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人工气道的护理_第1页
(医学课件)人工气道的护理_第2页
(医学课件)人工气道的护理_第3页
(医学课件)人工气道的护理_第4页
(医学课件)人工气道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气道的护理 1 一 人工气道的概念将导管经口 鼻 或直接经气管切开插入气道内建立的气体通道 二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 改善通气功能 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 是改善和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 2 人工气道建立前的准备 物品准备带气囊导管 喉镜 导管芯 牙垫 听诊器 吸引器 吸痰管 胶布 绷带 石蜡油 注射器 简易呼吸器 手套药品准备麻醉剂 镇静剂病人体位准备平卧 去掉床头栏 可以在肩部置一小枕使头后仰 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以提高氧储备 3 气管插管过程中的配合 如患者烦躁 应遵医嘱给予镇静 约束患者的双上肢氧气和负压装置处于备用状态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 石蜡油润滑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过声门后协助医生拔出导丝 放置牙垫 固定气管插管 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4 气管插管固定方法 气管插管固定方法 先用一长胶布固定好气管插管和牙垫子 再用两条长胶布交叉于患者的面部 经口气管插管者由于口腔分泌物易流出 造成胶布松动 应密切观察并及时更换 5 6 气管套管固定方法 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 准备两根寸带 一长一短 分别系于套管的两侧 将长的一根绕过颈后 在颈部左侧或右侧打一死结 系带松紧度以容纳一个小手指为宜 过松易致导管脱出甚至意外拔管 过紧容易导致患者不适 注意一定要打死结 以免自行松开 导致套管固定不牢脱出 7 8 人工气道建立后的管理 确定导管位置不移位成人一般为22 2cm固定并记录好插管的长度气管切开时 系带松紧度为一个小手指的尺度注意体位变化 头部四肢的活动度 防治意外拔管在麻醉清醒后需要注意沟通凡插管后的病人要适当的进行约束 镇静 防治病人不耐烦而自行拔管 9 意外拔管的原因 患者方面的原因有 谵妄 意识障碍烦躁而自行拔管 疼痛 与患者相关的其他因素有关 如环境陌生 限制探视等医院方面的因素有 危险因素 ICU特殊的环境相关因素 工作忙 缺乏经验 未镇静处理等 技术层面的因素 气囊处理不当 充气不够 10 意外拔管的处理 气管插管8cm内 吸净口鼻及气囊上的滞留物 放气囊 送回原来的深度 8cm以上 气囊放气 拔管 鼻导管或面罩给氧 观察病情变化 必要时重新插入 气管切开48小时内 请专科医生处理窦道形成后 吸痰 放气囊 重新插回导管 重新固定 11 人工气道的湿化 建立人工气道后 呼吸道加温 加湿丧失 纤毛运动功能减弱 造成分泌物排出不畅 因此 做好气道湿化是所有人工气道管理的关键 12 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 气道湿化的方法主要由两种 一种是呼吸机上配备的加温和加湿装置 更一种是借助护理人员 应用人工的方法 定时或间断的向气道内滴注生理盐水的方法 13 呼吸机的加温加湿器 其是利用将水加温至一定温度后产生蒸汽的原理 使吸入的气体被加温 并利用水蒸汽的作用达到使呼吸道湿化的目的 14 15 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 人工气道患者为湿化气道所滴入的量应根据气道湿化的情况来调整 判断气道湿化的标准为 16 湿化满意 分泌物稀薄 能顺利通过吸痰管 气管导管内没有痰痂 患者安静 呼吸道通畅 湿化不足 分泌物粘稠 吸引困难 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 紫绀加重 湿化不足的患者应加强湿化 如适当增加湿化液的量或增加滴入次数 17 湿化过度 分泌物过分稀薄 咳嗽频繁 需要不断吸引 患者烦躁不安 紫绀加重 对于湿化过度的患者 滴入湿化液的量和次数应适当减少 以免因呼吸道水分过多而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 18 吸痰 吸痰通常是指吸出人工气道内的痰液 但完整的吸痰应包括吸除鼻腔和口腔的分泌物 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个有效地方法 可以清除呼吸道和套管内的分泌物 以免痰液形成结痂阻塞气道 19 人工气道患者多见于机械通气治疗者 因此 一旦发生痰阻塞 就会直接影响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 由于其不能达到有效地咳嗽 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淤积阻塞而出现气道阻力增加 通气不足 进而导致呼吸功能障碍 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所以必须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保证气道通畅 因此 吸痰在人工气道的护理中非常重要 20 21 判断吸痰时机 采用非定时性吸痰技术 先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吸痰 如患者烦躁不安 心率和呼吸频率加快 患者要求吸痰或呼吸机的峰压报警 咳嗽 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时应及时吸痰 22 正确掌握人工气道患者的吸痰操作 吸痰前向患者解释吸痰的注意事项 向患者解释吸痰时需咳嗽配合 有利于下呼吸道痰液的清除检查吸痰装置是否完好 吸引负压不宜过大或过小 23 严格无菌操作 吸痰时右手要带无菌手套 吸痰管应一次性使用 吸痰的手法 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的末端 此时将吸痰管后退1 2cm 开负压边吸引边鼓励患者咳嗽 然后向上提拉进行左右螺旋式吸引 吸痰时动作要轻柔 快捷 力求吸痰彻底而又不损伤粘膜 以免引起病人粘膜出血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以免发生低氧血症 行机械通气的患者 吸痰前后应给予纯氧气吸入2分钟 24 危重病人和痰量过多的病人 吸痰时不宜一次吸净 必要时间隔3min以上再吸引 对于痰液粘稠不宜吸出者 吸痰前向气道内注入生理盐水再吸引 25 吸痰期间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在吸痰过程中出现频繁严重的心律失常 或出现气道痉挛 紫绀 烦躁不安等异常情况 应停止吸痰 立即行机械通气 并提高氧浓度 26 预防吸痰可能的并发症 低氧血症 吸痰时间过长 吸痰过于频繁 容易发生低氧血症 相应处理 吸痰前后给予纯氧吸入 吸痰时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当吸痰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 应停止吸痰 27 气道粘膜损伤 因气道粘膜脆弱 若吸痰管太粗 负压太高 吸痰在某个部位停滞时间太长 吸痰时未能旋转吸痰管等易造成粘膜损伤出血 28 继发感染 因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各种物品消毒不严格等均可引起下呼吸道继发感染支气管痉挛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律失常和低血压等 29 判断痰液粘稠度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痰液的粘稠度程度反映不同的临床情况 在吸痰过程中应认真观察痰液的形状 根据痰液在吸痰管接头处的形状和管壁的附着情况 可将痰液的粘度分为3度 30 度 痰如米汤或泡沫样 吸痰后 管壁内无痰液滞留 如量过多提示气管湿化过度 可适当减少滴入量和湿化量 31 度 痰的外观较 度粘稠 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停在管壁内 但易被水冲洗干净 白色粘痰可能与气道湿化不足有关 应避免痰痂阻塞人工气道 32 度 痰的外观明显粘稠 管壁内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洗干净 提示痰液太粘稠不易吸出 提示气道过干 应加强湿化 必须及时采取措施 33 防止气道阻塞 人工气道阻塞可严重影响通气的效果 而气道湿化不足或吸引不充分是引起气道阻塞的主要原因 气道阻塞可导致通气不足和二氧化碳潴留 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 出汗 呼吸困难 紫绀甚至意识障碍等 做好人工气道湿化 及时彻底的有效吸痰 34 防止气道阻塞 1 应用人工气道湿化 防止发生湿化不足或过度2 定时彻底有效吸痰 判断痰液粘稠度3 吸痰管要插到有效深度以便吸净痰液4 检查有无套管脱落和异物堵塞5 气管切开如改用金属套管 定时消毒内套管6 翻身时 避免气管导管过度的牵拉扭曲 35 防止气压伤 气管导管气囊压迫气管粘膜造成气管粘膜水肿 糜烂溃疡以致狭窄 是机械通气的严重并发症 为减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