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别诗教学.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别诗教学.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别诗教学.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别诗教学.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别诗教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两首送别组诗教学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3、了解送别组诗的特点,学习古诗赏析方法,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了解送别组诗特点,学习古诗的赏析方法。教学时间: 一课时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诗中涉及地名的地理位置和诗人写作背景。2、课件和乐曲送别、春江花月夜、阳关三叠。 3、学生课前组织诵读古诗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理解诗题1、 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相信同学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古诗,谁来为大家朗诵一首?(赠汪伦、静夜思、望庐山瀑布)2、 同学们积累的古诗真多!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上课! 2、凭感觉,你认为这两首诗的题目该怎么读?(发现少字:少了什么呢?你看!预习会使你变得更聪明!“陵”正是容易写错的生字,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吧!指导写:陵)指读诗题:“之” 什么意思?怎么知道的?对!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去哪儿?“广陵”是什么地方?从哪儿去?谁送谁去?那该怎么读?第二首诗的题目又该怎么读呢?“使”是什么意思?谁去出使呢?出使哪儿?“安西”又是哪里?大家再读一读。这两首诗都通过诗题介绍了要写的主要事情。二、初读古诗,整体把握 1、学习古诗离不开一个“读”字(板书:读)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认认真真地把这两首古诗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2、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愿意把第一首诗读一读? 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他的音读准了没有。强调“辞”平舌音。3、谁再来读一读,争取把它念通顺。大家仔细听。看看她在诗句中间是怎么停顿的。 注意到他读每行在哪个地方停顿了吗?这种节奏叫二二三句型。读出了句型特点,这就叫读得有板有眼。我们一起来有板有眼地读读。 4、 第二首又是什么句型呢?谁来读。(音强调“浥”和“舍”)谁再来读,读出古诗的节奏。我们一起有板有眼地读一读。读出古诗的韵味。5、现在请大家默读这两首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并想想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板书:看注释)6、 读后交流: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1)诗题都有“送”,诗中都有“故人”,“故人”什么意思?都是写送别朋友的诗,这种诗叫送别诗,这两首诗组成了一组送别的诗就叫(板书:送别组诗)( 2)都是唐代诗人。而且李白和王维还是同年出生。李白号称诗仙 王维号称诗佛(3) 都有景物描写。一首描写的是如烟的花,一首描写的是吐新的柳。柳即留,表达了诗人留念之意。(板书:花、柳)(4)都是七言绝句。(5)都不仅叙事,还有写景和抒情。二、分步解读,品悟别情(一)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这两首送别诗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离情别意呢?我们先来看第一首。齐读2、哪句诗直接叙述了送别?(课件)请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烟花三月是怎样的三月啊!想象也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好方法。生描述。(到处鲜花盛开,有有还有)真美!你想用哪些词来赞美这美丽的三月呢?(繁花似锦、春光明媚、五彩缤纷、花团锦簇)好朋友正是在这个繁花似锦的季节,从繁花似锦的黄鹤楼到繁花似锦的扬州去游历!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感受,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3、读着读着,你心中是否有了疑问?(为什么是“西辞”呢?)请看地图!黄鹤楼在?扬州在?对!孟浩然正是向西辞别李白,去东游扬州。诗人会怎么与即将东去扬州的好朋友告辞呢?心中的千言万语均化作这首齐读! 4、诗人哪句诗又是借助景物来抒发了依依不舍之情呢?(课件)1) “孤帆”什么意思?阳春三月,长江两岸风光正好。怎么会只有孟浩然所乘的一只船呢?是啊!诗人眼里已装不下那江帆点点,心里唯独牵挂的是渐行渐远的朋友啊!从一个“孤”中你体会到什么?(眷念之情、深厚情谊)还有哪些字眼也让你体会到诗人的无限留念?尽:是啊!朋友已渐渐远去,远去,最好消失在天边,可诗人还站在江边,多舍不得啊!一个“尽”字道尽了诗人的不舍。读!唯:朋友已远去,诗人还在江边凝望着向天边流去的江水。那流去的只是长江水吗?更流去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思念、牵挂)读出你的思念、你的祝福!2)从一个“尽”中一个“孤”中一个“唯”中,我们都深深感受到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3)孟浩然虽然比李白大11岁,但他们感情非常深厚,从李白的赠孟浩然中,我们更能看出李白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一起读读吧!写下这首赠孟浩然后,一别就是五年,朋友之间是多么的想念啊!当知道孟浩然要去广陵,李白连忙赶来相会,思念已久的老朋友终于在黄鹤楼见面了,他们会一起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可是,欢乐的相聚挡不住离别的忧伤,浩浩的江水带走了孟浩然,也带走了诗人的思念,这思念,就像那浩浩的江水永不停息。诗人久久地站在江边,目送着难得相逢的好朋友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尽头,他心里在默默地说些什么呢?相别整整五年,好不容易相见却又要分别,多舍不得呀!(男)此地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一想到此,心中更加眷念!(女)请闭上双眼,你已来到了江边,看着老朋友渐渐消失在水天想接的远方,不禁深情地吟到齐诵全诗 (二)学习送元二使安西从一个“尽”中一个“孤”中一个“唯”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诗人的依恋之情,那第二首诗中,你又是从哪些字眼体会到作者的依依不舍呢?齐读!1、更尽:朋友就要去偏僻的安西,不知何年何月还能再次相见啊!来!再干一杯吧!这杯离别的老酒寄托着诗人的什么?(依恋、不舍)读2、诗人是在哪里送别朋友?介绍“渭城”:38千米,有多少里?从犍为到孝姑是多少里?在当时,没有现代交通工具,最快的就是骑马或坐马车,得走多久哇!得知元二即将出使遥远的安西,王维便从长安策马奔驰赶到渭城送别,这杯酒中还寄托着什么?(友谊、关心)读出来吧!“阳关”是什么地方?在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僻壤。“西出阳关”之后,元二会有怎么的困难?现在,你觉得那杯离别的酒中还寄托了什么?(牵挂、关切、担忧)再读! 的确!那杯中的酒,承载了太多的情意!前路茫茫,不知有多少的雨雪风霜在等待着,不知会有多少坎坷在等待着。就让这杯离别的老酒涤去远别的惆怅吧!(引读后句)西出阳关之后,身边再没有我这样的老朋友了,珍重啊珍重!这说不尽道不完的叮咛都化作这滴滴香醇的酒,再读!三、比较升华 体会特点 1、王维把深厚的情谊、无限的牵挂和担忧都溶进了离别的老酒,男孩子们,再来品一品吧!而李白则是用深情的目光默默地送别朋友,女孩子再来读一读吧!2、这两首诗都有景物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分别是?(花、柳)细心的你是否发现两种景物在诗中的作用?(衬托)无论是三月如烟的花,还是吐绿的新柳,都寄托了诗人无尽的依恋。 3、自古多情伤离别。尤其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更是离别容易相会难,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想想,我们学过的哪些诗也是送别诗?(齐诵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音乐)其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