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20 4 14 第一章考点 机会成本 相对价格边际替代率 边际转换率生产可能性边界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均衡条件 及产品相对价格如何变动贸易三角形 2 2020 4 14 一 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1 生产可能性边界 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 PPF 又称产品转换曲线 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 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大产量 一 主要分析工具 3 2020 4 14 生产可能性边界图 oy ox 4 2020 4 14 2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cost 或择一成本 是指为多得到一单位的某种物品而不得不放弃的另一种物品的数量 如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中 增加X的数量就要减少Y的数量 X的机会成本 Y X 5 2020 4 14 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 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保持不变 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不变 此时PPC为一条直线 机会成本不变 Y 每增加一单位的X 所必须放弃的Y是相等的 x 6 2020 4 14 二 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X Y U0 个体无差异曲线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 U2 U1 预算线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 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个体消费均衡 7 2020 4 14 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的用途 1 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 2 衡量整个社会福利 8 2020 4 14 一般均衡的基本概念 边际转换率 MRT X和Y的边际转换率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另外一单位X商品所必须放弃的Y商品的数量 因此 边际转换率 MRT 是X商品 用水平轴衡量的商品 的机会成本的另一种说法 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生产点的斜率来表示 边际替代率 MRS X和Y的消费边际替代率 MRS 是指一国为增加一单位X消费而所放弃一定数量的Y 消费组合仍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边际替代率可由社会无差异曲线上消费点的 绝对 斜率来表示 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在产量不变的条件下 增加一单位某要素时必须减少的另一要素的投入量 9 2020 4 14 一般均衡条件 1 生产者达到均衡利润最大化 2 消费者达到均衡效用最大化 3 市场出清生产 消费 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10 2020 4 14 表达式 1 MRT 边际转换率 PX PY 2 MRS 边际替代率 PX PY 3 XC XP YC YP 11 2020 4 14 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图示 图1 5 12 2020 4 14 两国同一商品的相对价格差PA 1 PB 2故 国对于 国对于 具有比较优势 国出口 国出口 均衡价格的确定国际均衡价格在两国贸易前相对价格之间A国与B国相互贸易的相对价格的范围1 PW 2 三 封闭的相对价格差与国际贸易的发生 13 2020 4 14 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一 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 生产均衡 消费均衡 贸易平衡 贸易三角形 T 14 2020 4 14 第二章考点 生产成本机会成本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的判断开放条件下的贸易模式 15 2020 4 14 生产成本和劳动生产率 表2 1 a 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量 生产成本 价格 表2 2 a 两国的劳动生产率 分工前 16 2020 4 14 绝对优势 AbsoluteAdvantage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 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 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 就不具有绝对优势 即具有绝对劣势 17 2020 4 14 比较优势原理 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 即无绝对的优势 仍有可能有互利贸易 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 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 比较优势的商品 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 比较劣势的商品 18 2020 4 14 比较优势的分析过程 一 生产可能性边界 A国 其中 表示A国的劳动供应总量 第三个表达式代表充分就业条件 19 2020 4 14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在封闭均衡状态下 A B两国的相对价格由各自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决定 国 PA PXA PYA ay ax 国 PB PXB PYB by bx 20 2020 4 14 EA EB A B A B X X Y Y PW PW CA CB D F O O 四 贸易后的一般均衡 21 2020 4 14 第三章考点 要素禀赋 要素密集度H O理论S S定理及其应用里昂惕夫之谜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内涵 区别与联系 22 2020 4 14 比较优势论与要素禀赋论的异同 国际贸易的原因 劳动生产率 技术 要素价格 相对价格 要素禀赋 古典 新古典 生产成本 23 2020 4 14 图3 1中 EA EB分别表示A B两国的要素总量组合 A B 故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 B国则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要素禀赋 24 2020 4 14 要素密集度 要素丰裕度 要素密集度 Factorintensity 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25 2020 4 14 H O理论 一 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 要素禀赋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要素禀赋差异 相对供给差异 生产技术条件相同 生产可能性边界线 要素禀赋点 图3 3 图3 4 26 2020 4 14 要素禀赋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B国 劳动丰裕 A国 资本丰裕 劳动密集型 Y X 资本密集型 27 2020 4 14 结论 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28 2020 4 14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两国需求条件完全相同 要素禀赋 相对供给差异 相对价格差异 生产技术条件相同 29 2020 4 14 要素禀赋与相对价格 Y pA PX PY B A pB PX PY X pA pB 即A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而B国则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资本丰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劳动丰裕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30 2020 4 14 H O定理 开放后 A国将出口X 进口Y B国则相反 因此 A国X的相对价格将上升 B国X的相对价格将下降 最终两国价格趋于一致 即两国面对相同的国际均衡价格 国际均衡价格Pw由A B两国的相互需求共同决定 31 2020 4 14 H O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国际贸易中 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 一国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劳动丰裕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资本相对丰裕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32 2020 4 14 斯托珀 萨缪尔森定理 S S定理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 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 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S S定理的基本观点 33 2020 4 14 S S定理的引申 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劳动丰富的国家工资上涨 利率下降 资本丰富的国家工资相对下降 利率上升 S S定理的应用 34 2020 4 14 结论 斯托珀 萨缪尔森定理 TheStolper SamuelsonTheorem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 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 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35 2020 4 14 随着贸易的开展 两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差异会不断缩小 并最终达到均等 在这个过程中两国丰富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 稀缺要素的价格则不断下降 于是两国要素价格朝着差异缩小的目标变化 趋向于一个共同的水平 随着商品价格的统一 两国要素价格水平也将达到均等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36 2020 4 14 里昂惕夫之谜 TheLeontiefParadox 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这一结果与H O理论恰恰相反 里昂惕夫之谜 37 2020 4 14 第五章考点 重叠需求理论消费者行为假设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产品周期理论初始期 introduction 成长期 growth 成熟期 maturity 38 2020 4 14 第一节重叠需求理论 TheOverlappingDemandTheory 核心思想 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结论 两国收入水平越接近 消费结构也就越相似 39 2020 4 14 图中 横轴表示人均收入水平y 纵轴表示消费者所需的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q OP表示二者的关系E和F之间的商品 y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40 2020 4 14 主要结论 两国的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 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 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 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 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 互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 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 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 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断地出现 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 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 41 2020 4 14 贸易国家分类 工业发达国 创新国 其他发达国 发展中国家技术差距模型模仿时滞 技术创新国利用技术优势开发新产品并问世 直至其他国家仿制生产之前这段时间产品的生命周期导入期 成长期 成熟期 标准化期 衰退期 第二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42 2020 4 14 一 初始期 Introduction 技术创新 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阶段 比较优势 新产品是一种知识密集型产品 只有少数科技发达的国家 创新国 拥有新产品的比较优势 贸易模式 新产品价格高 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先进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 因为这些国家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且比较接近 43 2020 4 14 二 成长期 Growth 技术成熟 大量生产与销售阶段 比较优势的转变 产品由知识密集型变为资本密集型 资本和熟练工人丰裕的其他发达国家开始拥有比较优势 贸易模式 其他发达国家克服模仿时滞 制造进口替代产品保护本国市场 创新国出口逐渐减少 发达国家开始将产品输出到发展中国家 44 2020 4 14 三 成熟期 Maturity 产品已实现标准化 并普及到广大的市场中 比较优势的转变 产品由资本密集型变为劳动密集型 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拥有比较优势 贸易模式 产品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 创新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丧失比较优势 开始进口 45 2020 4 14 外部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产业内贸易及其产生的原因不完全竞争 外部规模经济下的贸易模式 第六章考点 46 2020 4 14 基本概念 1 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2 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 第一节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结论 1 规模经济可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起因 2 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格局并不确定 其主要决定于各个国家所面临偶然或历史因素 47 2020 4 14 第二节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 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 不完全竞争和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模型 48 2020 4 14 一 垄断竞争市场特征 允许差异产品 differentiatedproduct 存在 原来的完全竞争市场就转变为垄断竞争市场 假设消费者偏爱消费多样化 即消费者希望供选择的消费商品种类越多越好 产品差异性使同类厂商的产品之间不具有完全替代性 每个厂商都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规模经济存在的条件下 厂商在扩大规模和产品多样化之间做出平衡 市场可自由进入 市场平均利润为零时 厂商数目达到均衡 差异产品的种类也随之确定 49 2020 4 14 开放后的情形国际分工格局 同一行业里 一国只生产某些种类的产品 另一国则生产其他类型的产品 我们不能肯定每个国家生产产品的种类 贸易形态 产业内贸易 市场扩大产生两种积极效应 一是通过厂商产量的提高实现规模经济利益 二是增加产品的品种数量 贸易的福利效果 用规模经济解释产业内贸易 一是生产成本的降低 使消费者可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消费品 二是产品品种的增加 使得消费者可有更多的选择 带来更多的满足 50 2020 4 14 规模经济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分析框架 垄断竞争贸易模型除了规模经济外 再引入要素禀赋差异这一因素分析方法 一般均衡分析 针对两个部门 假设1 现有两个部门 X与Y 其中X是资本密集型部门 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 Y是劳动密集型部门 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要素市场仍假设为完全竞争结构 假设2 A B两国除了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外 其他一切条件都相同 其中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 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51 2020 4 14 开放后A国的消费者会从 国购买 产品 但在X部门 两国的厂商各自生产不同的差异产品 两国消费者所消费的X部门产品既有本国的 也有外国的 即在X部门 每个国家都既有出口 又有进口 由于整个贸易最终必须达到平衡 所以A国在X部门应属于净出口国 B国在X部门则应属于净进口国 贸易格局 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同时存在 贸易起因 产业间贸易的发生取决于两国的要素禀赋的差异 而产业内贸易则完全由规模经济引起 两种贸易形式在整个贸易中的相对重要性 取决于要素禀赋差异与规模经济的对比 两国间的差异越小 贸易应主要由规模经济引起 贸易形式应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反之 两国的差异性越大 产业间贸易就会越显著 2020 4 14 52 第七章考点 从价税 从量税小国和大国的关税效应有效保护率及其政策意义进口配额和关税的区别出口补贴持续性倾销及其产生条件 2020 4 14 53 从价税 advaloremduty 按照进出口商品价值的一定比例征收 从量税 specificduty 按照进出口商品的实物计量单位征收 依据关税的征收方式划分为 2020 4 14 54 3 依据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 进口附加税 importsurcharge 双反税 差价税 是指对某种产品按照国内价格和进口价格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 2020 4 14 55 图示 d c S1 b 自由贸易PW 征税后Pt 封闭P P S2 D2 D1 Q 0 M1 M2 S D E t 消费减少 D1 D2生产增加 S2 S1进口减少 M1 M2 Cs a b c d Ps a财政收入 c净福利效应 b d 生产扭曲 消费扭曲 S D 2020 4 14 56 小国关税的经济效应 消费者福利减少 a b c d 生产者剩余增加 a 贸易效应 进口减少Q1Q2 Q3Q4 Q1Q3 Q4Q2 财政收入增加 c 福利净效应 净损失 a a b c d c b d 保护成本 生产的扭曲 消费的扭曲 2020 4 14 57 1 大国征税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e b d c S S1 S2 D1 D2 D M1 M2 E 自由贸易PW 征税后PW Pt PW t P Q 消费减少 D1 D2生产增加 S2 S1进口减少 M1 M2 t Cs a b c d Ps a财政收入 c e净福利效应 e b d 贸易条件改善效应 保护成本 2020 4 14 58 大国关税的经济效应 消费者福利减少 a b c d 生产者剩余增加 a 税收收入增加 c e 大国福利净损失 e b d 结论 大国征税后的净福利效应是不确定的 取决于贸易条件效应与关税保护成本的对比 保护的成本 贸易条件效应 2020 4 14 59 四 关税结构 有效保护率 effectiverateofprotection ERP名义保护率 nominalrateofprotection 是指由进口的最终产品的关税所决定的一种保护率 有效保护率是指由进口的最终产品的关税和进口的中间产品 原材料的关税所共同决定的一种保护率 2020 4 14 60 产品的分类 原材料 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 制成品 有效保护是指某一行业生产或加工中增加的那部分价值 即附加值 受保护的情况 2020 4 14 61 有效保护率的计算公式 Vj 为征税后单位产品的附加值Vj为征税前单位产品的附加值有效保护率表示关税使产品附加值增长的百分比 2020 4 14 62 一 举例 有效保护率的测算 投入品征收关税25 投入品成本 零部件 10000 每辆汽车的投入成本 零部件 8000 进口整车征收关税50 附加值V 5000 投入品成本 零部件 10000 征税后国内整车的价格一万五千美元 国际市场汽车售价 10000 附加值V 2000 2020 4 14 63 三 有效保护率和名义保护率的关系 其中 T 对最终产品的名义保护率 名义税率 ai 无关税时进口中间产品的成本与最终产品价格比率ti 对进口中间产品i征收的关税率 ERP T 2020 4 14 64 一 进口配额的含义 进口配额 importquota 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 大国实施配额的影响 图示 2020 4 14 65 出口补贴的含义 出口补贴 exportsubsidy 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 对该商品的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 直接补贴 政府对出口企业直接提供现金补贴 间接补贴 政府对选定的出口商品给予财政税收上的优惠 包括 低息贷款 出口退税 免费或低费为本国出口产品提供服务等 2020 4 14 66 三 大国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 Q c 福利净损失b d e 生产者剩余 a b c 消费者剩余 a b 政府补贴支出b c d e 贸易条件恶化 2020 4 14 67 一 倾销的定义 倾销 dumping 是指企业以低于国内价格或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销售产品的行为 二 倾销的类型掠夺性倾销 predatorydumping 暂时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销售商品 待占领该国市场后再提价 持续性倾销 persistentdumping 长期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 68 2020 4 14 第八章考点 幼稚产业保护论生产补贴与关税的比较 69 2020 4 14 一 幼稚产业论 核心思想 如果贸易保护的长期利益可以弥补短期的损失 则进行保护是有利可图的 二 保护产业的选择幼稚产业 具有的特征 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70 2020 4 14 三 保护手段的选择 幼稚产业论的目的是保护国内生产 改进生产效率 既然是针对国内生产 显然直接的保护方式应是引入生产补贴 采用关税等贸易壁垒的方式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71 2020 4 14 对关税与生产补贴的效果进行比较 生产补贴比关税的保护成本低 因为生产补贴不改变国内价格 可避免消费扭曲 72 2020 4 14 四 幼稚产业论的适用性 保护手段的选择还涉及到政府的利益 采用关税 政府可以有收入 而使用产业政策 政府不但失去税收还要增加支出 因此 虽然从社会角度来说应该使用产业政策 但从政府角度来说 利用关税保护对其更有利 2020 4 14 第九章考点 五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的特征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 73 2020 4 14 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 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 包括以下五种形式 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74 2020 4 14 五种形式的比较 75 2020 4 14 一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贸易创造 tradecreation 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 贸易转移 tradediversion 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 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 76 2020 4 14 一 贸易创造每一成员国由原来生产并消费本国的高成本 高价格产品 转向购买其他成员国的低成本 低价格产品 从而使消费者节省开支 提高福利 二 贸易转移成员国从世界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转向同盟内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 造成整个社会财富浪费和经济福利水平下降 77 2020 4 14 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图示分析 78 2020 4 14 三 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 Ps减少 aCs增加 a b c d关税收入减少 c e关税同盟对A国的净福利效应 a b c d a c e b d e 贸易创造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 79 80 2020 4 14 第十三章考点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复式记账法原则自发交易项目 调整交易项目国际收支差额的类型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因素 81 2020 4 14 第一节国际收支的概念和统计 一 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二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 BalanceofPaymentsAccount 是以复式记帐法系统记录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一年 内所从事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表格 82 2020 4 14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国际收支项目主要分为三大类 经常项目 资本和金融项目 错误遗漏项目 经常项目是指商品 服务 收入和经常转移 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其一 资本转移以及非生产性非金融资产的获取或处置 其二 金融资产和负债 错误遗漏项目用于抵销统计误差 国际收支平衡表 贷方借方1 经常账户A 货物B 服务C 收入D 经常转移2 资本与金融账户A 资本账户B 金融账户 1 直接投资 2 证券投资 3 其他投资 4 储备资产3 错误与遗漏账户 4 14 20209 51PM 83 84 2020 4 14 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帐的经验法则 凡是引起外国向本国支付货币的经济交易记入贷方 凡是引起本国向外国支付货币的经济交易记入借方 而这笔货币收入或支出本身则记入相反的借方或贷方 官方储备减少记入贷方 增加记入借方 85 2020 4 14 第三节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 一 国际收支的平衡问题自主交易项目又称事前交易 是企业或个人出于经济利益或其他动机进行的国际贸易 与国际收支调整无关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属于自发交易项目 调整项目或称补偿项目 事后项目 是指以调整国际收支为目的的交易项目 国际收支中的官方结算是主要的调整项目 86 2020 4 14 国际收支平衡和失衡 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 官方储备 金融项目 错误与遗漏 国际收支帐户 自主项目 调整项目 资本和金融项目 87 2020 4 14 国际收支平衡和失衡 国际收支的账面平衡是通过调整项目来实现的 真正能反映国际收支状况的是自发项目 通常意义上讲的国际收支状况实际上指的就是自发项目收支的平衡或失衡 88 2020 4 14 二 国际收支差额 商品贸易差额 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商品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 商品和服务贸易差额 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 经常项目差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商品 服务 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上借方总值和同期商品 服务 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上贷方总值之差 89 2020 4 14 基本收支差额 是一定时期内经常项目与长期资本金融项目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之差 总差额 是指在基本差额的基础上 再加上私人和官方短期资本项目差额以及错误遗漏项目净额所形成的差额 这个差额最终由官方储备的增减来平衡 因而也称为官方结算差额 90 2020 4 14 三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 导致失衡的因素 周期性不平衡 CyclicalDisequilibria 结构性不平衡 StructuralDisequilibria 货币性不平衡 MonetaryDisequilibria 收入性不平衡 IncomeDisequilibria 91 2020 4 14 周期性不平衡 经济景气 周期性失衡是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经济萧条期 国际收支顺差 经济高涨期 国际收支逆差 92 2020 4 14 结构性不平衡 结构性不平衡是指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化不能适应世界市场需要的变化引起的不平衡 生产力结构 生产力发达国 国际收支顺差 生产力低下国 国际收支逆差 产品结构 产品能适应世界市场需求则顺差 不能适应世界市场需求则逆差 长期的不平衡 93 2020 4 14 价格性不平衡 价格性不平衡是指一国的货币供应量过多或过少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货币供应量过多 国内物价上升 出口产品成本加大进口替代品价格上升 出口品以外币表示价格上升 出口减少 BOP逆差进口品相对价格降低进口增加 在汇率一定时 一般形成短期的或中 长期的不平衡 94 2020 4 14 收入性不平衡 收入性不平衡是指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动引起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形 通常情况下 一国国民收入的增加 将导致一国贸易支出和非贸易支出的增加 国际收支可能出现逆差 国民收入减少则相反 第十四章考点 直接 间接标价法一 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 一 外汇外汇这一概念有动态的和静态的两种表述形式 而静态的外汇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020 4 14 95 汇率 ExchangeRate 是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或把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也称汇价 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 直接标价法 用一单位的外币作为标准 将其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 以此来表示汇率的方法 在直接标价法下 汇率越高意味着一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币 即汇率升高 本币贬值 2020 4 14 96 97 2020 4 14 第十五章考点 绝对购买力与相对购买力的内涵购买力平价基本思想对于货币持有者而言 货币的价值在于其所具有的购买力 因此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应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 货币的购买力可以用物价水平表示 因此不同货币的兑换率 即汇率 就是各国物价水平的比率 购买力平价理论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买力平价两种理论 98 2020 4 14 一 绝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 汇率是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里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 绝对购买力平价可用两国物价水平来表示 其中 Pt t时期本国物价水平Pt t时期外国物价水平 AbsolutePPP 99 2020 4 14 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含义 汇率同两国价格水平的变化保持一致 汇率的变化取决于两国通货膨胀的差异 若本国的相对价格水平上升 本国货币购买力就会下降 这时市场力量会促使汇率回到购买力平价相一致的水平 二 相对购买力平价 100 2020 4 14 汇率的变化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成比例 其公式为 其中Pt P0与Pt P0 分别表示本国与外国的价格指数 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书法作业出售合同样本
- 交通设施合同样本
- 个人租赁公司合同样本
- 会议管理服务合同样本
- 修建水坝施工合同样本
- 乡村机井维修合同标准文本
- 保管及代销合同标准文本
- 保险类合同样本
- 国家电网考试技巧分享及试题及答案
- 国家电网考试重点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
- 职业教育培训需求分析课件
- 2025版矿山安全生产责任承包协议范本3篇
- 并购重组税务处理-企业管理
- 四川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考调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中国艾草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防走失应急预案
-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中式烹调师理论知识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 低压电工培训教案
- 外科护理风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