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urseIntroduction Content translationtheoriestranslationtechniquescomparativestudiesofC EApproach comparison discussionAssessment writtenwork sit intest Constitution Preparation concepts examples Comparison Discussion Appreciation pair group Oral WrittenPractice in class after class TeachingObjectives AcomprehensiveapplicationoftwolanguagesAspeedof250 300words hourbetweenChineseandEnglishAccurateandfluenttranslation Assessment Non test 40 attendance classperformance homework etc Test 60 phrasetranslation sentencetranslation passagetranslation etc Whatistranslation 广义的翻译1 简言之 无论是在一种语言之内或是在不同语言之间 人们的交际就等于翻译 Steiner 2 理解即解码 领会重要含义即翻译 Steiner 3 解释 即翻译 可是任何一个文本 它使得本来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易于理解 这不仅指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 而且还指评论 词语解释 注解 意译 直译 不管这些翻译是离原文更近或是更远 这个术语还可拓展 包括对深奥学科的阐释 对梦和神谕的阐释 对隐含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及对所有尚未知的事物所作的说明等 Lefevere Whatistranslation 狭义的翻译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问题语言层面超越语言层面强调双方的沟通 相互渗透与互动从艺术的角度出发 UnderstandingTranslation Definitionsofpropertranslatingarealmostasnumerousandvariedasthepersonswhohaveundertakentodiscussthesubject Thisdiversityisinasensequiteunderstandable fortherearevastdifferencesinthematerialstranslated inthepurposeofthepublication andintheneedsoftheprospectiveaudience Moreover livelanguagesareconstantlychangingandstylisticpreferencesundergocontinualmodification Thusatranslationacceptableinoneperiodisoftenquiteunacceptableatalattertime Nida 给恰当翻译下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 多得几乎不可胜数 有多少人参与对此讨论 便会生出多少个定义来 这种定义的多样性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因为所翻译的材料之间区别很大 出版翻译物的目的又不相同 而且针对的读者群需求也不一致 另外 活生生的语言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语体风格的去向也总是有所修正 因而在一个时期被接受的译本会在后来的一个时期变得很不可接受 奈达 独立宣言 汉译本 以 前言 的部分内容为例 Weholdthesetruthstobeself evident thatallmenarecreatedequal thattheyareendowedbytheirCreatorwithcertainunalienableRights thatamongtheseareLife Liberty andthepursuitofHappiness 美理哥合省国志略 1838 ElijahColemanBridgeman裨治文 天下之人皆此同心 心同此理 上帝生民 大小同体 生以性命 各安其分 大美联邦志略 1861 ElijahColemanBridgeman裨治文 盖以人生受造 同得创造者之一定之理 己不得弃 人不得夺 乃自然而然 以保生命及自主 自立者也 自卫主治之示 大美国史略 1899 MyronC Wilcox蔚利高 黄乃裳 夫人皆受造而成 故同具有造之者之定理 其理己不能弃 人不能夺 自然而然 用以保其生命 而自主强立于天地之间 美脱英轭为自主之布告 美国治法要略 1902 YoungJohnAllen林乐知 范祎 凡人皆受造而生 同具有大造所赐之理 既当同享平等之生命 自由与幸福也 此等定理 于人不能夺 皆出于自然 行乎当然 人之所以能各保其生命 各得其自由 各享其幸福者 皆赖乎是 美国脱英自立布告檄文 美国独立檄文 国民报 1901年5月10日 以下各条之真理 皆明若观火 允宜遵守 万世无替 一 凡为国人一律平等 无贵贱上下之分 一 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 一 生命 自由及一切利益之事 皆属天赋之权利 美利坚宣告独立文 警醒社 林刚主编 民心 1911年5月 造物生人 均赋有一定之天职 无男女之别 无贵贱之分 人人皆有自有之权利 如生命也 财产也 幸福也 现行汉译本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 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 其中包括生命权 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ReligiousIntendedforrevolutionNeutral 因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 同样的原文 会因为不同的译者 不同的目的或引导性 会有不同的版本 不同的效果 不同的影响力 TheCriteriaofTranslation YetAh thatspringshouldvanishwiththeRose ThatYouth ssweet scentedmanuscriptshouldclose Thenightingalethatinthebranchessang Ahwhence andwhitherflownagain whoknows 但是 啊 奈阳春要和蔷薇消亡 甘芳的青年时代的简篇要掩闭 花枝里唱着歌的黄莺儿 啊 谁知他飞自何来 又将飞向何去 郭沫若译 墓里古人浑不语 杨花谢后飘香絮 子规啼尽一春心 飞到天涯何处去 黄克孙译 TheBallnoquestionmakesofAyesandNoes ButHereorThereasstrikesthePlayergoes AndHethattoss dyoudownintotheField Heknowsaboutitall Heknows Heknows 皮球啊也只有惟命是从 一任那打球者到处抛弄 就是 他 把你抛到地来 一切的原由只有他懂 他懂 郭沫若译 眼看乾坤一局棋 满秤黑白子离离 铿然一子成何劫 惟有苍苍妙手知 黄克孙译 关于翻译标准的基本共识 中西方译论关于翻译标准的热议一直以来未曾消停 当下有以下两点看法是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的 翻译标准是翻译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绝对的对等或忠实是不可能的 翻译标准问题上的基本分歧 就实质而言 有关翻译标准的讨论集中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 到底怎样才算忠实 即忠实的内涵 忠实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 在哪些方面 包括哪些要素 等等 忠实的限度 即可译性translatability问题 而这个问题又与可读性或通顺 流畅 明白可解等行文方面的问题相关 翻译标准的讨论中几个重要的元素 翻译标准往往在两端之间游移ST原作TR ReceptorReader目的语读者 接受者author orientedorreceptor oriented 翻译标准的典型论述 EugeneNidaAlexanderTytler东晋道安严复郭沫若鲁迅 曾虚白林语堂朱光潜傅雷钱钟书许渊冲 EugeneNida Nida对翻译标准的典型表述是 Totranslateistoproduce theclosestnaturalequivalentofthesourcelanguagemessage closest是向原文的倾斜natural是可读性的问题 虽要以原文为依据 但主要还是为读者理解提供方便 可视为向接受者的倾斜equivalent以原文为基准 AlexanderTytler 泰特勒认为 忠实与否不能根据词语是否在形式上与原文排列一致来判断 而只能从功能上看译文是否为预期的读者所接受 Fidelityisnottobepositionallyjudgedbyformallymatchingwordsandexpressions butbythefunctionalapproachofwhetherthetranslationisacceptabletothepublictowhichitisdirected 道安 由佛经翻译总结出 五失本 三不易 即佛经翻译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 有三件事决定了翻译是很不容易的 对翻译标准的论述 遂案本而传 不令有损言游字 尽量向原作靠拢 严复 20世纪初对中国译论贡献最大的就是严复提出的 信 达 雅 这一 三字 标准影响之大 可以说是 世界之最 因为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严复对 信达雅 的关系的论述 译事三难 信 达 雅 求其信 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 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 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 信达而外 求其尔雅 也就是说翻译应求其信 但如不达 那等于没译 所以在信之外还得求 达 而所谓 尔雅 就是要讲究 文采 以期 行远 流传 严复 也有人对 雅 提出了异议 认为没有存在的必要 但是这个三字标准从本体论 What 信 方法论 How 达 目的论 Why 雅 这三方面对翻译标准进行了论述 兼顾了原作和译文的接受者 自有其道理所在 严复 译例 Forneverwasastoryofmorewoe ThanthisofJulietandherRomeo 人间的故事不能比这个更悲惨 像幽丽叶和她的柔密欧所受的灾难 曹禺译 古往今来多少离合悲欢 谁曾见这样的哀怨辛酸 朱生豪译 严复 译例 莎士比亚原作很 雅 两个译文中 曹译既信又达 但如以雅而论 曹译第一行13个字 第二行15个字 比起原作每行10个音节来说就不够雅了 朱译以信而论 形似派可能认为不信 而神似派则认为信 以达雅而论 朱译既达又雅 如果认为朱译好 就不能说雅是没有道理的 郭沫若 郭沫若最突出的翻译观点之一 好的翻译等于创作 他本人的译作往往把原作的精神实质和艺术风格溶注在自己的笔端 进行思想和艺术的再创造 以原作为指导 同时突显了译者的主体能动性 郭沫若 译例 Fainter dimmer stillereachmoment Nownight MaxWeber 愈近黄昏 暗愈暗 静愈静 每刻每分 已入夜境 郭沫若译 一刻比一刻缥缈 晦暗 安宁 于是夜来临 辜正坤译 郭沫若 译例 比较看来 辜译更形似 郭译更神似 愈近黄昏 表示越来越模糊 比 缥缈 好 愈暗 愈静 也比 晦暗 安宁 更能传达原诗的视觉和听觉的意美 每刻每分 已入夜境 更说明越来越模糊 越来越暗 越来越静的夜不知不觉就来临了 使模糊感溶入了全诗 这就是郭沫若进行了思想与艺术的再创造 鲁迅 鲁迅堪称严复之外 20世纪第二个对中国译论有重大影响的人 关于翻译的标准 鲁迅曾一度提出 宁信而不顺 的偏颇说法 但1935年 他自己更正了这一说法 指出 翻译必须兼顾两面 一是求其易解 另一是保存原作的丰姿 后人将这一主张概括为 以信为主 以顺为辅 鲁迅 宁信而不顺 的主张以原文为主要指导 其影响至今仍未消除 直到现在 信而不顺 的译文已经成了一种 翻译腔 且受到部分译者和读者的欢迎 其实 鲁迅在更正自己的 宁信而不顺 的说法之后 还提出了 三美 的观点 即 意美 音美 形美 的理论 意美以感心 音美以感耳 形美以感目 三美 标准对诗歌翻译产生了巨大影响 曾虚白 1929年 曾虚白提出 我以为翻译的标准 只是一端 那就是把原书给我的感应忠实地表现出来 我决不夸张地说 这就是原书 我只说 这是我所见到的原书 基本上是author oriented 但是加进了译者这一中介 林语堂 鲁迅之后 林语堂把 三美 扩大成 五美 在林语堂看来 文字有 音美 意美 神美 气美 形美 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 或得其神而忘其体 绝不能把文义 文神 文体 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译出 还提出 译书无所谓绝对最好之译句 同一句原文 可有各种译法 翻译所以可称为艺术 林语堂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 原文14个字 译文14个单音词 形美做到了 原文7对叠字 译文重复了7个so 用了7个双声词 音美也部分做到了 但是意美却欠佳 至于林语堂所说的气美和神美 事实上均可归入 意美 之中 所以 鲁迅所提的 三美 似已足够 Sodim sodark Sodense sodull Sodamp sodank sodead 林语堂译 朱光潜 朱光潜是郭沫若和林语堂的同代人 他认为 好的翻译仍是一种创作 译者 须设身处在作者的地位 透入作者的心窍 和他同样感 同样想 同样地努力使所感所想凝定于语文 从心所欲 不逾矩 以原作为基础 译者根据原作进行艺术创作 结果就有可能超过原作 傅雷 朱光潜之后 傅雷提出了著名的 神似 说 认为 以效果而论 翻译应当是像临画一样 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第一要求将原作 连同思想 感情 气氛 情调等等 化为我有 方能谈到移译 外文都是分析的 散文的 中文却是综合的 诗的 这两个不同的美学原则使双方的词汇不容易凑合 而即使是最优秀的译文 其韵味较之原文不免过或不及 翻译时只能尽量缩短这个距离 过则求其勿太过 不及则求其勿过于不及 钱钟书 钱钟书是傅雷的同代人 提出了 化境 说 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 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为另一国文字 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于 化境 译文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 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翻译出来的东西 钱钟书 译例 吃一堑 长一智 Afallintoapit againinyourwit 等化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ThreecobblerswiththeirwitscombinedEqualZhugeLiangthemastermind 深化 许渊冲 许渊冲提出了 美化之艺术 创优似竞赛 的翻译标准 认为 最好的原文变成对等的译文 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译文 翻译时应扬长避短 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 以达到 神似 的目的 结语 奈达在1991年提出 出色的翻译是创造性的艺术 艺术之美自然是无止境的 艺术美的标准自然也是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的 翻译的标准可以用 第三种状态 去看待 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气封体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报刊发行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转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游戏版权许可终止协议
- 酒吧装修拆旧协议模板
- 仓储物流居间服务协议合同
- 画廊翻新项目合作协议范本
- 科技研发居间借款协议
- 翼生涯基础培训
- 2024漯河市电子商务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统测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八校联考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江西九江茅山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2024年纪检专干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研学旅行联盟合作协议3篇
- 《醉花阴李清照》课件
- 临床急救技术
- 2025年浙江杭州市属事业单位统一招聘工作人员371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酒店住宿租赁合同模板
- 保安指挥车辆标准手势培训
- 2024年官方兽医牧运通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