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4讲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苏教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4讲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苏教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4讲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苏教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4讲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苏教版.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4讲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苏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讲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纲、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最新考纲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3.人脑的高级功能()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兴奋的产生传导相适应全国卷考情2018全国卷(3)、2017全国卷(5)、2016全国卷(4)、2016全国卷(30)科学思维模型与建模研究反射弧的结构模型、归纳与概括分析兴奋的产生和传递原理科学探究设计分析或评价实验探究反射弧完整性及兴奋的传导方向和电位测量等考点一反射和反射弧1神经元(1)神经元的结构(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2反射(1)类型:依据有无大脑皮层参与,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如看见山楂流唾液)和非条件反射(如吃到山楂流唾液)。(2)结构基础:反射弧。经过灯光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建立狗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后,下列操作不会使该反射消退的是?仅灯光刺激声音刺激食物仅食物灯光刺激食物提示3反射弧教材高考1高考重组判断正误(1)人体神经调节能直接消灭病原体(2018天津卷,1D)()(2)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2018江苏卷,20D)()(3)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2017全国卷,5B)()(4)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2012重庆,5C)()提示(1)消灭病原体应依靠免疫调节(2)除该方式外,某些神经细胞还可通过合成和分泌激素发挥调节作用(3)膝跳反射的直接控制中枢在脊髓,不是大脑皮层(4)产生“感觉”并非应答式的反射活动2教材拓展拾遗(教材P29图222改编)(1)剖析“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的关系。提示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2)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能否由一个神经元构成?提示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后角)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前角)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结合反射及其类型的判断考查科学思维的能力1(2012全国卷)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解析看到酸梅分泌唾液应属“条件反射”,需大脑皮层参与,其中酸梅色泽可刺激视觉感受器进而引发兴奋的传导及反射的形成。答案C2(2019四川成都诊断)给甲狗喂食,会刺激初级唾液分泌中枢(位于延髓),使其兴奋从而引起唾液的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而乙狗只给铃声刺激就会引起唾液的分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引起甲狗唾液的分泌和铃声引起乙狗唾液的分泌都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两个反射弧的效应器相同C乙狗发生的反射类型与膝跳反射的类型相同D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初级唾液分泌中枢和听觉中枢之间形成永久性的联系解析食物引起甲狗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不需要经过大脑皮层,而铃声引起乙狗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必须经过大脑皮层,A错误;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乙狗发生的是条件反射,C错误;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通过训练可使相关的中枢之间建立起暂时的联系,不是永久性的联系,D错误。答案B1“三看法”判断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2判定是否形成“反射”(1)“反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如下两个条件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任何一部分受损,均不能完成反射。要有适宜刺激(含刺激种类及刺激强度均适宜)。(2)谨防如下2种误判产生反应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当电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时,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却不属于反射。“形成感觉”“完成反射”“反射”强调机体对某种刺激作出了“应答”,它必须经历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倘若感受器接受相应刺激后,仅是经上行传入路径传至“大脑皮层”,使其形成诸如疼、酸、辣、苦、甜等的感觉,因其并未经历传出神经作用于效应器从而发生“应答”,故不应视作发生了反射。反射弧的结构、功能及相关科学探究3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解析由图中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知,b为传入神经,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A正确;传入神经的胞体在灰质以外,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正确;从a到d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正确。答案C4(2018海南卷,27)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0.5%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因是_。(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_。(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填“能”或“不能”)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_。解析(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后,存在于左后肢皮肤上的感受器缺失,则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会出现屈肌反射。(2)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说明屈肌反射的发生要求传入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正常。(3)脊髓是脊蛙低级神经反射的神经中枢,因此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则不能出现屈肌反射。答案(1)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2)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3)不能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1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具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脊髓灰质粗大的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2判断反射弧中受损部位的方法(1)判断传出神经是否受损:电位计位于神经纤维上,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若电位计不发生偏转说明受损部位是神经纤维;若电位计发生偏转说明受损的部位可能是骨骼肌或突触。(2)判断骨骼肌是否受损:刺激骨骼肌,若骨骼肌不收缩,说明受损的部位是骨骼肌。(3)判断突触是否受损:刺激骨骼肌,若骨骼肌收缩,说明骨骼肌正常;然后刺激神经,若电位计偏转,但骨骼肌不收缩,则说明受损的部位是突触。考点二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1兴奋的产生与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传导形式: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图中b区为兴奋区)传导过程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图中abc。(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如图)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结构与类型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主要类型(2)突触处兴奋传递过程(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突触延搁: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要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因此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4)作用效果:使后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兴奋或抑制。点悟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从而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助学巧记巧记神经递质“一二二”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点及成因分析1(2018全国卷,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解析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此时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比膜外高很多倍,而钠离子浓度的分布与钾离子相反。答案D2(2018经典高考)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解析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K的大量外流,A错误;BC段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B错误;CD段K外流,此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C正确;动作电位的大小与有效刺激的强弱无关,只要达到了有效刺激强度动作电位就会产生,其电位变化情况是相对固定的,但其最大值会受细胞外液中Na浓度的影响,D错误。答案C点悟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围绕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结合模型或相关信息考查科学思维及社会责任3(2016全国卷,30)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在乙酰胆碱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2)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再通过扩散到达突触后膜。(3)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AC会持续发挥作用,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答案(1)C能(2)胞吐突触间隙(3)兴奋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情况的判断与分析(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或迅速被移走。(2)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传递的三大原因: 考点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关系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2人脑的高级功能(1)语言功能(2)学习和记忆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大脑皮层下的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苏教版必修3P31“人脑的高级功能”改编)成年人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但婴儿却不能,其原因何在?提示成年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控制。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2)你如何解释某些成年人受到外伤或老年人患脑梗塞后,出现意识丧失,并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现象?提示该状况的出现表明外伤或脑梗塞已伤及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即大脑皮层)”,致使丧失对排尿低级中枢的“控制”作用。(3)在医院做尿检时即使无尿意,但也能提供尿检样本,你作何解释?提示该事例充分证明低级中枢可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围绕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大脑皮层的功能考查生命观念1(2017海南卷,15)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解析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而中枢神经系统又包括脑和脊髓,其中脑又可分为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小脑(主要维持身体协调、平衡),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也参与体液调节)。答案D2(2019成都诊断)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解析A为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活动,无高级神经中枢参与;B和C均为仅由高级神经中枢控制的活动;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说明排尿反射是由低级中枢控制的反射活动,但无意识的人不能控制排尿而有意识的人能控制排尿,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D正确。答案D结合大脑的高级功能,考查生命观念3(2019东北名校联考)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解析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A正确;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B错误;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C正确;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D正确。答案B4如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对于婴儿来说,当图中的a兴奋,就会引起e兴奋B对于正常成年人来说,a兴奋,需要经过甲的分析,因此e不一定兴奋C如果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就能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D该图能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解析分析图示信息,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乙为低级神经中枢,甲为高级神经中枢。对于正常成年人来说,当a兴奋后,产生的信号可传到大脑皮层,经过大脑分析才能作出是否排尿的决定,故a兴奋,e不一定兴奋;对于婴儿来说,大脑发育不完善,因此常出现尿床情况,即a兴奋,就会引起e兴奋,A、B正确;对于正常成年人来说,n兴奋后释放的可能是兴奋性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递质,故神经元d不一定兴奋,C错误;该图体现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正确。答案C点悟:人类大脑皮层的四大功能一切“感觉”形成的场所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调控支配脊髓低级运动中枢;记忆、思维能力;具有语言中枢,如W区、V区、S区、H区等(语言中枢为人类所特有)。澄清易混易错强化科学思维易错易混易错点1神经递质是否都是大分子?是否都是有机物?激素能否作神经递质?点拨神经递质虽然都经胞吐释放,但未必都是大分子,甚至未必是有机物(如氨基酸类属小分子,NO属无机物);有些神经递质是“激素”,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易错点2神经递质引发下一个神经元兴奋还是抑制?其能否“进入”下一个神经元?点拨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后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此时若能使Na通道打开,则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若不能打开Na通道,而是提高膜对K、Cl,尤其是Cl的通透性,从而导致膜电位“外正内负”局面更加剧此即引发后一神经元被“抑制”;神经递质起作用后,有的被酶分解,有的被重新运回突触小体,并不会“进入”下一个神经元。易错点3是否只要有刺激就能完成反射?是否刺激强度越大电位峰值必定越高?点拨反射的发生不仅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还需要适宜的刺激。如图所示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一个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易错点4兴奋“上传”路径反射弧点拨反射弧必须包括有始(感受器)有终(效应器)的全程路径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若只有“上传”路径,则不属反射弧。规范答题人体排尿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甲 乙丙(1)当膀胱充盈,感受器产生的兴奋由路径传递到大脑皮层并产生尿意,该过程(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活动,原因是_。(2)图甲中“某神经中枢”位于。若该中枢与大脑皮层之间的联络中断,则成人也会出现小便失禁现象,由此说明_。(3)神经元能接受来自不同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原因是_。(4)据图乙分析,刺激神经元时,逼尿肌并没有收缩,原因可能是_。(5)瘦素可参与糖、脂肪等代谢调节使体重减轻,图丙所示为瘦素作用于下丘脑相关神经元调节摄食行为的部分途径,图中共有几条反射弧?答卷采样错因分析错将形成“感觉”,视作发生反射正确答案:不属于反射弧不完整未能抓住图乙有效信息,且题干中没有迹象表明“递质不能作用于效应器”正确答案:刺激强度较弱,不足以引起膜电位的变化错将上传路径视作反射弧,图中仅表示了由下丘脑传至大脑皮层产生饱食感或饥饿(摄食)感的“上传”过程,并不表示从感受器到效应器的“反射应答”全路径,故不存在完整反射弧。正确答案:0随堂真题&预测1(2016全国卷,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解析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属于扩散,不消耗ATP,B错误。答案B2(2013全国卷)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解析神经元之间须通过“化学信号”实现兴奋“传递”。答案C3(2018天津卷,1)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不受激素影响C不存在信息传递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解析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神经调节过程也可以受激素的影响,如甲状腺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B错误;突触前膜所在神经元与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通过神经递质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C错误;免疫调节能直接消灭病原体,神经调节不能直接消灭病原体,D错误。答案A4(2018经典高考)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解析成年后仍会分泌生长激素,只是分泌量减少,A错误;胰岛素是唯一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B错误;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C正确;神经中枢可以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还可以通过合成和分泌激素来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如下丘脑可分泌抗利尿激素,D错误。答案C5(2020高考预测)某些种类的毒品可以使人产生兴奋和愉快感,经常吸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并使人上瘾。下图表示某毒品的作用机理,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受体蛋白存在于突触后膜上B毒品分子与转运蛋白结合,导致突触间隙神经递质含量增加,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愉悦感C图示信息表明,吸毒可导致受体蛋白增加,故吸毒时间越长,愉悦感越强D图示信息表明随吸毒时间延长欲获得同等愉悦感吸毒者需不断增加剂量解析由图示信息推知吸毒会导致神经系统严重损伤,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数量会减少,为了获得同等愉悦感,就需要更多的神经递质,而增加吸食毒品的剂量可以增加神经递质的量,从而达到渴望的效果。答案C课后分层训练(时间:35分钟)1(2019成都一诊)下列有关兴奋产生、传导和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外阳离子浓度低于膜内B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C兴奋传导时,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形成局部电流D突触传递兴奋的方向,由突触后膜的选择透过性决定解析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A错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形成局部电流,B错误、C正确;突触传递兴奋的方向是由突触的性质决定的,因为只有突触前膜能释放神经递质,D错误。答案C2(2019四川广安眉山一诊)根据作用效果,神经递质可分为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和抑制性递质(如5羟色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的合成都必须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B突触前膜会因为释放神经递质而减小膜面积C突触后膜上没有能结合5羟色胺的特异受体D乙酰胆碱能够提高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解析蛋白质类的神经递质合成后才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A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膜面积不会减少,B错误;突触后膜上有能结合5羟色胺的特异受体,C错误;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能够提高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D正确。答案D3神经调节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占有主导地位,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在反射过程中有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B神经细胞膜外Na和Cl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C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时间取决于刺激的强度D乙酰胆碱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解析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因此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仍能完成,A错误;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Na内流的结果,K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B错误;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时间主要取决于突触的数量,C错误;乙酰胆碱储存于突触小泡中,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D正确。答案D4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理解,正确的是()A当人嗅到肉香时唾液分泌增加,此反射的效应器是唾液腺,这一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神经中枢对传来的信息有分析和综合的功能C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整个反射弧中传导D产生渴觉的结构基础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解析人嗅到肉香时唾液分泌增加,说明唾液腺是反射的效应器,但这是后天性行为,需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属于条件反射,A错误;对传入神经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部位是神经中枢,B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C错误;渴觉的产生过程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并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参与,不是完整的反射弧,D错误。答案B5位于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个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可以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B学习、记忆和思维都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C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的人不会讲话D大脑皮层受损的人不能完成排尿反射解析大脑皮层可以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A正确;学习、记忆和思维都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B正确;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的人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C正确;排尿反射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受损的人,能完成排尿反射,只是神经中枢不受大脑皮层控制,小便失禁,D错误。答案D6(2019合肥调研)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未受刺激时,图甲中电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兴奋由图甲部位传导至图乙部位时,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C兴奋在反射弧中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兴奋在图乙中不能由AB传递D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表会发生方向相同的两次偏转解析图甲中电表两极都位于膜外,测量静息电位时应将电表两极分别置于膜内和膜外,A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提供的能量,B错误;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兴奋向右传导过程中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错误。答案C7(2018山东省潍坊市模拟)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病,多发于学龄儿童,其病因之一是多巴胺过度分泌。多巴胺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仅为153的神经递质,其分泌过多会引起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异常,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多巴胺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从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B神经元、甲状腺细胞都可作为多巴胺的靶细胞C多巴胺分泌异常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有影响D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后能引起靶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多巴胺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A错误;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另一神经元,根据题中信息“其分泌过多会引起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异常”,说明多巴胺作用的靶细胞也有甲状腺细胞,B正确;多巴胺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C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能引起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D正确。答案A8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a是相关神经元的树突部位B兴奋在结构b处的传递是双向的C结构c接受适宜的电刺激,可在结构a上检测到电位变化D结构a接受一次有效刺激,兴奋在结构c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解析图中结构a、b、c分别为传入神经、突触、传出神经,A错误;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B错误;在同一反射弧中,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故传出神经(结构c)上接受适宜的电刺激,在传入神经(结构a)上检测不到电位的变化,C错误;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也是单向的,D正确。答案D9(2018广东湛江二模)浦肯野细胞是小脑皮层的唯一传出神经元,对乙醇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浦肯野细胞接受兴奋后释放神经递质GABA,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这是因为GABA与相应受体结合后促使(阴、阳)离子内流,使膜电位保持(外负内正、外正内负)。(2)乙醇引起浦肯野细胞释放GABA减少,(增强、减弱)突触后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导致小脑中枢的协调功能失衡,出现走路不稳等症状。(3)饮酒过量的人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这是因为调节机制异常而引起。解析(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浦肯野细胞接受兴奋后释放神经递质GABA,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促使阴离子内流,使膜电位保持外正内负,而未产生兴奋。(2)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越少,对突触后神经元抑制作用越弱。所以如果乙醇引起浦肯野细胞释放GABA减少,则阴离子内流减少,对突触后神经元抑制作用减弱,导致小脑维持身体平衡中枢的协调功能失衡,出现走路不稳等症状。(3)人体呼吸频率的调节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如果饮酒过量的人会出现呼吸急促症状,这是因为其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异常而引起。答案(1)阴外正内负(2)减弱维持身体平衡(3)神经调节和体液(神经体液)10神经肽Y是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在体液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为研究神经肽Y对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多少表示相对数量的多少),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分组前脂肪细胞相对数量加入溶液(5 mL)脂肪细胞相对数量甲组生理盐水乙组1013(molmL1)神经肽Y丙组1012(molmL1)神经肽Y丁组1011(molmL1)神经肽YA.甲组为对照组,实验的自变量是神经肽Y的浓度B动物体内神经肽Y分泌增多,有可能会导致肥胖C神经肽Y分泌后只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发挥作用D神经肽Y能够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解析甲组为空白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神经肽Y的浓度,A正确;若动物体内神经肽Y分泌增多,则脂肪细胞增多,可能会导致肥胖,B正确;神经肽Y属于激素,随血液运往全身,但只作用于靶器官(细胞),C错误;根据乙、丙、丁三组的实验结果可知,随着神经肽Y浓度的增大,脂肪细胞数量增多,故神经肽Y能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及分化,D正确。答案C11(2019江西金太阳全国大联考)去甲肾上腺素(NE)是某些“神经肌肉”接点处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NE能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肌肉收缩;也能和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前膜释放NE。某实验小组为研究某药物对受体和受体是否有阻断作用,将该药施加在突触处,发现突触间隙的NE量是对照组的20倍,但肌肉没有收缩,由此说明()A该药物对受体有阻断作用,对受体没有阻断作用B该药物对受体没有阻断作用,对受体有阻断作用C该药物对受体和受体都没有阻断作用D该药物对受体和受体都有阻断作用解析去甲肾上腺素(NE)能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肌肉收缩;也能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前膜释放NE。将该药物施加在突触处,肌肉没有收缩说明该药物会阻断受体的功能;发现突触间隙的NE的量是对照组的20倍,说明该药物能阻断受体的功能,导致NE不能抑制突触前膜释放NE,从而出现NE超量的现象,D正确。答案D12图中c为肌肉,为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有4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