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复习_第1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复习_第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复习_第3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复习_第4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文言文断句 第一步 通读全文 弄懂大意 第二步 循序渐进 先易后难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 借助 特征 巧妙断句 断句步骤 例1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 以光映书而读之 凿壁偷光 和现代汉语一样 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 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 文言文中 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 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规律一 找名词 或代词 定句读 例2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刻削之道 鼻莫如大 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 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 大不可小也 举事亦然 为其后可复者也 则事寡败矣 规律二 找虚词 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 不用标点符号 他们明辨句读 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句首的语气词 其 盖 凡 窃 诸 敬 唯 盍 夫 且夫 若夫 等前面可断句 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 如嗟夫 嗟乎 呜呼等 前后都可断句 句末语气词 也 矣 欤 哉 耶 哉 乎 焉 兮 耳 而已 等后面可断句 以 于 为 而 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如 苟 纵 是故 于是 向使 然而 无论 至若 是以 继而 纵使 然则 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 顷之 向之 未几 已而 斯须 既而 俄而 等 也可以帮助断句 断句口诀 曰 后冒 哉 后叹 夫 盖 大都在句前 于 而 一般在句间 矣 耳 后面画圆圈 耶 乎 经常表疑问 也 者 作用要停顿 例4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 例5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 规律三 对话 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 引文常常用 曰 云 为标志 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 以后就只用 曰 而把主语省略 例6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各有差 上问曰 如我 能将几何 信曰 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 于君何如 曰 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 多多益善 何为为我禽 信曰 陛下不能将兵 而善将将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皇上经常从容地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 认为各有长短 皇上问韩信 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 韩信说 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 皇上说 你怎么样 回答说 我是越多越好 皇上笑着说 您越多越好 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 韩信说 陛下不能带兵 却善于驾驭将领 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 规律四 依修辞 定句断 顶真 排比 对偶 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 这一特点 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找顶真 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 前一句作宾语的词 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例如 1 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2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例7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据排偶 定句读 排比 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 四六句多 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 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例8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积善多者 虽有一恶 是为过失 未足以亡 积恶多者 虽有一善 是为误中 未足以存 人君闻此 可以悚惧 布衣闻此 可以改容 参考译文 善事如果做得多 偶尔做了一件坏事 也只能算是失误 不足以导致灭亡 而坏事做多了 偶尔做了一件善事 也只能算是不小心做的 不足以求得生存 君主听到这些 就会害怕 百姓听到这些 就会改变脸色 例9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君子之学也 入于耳 藏于心 行之以身 君子之治也 始于不足见 终于不可及也 参考译文 君子的话少而真实 小人的话多而虚假 君子的学习 传入耳中 记在心里 从自身做起 君子的治事 从一些不易看到的地方开始 最终使人不能赶上 察反复 定句读 反复 特别是间隔反复 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10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参考答案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参考译文 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 今天 有人 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 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 今天 有人 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 这种不符合礼义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 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规律五 依总分 定句读 文言文中 也往往有总分 分总的形式 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例11 固定结构 如 者 也 不亦 乎 何 之有 孰与 乎 为 所 受 于 无乃 乎 得无 乎 等 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规律六 借助句式特点及固定结构断句 何 之有 宋何罪之有 如 何 如太行王屋何 唯 是 唯余马首是瞻 非唯 抑亦 非唯天时 抑亦人谋 不亦 乎 不亦说乎 何 之为 秦则无礼 何施之为 无乃 乎 无乃不可乎 可得 欤 可得闻欤 得无 乎 得无异乎 1 找名词 或代词 定句读 2 找虚词 定句读 3 对话 引文定句读 4 据修辞 定句断 5 依总分 定句读 小结 文言断句的方法 实际操作中要综合运用 6 借助句子成分及固定结构断句 衡量断句正确与否的方法 A 断句后 意思是否讲得通 B 断句后 内容是否合理 记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 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 熟读精思是关键 章法内容全理解 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 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 曰 云 言 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 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 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 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 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 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 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 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 观千剑 断句也要反复练 文言断句练习 1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贡曰 管仲非仁者与 桓公杀公子纠 不能从死 又相之 子曰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 吾其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衽 认 微 没有 谅 遵守信用 渎 独 岂能拘泥于匹夫匹妇的小节小信 自缢于沟渎而不为人知呢 5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雍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太祖少机警 有权数 而任侠放荡 不治行业 故世人未之奇也 惟梁国桥玄 南阳何颙异焉 玄谓太祖曰 天下将乱 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 能安之者 其在君乎 曹操 小的时候聪敏机警 有谋略 懂权术 好打抱不平 见义勇为 扶助弱小 为人放荡不羁 他不从事正当的职业 因此世上没有人认为他不同寻常 只有梁国乔玄 南阳何雍认为他与众不同 乔玄对太祖说 天下将乱 不是闻名于世的人不能挽救局势啊 能使天下安定的人 大概只有您了 6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 酒兴正浓时 他得意地说 哈哈 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 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 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边陪坐 听了这话 便拿起琴朝他撞去 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晋平公说 太师 您撞谁呀 师旷故意答道 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 因此我气得要撞他 晋平公说 说话的是我嘛 师旷说 哟 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 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 都要求惩办他 晋平公说 放了他吧 把他作为我的鉴戒 7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骠骑将军为人 少言不泄 有气敢任 天子尝欲教之孙 吴兵法 对曰 顾 看 方略何如耳 不至 不必 学古兵法 天子为治第 令骠骑视之 对曰 匈奴未灭 无以家为也 由此上益重爱之 骠骑将军为人寡言少语 不泄露别人说的话 有气魄 敢做敢为 武帝曾想教他孙子和吴起的兵法 他回答说 战争只看方针策略如何就够了 不必学习古代兵法 武帝为他修盖府第 让骠骑将军去看看 他回答说 匈奴还没有消灭 无心考虑私家的事情 从此以后 武帝更加重用和喜爱骠骑将军霍去病 8 将下面文言文用斜线断句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曰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太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 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 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 不盈科不行 君子之志于道也 不成章不达 孟子 尽心上 译文 孟子说 孔子上了东山 便觉得鲁国小了 上了泰山 便觉得天下也不大了 所以对于看过海洋的人 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了 对于曾在圣人之门学习过的人 别的议论也就难于吸引他了 看水有方法 一定要看它的壮阔的波澜 太阳月亮都有光辉 一点儿缝隙都一定照到 流水这个东西不把洼地流满 不再向前流 君子的有志于道 没有一定的成就 也就不能通达 9 将下面文言文用斜线断句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御孙曰 俭 德之共也 侈 恶之大也 共 同也 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夫俭则寡欲 君子寡欲 则不役于物 可以直道而行 小人寡欲 则能谨身节用 远罪丰家 故曰 俭 德之共也 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 枉道速祸 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 败家丧身 是以居官必贿 居乡必盗 故曰 侈 恶之大也 译文 御孙说 节俭 是各种好 品德的共 有特点 奢侈 是各种 罪恶中的大 罪 共 就是 同 是 说有 好 品德的人都是由节俭而来的 因为如果 节俭就少贪欲 有地位的人 如果 少贪欲 就不为外物所役使 不受外物的牵制 可以走正直的道路 没有地位的人 如果 少贪欲 就能约束自己 节约用度 避免犯罪 丰裕家室 所以说 节俭 是各种好 品德的共 有特点 如果 奢侈就会多贪欲 有地位的人 如果 多贪欲 就会贪图富贵 不走正路 最后 招致祸患 没有地位的人 如果 多贪欲 就会多方营求 随意浪费 最后 败家丧身 因此 作官的 如果奢侈 就 必然贪赃受贿 在乡间 当老百姓的 如果奢侈就 必然盗窃他人财物 所以说 奢侈 是各种 罪恶 中 的大 罪 10 将下面文言文用斜线断句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译文 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 真该杀了这个乡巴佬 文德皇后问 谁惹陛下生气了 太宗说 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 每次朝会上都直言劝我 弄得我经常不自在 皇后听了退下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里 太宗震惊地说 皇后为什么像这样呢 皇后回答说 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忠诚 现在陛下圣明 所以魏征能够直言劝告 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的后宫而感到庆幸 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 11 将下面文言文用斜线断句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 译文 齐桓公到郭国 问那里的父老说 郭国是什么原因灭亡的 父老说 因为他喜欢好人而厌恶坏人 桓公说 如果像您所说的那样 郭君 那是贤明的君主 怎么到灭亡的地步呢 父老说 不是这样 郭君喜欢好人但是不能任用 厌恶坏人却又不能使他们离开 这是他灭亡的原因 12 将下面文言文用斜线断句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资于事父以事母 而爱同 资于事父以事君 而敬同 故母取其爱 而君取其敬 兼之者父也 故以孝事君则忠 以敬事长则顺 忠顺不失 以事其上 然后能保其禄位 而守其祭祀 盖士之孝也 译文 把爱敬父亲的爱心移来以爱母亲 那亲爱的心思是一样的 把爱敬父亲的敬心移来以敬长官 那恭敬的态度是一样的 所以爱敬的这个孝道 对母亲方面 偏重在爱 就取其爱 对长官方面 偏重在敬 就取其敬 爱敬并重的 就是父亲 若能以事亲之道 服从长官 竭尽心力 把公事办好 这便是忠 对于地位较高 年龄较大的长者 以恭敬服从的态度处之 这便是顺 要对长官服务尽到忠心 要对年长位高者和悦顺从 自然他的禄位可以巩固 光先耀祖的祭祀 也可以保持久远 这就是士的孝道吧 13 将下面文言文用斜线断句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译文 孔子说 大凡有孝心的子女们 要孝敬他的父母 第一 要在平居无事的时候 当尽其敬谨之心 第二 对父母 要在奉养的时候 当尽其和乐之心 第三 父母有病时 要尽其忧虑之情 第四 万一父母不幸的病故 极尽哀戚之情 第五 对于父母去世以后的祭祀方向 要庄严肃敬的祭奠 如在其左右的恭敬 以上五项孝道 行的时候 必定出于至诚 这样才能孝敬父母 14 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断句并翻译 2007年浙江卷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颜氏家训 勉学 明晓六经的要旨 广泛涉略百家著作 即使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行 纯朴社会风俗 也能学到一技之长 得以帮助自己 父母兄弟不可长久地依靠 乡土也不能永远作为保障 一旦流离失所 无人可以庇护你 就当求助于自身了 15 用斜线 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并翻译 2007北京卷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 识之犹未能尽 况天下之务 其能遍知乎 资治通鉴 唐纪八 译文 唐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 我年轻时喜欢弓箭 得到好弓十多张 自以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 近日把它们给弓匠看 他们说 都不是好材料 我问其中的缘故 工匠说 如果木头的纹理不直 脉理就不正 弓虽有力而发出的箭不直 我才明白从前辨别弓箭好坏不够精通 我凭借弓箭平定四方 对其认识仍不透彻 何况天下事物 怎能一一知晓呢 16 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06年北京卷考题 赵困于秦 齐人 楚人投赵 赵人乏食 粟于齐 齐王弗许 周子曰 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参考译文齐国 楚国援救赵国 赵军缺乏粮食 向齐国请求接济 齐王不给 周子说 赵国对于齐国 楚国来说 是一道屏障 就像牙齿外面的嘴唇 唇亡则齿寒 今天赵国灭亡了 明天灾祸就会降临齐国 楚国 何况援救赵国是高尚的道义 抵抗秦军 是显示威名的好事 不致力于此事反而爱惜粮食 这样为国家决策是个大错 17 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断句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庐山草堂记白居易匡庐奇秀 甲天下山 山北峰曰香炉峰 北寺曰遗爱寺 介峰寺间 其境胜绝 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 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 若远行客过故乡 恋恋不能去 因面峰腋寺 作为草堂 参考译文庐山的风景 秀丽至极 简直是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