确立研究内容 - 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确立研究方法 - 用什么方法去收集资料 分析研究条件 - 有没有条件做 明确研究过程 - 按时间排出研究步骤课 题 申 报 与 开 题杨彦平主要内容: 何为课题? 怎样选题? 申报表的填写 研究的方法 资料的查阅一、什么是课题1、课题: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2、课题研究:是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以及理论、实践的研究、反思和解决问题对策的探讨。其目的是为教育、教学服务,提升教育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3、研究的对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理论、实践、方法等)。4、课题研究的分类 按方法分类:实验、调查、个案、理论 按形式分类:指导、自发、学位、合作 按级别分类:校级、区级、市级、国家级二、怎样选择研究课题 (课题从哪里来?)1、出自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新教材教法、研究性学习等)2、从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出发(二期课改的课例、校本教材的建设)3、从别人搞的课题成果中寻找研究点(推广、实践、反思)4、从教学感悟中寻求研究的题材(学生成长、差生的教育)5、从文献索引中找研究的突破口(学习与社会适应性、团体辅导)6、从政策导向中找课题(和谐社会、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弱势群体)7、从自己的特色中找课题(特色课程、特色学生、特色项目、特色办学等)选择课题的原则 适切性与可行性(学科、能力、时间) 时代性(当前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和特色问题) 科学性(方法得当、立论有据) 可预测性(时间、结果) 伦理、道德性(人格、隐私、健康) 非重复性和创造性 经济性(投入产出的比例如何?) 理论指导性应依照一定的教育理论(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后现代人本主义机能主义积极心理学等),或符合二期课改的精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申报表的填写题目 要求:精练、明确、规范1、精练:不用赘词、重复的词,26字以内(如: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特点的研究)2、明确:类型、学科、对象(中学教师心理压力与策略的研究)3、规范:要体现研究的特点(不规范举例:对当前素质教育的思考)4、尽量用介词、名词、动词和动宾搭配,少用量词、副词、形容词和有争议的概念)不规范举例,如:对美丽校园建设的思考;多元智能指导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对若干教学不良行为的反思研究的分工: 研究设计 资料收集 数据调查 数据处理 撰写报告 课题管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目的: 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问题。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意义: 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形成了一定的理论。 给别人有可借鉴性,有利于普及与推广性。研究资料的查阅 关键词和相关词的检索如中学生社会适应(社会适应:行为适应心理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心理健康等) 查阅的方法网络:搜索引擎中国期刊网外文网图书馆(校区大学上海市国家国外)会议资料剪报(归类)相关书籍报刊购买教研活动专家讲座请教朋友同学或学者与课题相关的研究分析-研究综述 查阅资料 研究方法对象内容 研究的重点创新点已知点空白点 最新的研究进展(国内国外上海市徐汇区) 研究现状(形成综述)研究目标 目标目的目标阶段性和长期性,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就是研究可能要达到的结果。例如:找到教学和学习策略目的主要针对研究的最终结果而言,是指为什么要搞这项研究,往往和研究意义联系起来.,例如:为别人提供实践的依据和参照等。研究内容 研究要发现关注和解决哪些问题? 确定研究对象 寻找问题解决的对策方法与可行性 探索教育规律与理论 分析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实验(实践)法:关键是比较和变量 3、调查法 4、观察法 5、谈话法 6、个案法(质的研究、叙事研究、故事研究)例如:教育个案的撰写 选择视角,明确研究的目的(不规范举例:如好学生的成长、学生逃学、学生迷恋游戏、学生早恋、学生暴力) 确定访谈对象和方式(电话、面谈) 明确访谈提纲与内容(家庭基本情况、学习背景、性格、行为表现、认知方式、情绪控制等) 访谈与记录(回忆、笔记与录音) 对访谈记录进行编码分析(主题词句、重复的关键词句、个性词句等) 整理分析资料,研究原因,寻找对策研究过程 研究要做哪些事情? 一般按照研究阶段和步骤 收集研究资料 进行实践和调查 对收集的数据资料个案进行分析 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重点:别人没有搞清楚的地方,特别是方法、策略和规律性的东西。 难点:方法和理论指导方面。 创新点:别人没有涉及到而自己能够加以突破的地方。研究的条件 硬件(客观上买得到的) :物力、财力、场所、设备。 软件(需要主观努力才能达到的):人力、时间、能力、资料。经费预算 资料费 专家指导费 调研费(交通差旅费) 印刷费 测试费 研讨会议费 课题管理费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1、 什么是方法 “方法”的本意是“度量方形之法”,是度量物体的一种规格。后来逐渐被引伸扩展和应用,理解为对活动的程序、途径、手段的规范;从对个别方法的理解到对方法的功能、结构、体系的认识。人们还把操作方法和思维方法结合起来,作为工具和思路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从现代科学意义上来理解,“方法”是指人们在一切活动领域从实践上和理论上把握现实,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途径、程序、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和。2、 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教育科研究竟有哪些方法,哪些是最基本的? 科研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标准,提出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如以研究对象的性质分类,有历史研究法、现状调查法、未来预测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以控制的严密程度为标准,有实验研究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得出客观、准确、反映必然性的结论)和自然研究法(在自然条件下,在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下中,从整体上把握对象,真实地描述对象);以研究过程的阶段为标准,有课题选择方法、课题设计方法、课题实施的方法、资料与事实与分析的方法、撰写研究报告的方法等。 在众多的方法中,按方法使用的主要手段根据有以下四类教育科研基本方法。 第一类是思辨方法。诸如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类比与归类和想象与假设等研究方法。通过思辨将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形成理论,再指导实践。思辨方法也称逻辑方法,是教育科研过程的每一阶段都要使用的一般方法。 第二类是实证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通过实证的方法,从事实材料出发,通过控制样本规模和科学取样,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对研究材料进行科学的概括和加工,达到研究目的,这也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第三类是数学方法。这是研究过程中用数学手段解决定量问题及形成理论模式的方法。主要包括统计与测量方法、模糊数学方法、数学模型方法、计算机处理数据方法等。 第四类是符号表述方法。就是正确使用各种符号工具,包括文字的、非文字的符号,来表达思想和研究成果的方法。如,课题设计、研究报告、论文撰写等文字符号表达方法;列表法、图示法和框架结构、图解法等非文字符号表述方法。3、 要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揭示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一切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是进行教育科研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此应以实践第一的观点来研究教育问题,不能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要重视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方法的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的总结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丰富经验和教训,使之上升为符合我国实际的理论,再用以指导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用实践来检验教育改革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认为,事物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发展的,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与联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要以系统的整体的观点去观察、认识和研究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要从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等,去研究它的发生和发展,才能客观地、科学地、正确地解释教育的规律。 所以,马克思主义要服从于研究的方向与目的,但当研究的方向与目的研究之后,方法就起着决定的作用。研究方法对头了,就可以顺利完成研究任务,如果方法不当,就会影响研究工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以科研方法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向实践转移的做法简介文献表明,解决理论向实践转移的做法主要有下述两种:1) 结合课例的同事互相指导。实证研究表明,学校内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指导能使教师将在职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课堂上。然而,根据我国长期以来教研活动的经验,同层级的横向支援,明显缺少了纵向的引领,先进的理念如若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和对话,没有专家和骨干教师等同一层次人员的协助和带领,同事之间的横向互助常常会在同水平反复。2) 案例教学方法这是一种教与学两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它能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移,现已发展为课例学习。它包含行为自省的全过程反思;专家、优秀教师和自己合作备课、听课、评课,研究改进等。3) 我们的思考行动教育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师教育。它是基于课例的、研究者和教师合作的、课例讨论和行为自省相结合的全过程反思的特点。 摘自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课题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一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一)什么是教育科研论文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而不是一般的“收获体会”,教育论文应有学术性,所以它是学术论文。理解教育论文可以从两点来把握:教育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教育研究的一种手段,教育论文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二)教育论文的类型从教育科研的角度分(1)经验型论文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直接获得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理性认识,是取得成绩的原因和条件。经验型教育论文就是经验总结的理论升华,就是经过优化组合的理论总结。撰写这类论文,要把自己在经过认真实践、探索、试验中得出的成绩、效果、体会、感受和认识,在总结经验、选择经验、分析经验、论证经验的基础上,把收获最大的一点,体会认识最深的一点,做法最有成效的一点,抓住其本质,进行思考和发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论点;并在经过论证之后,使原有“经验”转化为具有总结性、独创性、理论性的论文。(2)研讨型论文它是专门分析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矛盾及其解决办法的理论性文章。它着重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问题或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和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办法或方案和措施。撰写这类论文,所研讨的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确凿可靠的材料为立论的依据,重在以事论理;其结论(研讨结果)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独到见解和实用价值。(3)评述型论文它是针对教育、教学领域内在一定时限里的活动、情况、现象、论争、做法、特点、教派、问题等进行专项综述和评析的论文。撰写这类论文,在选择评述对象时,要考虑它的影响作用以及作者的兴趣和能力;要加深对评述对象的理解,提高对评述对象的认识,并以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为准绳,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先综述情况(或观点、或做法),在一一评析之后,再从整体、主流、本质上作总评价,或述评结合,一达一评。总之,都应具体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新构想。如对教学规律反映的升华评“有指导的尝试原则”,就是一篇以评述邱学华试探“有指导的尝试原则”一文为评述对象的评述型论文。论文认为“有指导的尝试原则是对教学规律反映的一次升华,是对教学论的发展”。作者紧扣邱学华的文章,提出了“尝试性原则揭示了教与学概念的全面涵义”、“尝试性原则强化了学的动力系统,使教更有针对性”、“尝试教学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等新见解,并进行了系统、深刻的阐述和有力的论证。这实际上是对邱学华“有指导的尝试原则”进行的真实、具体、中肯、全面的评述,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高度的评价。(4)学术型论文学术型论文是专门系统研究教育、教学领域的理论问题和表达科研成果、阐述学术观点的高层次论文(它并不意味着上述三种类型论文不具备学术性)。撰写这类论文,选题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篇幅较长,份量较重,论题必须与之相适应;它所提出的论点,就是对论题的创新见解;选用的材料要达到必要、确实、新颖、充分、协调的选材标准;它特别强调新事实、新理论、新数字、新动态,整个内容要富于很强的理论性、创造性、论证性,以体现浓郁的理论色彩;在结构上,可参照一般学术论文构成的基本型安排整体结构。如试论基础教育中的“优教优价”,是作者针对“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十分活跃,改革的规模、速度和深度空前未有”;“而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却步展将册,步子不大”;“久之,必将贻误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可采用优教优价的办法来解决基础教育的困境”。全文从“实施优教优价的必要与可能”、“优教优价的作用”、“实行优教优价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阐明了自己独特新颖的学术见解。此外,从立论的角度分,还可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这里不再赘述。 二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不同体例的教育科研论文,其结构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只能就教育科研论文的一般结构作一阐述。一篇论文,一般都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1题目用一句话点明作者所要研究的问题,如基础教育发展战略刍议,说明该文研究的是有关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在一些规范的研究报告中,题目最好还应该点明研究方法,如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验研究,说明该文研究的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品质,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实验法。2署名题目下面署上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以示文责自负。3引论这是一篇论文的前言。不同体例的论文,引论部分阐述的内容有所不同。如调查报告主要写明调查的目的、原因、意义等;实验报告则主要写明实验的缘由、目的,提出假说。但不论何种体例、类型的论文,其引论部分都应该符合两个要求:(1)交代清楚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前人的研究状况以及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2)文字力求简明扼要,只要点明问题即行,不必多加铺叙。引论部分在论文中可以冠以明确的标题,常用的如“问题的提出”、“调查目的”、“引言”等,也可以不加标题,只在立论的前面写上一段话。一般说来,规范的研究报告通常都冠以标题。4主论这是一篇论文的主体。在主体中,作者提出自己的论点,运用丰富的材料,展开充分、严密的论述,证实或推翻某一观点。不同体例的论文,对主论部分的格式要求也有所不同。运用文献资料为主进行研究的论文,一般都将主论部分分成若干部分,或加以标题,或标以“一”、“二”、“三”等,逐层展开论述。而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测量报告等规范性要求较高的论文,则将主论分成以下三个部分。(1)研究方法。即写清楚研究对象的情况。如调查或实验对象的年龄、性别、取样方式、样本容量、控制条件、调查项目或实验因素、研究结果的检验方式、操作步骤等等。(2)研究结果与分析。即把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出来,或用图、表,或用文字描述。根据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推理,展开合乎逻辑的论证。(3)讨论。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还有必要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如对研究结果的理论分析,对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局限性,研究成果的可靠程度与适用范围等等作进一步阐述。5结论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小结,简要归纳所获得的成果或观点,也可以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方向。在调查报告中,这一部分应着重提出有价值的建议。6引文或参考文献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前进和发展的,教育科学研究也不例外。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广泛地阅读文献资料,参考已有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和突破。但是,也应该尊重别人的劳动,凡是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或研究成果,都必须加以说明,注明出处。引文加注的方法有许多种,在论文中使用最普遍的主要是下述三种:(1)夹注。即在引文后直接加注说明出处。(2)脚注。又称页注,即在本页下方注明该页中所用引文的出处。(3)尾注。即在全文末尾加注本文中曾使用的引文的出版。在采用脚注或尾注时,应按引文出现顺序标明数码,即在引文右上角用小圆圈和阿拉伯数字标注。引文注释的内容应包括作者姓名、书刊名称、文献篇名、卷数、册数或期数、页码(期刊可不注明页码)、出版单位和时间等。引文加注时需要注意下述几点:正文中出现的引文注码序号应与脚住或尾注的序号相一致。采用夹注时,先后两条引文出处相同时,可注“同上”或 “同上书第X页”。采用脚往和尾注时,出处相同的引文可放在一起。引文系外文资料时,注释中的书名、篇名等可以用原文,也可以用译文。但如用的是译文,则还需注明译者姓名,及译文刊载的书刊名称、期数或卷数、出版年月等。引文注释不但可以注明材料出处,也可以对所引用的材料加以解释或说明。还可以用加注的形式对正文中的某个观点做进一步阐述。但这种解释或阐述,都必须言简意赅,不宜在引文注释中展开过多的论述。三.教育科研论文主要类型的结构1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教育科研现象的调查情况,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调查报告不是情况的罗列年、材料的拼凑,而是揭示教育现象的主要矛盾和最本质的东西,是对材料的再加工再创造。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由导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其形式有描述性报告、解释性报告和建议性报告或描述与对象相结合的综合性报告。调查报告的表述设有固定格式,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l)题目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2)导言亦即引言、总提、序言、前言。简短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要注意将调查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必要性交待清楚,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调查方法要详细说明,要写明是普遍调查或是非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是随机取样、机械取样、还是分层取样,调查方式是开调查会还是访问或问卷,以使人相信调查的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调查报告的价值。(3)主体这是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来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分条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尽可能用数据,如能用图表形式表示,可以增强说服力,一目了然。写作安排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大致有如下几种写法:按调查顺序逐点来写;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来写,以体现其规律性;将两种事物加以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这种安排较为常见。最后,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4)讨论或建议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5)结论归纳结论,即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6)列出参考资料即在写调查报告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哪些资料(将篇目名称、作者、出版单位、日期),目的在于对所写报告负责,并给读者提出信息,也是表示尊重资料作者的劳动。2经验总结经验,即经历和体验,本原是指本人实践中亲身感受的感性知识、体验。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则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要上升到理性,把握事物的规律,经验总结主要指能反映规律的实践经验和认识经验,更偏重实践中的作法和自身感受。经验总结要体现三性:实践性、概括性、个性。经验总结的类型大致分汇报式、报告式、理论式。其写作格式如下:(1)题目根据是否全面的经验、专题目的经验或点滴的经验来确定题目的大小,要找出作者印象最深、成效最大,富有新意的东西来标题。初学写总结的作者题目要宜小不宜大,如教三年级学生练习使用冒号、引号,一个教师要写小学教学整体改革这样大的题目就不切实际。(2)前言有四种写法:介绍背景。作者总结的缘由、时间、环境、内容提示。单刀直入,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本单位基本情况,成绩和效果。综合上述三种写法。(3)正文有四种构思:按工作的过程写,报流水账,最后讲些体会;按解决的问题写,提出一个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把做法写出来,必要时可对问题的原因、及办法的根据加以说明;按体会来写,把问题、过程、作法、感受结合起来,夹叙夹议,哪几点体会最深就写哪几点,讲清内部联系更好,不讲也可以,但体会不能抄别人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特色;按理论性的归纳来写,这是比较深层的总结方法,强调抓本质、抓联系、抓规律,如怎样上好阅读课提出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文与道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培养语文能力的关系,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等。(5)结尾对正文的表述再一次概括,是总结的总结,是经验的精髓,因此语言要准确,给人印象要深,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写总结了语文课堂启发六法的结尾说:“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启发”有的在谈四步法教学之后说:“教学方法的好坏,关键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调动的就是好方法”。结尾也可以概要说明本经验之不足,及需要完善的地方。(6)经验交流论文的几种类型真实的、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是经验总结和教育论文的基础和源泉。所以,教育论文与经验总结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们都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如果说经验总结是由基本经验和典型事例构成的,且有一定的理论色彩,那么,教育论文则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构成的,有浓重的理论色彩。基于此,只要掌握各自特点,经验是可以变论文的,方法很多,类型各异。经验升华型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经验多了,认识自然可以得到升华。经验一旦与理论相结合,再经过提炼,就可写成很好的论文。如有位学校领导把抓德育工作中的体会,总结成一篇题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形成“合力”,促进育人环境优化的经验。后来,他从这篇经验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在某个大系统中的许多小系统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它们不断地在依存和协调的状态中发展变化着,并对事物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于是,他就在原稿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从而写成一篇用协同论形成教育合力,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的论文。这类经验升华型论文,有的也可采取“一事一议”或“举例说明”的结构来写,如一位教师写了一篇谈教学机智的论文,是先叙述了一件事情,大意是:正上观摩课,师生都精神集中。突然,一只蜜蜂嗡嗡叫着飞进教室。同学们开始骚动,教师既不斥责学生,也不是不闻不问,而是说:“如果你不伤害蜜蜂,蜜蜂是不蜇人的,它自己也会找到飞出屋子的方向,现在我们安心上课,自习课时,我给你们讲讲蜜蜂认路的故事。”这样,这节观摩课上得很顺利。就这件事的处理效果,作者讲了教师运用注意规律,机智地处理偶发事件的成功经验,论证了教育机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种经验升华型论文,不能写成“记叙文”,即不能着重去记叙事例,而应按照论说文的要求,提出论点、论据,进行论证。“摆事实”是为了“讲道理”,则是这类论文的特点。概括归纳型教师把自己长期在教育、教学中所积累的能充分揭示教育规律的经验,再次进行高度概括、加工、整理、提炼,并上升到理论,即把自己成功的做法经验,进一步概括抽象,不以第一人称去直接叙述自己的做法,而是以客观者的口气,把自己的“做法”(也包括吸取他人的经验)变成写作者的“看法”形成新的观点,揭示某教育、教学规律,然后在行论证,这自然就成了论文的框架。如语文课有趣导入四法中的一法“看图导人法”是这样写的:在板书课题之后,不急于入文,而是挂出图画,把学生的兴趣召唤出来,引向图画,例如,教蔬菜小记就可以将文中涉及到的十二种花的挂图展出,五颜六色,万紫千红,令学生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同学们议论正旺、兴趣正浓的基础上,导入课文:“这些花与菜园有什么关系呢?”将学生的兴趣点又通过问话由图画移入正文,书本里有描图的课文,有教学挂图的课文均可选用这种导人法。以上的“看图导人法”(也包括其它三种导入法),实际上正是作者在教学中的经验所得。但文章却不是去叙述“自己”的“经验”,更不是去说:“我是这样做的”,而是更加高度地概括、归纳;在表达方式上,也大大有别于经验文章。所以,有人把这种概括归纳型论文称作“经验说明文”。理论启迪型教师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原理的过程中、对某理论情感亲切,因而引发记忆,引起共鸣,引出思考,教育、教学论文就随之产生。如有位教师在学到“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时,觉得很有道理,从而采取一些强化记忆和减少遗忘的措施,搞出了一套复习方法,写成一篇掌提遗忘规律,按规律及时复习的论文。这种论文就是理论启迪到的。这种论文一般模式是按照论文的要求,先亮出前确的观点作为论点(要证明什么);然后提供充分的事实、真实的令人信服的道理来做论据(用什么来证明),进行有理有据、逻辑性条理性较强的分析,得出结论(怎样证明)。论述不能只局限于对某一教育理论的举例说明(复述式的),而应有自己的新见解、新办法,也就是说要有新意。理论启迪型的论文也常有些驳论的,即读到某种与自己看法相悖的理论时,谈自己的体会、认识,举事例,讲道理,进行批驳或商榷,则可写“批驳性论文”或“商榷性论文”。调查研究型校长或教师在自己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把自己所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想到的东西记录下来,特别是要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经过思考后形成的改革设想以及体会写出来,到了一定的时候,或通过调研产生了新的观点,或经过改革实践取得了新的实效。对某种教育现象在原有感受的基础上就会产生新论点,从而形成论文。如有位老师将某地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的基本情况作了记载,并对学生流动情况作了跟踪调查。六年后毕业时,此地学生人数虽然“减少”不多,可“原班人马”流动惊人。于是,一篇经过调查研究,题为要重视办教育的效率的论文随之产生。灵感型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一时解决不了,存在心中时常惦念思考,某时突然有所领悟,这种顿悟,也是教育教学论文产生的一个途径。有位教师上观摩课。讲巴金鸟的天堂一课,怎么开讲才好?想了几十种办法都不满意。一天,她的孩子搞“听音响作文”,她猛然间有了办法:一开讲,先让学生听一段“音响”事先录好的鸟鸣、水流、划船拔河水声。这样,上课伊始就把学生带入“鸟的天堂”的情境之中,因而十分成功。事后,她写了一篇谈录音教学的文章,这种灵感型的论文,来自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新创造.因此,它是创新的结晶.当然,教育、教学经验变论文不局限于这五种类型。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写作基本知识,把教育经验转变为教育论文是不难的。长期坚持这样做,既可多出科研成果,也使自己得到更大的锻炼,更大的提高。教育案例教育案例(或称教育个案)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认识、提示寓于教育个案中的教育规律。这既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所必需的,也是每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所必须的。教育个案研究,既是广大教育实践工作学习、研究、运用教育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途径,也是实行进一步使理论向实践靠拢的一个具体措施。(1)案例与案例研究案例,又称个案或实例,它是真实发生过的有价值的事例,是案例撰写者对特定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们的行为形态的客观描述或介绍。正如列宁所提出的;“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案例的价值在于可靠地概括事实,在于从各种表面的全部的教育事实的总和中,清晰地描述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成为探索事物运动发展规律的确证性依据。教育案例或教育个案,是一个介绍特定教育组织内部事情的故事,它描述一个有价值的有关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行为的具体情景,其中有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人物、情景与气氛。一般说来,一个案例介绍一个完整的故事,但也可以通过若干故事介绍某一教育组织内部的整个情景。案例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客观性。它是确已发生过的事实的复写或摄影,不是杜撰、虚构与主观臆想的产物,它是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朴实无华的白描。因此,它要求作者自己摆在“局外人”的角色位置,来观察事物,亦即从案例中主要人物各自的角度来观察和处理有关问题,尽可能客观地、全面地介绍有关背景和情景。案例中有关教育组织和人名在案例发表时根据需要可作掩饰性处理,但这并不失实例的真实性。案例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它的典型性。所谓典型性,一般是指最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价值的实例。亦即在事物的个性中蕴含着共性,在矛盾的特殊中蕴含着矛盾的普遍性。诚然,案例描述的事实已非原来的可以即在相关类似的情景、条件下,在不同的时间里有可能“相似”或“近似”他再现,并为人们所公认。案例的基本特征,要求案例的撰写者既要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又要学习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扩大知识面和提高认识水平。因为只有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去感觉它,才能从对事实的科学研究中总结经验并丰富和发展有关理论。传统的教育科学研究,一般运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演绎模式和通过对事实的观察对所收集的材料的分析而建立理论的归纳方法。案例研究就是把握证据确凿的事实,把握实事的全部总合,把握事实的联系,并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的过程。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实证性的研究方法。但正如前面所说,案例是人们根据自己对客观存在的感觉而“复写、摄影、反映”客观存在的文字资料或声像资料,无论是从某一角度、某一侧面去描述特定条件下的教育情景,还是综合地完整地描述某一组织内部情景,都必将受案例编撰者的知识条件“复写、摄影、反映”事物的技巧水平所制约。案例研究或个案研究,是研究行为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个案通常是指一个人(学生、教师、校长等)、一个班集体、一所学校、一个学区、一个教育行政机构。搜集各种有关个实行为或特性方面的资料,包括现在的和过去的,纵向的和横向的,然后探溯其发生这种行为的各种原因,再对症下药,施以补救或矫治。从学校教育而言,个案研究是对个别学生所作的综合研究,所有有关该生的背景、环境以及详细地缜密地观察、分析、研究、解释,以了解学生发展的潜质或发掘学生困难的原因,进而予以有效的指导和矫治。从这个角度来说,个案研究是个别辅导、因材施教的重要技术之一。值得提出的是:大量问题行为学生个案的积累,就可以按其特点、成因进行分类,分析比较对各类问题行为学生的教育对策、措施与效果,这不仅可以诊断和鉴别问题行为学生,而且可以采取措施预防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根据国内外教育实践效果看,个案研究有利于增进师生间被此了解和情感;有利于帮助学生的内趋动力,形成和增强其自信心、自尊感;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发展个性,补救班级教学“见林不见树”的缺陷,使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2)教育案例的编写教育案例的分类方法因分类角度不同而异。如从其应用角度分,有研究用案例和教学用案例,用于教学的案例内容,可根据学校干部、教师培训的教学目的要求,配合系统的理论学习,在不违背常情和确实合乎逻辑的前提下,允许在情节上适当作些删节、合并等典型化处理,以求达到使人物、事例更典型、更集中,表述更精练的目的。从其篇幅大小分。有短篇案例和长篇案例(1500字以上)。从其内容覆盖面的宽窄分,有一事一例的专题型和多侧面描述的综合型案例。从其内容性质分,有经验型案例和问题型案例,从其内容表现形式分,有书面文字案例和影视表演或实录案例等等。案例,主要由标题、正文、附录及案例评析等要素所构成。案例的各部分应围绕一个主题以一个统一的整体起作用,亦即把经过筛选的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或管理的真切情景,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组织起来,进行客观地描述,使读者产生犹如身临其境、亲历其事之感。案例的标题是案例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好的标题可增强案例的可读性。案例的标题力求真实、正确、具体、形象、朴实无华。标题要与案例内容相符合,既不能脱离开案例事实本身去拟题,又要分寸掌握适宜,切合实际,力戒概念化、模式化。案例标题一般多以案例事实点题,如“一分之差”、“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案例标题。也可采用提问式,即标题就是一个问题,而这问题正是案例所陈述的具有价值的实例,正是读者所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此外,标题还可以采用口语式,如“安乐技长”、“学校办得真好等,如此命题,真切、生动、谐趣,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正文是案例的主体。对特定教育组织内部某一情景的描述,一般应交代发生的背景、时空环境,以及事态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它要求通过准确、具体、生动的事实材料,来衬托和反映案例的主题思想。关于正文的格式即形式,几乎没有什么严格要求可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一般认为,正文导语应起到点明案例梗概、要领和诱发读者兴趣的作用。有的案例正文则开门见山,没有开场白,全文一气呵成,也能发生好的整体效果。至于正文的结尾,既可对全文作精辟的总结,使案例结局达到高潮,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也可以不要结尾,使正文嘎然而止,“无疾而终”,不写结果,不附评说,使其收到意犹未尽、令读者回味无穷之效果。关于案例正文的主题思想,是案例描述的人物行为、事件所显示出来贯穿于全篇的基本思想,它是案例撰写者对事例经过深入了解、综合分析,以及对案例题材、背景的处理与提炼而得出来的思想结晶,是案例的灵魂。案例撰写者应在把握事实整体及事实联系的基础上,从事例的本质上或从人物行为的个性上去提炼案例主题,去寻求最能表现人物行为及事物内涵的根本性东西。在案例正文编写过程中,必须为读者提供充分而又必要的背景材料。所谓背景材料,是指人物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历史条件、现实环境及其周围事物的联系。任何人物行为或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会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都有它特定的客观条件或情景。因此背景材料的作用是:说明人物行为、事件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